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新加坡教育应对策略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er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新加坡教育迅速应对,出台大量教育新举措:抓住机遇,在优先投资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招募教育工作者,抢先储备人才。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为迎接未来夯实基础,同时对弱势群体给予特别关注,加大财政帮扶力度。
  [关键词] 新加坡;经济危机;教育政策;战略投资
  [中图分类号] G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5-0037-03
  
  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解决短期困难,不能因为这场危机,即使是全球性的危机,偏离我们“为未来做准备”的中心。实际上,我们还能从中受益:我们可以利用这次危机教给学生一些重要的东西——节约、希望、自信、达观、创业和不屈不挠。
  ——新加坡教育部长黄永宏
  
  面对正在全球蔓延的经济危机,教育应该如何应对?2007年被麦肯锡评价为“世界一流教育系统”的新加坡沉着应战,不断推出各种应对策略,走在了各国前面。
  2008年12月30日,新加坡教育部长兼第二国防部长黄永宏在出席第11届校长任命庆典时,发表了“在政府财政紧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的教育投资战略”的主题演讲,阐明了新加坡未来教育的关注点。2009年2月10日,在新加坡国会提前召开的2009财政年度“供给辩论委员会”上,教育部围绕“迎接未来挑战:巩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出台大量教育新举措。纵观新加坡的教育应对策略,有五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强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
  
  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的“后危机时代”,新的世界格局将出现,为了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抢占先机,在危机之后拥有更加美好的教育体系,新加坡的教育要抓住现在发展的新机遇。教育部长黄永宏指出: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如果做出正确决策,那么新加坡将毫发无损甚至变得更强。新加坡教育部也提出:我们相信,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危机时期,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投入。在困难时期,投资未来显得尤其重要,新加坡已经准备好迎接挑战,教育体系必须不断变革,以适应经济变革的需求。
  在新加坡国会召开的2009年“供给辩论委员会”上,黄永宏在题为“抓住机遇,构建一流教育体系”的演讲中指出:就教育而言,面临全球经济危机,新加坡可以抓住许多机会构建世界一流教育体系。世界一流教育体系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因高标准而受到推崇,与世界顶尖学校(不仅指大学,还包括中小学,工艺教育学院及理工学院)相比,名列前茅;根据学生各自的长处,提供普遍的入学机会,同时为学生搭建跨越不同教育体系的桥梁;能积极对有不同天赋和学习需要的学生做出回应。
  新加坡视这次危机为机遇,加快了构建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进程。
  
  二、强调教育的战略投资地位
  
  由于坚持长期的谨慎财政政策,新加坡是当前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在过去几年积累财政盈余的国家之一。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新加坡一方面坚持一贯的谨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坚持优先投资教育的战略,不遗余力地投资教育。
  面对经济危机,新加坡教育部一方面在想尽办法削减不必要的成本,鼓励教育部所有机构和部门主管谨慎花费每一分教育经费,并推动学校为节约成本做出努力。教育部还通过对各种程序进行评估以节约开支。例如定期对中小学校舍施工项目进行评估,确保去除虚饰,让门道、出口和楼梯在符合建筑原理的同时实现最优化;把一些在建基础建设项目打包进行以实现规模收益。
  另一方面仍继续加大教育投入。2009财政年度教育预算增加了5.5%,达到87亿新元(以下均为新元)。预计到2013年时,教育支出将增加25%,达110亿元(包括对IT的投入),新加坡将利用这些投入从战略层面增强教育系统的基础。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新加坡政府在经济低迷期为刺激经济复苏出台的方案,此举对于地方经济和建筑行业将产生积极影响。在中小学,将投资新建更多的基础设施,如加速“室内体育馆”建设项目的铺开,让更多学生更早受益;同时筹建建立一些“卓越中心”(Centres of Excellence),涉及艺术、音乐和体育领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大对教育工作者的投入:今年,新加坡教育部计划招募3000名教师,同时增加教辅人员招募数量。此外,面对市场上失业的专业人士,新加坡教育部还计划招募那些具备较强语言能力的、对教学有意向和兴趣的中途转行专业人员进入教育行业,充当外语辅导教师,与小学外语教师形成补充;而那些具备领导和管理经验的中途转行者也可以担任副校长,充实领导团队。为了让他们顺利转行,教育部还将启动一些新的计划帮助他们尽快加入教学队伍。如在幼儿园,将实施“快速培训计划”,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帮助这些中途转行者尽快获得必要的资格证书;同时也考虑为他们的培训提供财政资助;该项目也适用于有意从事幼儿教学工作的新毕业大学生。
  理工学院也计划加快招募进程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入学需求。以前,他们只招募新毕业大学生当教师,但是在经济低迷时期,将扩大招募那些拥有企业经验的合格人才。大学校长也将加快从新加坡和海外招募教师的进程,改变师生比现状,吸引大量一流人才。
  新加坡教育行业今年总共创造7500个岗位,在储备优秀人才的同时,无疑将对经济复苏产生直接刺激作用。
  
  三、更加关注教育公平
  
  新加坡教育一贯坚持公平而差异的政策取向。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在大量家庭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政府更加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实施大量财政支持项目从不同层面不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实现了政府的一贯承诺——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一流的教育。
  2008年,教育部的“财政支持计划”(Financial Assistance Scheme,FAS)惠及4.49万名学生(2007年为4.22万人);今年“财政支持计划”将增加730万元,总预算增加68%,达到每年1800万元。对于受教育部FAS资助的小学和中学生,除免费提供教科书外,教育部每年还将为学生免费提供一套校服;针对准备上大学的学生,教育部将把FAS资助额度提高50%,从目前的500元增加到750元,帮助他们购买教材和其他学习关键费用;今年新加坡还提高了“教育储蓄账户”的额度,小学生每年从目前的180元提高到200元,中学生从220元提高到240元。
  教育部还将投入540万元支持中小学校本“财政支持计划”,给予学校和校长更多机动性,为每所学校一次性提供1万元,并为那些享受教育部“财政支持计划”学生人数超过10%的学校增加1万元。
  针对中等后教育,教育部今年将投入1100万元,为所有贫困的大学生、理工学院学生和工艺教育学院学生实施新的“短期学习支持计划”。同时,教育部还将学费贷款和学习贷款的偿还期推迟一年,在延迟期间,学生不需要支付未还款的利息。今年,教育部的各项财政支持政策总投入将增加2400万元,与去年相比增加120%,5万名享受教育部“财政支持计划”的学生受惠,3万名中等后教育学生受益。教育部承诺如果需要,还将继续增加投入。
  
  四、强调提升教育质量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一方面为了为学生迎接不可预知的未来挑战夯实基础,培养他们适应挑战并拥有成功未来所需的“21世纪技能”,新加坡强调不断提升小学教育及学前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为了为所有人铺平从校园向职场过渡的道路,培养学生具备不断适应结构性调整所需要的就业技能,新加坡强调各类中等后教育各司其责,追求各自领域的卓越。
  针对小学教育,加快对小学教育进行全面审视进程。新加坡“小学教育审视和执行委员会”提前于2009年1月初发布了《小学教育审视报告》初稿,从两个宽泛领域提出小学教育改革初步政策建议——寻找知识传授与技能、价值观培养的平衡;为优质小学教育提供更多资源。从鼓励课堂上更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的采用,改革课程及评价方式,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小学教育质量。教育部承诺将提供充足资源,保证报告中建议目标的实现,并计划在10年内投入45亿元,分阶段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课程和教学质量。
  针对学前教育,政府除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未来4年拨款将从目前的每年1700万元提高到6250万元)外,将通过出台一些政策对关键领域施加影响,从提升教师质量,为幼儿园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加强质量监督切入,不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保证所有儿童(尤其是那些来自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都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更好为教育做准备。
  针对中等后教育,新加坡鼓励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及大学各司其职,各显身手。工艺教育学院将致力于提供切合实际的技术教育和为经济发展培训熟练工人,所有分校都将进行关键性创新,为优化资源,提供更好的教育经验而努力,并都将提供核心课程、高需求领域课程及特定需求领域课程;理工学院将认真审视新课程是否符合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2009年,5所理工学院将提供25门新课程,除了学术研究外,理工学院还将日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有理工学院提供的各种设施、各种体育和健身方案及鼓励机制,将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将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
  
  五、强调为所有学生搭建成功桥梁
  
  如果要提高社会流动性,保证企业与经济有将来需要的劳动力,16~25岁年轻人的教育是关键。新加坡前教育部长尚达曼曾宣称:我们相信新加坡是这样一个地方——是你的能力和努力决定你的成功,而不是你的家庭背景。新加坡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搭建桥梁和阶梯,确保每位新加坡人都有积极向上的空间。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新加坡更加强调开辟各种途径,为学生搭建更多接受中等后教育及成功的桥梁。
  新建的“科学技术学校”明年将开始招生,该校将满足那些在应用学习方面有天赋的学生需求,有望培养更多技术创业者;工艺教育学院计划新建两所分校;理工学院也将扩大招生,与去年相比,今年5所理工学院将增加700个名额,达到2.57万个,所录取的学生人数占同批小一学生总数的42.5%(2005年这一比例是39.7%);扩大理工学院和外国专科学院(Specialised Institution)合办学士学位课程的计划,让报读的学生从每年300人,在未来几年增加到700人;高校也将继续扩大招生,今年计划招生1.5万人,在2010年将提前实现所定的25%学生能接受大学教育的目标,同时计划在2015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30%;还将与美国和中国大学洽谈,合办东部新大学。
  
  参考文献
  [1] Meeting Future Challenges:Strengthening Education for All,http://www.moe.gov.sg
  [2] Seizing Opportunities to Build a World Class Education System,http://www.moe.gov.sg
  [3] Improving Quality in Private Education,http://www.moe.gov.sg
  [4] Values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Education System,http://www.moe.gov.sg
  [5] Raising the Quality of Primary Education,http://www.moe.gov.sg
  [6] Providing More Opportunities in the Post-Secondary Sector,http://www.moe.gov.sg
  [7] Reducing School Attrition,and Update on Pre-School Initiatives,http://www.moe.gov.sg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王永康)
其他文献
【正】当前的教育目标从社会需求来看,应该是培养有适应能力、务实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社会人才,灵活性很强的英语学科,更应体现这些能力的培养。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不应
2008年10月27日~11月17日,广东省19位校长在华南师范大学公共教育管理学院校长培训中心王红博士的带领下,对美国,重点是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包括专家讲座、学校参观、影子校长、校长培训观摩、中美校长论坛、文化体验等一系列丰富的内容。这次考察和交流活动使我对美国社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中美教育的比较也有了具体的亲身的体验。    一、大教育的格局如何构建  
In this paper,we study some new fractional-orde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current and delay states (FMASCD).Using the generalized Nyquist's stability criter
利用复数坐标系z上根式变换,讨论带有低脊的平面导体板对均匀电场的影响,给出其电势和场强分布,利用软件MATLAB绘制出电场线图,从而定性地研究低脊对均匀电场影响的程度和范
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坐落在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始建于1960年,是一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和优良办学传统的完全中学。多年来,学校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百炼
浙江省温州中学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为培养领袖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回归教育本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坚定地从教学改革入手,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磨课,学生的学习方式——磨题,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磨人等调控方式,走出了一条摆脱应试泥沼、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师生发展的新路。    一、坚定教育理想    胡海帆校长是个土生土长的温州人,近20年的校长生涯使得他对“功利性教育”、“跛的教育”、“应试教育
任意m×n阶矩形网络等效电阻公式的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科学难题.本文研究了7×n阶矩形网络的等效电阻和电容公式.采用网络分析研究方法,建立了4元矩阵方程模型,构造了矩阵
同志们:今天召开“全省2009年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工作培训会”,主要任务是总结2008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安排部署2009年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实施工作。下面就这项工作我讲3点
五一期间,笔者的邻居来串门,顺便让我帮忙检查一下他孩子的作业。我接过作业一看,是《XXX精编习题集》,我惊讶了:“咦,不对呀,现在学校怎么可能布置这些作业呢?这是不允许的?”邻居听了,连忙解释说,这不是学校发的,而是他自己为孩子买的。他孩子班上的同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问及原因,原来是现在学校严格执行“减负”,学生们在校时间短了,回到家也没什么家庭作业,再加上学校现在几乎一学期内只组织一次期末考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创建于1972年,是滨城区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师生共同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素质教育发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