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铜器视角论郑国的朝晋暮楚现象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da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中期,郑国弱国无外交的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郑国居于晋、楚两大国之间,随着晋楚两国实力的变化,唯强是从,朝晋暮楚,这一点可以通过青铜器体现。因此,本文以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的青铜器为例,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其中典型的晋文化和楚文化因素,再现郑国当时的历史。
  1923年8月,新郑南门外的乡绅李锐在凿灌溉用井时,偶然发现青铜器,随后发掘一共得到铜器约89件,碎铜片635块。有大铜鼎、小铜鼎、铜簋、铜鬲、铜匜、铜甗、铜洗、铜镈、铜甬钟、铜方壶、铜浴缶、铜罍、铜圆壶、铜舟、铜方盘、铜圆盘、铜兽形尊、铜镇墓兽等器。后来又发掘铜盘、兽首匜、夔耳舟、敦、甬钟、镦、车、铃、饰件、曲刃予、戈、环等器。
  朱凤瀚在《古代中国青铜器》一书中对该组青铜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后,将之归入中原地区春秋青铜器第二期第Ⅱ阶段,也就是春秋中期偏晚阶段。高明的《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将该组铜器定为东周第四组,亦即春秋中期偏晚阶段。
  一、郑公大墓青铜器中典型晋文化因素
  笔者以郑公大墓与时代相近的长治分水岭M269、M270,侯马上马村M13为例,分析其典型晋文化因素。
  (一)立耳鼎
  郑公大墓立耳鼎:两立耳极度外侈,腹壁圆曲,近底内收,圆底较平,足根粗大,饰兽面纹,蹄形足。
  长治分水岭M269、M270立耳鼎:平折沿,侈耳立于沿上,腹壁弧形内收,腹饰一周凸弦纹或素面无纹,圆底较平坦,圆形高蹄足。
  两者立耳鼎之耳与腹形制基本相同,只是长治分水岭鼎腹稍深,蹄足稍细矮。
  (二)附耳鼎
  郑公大墓附耳无盖鼎:附耳弯曲外侈,大口,平折沿,束颈,半球形深腹,鼎腹附兽首环状鼻,圜底,粗蹄足。
  侯马上马村M13鼎:平折沿,附耳上部外侈,束颈,深腹,颈、腹部饰蟠虺纹、重环纹、垂叶纹,圜形深垂底,圆形高蹄足。
  两者附耳鼎均大口,口沿平折,束颈,双附耳安于颈上,耳上端向外弯曲,深腹,圜底,形制相似。
  (三)鬲
  郑公大墓鬲:平沿外折,短束颈,浅腹,平裆,三实蹄足。
  侯马上马村M13、长治分水岭M269鬲:宽折沿,束颈,浅腹,弧裆,足窝下凹,高足。
  两者鬲沿、颈及腹、足部特征十分相似,基本沿用旧制。
  (四)盘
  郑公大墓盘:附折耳作兽面装饰,盘腹较浅,平底,下接三蹄形足。
  长治分水岭M269、M270盘:折沿,多方形附耳外侈,也有少数环耳,均浅腹,平底、三兽蹄足。
  两者盘腹,底及足部特征基本相同。
  (五)
  郑公大墓匜:有足,流上仰且前部平折封顶呈筒状,兽首环形鋬,腹较深,三小蹄足。
  侯马上马村M13匜:深腹,合口流,尾作小兽形或环纽,三小蹄形足。
  匜多出土于春秋中期墓中,并与盘相配为铜礼器组合。以上李家楼郑公大墓中鼎、鬲、盘、匜大都为以晋代表的中原青铜文化中的典型器物形制,因此在早期郑文化及后来的形成发展中深受以晋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影响。
  二、郑公大墓青铜器中典型楚文化因素
  以郑国李家楼郑公大墓与时代相近的淅川下寺M1、M2、M7为例,分析其典型楚文化因素。
  (一)盏
  郑公大墓敦(即楚器盏):盖为圈足状,上有镂空握手,握手外饰环状鼻,平口束颈,兽首半环耳一对,三蹄足,盖顶与腹底均近平,整个器物侧视近方形。
  淅川下寺M1、M2、M7盏(楚器自名):拱形盖顶,器口沿边上有小钮可使器盖卡在器口上扣合,三足。
  两者从形制上比较,郑公大墓敦比淅川下寺M7盏晚,表明郑公大墓敦系受楚盏影响。盏广泛流行于楚中心地区,其他地区少见,为典型楚器。
  (二)浴缶
  郑公大墓罍(即楚器浴缶):其中两件敛口,短颈,肩上饰四组双龙衔环耳。另一件有盖,合盖后器口、颈均在盖内。
  淅川下寺M7浴缶:有盖,敛口,凹底,最大腹径居中,上腹接两环耳,下腹近圆内收成底。
  两者比较,郑公大墓罍仿自楚器浴缶,模仿相当简朴。由此可以看出,郑公大墓青铜器模仿楚器仅求形似而不求精细逼真。
  (三)壶(艺术风格)
  郑公大墓莲鹤方壶:长方形口,上有盖,盖上饰盛开莲瓣两层,中立一鹤,颈两侧有龙形双耳,腹部满饰蟠龙纹,四角各攀附有一立体小兽,长颈,垂腹,圈足,圈足下有两只侧首吐舌的怪兽,以背承器。
  鄭公大墓莲鹤方壶与中原商周青铜器的肃穆、威严不同,洋溢着一种运动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来源于楚地浪漫的风格。受这种风格影响的器物都有了一种流动、飞扬的韵致,反映在艺术造型上则表现出一种舒扬升腾的美感。
  三、朝晋暮楚现象在青铜器上的确立
  通过对李家楼郑公大墓典型晋文化和楚文化因素的分析,人们可以得知:
  以李家楼郑公大墓为代表的郑国青铜器其文化来源与主体是以晋为代表的中原青铜文化,其组合、形制均与中原青铜文化保持了一致性,因此人们可以称其为“朝晋”。
  春秋中期以后,郑器以华丽的风格异于中原铜器。此时楚器自身体系确立,器物组合重视水器,装饰华丽。楚器的这些特性影响郑器,并通过郑器将这些风格传播至整个中原地区,此所谓“暮楚”。
  (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
其他文献
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中国年画历史悠久,内容风格形式包罗万象,它主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故。年画的内容历来都含有驱邪爙灾、迎福祈祥的色彩,它传承了历史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价值观,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极具民族特色,有着丰富的表达手法、鲜明的地方风格和精湛的技巧。年画最开始
期刊
2000年《恋爱的犀牛》的大获成功,标志着孟京辉向“人民路线”转型策略的胜利和以反叛、幽默、嘲讽、浪漫等特征为基础的“孟氏”恒定美学风格的成型。从2008年孟京辉于北京创立“蜂巢剧场”至今,孟京辉先锋戏剧创作进入了更为超前、多元、完善的新阶段,其创作重点转为:恒定美学风格下的精雕细琢,表现为:形式探索上强调具体、应时;情感抒发趋于深沉、细腻;商业宣传彰显审美感染力、号召力,以完成其先锋创作在艺术水
期刊
文创产品即文化创意产品,属于艺术的衍生产品,它源自于地方文化,通过创意思路的转换,成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根据地方文化元素、当下受众群体的审美、名人文化的熏陶以及符号图形的特殊含义,设计者重新解构地方文化,将创意与文创产品融会贯通。本文根据文创产品的特点和承载的独特性质,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当地博物馆的基本现状进行创作,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  创产品。  九江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内
期刊
《左传》是一部不朽的历史著作,也是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本文试从故事因果、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等角度对《左传》的叙事进行分析。  一、故事的情节化——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叙事文学的要素有三点,首先是情节,即讲什么。叙事文学就是要通过事件的展开来讲故事,但是故事是否能够成为叙事文学的一个要素就要看故事所展开的事件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鲁昭公时期是鲁国五百多年历史中彻底走向衰落的转
期刊
细读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人们不难发现,其中交织着复杂多变的主题。罗斯通过塑造一组又一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元素,通过二元对立的手法把这些元素融入其复杂的主题中,凸显了《人性的污秽》所体现出来的富有层次的、寓意丰富的复杂主题,突出了美国种族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白人和黑人对立为主线的矛盾冲突。  一、二元对立在《人性的污秽》中的价值  《人性的污秽》是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之一,是美国
期刊
《追忆似水年华》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奇书,其作者马赛尔·普鲁斯特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文学史上,他又是意识流小说的真正奠基者,作者以其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写出了二百多万字的鸿篇巨著,为人类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一、一部人生命运的交响乐  《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出生于1871年,1922年逝世,享年51岁。在35岁的时候,他着手准备创作这本书,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奇怪,
期刊
小说《佛罗伦萨的神女》出版于2008年,于2017年底经过翻译在我国国内正式出版,是一部以东西方文化对比以及跨民族、跨宗教、爱情为主题的历史小说,值得思索探讨的视角很多,如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笔者且不谈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单从作者所塑造的具有颠覆性生命力的女性形象这一维度对小说进行分析。书中女性人物众多,笔者在此仅择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三类女性形象——即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合著
期刊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主题一直就是一个颇有争论的话题。从纯文学的角度看,它讲的是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浪子回头的故事。“远大前程”先得后失,又失而复得,幡然悔悟的浪子回头,历经痛苦而抛弃虚伪的价值,正是这些主题才使得作品具有永恒的意义并进入西方文学的主流。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在英国古典文学里,狄更斯是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人物。在众多的狄更斯小说里,最能揭示英国这个名利场的莫过于《远大前程》。要认识
期刊
就这样泅过岁月的长河  却发现对你的爱  此生仍不可愈合  你用锐利如剑的词章  在我心上刻下图腾  之后漫长的时光里  我循着本能 将它一寸一寸孤独地喂养  无处觅踪迹  黄花也伴秋风凉  我的哀伤犹显得别样单薄  于是在心里一遍遍暗自揣度  山盼人来 人许山無意  只恐功名负累久 黄土一抔风流去  千情万意无时已 栏杆拍遍  多情词客 更在云烟遮断处  原谅我终于还是与自己暗中和解  穿拂过迷
期刊
《我们的荆轲》是莫言历史剧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他以《史记》中荆轲刺秦王的情节展开剧本创作,同时对这一具有规范性的历史记载实现了解构,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与史传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形象,在内在品质上与如今社会的精神生态现状有了深度对接。本文将从历史与现实的互文性出发,通过剖析荆轲这一人物的塑造,展现莫言历史剧创作的历史观念与文本特点。  历史题材的戏剧如何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历史剧一定要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