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到底该读哪些经典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年1月,民国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不久后,五四新文化运动又进一步将经学无用化,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价值与传统学术价值,也被从根本上否定。尽管诸多学者曾撰文呼吁“中小学读经一科不宜尽废”“东方文化有诸多优点”,但终究没能扭转“废经”的事实。80多年后,王财贵以一己之力在台湾发起读经运动,推广大量诵读传统经典的教育理念,一时吸引了数百万台湾儿童的参与。经过20多年的耕耘,王财贵的读经理念若火之燎于原,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践行。
  王财贵先生,字季谦,当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师事隐者掌牧民先生、现代著名哲学家牟宗三先生、书法家王恺和先生。曾任台中教育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
  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1 9 9 4年开始致力于读经理念的推广。2 0年来,在中国、东南亚、美国、欧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公益演讲千余场,掀起全球华人地区读经风潮。迄今为止,已有1亿多人参与读经。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搏弈持续了100多年,当我们把诵读《论语》《孟子》《诗经》等古代经典看成是“文化蒙昧主义”的时候,西方人恰恰是在教他们的孩子阅读《荷马史诗》《圣经》《柏拉图对话录》等文化巨著。
  难道中国人一定要丢掉传统才能实现现代化吗?
  100年后的今天,经历过对传统文化的毁灭式打击后,社会上出现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呼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开始慢慢回归理性,被迫中断100多年的儿童读经教育也再次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作为最早提倡读经教育的当代教育家,王财贵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曾师从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1994年起,他在台湾发起“读经运动”,提倡儿童亟需诵读经典的教育理念。近20年来,其足迹遍布台湾、大陆、东南亚、欧洲、澳洲及美加地区,演讲1000多场,目前大陆地区有几千万儿童在实践读经教育,欧洲和北美也有几千名华人子弟正在通过儿童读经的方式学习中文,“儿童读经”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近日,笔者围绕儿童该不该读经典、读哪些经典、用什么方式读经典等话题对王先生进行了专访。


  我所说的读经,不局限于中国经典,也不仅仅指古代经典,只要是人类最有价值的著作,包括西方和现代的经典作品我们都要读,只不过现代的经典作品比较少,而且也还需要时间的沉淀,经过大浪淘沙才能发现哪些是真正永垂不朽的。
  记者:您一直在推广“读经”,但很多人对“经”的理解并不确切,您对经典具体是如何定义的,经典的范围如何界定?
  王财贵:我对经典的定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逐步筛选出来的文化宝藏,数千年的筛选是需要巨大成本的,它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如果我们重新筛选,恐怕要读破万卷书之后才能知道哪些书最好,那时候我们的头发可能都白了,还谈什么读经?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是人为规定的,是因为它蕴藏了天地之心、修齐之道、治平之方、文学之美,虽历经千年,仍有它的传承价值,人类如果不读这种书读什么呢?
  我所说的读经,不局限于中国的經典,也不仅仅指古代经典,只要是人类最有价值的著作,包括西方和现代的经典作品我们也要读,只不过现代的经典作品比较少,而且也还需要时间的沉淀,经过大浪淘沙才能发现哪些是真正永垂不朽的。
  即便如此,对于中国古代经典在客观上也要有本末轻重之分,有些人要我推荐,我会依照我的建议,第一本读《论语》,其次是《大学》《中庸》《孟子》,接下来读《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然后才轮到唐诗、宋词等……
  记者:我特别认同您对待西方文化经典的态度,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西方经典应该放在怎样的次第上诵读?
  王财贵:如果与中国传统经典同时读的话就是三分之二的时间读中文经典,三分之一的时间读英语经典。如果是分开读,就先读三五部中文经典,打定语文学习的能力了,再学外文,外文不光指英文,还包括德文、法文、日文、拉丁文、希腊文等。
  要学好外文,先背完3万字以上的经典之作,然后再来学他的口语,那就势如破竹,一日千里。而且这些文章是一辈子受用的,不是要现在就理解,就像扎马步,练功的时候先练内功,先扎马步,不练招式,最后一个内功深厚的人学起十八般武会更方便。
  记者:目前,大陆开始提倡复兴儒学,儒学在您所谓的经典当中占什么样的分量?
  王财贵:所谓经典,并不是某个学派自己争取就可以的,学术有它的客观性,儒家之所以在历史上成为主流,应该以客观的学术角度来讨论。支持者不能以墨守成规的方式顽固地支持,反对者也不能看到儒家成为主流就眼红,儒家是否成为主流,是有客观性的,需要深入研究。
  读经典,主要看经典中是否蕴藏对我们有益的智慧,而不是以学派来确定读经的内容。先读《论语》是比较恰当的,但是有人坚持要先读《道德经》或《易经》,当然也无所谓。
  记者:在“四书”里是不是也会有一些“糟粕”不太适合青少年诵读?
  王财贵:在不理解之前无所谓适合不适合,理解之后,自己就会有选择。有人说《论语》中的糟粕要剔除,但《论语》498章,糟粕可能只有3章,你难道非要把这3章剔除吗。更何况,所谓的糟粕很可能只有你认为是糟粕。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换一个角度,所谓糟粕可能就是用庸俗的眼光看不懂的内容,你说的糟粕很可能蕴藏大智慧,它需要更高的智慧才能理解,当你有足够的智慧,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如果不加考量直接删掉,对古人和孩子都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其他文献
茶于我而言是一生的陪伴,我希望通过这一杯茶汤、一段茶缘去传递我们对于茶、对于文化的热爱。中国的文化之内敛、之含蓄、之醇厚,我以为应是亚洲人之间更好相通圆融。但在禾境茶书院2016年的第一场公益茶会时,在面对德国留学生认真习茶书写茶谱时,冷雪忽然明白了,茶真的没有国界。  有一位留学生在自己的茶谱上写道“我现在很安静,我的心很温暖,而且很幸福,我很舒服,茶的味道非常好,一点甜,我真的很开心,今天在这
期刊
有人说:“故乡不仅是地理学上的一处场所,更是精神学上的一个空间”。每当提到故乡,浮现在我脑海中的便是那个炊烟缭绕的小村庄——新溪村,而在我的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家乡的老祠堂——张氏家庙。  我的童年在故乡度过,家的旁边有座祠堂,记忆中的祠堂呈轴线对称布局,建筑风格古朴,气势恢弘。正面大门,两侧前后共四个旁门,常年闭锁,祭祀时才开放。正门上面石匾勒着“张氏家庙”四个雍容古雅的大字,运笔简洁、圆浑流畅
期刊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即使王庭庙庑,类已免开尊口,无话可说,仍会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啸一声。  屈原明明要投
期刊
庄子说:生和死其实都差不多  在老子那,善和恶其实都差不多,祸和福其实都差不多。这种相对主义到了庄子那里,就发展到了极致,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莊子说:生和死其实都差不多。因此就有了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老婆死了,他居然敲着瓦盆唱歌。他的好朋友惠施看不下去了,斥责他说:“朝夕相处的老伴儿去世了,你不悲伤都说不过去,反而敲着瓦盆唱歌,太过分了!”  庄子说,老婆刚死的时候,我当然也很
期刊
同宗聚族而居,钟鸣鼎食以祀。在徽州这片土地上,宗祠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在徽州,家族观念、宗亲观念十分看重。在我的记忆中,我接触宗族,是从“本家”开始。小时候,家中或者隔堂亲戚家有“大事”,老本家人就会出动帮衬。此所谓“大事”,即婚丧嫁娶之事。懵懂年纪时的我,并不明白“本家”一词,也不懂“本家”在这一脉血亲当中所起的作用。老长一段时间里,不曾想明白“本家”与“亲眷”的不同。但从家人的言语、行动中,
期刊
1.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洞庭湖君山岛,君山又名洞庭山。为黄茶类针形茶,有“金镶玉”之称,其售价为当今名优茶之最。君山茶曾用名黄翎毛、白毛尖,1957年始定今名。  君山宛如于西洞庭湖中一块绿宝石,刘禹锡有诗赞曰“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古老的君山,物产万类,以茶最享盛名。古时君山茶年产仅一斤多,清朝尚有贡尖、贡蔸之分(即银针、毛尖)。乾隆下江南后,下诏岁贡18斤。即时是今天,茶
期刊
传统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愿景,那就是:求家族之长存。  于是有了家族制度,祠堂,正是家族制度的外化表现形式。几千年来,中国的家族制度一直交织于田园风味的生活理想中,这种生活理想,田园情怀,返朴归真的态度,以趋福避祸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人清淡的幸福。事实上,从有利于国家民族的角度,“家族之长存”对于推动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传统中国人对于宗祠的感情,朴素、淳厚,无可扼制,无法割裂。无疑,
期刊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有人问睦州和尚:“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真够俗的。怎样才能超脱这些呢?”  睦州回答说:“穿衣吃饭。”  那人大惑不解:“我不懂您的意思。”  睦州又回答说:“如果你不懂我的意思,就请穿衣吃饭吧!”  那个人的问题,是想摆脱平凡的生活。睦州的回答呢,就是让他从平凡中求不平凡。因此佛家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是烦恼之外另有个菩提,生死之外还有个涅槃。菩提就在烦恼之中,涅槃
期刊
“在城市急速扩张及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可能一夜之间一座存在数百年甚至更久的祠堂就消失了,历史与文化的活文献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皮之不存,所谓民间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也将无所依附而分崩离析。”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课,多是从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开始。陈氏文章有股演说气,句式铿锵,探及进步与保守时认定“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于今世”—
期刊
有一句話说,云里写诗,泥里生活。这里的云,是一种状态,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高远的状态。云和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距离遥远,境界殊异,是截然不同的。这正是人们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魏晉时期的嵇康,就是一个绝世独立,耽于理想的人。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他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因得罪钟会,被他有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