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无悔方寸争辉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yj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州市中园大厦二楼的"文光邮票社",经常有一位童颜鹤发、祥和慈善的老人,同来自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的集邮同好亲切交谈或评论邮品,这位老人就是广东集邮家张文光先生。
  张老是广东新会人,1913年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14岁在师范读书时,开始集邮。1936年,他在中学教书期间就参加了我国早期的"甲戌"和"新光"邮票会。抗战时期,广州、新会相继沦陷,他不甘做亡国奴,举家逃难到韶关、南雄等山区。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他宁可节衣缩食,仍然坚持集邮。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返回广州,于1946年10月首先提议成立"广州邮票研究会",当即获得广州集邮家林萍湘、黎汉生、范羽孙、何君侠等人的赞同。经长达9个月的筹备,"广州邮票研究会"于1947年6月15日正式成立,先后拥有会员593人,其阵容之壮、影响之大,不亚于沪、津。其中除广东籍会员178名外,其余多来自国内各地和香港、澳门地区,还有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侨。会员中有许多是中外闻名的集邮精英,如钟笑炉、陈志川、郭植芳、王纪泽、孙君毅、赵善长、黎震寰等等。这批会员后来有的成了新中国集邮界的骨干,有的成了港、澳、台及海外卓有成就的集邮中坚。而张老不仅是该会的负责人之一,同时又是该会出版的《广州邮刊》的组织者和撰稿人。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当时张老在中学当教师,业余仍痴迷于集邮。1963年广州成立第一个集邮组织"广州工人文化宫职工集邮小组",他是发起人之一。文革后的1982年,"广东省集邮协会"成立,他是筹委会成员。同年8月他应邀赴北京出席"中华全国集邮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张老先后担任过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广东省和广州市邮协顾问、学术委员、副主任。香港邮学会还授予他"永久会员"的荣誉。
  张老集邮60多年,藏品极丰,其中尤以"红印花邮集"、"孙中山邮集"、"解放区邮集"最负盛名。他的邮集,不仅在国内和国际邮展中获过多项奖,而且在中国申请参加"国际集邮联"(FIP)的过程中亦做过贡献。那是在1982年,海峡两岸同时申请参加FIP,而当时海外反华分子为阻挠中国参加,利用传媒散播谣言:"中国经文革浩劫,早已没有人集邮,不要说像样的邮集,连拿放大镜的老集邮家也找不到了......"为了弄清真伪,当时任FIP主席的德沃拉齐克先生决定亲自到福州和广州访问。1982年11月28日,德沃拉齐克先生抵达广州,在听取了广州市邮局领导的情况介绍后,突然提出要会见广州集邮家和欣赏其邮集。这时已是29日下午,而德沃拉齐克先生30日下午就要离穗。德沃拉齐克先生此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名为欣赏,实为考察。但市邮政局长李清万胸有成竹,一口答应,当夜即通知张老。30日上午,张老带着厚厚的"红印花票"和"解放区票"两大册邮集,准时同德沃拉齐克先生会见。当德沃拉齐克先生亲眼见到如此齐全而珍贵的邮集时,十分高兴,同张老边亲切交谈边翻阅。当张老介绍到"八卦戳"时,翻译对"八卦"一词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邮识丰富的FIP主席立即微笑地用流利的英语说"这是中国清朝的八卦戳,我知道的,你不用翻译。"看完邮集,德沃拉齐克先生十分满意,同张老热烈拥抱。至此,海外谣言不攻自破。1983年7月2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FIP第52届代表大会,正式接受我国为国际集邮联会员国。
  1985年,北京东城区邮协访问团由朱祖威、林轩带队,到广州交流,来到张老家参观,受到热情接待。不论北京同志提出要参观什么票,如"红印花"、"区票"、"商埠票"等等,张老尽量满足,一一拿出来。由于藏品太多,大家说"够了,不用再看了",怀着满足的心情告别。
  1990年,北京与台湾举办"集邮联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两岸首次举办的集邮联展。此次邮展由北京提供6部邮集,但台湾希望其中有"孙中山邮票"集。北京方面答应要求后,派赵衍先生南下广州,找张老商量;张老表示全力支持,借出了珍藏的"孙中山邮集"。当台湾观众看到非常完整的孙中山邮票后,十分意外,有人还问北京参展团领队吴凤岗:"可不可以价让?"吴答:"你们可直接问张老。"并告之张老电话。于是台湾邮人就给张老打电话,提出用4万美元求购该邮集,被张老一口拒绝。事后有人问他:"4万美元也不少了,为何不卖?"张老说:"这不是钱的问题,它关系到尊严。"
  张老不仅邮品丰富,而且邮识渊博,曾在中 央、省、市有关报刊上发表过许多邮文。尽管他现在己是耄耋之年,仍十分关怀并扶持后来的集邮者。如1999年8月,笔者在广州参观省博物馆举办的"苏联邮票展览",时值盛暑,张老以86岁高龄,偕夫人亲临展场,对6300多枚(套)苏票逐一仔细观看,并就如何更好地展现邮品提出了宝贵意见,其殷切之情感人肺腑。
其他文献
期刊
三、邮戳上的24小时    (一)普通邮政日戳上的24小时     邮政部门规定,如果邮政业务上需要有时间记载,必须用24小时来表示。下面排列的是0-24时的25个邮戳,而0时和24小时是同一时间(图1-25)。还有在时间位置上刻“00”的邮政日戳,这是表示不需要刻时间。    (二)邮资已付日戳上的24”小时戳(图26-50)      四.名义时间和实际时间    邮电部规定,凡处理业务需要有
期刊
2002年5月1日,由国家邮政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丽江地区行政公署、云南省邮政局承办的《丽江古城》邮票首发式在云南丽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场隆重举行。与此同时,中国丽江第三届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也拉开帷幕。  首发式上富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纳西打跳队载歌载舞涌入广场。“茶马古道”马帮从悠远的过去走来,马蹄敲击着四方街的彩石路。从玉龙雪山一路欢歌而至的潺潺泉水流过古街道,交织成网,让古城顿生活力、充满灵
期刊
雕刻版邮票由于兼具高艺术性和高防伪性而受到集邮者的广泛青睐,逐渐成为世界发达国家邮票生产的主流工艺。雕刻版邮票的发行比例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邮票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雕刻版邮票印制生产中所用设备已严重老化,在产量和精度上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迫切需要引进新的优质设备来代替原有的老化设备。  近年来,在原邮电部和国家邮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为引进胶雕版联合邮票印刷机进
期刊
珠海航天博览会使得珠海一夜间闻名世界;大连国际服装节也是大连的著名国际名牌,以节兴市使大连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年将要举办的2002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已是第四届了。头三届博览会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从第一届北京、第二届上海到第三届广州,博览会的名气渐渐地响了,展览规模在逐渐扩大,参展商增加了,组织形式也有新的内容。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正朝着国际知名专业博览会的方向发展。目前,它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集
期刊
有人开玩笑说:当代的消费者必须要成为消费专家--买肉要能辨别猪是否被注过水、猪是否食过瘦肉精,买米要会甄别米是否染过色,看球要会揣摩比赛是不是真球,抽烟、喝酒要会品尝是不是真烟真酒,买股票要有抵防类似银广夏这样骗局的"股识",即便是你偶感风寒,服用一片药,也要知道药的PTA含量是否超标?仿佛世界上到处都是我们消费者的陷阱,不具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不留神就很有可能掉进去。我们只能自我解嘲地说:消费
期刊
获悉《中国人民军事邮政1946-1951野战军军邮》邮集在2002年中华全国首届老年邮展上获得大金奖时,张国兴回味自己为其所花费的心血,感叹道:该集能够在国家级邮展上获得大金奖,得益于自己始终如一对中国军事邮政题材邮品收集和研究的喜爱,得益于许多集邮专家的指导,得益于部队一些老战友和广州驻军老年集邮协会一批老"邮友"的支持和帮助。  收集和研究中国人民军事邮政题材邮品是张国兴多年来的特殊爱好,并有
期刊
(本刊讯) 在重庆直辖市成立5周年之际,国家邮政局发行《大足石刻》特种邮票一套。这是继《重庆风貌》之后,重庆市题材再次登上“国家名片”。  这套邮票以重庆市唯一的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题材,印刷精美、色彩鲜明,充分展示了大足石刻的魅力。同时,这套邮票的发行也标志着代表我国石刻工艺最高水平的“四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大足)系列邮票已发行其三,无论对集邮爱好者还是美术工作者都有很高的收
期刊
人们常说:"童言无忌"。童言是表达出了儿童那种发自内心,肆无忌惮,无视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鲜活的言语。童言当然并非是正确的言语,然而童言中却不乏智慧的闪光。在绘画领域,儿童画也是独树一帜的画种,它是儿童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外部世界的形象,往往给成人耳目一新之感。儿童画也是一个世界热门的集邮专题,可以从中获得对真、善、美,对童心和童趣的感受。  儿童画的最大特点是不受成人世界里的种种艺术概念的
期刊
近年来我国与外国邮政联合发行的邮票连绵不断,从每年1-2套发展到去年的3套。这对增进我国人民与友好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受集邮者欢迎。在联合发行邮票的活动中,双方在确定选题的前提下,由各国设计本国题材邮票图稿,经过双方专家共同评议、确定图稿后,由各方自行印刷和发行。因此,双方在邮票图稿艺术设计和邮票印制工艺技术等方面,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共同受益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