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机密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d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冬的横江降水清浅,它自西向东流淌,如一只马蹄环抱住休宁县万安镇。比起邻近闻名的黄山宏村,万安古镇稍显落寞,在蜿蜒十里的万安老街上,居民大多已搬离,鳞次栉比的徽派建筑露出颓态,留下错落的马头墙与飞跃的檐角勾勒着天空的线条。早在清代,这里已是徽州最为繁盛的商业街,有着“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称,而如今你只能从数十个遗留的古码头才能依稀见到往日商贾云集的景象。在万安古镇,罗盘制作是一门祖祖辈辈流传的手艺,其中最为上乘的罗盘出自吴鲁衡罗经老店,吴家人在此制作罗盘已有300年。如今34岁的吴兆光是吴鲁罗经老店的第八代传人,住他父亲的讲述里,一百多年前,吴鲁衡罗盘就随着横江的货船运往杭州、北京、香港、马来西亚……走在万安老街的上街,穿过一排排新砌的徽派居民,你一眼就能找到吴鲁衡罗经老店。这幢300年历史的的徽式老宅是吴家罗盘技艺的默默守护者,经过翻修后保留下古旧的木结构,像一位矍铄的老人。老宅子一侧是2012年修建的万安罗经文化物馆,一新一旧两栋建筑各自的方式讲述着过去与未来。
  老宅
  “我给风水的定位实际上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水本身并不神神叨叨,只是有些人刻意将它神神叨叨了。”吴兆光将我们迎进屋内,每当造访的客人向他打探风水学的奥秘时,他都会这样解释。他个子不高,脸颊削瘦而棱角分明,身着一件黑色中式布袄,头发精心的造型则显示出他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样子。我们在厅堂坐下,三杯盖碗茶利落地送上。
  老宅坐北朝南,共有三进,前为商铺,罗盘展示和销售便在此;后为工坊,工人们正各白忙活着手里的活计。厅堂里维持着一种老派的陈设,一人高的柜台旁挂着一幅《罗经赋》和楹联,正对面的方桌用于招待客人,四周的高脚柜子里则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罗盘。抬头往上可见两幅镶框老相片,是第五代吴毓贤和第六代吴慰苍父子,吴慰苍一身西装领带,透着民国青年的时髦和精明。这里唯一的现代家居是一台空调,尽管冬天的万安冷风刺骨,室内温度仍只设置在100℃左右。为了维持罗盘木料的稳定性,空间既不能太干燥,也不能太湿润,天井的穿堂风在房间里逡巡,人们忍耐着寒冷,老宅子则以它特有的构造呵护着罗盘。
  对于现代人来说,罗盘透着神秘和玄妙,它不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只存在于偶尔的谈论中。在这个空间里,罗盘却无处不在。罗盘是从古代的司南发展而来的,由磁针和方位盘组成,前者指示方向,后者确定方位。罗盘那圆形盘面的圈层中密密麻麻标示着易经八卦、天文历法、四时节气等中国风水学、气象学术语,那是古人们对宇宙探索的结果。风水师便依据指针对应罗盘圈层上的文字来判定吉凶。在一面12英寸的圆盘上,用蝇头小楷写就的文字竟可多达四千余字。
  尽管民间热衷于神化风水和罗盘,但在吴兆光眼里,对于罗盘最准确的描述其实是“测量工具”。“如果是测量工具的话,它的要求就是精准嘛,一个测量工具如果不准呢,那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求按照传统工艺做专业化的罗盘。如果你做工达不到的话,这个盘做出来实际上就是一个玩具。第一,它没有使用价值,第二,没有收藏价值,第三,它的文化价值也丢失了。”他用那绵密的皖南口音向我们介绍这个传统器物,似乎想在一开始就打消掉我们的好奇心。
  宝物
  “风水之说,徽人尤重。”清代学者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如此写道。明清时,徽州一带风水观盛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建村选址、搬迁墓葬,都要请风水师来相地,古人们对风水的看重里心怀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他们力求趋吉避凶,得到自然环境的庇佑。如今徽州古村落仍留有当年重风水的印迹,比如有着“世界文化遗产”之称的宏村,在明代永乐年间便由休宁的风水师何可达为其规划风水,将村落布局为牛形:山为牛头,桥为牛腿,又开凿一条千米水渠作为牛肠引入山泉水到村户人家,古人的生存智慧裹在风水的外衣中,世代发挥着作用。如今在休宁仍散落有鹤形、龟形、蛇形等数十个象形风水村落。风水曾与每一个徽州人息息相关,而风水的盛行带动了罗盘制造业的发展。
  万安罗盘兴起于元末,在清朝中叶达到鼎盛,当时蟒街上罗盘店密集,销往国内海外,万安罗盘逐渐成为工艺考究和精确度高的代名词。当时在万安以方秀水罗经店与吴鲁衡罗经店最为知名,300年过去了,罗盘随着历史流转而沉浮,当年的罗盘店大多已经没落,只有吴鲁衡罗经店存留了下来。
  在吴兆光家中仍保存有一本家谱,家谱里记录着白创始人吴鲁衡以来的八代罗盘工匠。“你找到吴鲁衡这个人,再从他一代代往后推,这些都是有历史记录的。”对于“百年老店”这四个字,他有着相当的自信,一切都有迹可循。在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中陈列着一本祖父吴慰苍在1959年办理的户口本,在“职业”一栏写着:罗经手工业。同样在博物馆中,还保留有一份“安徽公报”在民国四年(1915年)对吴鲁衡罗盘的报道,當年由吴毓贤和吴慰苍父子共同制作的罗盘和日晷获得了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万安罗盘兴起于元,在清朝中叶达到鼎盛,当时蟒街上罗盘点密集,销往国内海外,万安罗盘逐渐成为工艺考究和精确度高的代名词。500年过去了,罗盘随着历史流转而沉浮,当年的罗盘大多已经没落,只有吴鲁衡罗经店存留了下来
  器物与文字共同佐证着一个家族的罗盘工艺史,而除此之外,白小跟随父亲学艺的吴兆光也没少听父亲讲祖辈们的故事。吴家的镇店之宝是一块天然磁石,正是这块磁石为吴鲁衡罗盘带来了永不消退的磁力,才能维持罗盘的高精准度。而在太平天国期间,这块磁石和吴家人的命运也滚落到战乱中。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李世贤攻入万安,在兵荒马乱之时,吴鲁衡第四代传人吴肇瑞携家人逃难,将这块祖传的磁石藏于怀中,不料在途中与太平军相遇。“太平军抓到他以后看到怀里面鼓鼓囊囊的,按正常人理解那肯定是值钱的嘛,就逼他交出来。我太爷的父亲不从,太平军嘛,就是一群土匪,上来就给了他一刀。”第四代传人吴肇瑞被杀害后,太平军才发现所谓的“宝物”不过是块石头,随手便丢在一旁,被跟随的家眷捡回。磁石失而复得,罗盘的故事得以在吴家传续。   机密
  掀起厅堂内的碎花布帘,跨过旧式的门槛,柔和的光和清冽的空气白天井倾泻而下,仰头向上望去,高高的马头墙斑驳而苔藓绒绒。天井模糊了建筑内外的界限,我们既身处住宅之中,又有随时踏入自然的自由。若是赶上下雨,水便注入石缸之中,在徽州人眼里,水象征着财富,所以在徽派民居里,你总能看到天井的存在,往往都有两个以上。
  往里来到工坊,依旧是全木结构围合的空间,三面围栏是工作间,中央仍然是一个敞开的天井。如今店内共有19名学徒,年纪大多为30-50岁,他们围着围裙坐在自己的格子间内,眼睛和手分秒不停地配合。
  吴鲁衡罗盘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料、车盘、分格、清盘、写盘、油货、安针七道工序手工完成,看似简明,实则繁复非常。首先是选料,吴鲁衡罗盘有两种木料的规格,一种是采用徽州本地特有的虎骨木,另一种则是采用银杏木。虎骨木不仅稀有且木料的生长期需要达到三十年以上,其木质细腻而坚实,易上墨,不易变形。
  在这里,每一面罗盘都要等待将近四年的时间才能制成。其中从原材料砍伐到使用,需要经过三年的阴干,制作的工艺则因罗盘规格的不同而长达3-8个月不等。因为吴鲁衡罗盘全部由手工制作,耗时颇多,在工坊增加收徒的情况下,一年也只有900面罗盘的产量,因此吴兆光从未担忧过销量,反倒是会为供不应求而烦恼。“这是我们传统工艺的做法,如果你对精度做工要求都不高,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的话,一般3-5天就够了。”在万安的特产商店里,卖给游客的罗盘工艺品比比皆是。吴兆光管它叫旅游盘,作为一种纪念品无可厚非。
  我停在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姑娘面前,她正埋头用一支极细的毛笔熟练地在盘面的格子里填写着天干地支的文字,她既不需要参照物,也好像无须思考,常年的书写形成了一连串惯性的动作。
  “你一天能写几面盘?”我轻声问道。姑娘看了我一眼,抿了抿嘴,很快又继续写盘。以为她没听清,我又问了一遍。这回她抬头露出紧张的神色,用说悄悄话的语气应道:“我们不可以说话的。”在这间传统工坊里,一些规定在严格执行,比如学徒们在工作期间是不允许说话的,一说话就容易出错。盘面一旦写错,整面盘就报废。他们各有分工,各自完成从车盘到油货这几道工序。七道工序里最为关键,也最隐密的工序便是安装磁针,从吴鲁衡那一代开始,这道工序便只能由店主在密室内单独操作。这在中国传统的手艺人中似乎很常见,手艺人们精心地保留着一门手艺的机密,将最核心的技术留存在家族传人之中。在吴家,过去还有一个说法叫“传媳不传女”,媳妇可以参与到生产制作中,迟早要外嫁的女儿则不允许。
  传承
  在工坊里,吴兆光显现出严肃的神情,背着手注视着学徒们劳作。在他身上,你仿佛能看到老师傅的影子。从工坊返回厅堂时,我忍不住问他:“你做这个行业多少年了?”“我们小时候家里就干这个,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嘛。”他利落地说道。“其实也不叫学,就是给家里人打打下手,当个小劳动力,你说哪个农民是学出来的?”他笑着反问我。
  约莫十岁起,吴兆光便跟随父亲吴水森学习罗盘的制作。那时他还没有罗盘传人这一概念,只是懵懵懂懂地照着父亲教他的去干活。最早是打磨盘面,给盘面上好桐油之后,用当地的木贼草一遍遍打磨,直至盘面光亮、顺滑。等他年纪再大一点儿,父亲便叫他一同上山砍树、搬运木料。家里摆放的全是罗盘,大人们谈论最多的也是罗盘,继承这门手艺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其实小时候我也不想做,我觉得没有哪个孩子是希望做这一行的。这是小孩子的天性。谁要是说他五岁、十岁就想把传统文化延续下来,那就太不真实了嘛!但这是一种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在感情和想法上面会有变化。”他有些心直口快。
  “你有过叛逆期吗?”“有啊,十六七岁的时候嘛。关键那个时候社会对我们这个行业的认知也不太好,就社会对它的认知,甚至会觉得做这个行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像我父亲还得偷偷做,对吧?”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罗盘都被划入封建迷信一类,父亲吴水森还曾被下放去挖煤,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回到城里被分配在啤酒厂工作。有一阵子,吴老先生就是在啤酒厂的宿舍里悄悄制作罗盘。
  “现在别人讲到你会说‘哇!他是做罗盘的’!以前呢,不一样,大家会说‘哎哟,他是做罗盘的’。”他夸张地模仿着旁人评价这个行业时的两种语气,“同样的一句话,口气是不一样的。但你知道,人家看不起这个行业。”
  后来年轻、叛逆的他独自做出了一个人生选择——参军。这一决定遭到父亲坚决反对,在父亲的传统观念里,“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尽管反对,但吴兆光依旧坚持。在参军的两年间,他时常收到父亲的来信,“那个时期正好是最困难的时候,他给我讲了一些发展的现状,虽然他没有明确叫我回来,但是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还是希望我回来接班,所以两年以后我就回来了”。
  两代人在面对罗盘这个行业时有着相似的坚守,但也有意见不同的时候。2005年,吴兆光想为这家百年老店制作一个网站,并通过网站和QQ实现网络销售罗盘,那时父亲还觉得这一切不可思议,如今这早已成为吴鲁衡罗盘店的日常。2009年,老宅年久失修,吴兆光提出整修老宅,并修建罗经文化博物馆,尽管当时资金紧张,但他仍力求说服父亲支持他的决定。除此之外,原本工坊里只有四五名学徒,在父亲的观念里,家族的手艺越少外传越好,但吴兆光坚持工坊中带更多学徒。现在当他往回看时,当初做下的决定几乎都没有出错。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他有着独到的判断力。而当他背着手站在工坊里时,他是否又会意识到自己也越来越像父亲呢?
  罗盘随着时代沉浮,做罗盘的人则心里始终如一。祖先留下的手艺曾带给他们灾祸,也曾提供荫护。手艺落脚在人和人之间,像绳索越过时间的河,将这个300年家族的两端紧紧牵连,人们就在制作这些工序时向祖辈们靠近,而器物传递出来的不朽也长存于他们的后代之间。
  罗盘随着时代沉浮,做罗盘的人则心里始终如一。祖先留下的手艺曾带给他们灾祸,也曾提供荫护。手艺落脚在人和人之间,像绳索越过时间的河,将这个500年家族的两端紧紧牵连,人们就在制作这些工序时向祖辈们靠近,而器物傳递出来的不朽也长存于他们的后代之间。
其他文献
到达乌代普尔最好的时间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整片湖水染成金色。我就这样坐上一叶小舟,平静地向湖中央传奇的白色宫殿驶去。清风拂面,在湖中央,我稍微停一停,看看岸上一侧雄伟的城堡,再望望远处山上的季风堡,遥想当年旧时莫卧儿王朝邦主的生活:平日,他从这座城内最辉煌气派的建筑中俯瞰万千子民的市井生活,一旦入夏,就去湖上的白色宫殿纳凉,而季风季到来,去山上看整座城池被雨水浸没则是再有诗意不过……即使对La
期刊
2016年的酒店行业被“巨头并购、品牌整合”搅动,Airbnb和酒店的关系亦敌亦友。2017年年初,新的八卦再次来袭:白宫入主了第一位“酒店大佬”(川普家族拥有Trump酒店集团)、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入职雅高集团。如果说,酒店的历史从来都靠“局外人”推动(万豪集团来自以快餐起家的万豪家族,设计酒店是被“夜店高手”lan Schrager塑造的)那么可以期待,酒店在不远的未来又会给我们多少惊喜。  八
期刊
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我通常会在面前摊开旅行杂志,开始想象这样的冒险——搭乘世界上最长的火车线路穿越撒哈拉沙漠。  我做过这样的梦:海洋和砂砾、火车轰隆前进的巨大声响、寒冷、风和灼烧皮肤的太阳。我想象着沙漠未知的氣息和声音,以及随之而来的不舒适感。旅程从毛里塔尼亚的首府Nouakchott开始,我和我的冲浪者旅伴计划一路向北,搭上那辆长达2.5公里的运输铁矿石的火车。  对我来说,旅途并不关乎目的地,
期刊
中式摩登  中式风格早已不再是—古色—古香或雕梁画栋,这一切归功于季裕棠、傅厚民、胡如珊等华人设计师对传统中式风格的深度解读及大胆革新。  Tony Chi  季裕堂  多数人在看过上海柏悦后,无不凝神屏息了数分钟,整场空间秀几乎没有用到一丝一毫“雕梁画栋”式的传统中国元素,却把中式风格刻画得入木三分——灵感取自老上海石库门住宅天井的底部迷宫式进厅、客房不对称的床板设计、模仿中式老宅场景的空中庭院
期刊
七月,慕尼黑歌剧节的高潮将如期而至,精彩歌剧表演、独奏会、音乐会和芭蕾舞届时每晚上演,令人应接不暇,而就在三个半小时车程之外,有一座令每一个冷兵器爱好者和美食家都顶礼膜拜的小城——索林根。公元965年见于记载,十四世纪建市。中世纪时即以制作刀剑著称,后来发展为驰名国际的“刀城”,刀刃的锋利比拼也从战场转移到了后厨,而后这里诞生了包括双立人在内的数十个顶级刀具品牌。索林根与刀剑的关系,就如同好莱坞与
期刊
少年时漫游过的华亭路是陈丹燕眼中的上海缩影。  那个时代,成年人还不得不在单位里小心翼翼地做人,少年们却已经开始一点一滴建立自己的亚文化。他们清新、饥渴、莽撞、热烈,探索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对生活的爱和想象,探索烈以外的广大世界。  世上没有什么比少年时代的漫游更能让人对一个地方印象深刻。而1972年以后,气息奄奄的学校、残缺不全的中小学课程、关闭多年的大学、没有个人前途可言的社会,无意中给少年
期刊
Canali的品牌文化源远流长与意大利的生活文化密不可分,这里头充斥着意大利制衣工艺的严谨以及对艺术细节的追求。此次品牌掌门人Elisabetta Canali安排我們以Canali品牌的角度领略了意大利不为人知却又值得探索的地方。人创造衣装,与此同时,衣装也塑造了人。指尖沿着流线的廓形滑走,眼光聚焦于独具匠心的细节,让人不禁好奇其背后的故事。  9:00 第一站 巴加蒂瓦尔塞基博物馆座落在米兰时
期刊
P148 Calvin Klein春夏系列  Raf Simons先生为CK CALVIN KLEIN设计的首个系列,经典、大胆、颠覆潮流。富于变化的复古面料、剪裁和线条,让人犹如穿越时空,回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初的流行风潮,设计时尚的运动装更是旅行时的必备。  P154纽约艺术最中心  Galerie是由万科和AdamAmerica Development最新合作开发的高档公寓项目,位于MoMA
期刊
Max Barenbrug,Bugaboo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  从设计院校毕业,在上学期间设计了儿童推车作为毕业作品,并命名为Bugaboo。毕业后,Max Barenbrug和伙伴将Bugaboo引入了市场。设计儿童推车的原因很简单,儿童推车在过去是一个笨重的产品,并且质量很差,但是我们改变了这个市场,方便了许多出行的人。当时,市场对于高质量的儿童推车是有需求的,我们改变了整个儿童推车的使用
期刊
我们推荐了四种度过周末的方式:浪漫情人岛、充满文化的小镇、讲述艺术历史的古迹以及悠闲的城市之旅并以目的地划分,从度假着装、箱包搭配等方面与你分享一段高度时髦的旅途。找一個周末,时髦出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