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刚经遇上大红袍——释泽道访谈录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月初十是泽道师傅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师傅的弟子都会从四面八方来到武夷山给师傅祝寿,很多弟子会带去自己用朱砂写的心经,师傅会回赠给弟子大红袍。我把写好的访问发给师傅过目,师傅在微信上回了一个“禅”字。
  我问泽道师傅:“愿力和欲望的区别是什么?”泽道师傅说:“愿力是为了别人,欲望是为了自己。”“那梦想是什么?”“梦想是在梦中,梦想化为愿力,便会开花。”
  心语:梦想中只有自己便是欲望,欲望本身就代表匮乏与索取;梦想中有了爱便是愿力,愿力代表丰盛和邀请。爱的本身就是生命的舒展与开放,谁不愿意成就自己的生命呢?然而,到底.是什么障碍了我们对生命无法正确的表达?宿世的因缘,无始以来的生命轮转……结果太多太多无名的背负,无休止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能量,似乎永远也走不出的生命模式。
  依着佛陀无尽的慈悲,我便带着信仰和希望上路。师傅说:“要记着回家!”回家,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你便与自己和解了;回家,回到有爱的地方,你便是爱,当下便处处繁花盛开。
  记者:泽道师父,您好!很高兴能在风景秀美的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见到您。禅茶文化节已经举办第五届了,您觉得大红袍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到此?
  释泽道:时下,南漂、北漂或者漂行在异国他乡的人很多,在漂泊的时空中,人们在得到得不到、失去失不去中奔波忙碌……想超越现实,却被现实所困:想改变社会,却被社会改变。这个时候,读经品茶都能让你迅速找到你的初心。一个成功的男人,要学会降服自己的心;一个成功的女人,要学会降服自己的情绪。我们常问:源头活水在哪里?其实,源头活水就在你心中,就在你专注泡大红袍、读《金刚经》的当下。
  记者:什么是初心?
  释泽道:在佛家看来,初心就是本心,是你心的本来面目。初心是智慧的种子,但常被掩埋在无名知障的烦恼中。有一个故事,从前在印度有一个国王,让他的大臣为自己唱歌。下面的大臣唱到“其实我们都是瞎子”时,国王很生气,于是问大臣为什么唱这样的歌。大臣用一块布包住自己的臀部和腿部,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说:“裙子。”后来大臣用布包住头部,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说:“头巾。”大臣用布包住自己的脖子,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说:“围巾。”大臣问国王:“同样一块布,有这么多名称,难道我们的眼睛真可靠吗?”人们总是出于习惯把事物看成坚实不变的,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是缘起性空,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你很认真地观照自己,放下执着的时候,就是初心回归的时候。
  记者:对于普通人,如果把人生浓缩成一句话,您会怎样说?普通人如何拥有更好的人生?对于学佛者,如何达到更高的层次?
  释泽道:对于普通人,把人生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学做一真人。我不能告诉你怎样拥有好的人生,但是能告诉你怎样走向更有希望的人生。首先,对人生永远怀有美好追求:其次,拥有最真实的爱的体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寻求智慧,多读《金刚经》。佛陀说《金刚经》的目的,是教导大家追求更高的终极意义,获得精神上的支撑,摆脱一切烦恼,获得智慧,具备这种觉悟特质的就是佛。所谓“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成就无上智慧,是修行大乘菩提道的全部内容。
  记者:古时候的茶农在采摘大红袍时候,会焚香读经,以视郑重。大红袍口感的厚重,和《金刚经》的智慧的厚度的确有相似之处,您可否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金刚经》?
  释泽道:《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简称。金刚是比喻,般若波罗蜜是佛法。金刚是佛法里罕见的宝物,比金刚石还要厉害。世间的金刚石有三种显著特点:一,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变化。二,明净璀璨,很难被外物污染。三,硬度高,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本经以金刚为喻,以最坚固、最明净和最锐利属性比喻佛经所说的道理:首先,以金刚比喻这部佛法特别坚固,不易被破坏。其次,以金刚比喻佛法的智慧光芒和纯明不染。最后,以金刚为喻告诉佛法能破除种种烦恼,如何降服自己的心。
  记者: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释泽道:简单讲,学佛是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正能量,改变习气。戒定慧就是正能量,贪嗔痴慢疑就是负能量。古往今来,儒释道三家都是在解决人的问题。成为人身,应该高兴,尤其是六根俱足,青春健康,又有信仰的人。很多人喜欢看《西游记》,其实你可以把《西游记》里所有的妖魔鬼怪甚至神仙等,都看成是一个人,那些妖魔鬼怪是一个人内在的漩涡和问题,神仙和佛,是一个人内在本自具足的智慧和良菩。学佛,就是要把自己内在的漩涡问题清除,让优点和智慧更发展。有些人,看电视总喜欢选择看哭哭啼啼的悲剧,不选择阳光积极的喜剧,你自己就是你生命的导演,选择的剧本就是你看世界的样子,要让你的世界起变化,就要改变习惯,换一个剧本,为何不可?现代人很大程度的问题就是有文(理论)没有化(消化吸收),有信(佛的信赖)没有仰(佛的境界),有智没有慧。
  记者:如何去觉?
  释泽道:觉性就是众生觉察宇宙、人生实相的本能。众生皆有智慧,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蚊子,理解众生如何从本具觉性到完全丧失觉性。蚊子在叮咬人前是很灵敏的,很难被打到。可一旦吸吮到人血,就会沉醉在美味中不能自拔,而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被打到的。因为美味升起的贪心,覆盖住了敏锐觉察的功能。人性也是一样,欲望过强的人,会因为欲望遮蔽了觉性,觉性的缺失会丧失理性,犯下错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蚊子也一样。要有觉性,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欲望歇,智慧起。
  记者:股若智慧的层次是怎样的?《金刚经》究竟讲什么?
  释泽道:般若,是梵文中“妙智慧”的意思。般若智慧不同于世间的智慧,是指能够认识道、证物道,了脱生死烦恼,得道成佛的智慧。根本智慧是超越一般聪明和普通智慧,了解生命本源和本性。大乘佛法把般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文字般若。是指佛所说的一切成佛言教,是启发凡夫智慧的重要媒介;其次,是观照般若。是从文字般若得来的智慧,借助禅定去观察,才会找到通向真理的正确道路:最后,是实相般若。在观照中、一念间,证悟真理,就是佛法的本来面目。般若智慧是超越时空的顿悟智慧,学佛就是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心灵空间,学会在人生中留白的艺术。
  记者:杀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我们如何在人生中学会“留白的艺术”?
  释泽道:我经常告诉我的弟子,一个成功的男人,要学会降服自己的心;一个成功的女人,要学会降服自己的情绪。《金刚经》讲的是一种空性的般若智慧,超越时空。人生很多时候,留空间才能长久。就好比做生意,要首先给对方留利润空间;做夫妻,也要给对方留隐私空间;做朋友,要给对方留口德空间……你放掉、挤掉、空掉后才能真实自己。生活的艺术,就是要学会留白。量大福大,量就是心量,就是心灵的空间、气量和度量。烦恼和压力都是我们自身的心量不大格局不大能量不强所致。当你把心灵的泡沫都挤掉,静至深处法生辉,用静孕育心灵的智慧、用静观止万法的本质、用静静的心泡一杯大红袍,那一刻你就会看见自己的内心智慧的光芒;那一刻,你心中的佛会告诉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记者:大红袍的魅力在哪里?
  释泽道: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一种。天心庵的僧人从唐朝贞元年间就开始在三坑两涧种茶。由于各种工艺,茶会有不同的香味。茶的本昧是苦味,苦味也有不同的层次和程度。有一种苦,是来去匆匆直白的苦,叫死苦。另一种苦,叫活苦,是初尝苦味,后又会回甘。还有一种,比如我们天心永乐禅寺的“无我”,初尝是无,而后苦味会返回舌头,回味无穷。苦味在五行养生中是有利于心的。茶中的不同的苦味说明茶叶中不同的微量元素,可以平衡饮食,让生活更健康。我常常跟来武夷山夭心永乐禅寺的有缘人说,茶道的本质是修行,真正的茶人应该了解整个茶系统的种植、生产、品鉴过程。大红袍的魅力在于茶的苦味,细品这份苦,可以让在家人更好地参悟人生,以儒家处世、以道家自处、以佛家养性。
  记者:您可否送给《海峡茶道》读者一句话?
  释泽道:常怀感恩心,常念众生苦。
其他文献
历史,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小至人物命运,大到帝国更替。而茶叶,一片象征着平和温婉的叶子却成了这“相似之处”的推手。  在东方,它让中华民族富贾世界,却也因为它,古老帝国的荣光被来自西方的尖船利炮摧毁,而后英帝国雄霸世界;在新大陆,波士顿倾茶掀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美国一举跃上了历史的中心舞台,英帝国的辉煌就此落寞。  帝国兴衰、文明更替,近代以来的世界发展史,我们看到了茶叶这小精灵的清晰的印迹
期刊
与其它茶类相比,白茶最突出的竞争优势在于它的保健功效。白茶的产量并不大,但作为外销茶中的特种茶类,却有90%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市场,且常销不衰,消费者看中的也是它的保健功效。  近几年来,随着白茶保健功效逐渐被国人所认识,一些白茶生产企业在坚持传统制茶工艺的同时,也积极地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运用高新科技,研发深加工产品,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这些“另类”的白茶,如白茶含片、γ-氨基丁酸白茶、白茶茶枕
期刊
黄勇  武夷山著名茶人,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南平市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副会长,武夷山市清风茶叶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茶叶生产一线。并对武夷岩茶文化历史有精深研究,为许多报刊撰写有关茶叶文章。  贡茶文化的代表  铁罗汉是四大名丛里成名最早的,在宋代贡茶里就有铁罗汉、石乳的品目。  自古以来,武夷有茶都是名茶,而且都是贡茶。从公元1302年到1557年,在这255年里,元明两朝设立御茶园,武夷岩茶一直作为贡
期刊
从康提到努瓦拉埃利亚,沿途公路是一个紧接一个的S型弯道。车外满眼是绿色的茶陇,一条条、一脉脉,划分得非常整齐,像是修剪精致的绿色巨毯覆盖了整个山间。茶山每隔一段路,就会看到茶树间的一些牌子,上面写着茶厂的名字或茶叶的品牌,每个茶叶种植园都有巨大的路标,用来告诉游客茶园的归属和游客服务中心所在地。因为赶上好天气,所以能看到穿着鲜艳的采茶工在茶树丛间忙碌。她们背着小背篓,只采茶树顶部最高最嫩的叶子,手
期刊
好茶的等待令人欢喜。  有些茶放了很久,总不想动它。有些茶是舍不得喝,有些茶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  与茶的情感,有时像是恋爱的心情,期待、不安、欢喜。有时如遇久别的友人,惊喜、感慨。有时若相濡以沫的伴侣,相知、安宁。  用心做茶的人太少了。人们说,太懂茶的人反倒不会做生意,少懂点茶,吹起牛来可以天马行空。因为于此,茶界盛产各种“理论”,让人越来越认不得好茶。  六安茶早在唐代就已为人所知。《寿州
期刊
宋代的茶叶主要还是饼茶,也有散茶(也称草茶)。不管饼茶还是散茶都要碾磨成茶末,但茶末不再放入鳆中煎而放在茶盏中调和冲泡。“点茶法”即先将茶末放入盏中,用少量热水注入将茶末调成膏状,再持汤瓶(也称汤提点)向盏中注入适量热水冲成茶汤。茶汤经茶筅充分击拂后,呈乳状茶汤始可饮用。向茶盏中冲注的动作叫“点”,点要求水流顺畅而有力度,落点准确。北宋初期从“点茶”又衍生出“斗茶”的游戏。斗茶要求点好的茶汤表面白
期刊
钱椿年《茶谱》将茶盏名为“啜香”,情意皆准。翁辉东《潮州茶经·工夫茶》:“春宜牛目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仰钟杯。”生于福建,最喜爱的便是产于建阳水吉镇、从宋时便已名扬天下的建盏。敦厚的建盏,无论是色泽还是重量,握在手中都有种难以忽略的存在感。  如今,建盏的烧制工艺早已恢复。新的建盏亦不乏精妙之物,但每每观之,总觉得少了那一点点的气韵。对老盏的偏爱总是多些。大抵自己是从古纸堆里走出的旧人
期刊
有人说:“茶叶在英国的作用如同蒸汽机一样重要,它帮助英国人度过危机并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在英国,红茶决不只单纯地是一杯饮料,它代表的是一个帝国及属于它的时代。  拜伦在《唐璜》里深情地吟诵:“我觉得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  荡漾着迷人琥珀色的中国红茶,为英国家庭主妇表现自己、消解寂寞找到了一种体面且合乎情理的方式,也
期刊
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碧瓦朱檐,也不像老舍茶馆那般熙熙攘攘,但它的隐秘和安静却吸引着每一个经过的人驻足,想对那扇鲜有人出入的墨色大门背后一探究竟。  两次去“孝文家”喝茶,印象都尤为深刻。第一次在初夏的黄昏,我们从南后街拐入文儒坊,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在“孝文家”的外墙上,回望来时的路,蜿蜒的小巷不见尽头,外头南后街的人声鼎沸变得遥远,时间仿佛就此凝住了,除了“清”、“静”这样的字眼,脑海中已浮现不出其
期刊
茶文化系或茶文化专业更受人关注,它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如何规划?其中的课程安排应如何设计都成了教育界与茶界关心的话题。人才培养方案的难点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若是将之定为茶叶与茶文化的行销人员便罢,奈何人们尚不肯定茶叶与茶汤的市场需要高等院校为他们培训基层人才,而把人才培养目标订得太高太泛。人才培养目标订得太高太泛也就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不当,甚至与茶树栽培、茶叶制造、市场营销起了冲突。  与茶文化系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