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案例中看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家庭教育策略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生子女是我国自1979年实施计划生育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现今独生子女人数已超过1亿多,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已经越来越多。由于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的过度关爱使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吹袭。错误的教育方法更是使很多独生子女养成各种不良习惯,如责任感差、自私、学习动力不足、意志薄弱、耐挫力差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这对家庭的稳定对孩子和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我在跟踪指导实践中也确切了解到很多独生子女确实存在上述问题。下面以我实践的个案为例,谈谈当前独生子女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从实践案例中看独生子女问题
  
  (一)典型案例介绍
  我跟踪指导过多名独生子女,现在以其中三个典型案例来分析独生子女的问题。案例一:个案学生就读六年级。从学校观察发现个案学生存在以下问题:上课精神不集中、经常开小差、不积极思考、缺乏学习兴趣;作业马虎且时常不能按时完成;目光呆滞,心情忧郁,经常撒谎,成绩越来越差。从家庭调查中发现个案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学习习惯比较差,作业不自觉,作业几乎都是在父母的督促下完成,而且边做边玩,非常拖拉,学习比较懒惰;学具、玩具、书本和作业本堆得满桌都是。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较差,房间乱七八糟,书柜的书摆得横七竖八,灰尘很多;自己穿着的衣服都要家长帮忙准备,在家里没有承担任何家务劳动,生活一切都由大人照料。
  通过调查发现家长存在的问题是:父亲素质较差,缺乏学习习惯,教育方法比较粗暴,经常用打骂方式教育孩子。如个案学生一次因贪玩迟了回家,父亲气愤之下用铁锤把他的拇指锤破了,手指当时血流如注,孩子的奶奶在场也不敢阻拦。个案学生从小就因学习或生活上的问题多次遭到父亲打骂,父子关系比较紧张。母亲比较善良,母子关系比较和谐,母亲的教育方式以说理为主,但方法简单唠叨的多。父母教育思想不统一,父亲过于严厉,母亲又过于温柔,但父母都不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及劳动意识。个案学生的祖父、叔叔都比较粗暴、自私。夫妻关系比较紧张,家庭氛围不和谐,父亲比较专制,家里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个案学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性格变得胆怯、抑郁,有报复心理,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上进心和责任感。
  案例二:个案学生就读二年级,该生很聪明,成绩优秀。从学校的观察发现个案学生存在以下问题:(一)经常偷拿同学的东西,如笔、学具等,把拿来的物品弄坏,之后也没有给同学赔偿道歉,随意偷拿同学的物品已成他的习惯。在一学期内他共偷拿了23个同学的东西,超过全班的1/3。捡到同学的东西不会主动交还,他以不知道是谁的为由而占为己有,班上所有同学都不喜欢他。(二)有强烈的报复与征服心理,他曾因不喜欢班上的某个同学,故意把另一个同学的东西偷偷拿来放到这个同学的柜筒里,造成这个同学偷别人东西的假象,有意给同学间制造矛盾,使同学间不友好。有时候会无故追打同学,而且出手重,弄得班上很多男同学都怕他。(三)好胜心强,很看重成绩,经不起挫败。一次数学测试发现一道填空题自己不会做,分数比较多,于是他偷偷翻开书本抄答案。(四)劳动意识、自理能力都较差,动手操作能力差。班主任曾经让他当劳动委员,但他没当多久就被班主任撤了,原因是他劳动时不积极怕辛苦。课前准备乱糟糟,经常是上数学课,桌面上放的却是语文书或英语书,如果老师不提醒他依旧不管。不懂整理书包和抽屉,都是他奶奶过来帮他收拾整理的。(五)撒谎、不诚实。每次犯错都不主动承认,总是以各种原因为自己辩护。
  从家庭调查发现个案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个案学生在家作业非常不自觉,书写很差,非常磨蹭,动作很慢,也很懒惰。从调查中发现家长存在的问题是:个案母亲很注重早期智力开发,在孩子三个月大的时候妈妈便开始读故事给孩子听。孩子读一年级就让他参加书法班和写作训练班。个案母亲很看重孩子的成绩,孩子偶尔考差也会很紧张。她表面上也重视品德教育,但面对孩子在学校的各种不良习惯却没有采取必要的严厉教育措施,对孩子过分保护。例如孩子偷拿多个同学东西的事件,她却没让孩子向同学赔偿道歉或在班上检讨。她认为孩子年纪那么小,如果让孩子在班上作检讨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她只让孩子写了一份完全没有约束力的保证书,保证书内容是:如果我今后再拿别人的东西就不能进学校读书。孩子不用为他的偷拿行为承担任何责任。这件事没过多久他又拿同学的东西了,只要发现好玩的漂亮的他就会毫无顾忌地拿走。当班主任告诉个案母亲孩子考试作弊和弄坏同学东西时,她却对老师说她同事的孩子离家出走了,自己也不敢批评孩子太多,怕孩子逆反。难道家长的批评教育就是造成孩子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吗?个案学生的奶奶是传统的潮汕女人,没有文化,思想封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她认为男人干家务没出息,她从来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活,生活上对孙子照顾很周到,孙子玩过的玩具都是她收拾。对孙子宠爱有加,每当妈妈不答应孙子的要求时,奶奶都会偷偷地满足他。个案父亲是生意人,平时对孩子教育很少,教育孩子的事基本是母亲负责。父亲极少参与教育,母亲过分保护,奶奶溺爱,家长的这些教育行为都是导致个案学生自私放纵的原因,如果孩子的问题不能及时纠正和根除,将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学习很聪明但品质不正的孩子将来长大就可能成为社会的危险品。
  案例三:个案学生就读四年级,从学校观察个案学生的问题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每节课都会与同桌讲话或搞小动作;经常惹是生非,有破坏性行为;很会撒谎,做了错事从来不主动承认,每次都必须经过一番调查审问并证据确凿才不得不承认。有一次在他舅舅办公室趁老师不在把洗洁精倒到老师的水杯里,老师发现后,找他了解他不承认,后来被他舅舅狠狠地打了一顿他才承认是他干的。他与同学关系不好,有偷拿东西的习惯,曾多次偷拿同学的笔。一次以帮助同学买蚕作借口骗取了同学20元,老师发现后经过一番调查他才交代事实。他很爱管闲事并以挑衅的态度招惹同学,他几乎每天都被老师批评,办公室常见到他的身影。
  调查家长发现:个案学生在家学习很不自觉,做作业经常发呆,或边做边玩,不爱思考,每当碰到不懂的题马上问家长。个案父母都是有文化之人,都在政府部门任职。母亲很善良,但缺乏上进心,很少读书学习,平时工作按部就班地完成,教育观念和方法都不正确。由于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压力比较大,教育孩子简单唠叨多,缺乏耐心,容易急躁,每当孩子不听话时就很容易冲动,常常很生气地对孩子说:“不想学就不要学了!”说完就把孩子关在房子里。母子关系非常不和谐,孩子很不尊重她,经常与她顶嘴甚至与她对打,最严重的一次孩子对母亲拳打脚踢。个案父亲的文化水平较高,但经常以工作忙为由较少教育或管理孩子。父亲是个很爱面子的人,他在老师面前表现得文质彬彬、教育理念新、民主。但实质上并不是这样,夫妻教育意见分歧比较大,父亲多次在孩子面前数落妻子,是导致孩子不尊重母亲的主要原因。尽管母亲每天很早起来为孩子做早餐并负责接送他上学,为家庭为孩子付出很多但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和孩子的理解。父亲把造成孩子问题的原因几乎都归咎到妻子身上,其实个案父亲性格有时也很粗暴,对孩子缺乏耐心和尊重,孩子曾因吃早餐拖拉被他打过。他曾多次当着众多亲戚的面大声责骂孩子,弄得孩子哇哇地哭。孩子很怕父亲,因为父亲往往不看场合教训孩子。父亲很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但不注重培养孩子,教育意识薄弱,孩子在学校犯错时他都表现得不够重视。
  (二)个案学生问题成因分析
  从以上案例来看,三个个案学生与个案家庭存在的问题都有相同之处。孩子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好,学习注意力、自控力都比较差,学习缺乏动力;生活自理能力差;行为习惯不良,有嫉妒心和报复心理;责任感差、自私,不诚实、常撒谎。家长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是重考分轻品行培养,重书本学习轻生活实践,尤其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在育人方面夫妻间缺乏沟通,教育意见不一致,观念不正确,方法不科学。家长对于孩子不良行为习惯方面的矫正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及时疏导,教育意识比较薄弱等。
  但三个家庭存在的问题又有各自特点。第一个个案家庭的主要问题是父亲教育观念极其落后、专制。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方法过于粗暴,极不尊重妻子和孩子,导致夫妻关系、父子关系都非常紧张,使孩子患上忧郁症,造成孩子人格的扭曲 。第二个个案家庭的主要问题是母亲过于重视智力开发轻视品行引导,对孩子过分保护,以及奶奶的过分溺爱包办,使孩子形成自我为中心及自私、霸道、任性等不良品性。第三个个案家庭的主要问题是母亲缺乏学习,情绪容易冲动,教育方法简单唠叨,批评多,使母子关系紧张,使孩子缺乏自信。父亲自以为是推卸责任,不尊重妻子,也导致母子感情不融洽。父母教育意见极为不一致,父亲教育态度有时过宽有时过严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亦因此变得狡猾难教。
  
  二、结合案例分析独生子女问题的成因(从独、期、溺、智四方面分析)
  
  从以上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的确存在很多不良行为习惯,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有很多相似地方,如自私、任性、责任意识薄弱、报复心强、不守纪律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和家庭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多年来社会各界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比较少,对独生子女成长方面的关怀和帮助也较少。学校方面只关注分数,忽视对学生个体人格的关怀,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尤其没有把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当成一个问题来研究寻找对策,没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指导责任,以致很多独生子女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使问题日渐严重,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尽管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存在一定问题,但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根源却在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基础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人格培养与塑造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哪一种教育都不能代替家庭的教育。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与不科学的育人方法是导致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结构特殊,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突出一个“独”字。据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孩子成长过程中同伴的影响非常重要。独生子女从小就缺少与同龄人相处的环境,常常一个人独处,只能以玩具为伴,使他们缺乏交往与合作能力,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像多子女家庭那样,孩子能在自然交往的环境中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学会谦让、学会关心他人和交往。
  (二)父母普遍期望值过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期望孩子能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把考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当成孩子学习的唯一目标。完全不考虑孩子自身实际情况,一味的攀比,忽略孩子的个性发展。
  (三)溺爱包办,过度关爱。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成了全家关注的对象,生活上一切包办代替,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多,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参加社会实践怕安全问题,参加学校劳动怕孩子弄脏衣服,总之,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点的苦。俗话说,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的得呢?家长剥夺了孩子成长中应有的锻炼机会,并使孩子养成“娇、骄、霸、堕”四气。宝安区对六类问题生调查显示,家庭采取溺爱包办的教育方式比例最高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37.3/%,说明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溺爱包办的情况最严重。如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开学典礼,那天的太阳有点猛烈,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们在一旁焦急地等待仪式结束。仪式结束后,孩子们排队回教室时,一个母亲马上冲到孩子班级队伍中一把搂住孩子哭起来了,班主任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本来孩子已坚持下来了,但母亲这一举动让孩子也哭了。这样的母亲培养的孩子又怎能不娇气不脆弱呢?中国有句俗话:“慈母多败儿”。这的确有它的道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父母的包办溺爱已经弱化了孩子学习自立的意识了,温室里长大的孩子又怎能经得起风浪呢?
  (四)重智轻德的思想导致家长教育偏差。由于人的生存环境竞争和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家长变得越来越功利。宝安区对独生子女问题生调查研究重分轻德的占46.2%,这近50%的比例说明独生子女家长重分轻德现象很严重。家长重考分轻品德,以分数论英雄,只要孩子成绩优秀,品德问题都不是问题。成绩可以掩盖一切,正所谓一俊遮百丑,父母对孩子的评价都只盯在一纸分数上。这使一些孩子不仅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而且还造成了许多孩子高分低德。孩子考得好家长就笑开颜,孩子撒谎家长还认为是聪明的表现;考得不理想家长就一脸不高兴并认为孩子没好好学习。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努力学习考得好成绩,甚至用物质或金钱来刺激诱惑孩子,进步多少分就奖励多少钱。这种用金钱刺激的方式不但不能令孩子好好学习反而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功利。
  (五)父母自身素质没有提高,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家庭教育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不经过认真学习是难以掌握和科学运用的。现代孩子的人格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很强,并不是像过去听话的那一代,一切都听从家长的安排。家庭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提倡平等、民主、和谐、尊重孩子个性。如果家长不学习还是用传统的那一套来教育孩子,就会处处碰壁。思想观念不正确,教育方法错误,不但不能及时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反而会扭曲孩子的人格,导致孩子各种不良行为扎了深根难以根除。
  
  三、结合实践谈改善独生子女问题的家庭教育策略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至少都站着一位问题家长,要改变独生子女的问题必须先改变家长,这已是专家们的共识。我在实践过程中也多次验正了这条真理,在实际指导工作中我始终遵循这个规律。现结合我的实践指导工作谈谈改善独生子女问题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根据实践案例制定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根据三个个案的不同情况,我制定了不同的指导策略。第一个案例属于专制暴力家庭,孩子问题主要是因父亲的粗暴教育方法造成的。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指导策略:
  第一,首先要制止爸爸的专制和暴力,提高家长的自我认识。
  第二,改善家庭环境,调整夫妻关系,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
  第三,调整亲子关系,建立和谐的父子关系。
  第四,学校调适孩子心理,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第五,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育人能力。
  第六,调整育人环境,建构学习型家庭。
  第二个案例属于过分保护溺爱型家庭,我制定了如下指导策略:
  第一,给家长列举具体事实,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不良品行表现,引起家长重视。
  第二,在班级对孩子进行诚信调查,用数据证明孩子的行为对同学造成的伤害及与同学关系的紧张程度,以便引起家长的反思。
  第三,把老师与孩子深入交流的情况和专家的意见与家长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使家长改变教育行为。
  第四,指导家长当孩子犯错时,一定要让他承担后果,多次重犯要适当运用惩罚手段,要舍得让孩子受挫。如偷同学东西一定要赔偿和赔礼道歉,严重的要让孩子在班级里做检讨,让同学监督。
  第五,召开家庭会议,找出孩子的优点与不足,用本子记录下来,针对不足制定改正措施,每周小结一次,进步地方给予肯定,使孩子树立信心继续改进。
  第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该孩子完成的事情家长绝不代替,父母要与孩子的奶奶沟通,指出奶奶的不当行为,阻止奶奶继续包办溺爱。给孩子安排简单的家务,如每天收拾碗筷等。
  第七,家校合作,给孩子安排一个为同学服务的任务,如收发本子或摆桌子等,给孩子改错的机会,使他感受到为别人服务的快乐。
  第八,每当孩子侵犯别人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关心他人,如让孩子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当看到老师抱着一摞作业迎面而来时要主动帮忙拿,当同学有困难时要主动帮助等。
  第九,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特别是关于溺爱包办方面的文章或事例,让家长对照反思并写教育日记,使家长逐步掌握科学育人方法。
  第三个案例家庭属于夫妻教育意见不一致型,我制定了以下指导策略:
  第一,组织家长、孩子一起召开家庭会议,列举孩子所犯的错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不良行为对老师、同学带来的伤害,让家长认识孩子犯错的原因,并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将来将给他个人、家庭与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使家长及时警醒。
  第二,带领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写育子反思,帮助家长对照科学育人知识思考自身之前的教育行为,找出家长自身的问题。
  第三,调整夫妻关系,建立和谐家庭。引导丈夫尊重和关心妻子,做好父亲的榜样。教育孩子要尊重母亲,父母教育意见要统一,任何一方都不能充当孩子的保护伞。
  第四,调整母子关系,让母亲少批评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了解母亲对自己和家庭的付出,理解母亲的辛苦。让孩子列举曾经对母亲不礼貌的行为,并进行自我检讨,认识自己的错误。
  第五,引导孩子每周写学习、生活小结,及时反思自身行为,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继续努力的方向。家长与老师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孩子,使他有前进的动力。
  第六,引导家长开展家庭活动日,创建学习型家庭,如一起参加户外活动,一起阅读。父亲要积极带动引领,母亲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教子的七种基本能力。
  第七,家校合作,让老师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孩子多包容,降低要求,给予他改错的时间和机会,在班级安排孩子当数学小组长,让孩子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帮助他恢复自信。
  (二)个案学生与家长的转化效果
  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和老师的真诚帮助使问题学生与家长得到较大的转变。
  第一个个案经过两年多的跟踪指导,个案学生个性品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个案学生对父母的满意度提高了,与父母关系融洽了,尤其与父亲的关系发生了几乎360度的转变,原来他对父亲有仇视心理,而现在能跟父亲有说有笑。原来懦弱胆小,缺乏自信,抵触逆反,爱说谎,忧郁。而今个性积极勇于面对困难,心理健康、阳光。他心中的抑郁、恐惧已经消除了,现在已经不怕与父亲单独相处了。他对母亲说:“现在我才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暑假期间,他学游泳和书法都是他父亲陪同,而且他每天都比父亲起得早,主动为父亲买早餐,孩子越来越关心父亲了。
  学习方面也进步比较大。现在能自觉完成作业,书写比较工整。原来作文很差,写一百字都很困难,现在能写500多字,而且内容比较丰富,达到优良水平。语数英三科成绩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在家长会上得到三科老师的大力表扬。双休日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书法训练,毛笔书法曾获得深圳市儿童书画优秀奖。
  生活习惯有了改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房间、书柜都比原来整齐干净,能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在暑假里能有计划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独自一人在家时,也能管理好自己。
  父亲方面的转变。首先父亲意识到分数不是衡量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准,身心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父亲认为只要孩子认真学习、品德好,将来当一名普通工人也无所谓。能主动参加家长会,并与各科老师逐一进行交流,孩子进步时能得到父亲积极鼓励;当孩子退步时,他能主动与老师沟通,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他已认识到课外兴趣对提高孩子自身素质的作用,原来父亲奉行的是典型“只读教科书的封闭教育”。现在比较支持孩子的课外兴趣学习,去年暑假他坚持每天送孩子学书法,有时候自己也跟着学。还让孩子参加了羽毛球训练班,并比较愿意带孩子去书店,去了也不会催促孩子走了。
  家庭的转变。父亲粗暴的个性有了较大的改善,夫妻关系、家庭关系都比较和谐,一家人笑脸相迎,互相关心,父亲对妻子、孩子的态度越来越好,妻子有困难能主动帮忙,妻子病了会问候,晚饭之后会约妻子一起散步。家庭越来越温馨了。
  母亲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经老师多次手把手教,她的教子方法有了明显进步,原来一旦孩子退步或被老师投诉,她立马会很生气并马上教训孩子,但现在她会先冷静思考,再教育孩子。如有一次,妈妈看到语文老师的投诉信息,过了几天,她告诉我:她当时很生气,但马上想到我对她说过,孩子有了问题先沉住气,再想办法解决,于是她找来《成功的家庭教育》专著来学习,等自己情绪平静下来后又去找孩子谈,后来效果较好。她对我说:我对教育孩子稍有点方法了。原来母亲经常跟丈夫吵架、或被丈夫打、冷战,受了委屈,心中的痛苦只好向孩子诉说,经老师指导后,她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更加憎恨他父亲,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灵伤害,并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她逐渐明白只有幸福和谐的家庭才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于是母亲开始帮助丈夫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父亲的形象。丈夫的转变也让她逐步原谅丈夫的过错,目前母亲已经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能积极面对生活挫折的人了。
  第二个个案家庭经过一个学期的指导家长已深刻地认识到孩子的动作慢、霸道、自私、放纵等不良品质是由于自己的过分保护与老人的溺爱所致,体会到溺爱包办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并能勇于面对与正视孩子的问题。父母已积极与奶奶沟通,争取她的支持,逐步减少包办行为,给孩子安排简单的家务,如让孩子学习收拾碗筷和整理自己的房间、玩具、书包等。有时家长还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头,以训练孩子的耐挫力,理解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爱的滋润也需要挫折的磨炼,优秀的品格比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经过指导,孩子的自控力与课堂注意力都比原来增强了,虽然有时还会搞小动作,但只要老师用眼神轻轻地提醒一下,他就能马上坐好。课前准备也进步了,基本上能把每节课要用的书本、学具等学习用品提前准备好。喜欢他的同学也增多了,偷拿的习惯改了。学习自觉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独立完成作业,基本上不用家长安排督促。他对母亲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以后不用你天天检查作业了,我自己完成,自己检查。”可见,孩子已经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了。
  第三个个案经过近一年的指导父母的教育意识明显增强,父亲陪伴母子吃晚饭的时间增多,重视亲子沟通,能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有表达意见的机会。能尊重孩子,不再在众人面前或突然粗暴地责骂孩子。重视夫妻交流,尊重妻子,不再在孩子面前指责妻子。 母亲学习意识提高,自我控制力增强,倾听与交流增多,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各科成绩都有了进步,尤其数学成绩进步最大,由原来的60多分进步到90分。能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孩子在学习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责任心增强了,每天积极履行数学小组长的职责,能热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关系得到改善。母子关系很融洽,现在对妈妈比较有礼貌,能常对妈妈说:妈妈再见、谢谢妈妈等礼貌用语。
  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家长懂得夫妻和谐、共同合作是建立和谐家庭的重要基础,也是育人的前提,更让他们感悟到文化水平再高,如果不学习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也难以胜任父母之职。理解育人之道成绩不是第一,培养健康人格才是育人的根本。
  三个个案家庭与孩子存在的问题虽然各有不同,但经过老师的认真指导,使家庭都变得和谐温馨,孩子个性变得阳光、健康。实践证明,家长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育人观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一定可以把独生子女培养成社会的合格人才。长期跟踪指导使我感到,必须不断修正指导方案策略,且家长那边也要几经反复、循序渐进而不是突变的,工作是艰难的。
  (三)转化独生子女问题的一般性指导策略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我针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般性指导策略。
  1.转化父亲的粗暴行为,提升自身素质
  (1)带领父亲学习家庭教育专著,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逐步改变父亲的落后育人观念,认识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学习正确育人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2)用成功与失败的家庭教育故事引导父亲,使他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和错误的教育方法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并使他从中得到启示。
  (3)根据家长存在的问题,给家长提出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建议,可以当面提出,也可以用书信形式来提,我在实践中把两种方式同时应用。如果个案父亲个性粗暴容易冲动并有打人行为,就必须弄清父亲打人的心理因素,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疗建议。
  (4)如果父亲经常有打孩子或妻子的行为,还要从法律角度教育父亲,让他明白打妻子和孩子是侵犯人权,是犯法的事,情况严重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2.提升母亲自身素质
  (1)母亲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子方法,把唠叨变成指导。生活上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让孩子参与适当家务劳动和课外各种实践活动,舍得让孩子吃苦。使孩子的手动起来,勤快起来,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责任感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懂得关心他人,锻炼交往能力。要让母亲明白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针对父亲比较粗暴的家庭就要引导母亲坚强,不要再那么胆小、软弱,要敢于指出丈夫的无理行为,引起丈夫的反省。在家要保护孩子,为孩子筑起一道防火墙,并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母亲的独立性要加强,生活上、经济上都不要过于依赖丈夫。要学会自我保护,必要时要敢于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人身权利。
  3.改善家庭氛围
  (1)首先家长要懂得什么样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理解和谐的家庭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了解婚姻赋予夫妻双方的义务以及对子女和社会的责任是什么。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关爱、欣赏,如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每天都要笑脸相迎。家庭中要有笑声、歌声和读书声,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用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家庭做出努力。
  (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关系比方法更重要。家庭教育专家黄沧海教授提出:“家庭教育指导有千谋万法,然而学会亲子沟通是第一法,不懂此法,万法不灵。”所谓亲其师才信其道。家长要重视与孩子定期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内心所需,及时给予指导。
  (3)家长要共同建构学习型家庭。家庭成员间要有共同学习的目标和计划,要有阅读学习的习惯,成员之间要互相学习。家庭中可订阅几份有益的报刊杂志。建立家庭活动日,多点亲子同读,如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些名人传记,使孩子从小了解名人成长的故事,启迪孩子智慧,并增进亲子感情。或共同讨论社会热点话题,或一家人到图书馆阅读或观看画展,或外出郊游欣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这些都是很好的亲子学习活动。
  (4)定期开家庭会议。在家庭会议上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意见与需求 ,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说说对工作、对家庭的付出,使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理解和关心父母。
  (5)父母教育孩子的思想要一致,不能一个过严一个过宽,特别不能一方教育,另一方充当孩子的保护伞,这样不但抵消教育效果,还会使孩子形成双重人格。
  (6)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作用,特别注意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在家庭中要注意杜绝不良的举止,不要把坏的东西继续影响孩子。如父亲随意骂人打人或说粗话等行为。
  (7)家长要努力消除上一辈不良的家庭教育影响,要积极耐心地与父母沟通,给老一辈灌输新时代的育人观,避免老一辈错误的育人行为影响孩子的成长。让自己父母成为育人的辅助者而不是阻力。
  4.发挥优势,弥补弱势
  (1)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家庭经济条件好,可以为孩子创设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如旅游,浏览名山大川,开阔孩子视野,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2)组织合作家庭,即同住一个小区的同班或邻近孩子五六户家庭组成一个合作家庭,在假日,每家接待一天,轮着组织五六户孩子一起开展伙伴式的交往、活动、学习等。这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黄沧海教授提出对于弥补独生子女家庭弱势的方法。
  5.家校合作齐心育人
  家校合作充分了解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针对问题确定改进目标,制定改进计划,确立改进时间表。父母和老师要给予必要的帮助,让孩子获得成功,从而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家长要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双方互通信息,便于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便于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表现,使双方都能有针对性地施教,能及时纠正和杜绝孩子的不良行为。
  以上策略只是解决独生子女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但对于已经出现亲子沟通障碍以及思想行为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就必须通过个案跟踪指导的途径才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独生子女是否健康成长,不但关系到他们今后人生的幸福,亦关系到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由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来承担教育责任。作为家长应该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应理性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做到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为未来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丈夫、合格的妻子而努力。学校应主动承担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建议学校成立家庭教育培训部,加强教师的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培训,针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创造更多锻炼独生子女责任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实践机会。社会和政府部门应给予独生子女的教育更多重视与支持和更多的关怀与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区文化,让独生子女能参与更多的群体活动。建立社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站,聘请专家作讲座,及时为家长分忧解难,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人方法,提升家长的育人能力,这样独生子女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程》,顾晓鸣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②《支点与守望》,黄沧海著,中国文联出版社;
  ③《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总结报告,宝安区课题组
其他文献
看教育的视野有大与小、宽与窄的不同,视野大的、宽的,从社会、从未来、从世界看学校和家庭里的教育和孩子的培养,能看出许多东西;视野小的、窄的,从能不能考上上级学校、升学率、考大学看教育,结果把教育内容、教育的方法都看少了。教育是跨度极大的分有若干阶段的工程,如果父母和老师的视野不够用,许多问题的重要性是看不到的:  1看不出来思想品德的重要,会认为“学习好就行了”;  2看不出文学、历史、哲学、地理
期刊
引言    家庭是人们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在这最初的生活环境里,家长是启蒙老师,担负着较为重要的责任。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家长的职责更为重要。特殊儿童对家长的依赖性以及自身较弱的独立性致使特殊儿童家长承担着比普通儿童家长更为重要的角色。  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入学和质量”(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
期刊
近十年来,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尤其是对父亲缺失儿童的研究,日益显示出了父爱缺失的弊端。从性别角色来讲,由于男性和女性在思维方式、气质类型、社会认知、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父亲、母亲对孩子成长的不同方面的影响。人们常常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孩子也往往更依恋自己的母亲,但是,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父亲角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不止在
期刊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温总理近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  中小学家委会久已有之,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家委会变味为“收钱会”、“联谊会”,形同虚设。家委会能否帮助解决中小学“乱收费”等痼疾?如何担起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评价教学行为的重任?如何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突
期刊
目前农村家长对子女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对孩子关照呵护有佳,一心想让孩子出类拔萃,走出农村走进大都市,因此在教育时时有偏差,往往事不如愿。笔者最近做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的形式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谈话了解相结合的方法。被调查对象为县城以下农村家庭,子女为上初中和小学的父母。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是:1.你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是(①关注、辅导孩子的学习;②关注孩
期刊
家庭教育深化实施在我校已进行了五年,可以说,我们一直坚持家庭教育首席地位,树立“和谐育人为本”的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有作用,提高了家长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提升,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的办学之路。    一、整体规划,完善机制,使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化    2005年,我校依据《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制定了《家庭教育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然而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以及与其相联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的限制,加之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些农村移民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难以解决孩子进城就学将要面临的诸多困难。因而,他们大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管。目前,由于家庭缺失和家庭环
期刊
随着2004年3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深入贯彻,随着我国2007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了极大地改善,在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提高了我国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
期刊
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地进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早期教育问题又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农村留守幼儿,即流动人口子女,指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随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农村生活的0~6岁的学龄前儿童。    1. 农村留守幼儿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家园合作狭义的解释就是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即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
期刊
五月,歌声飞扬;五月,鲜花灿烂。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2010年5月11日上午,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人民剧场里,暖意融融、充满亲情。台下,座无虚席;台上,灯火辉煌。  幕启:放映专题片《承载希望,放飞梦想》——七个优秀家庭纷纷登场,感人的事迹、动人的歌声、绚丽的舞台,扣人心弦,感人至深。主题曲《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家/两个大人一个娃/温暖的一个家/让我心里乐开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