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和《舌尖上的中国》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i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报知道房地产业萧条,创了新低。我不买房不租房也不卖房,但这事和我也有点直接关系,就是接到的垃圾推销电话骤减。不过,摁下葫芦起了瓢,这些日子平均每天接到十几个电话,要找陈晓卿。内部原因是我做媒体的朋友不少;外部原因是,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
  在当今特殊国情下,出版业衡量一本书走红程度的标准,销量只是一方面,还要看它被盗版的版次、是否像石子投水波纹漾开,引动跟风热潮等等。借此来衡量《舌尖上的中国》,它真的红到发紫。眼下最时髦的盗版碟是《舌尖上的中国》;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一栏,继“舌尖上的中国”升至榜首之后,“舌尖上的家乡美食”等跟风话题频频出现,还听说有人开始筹拍《舌尖上的化学》。
  当然更直接的红了的反映,是我这个陈晓卿的外围朋友,都被数家报刊约着写陈晓卿,可想而知陈晓卿本人那里,早已不胜其烦了吧?我就透露一下内部消息吧,确实如此,前几天“老男人局”开饭,照例由陈晓卿主持,头轮酒敬罢众位亲友,他宣布了一条纪律:任何人不得提《舌尖》半句,否则吐他一身。
  非但当天没敢提一字,当天那张人所尽知的大黑脸上的余威,直至今日没能散去,我还是不敢多说这纪录片,为了完成任务,只好说说这个人。
  如果把我们“老男人局”拟人化为一个人,陈晓卿就是这个人的舌尖。我们每次聚会在哪儿吃、吃什么、怎么吃,都由他包办。别人不能插嘴,更别想干涉,否则他真生气。当然啦,他真生气大伙也不在乎,因为他脾气太好了。打个比方说吧,普通人那儿生气到吹胡子瞪眼的程度,在陈晓卿那儿表现出来,最多不过说一句:本来这份小炒猪脚肝儿我打算给你们点三份的,现在你们只有两份了!
  名为“老男人局”,自然以吃为主,所以陈晓卿又是“老男人局”的灵魂。谁缺席都问题不大,没了他,很容易局将不局。事实上,较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个局确实有点涣散,究其原因就是陈晓卿老缺席。原来局上的话题五湖四海花鸟鱼虫无所不谈,现在呢,慢慢向一个话题逐渐聚拢——批判陈晓卿。所有糟事坏事,都往陈晓卿头上拽,酒没喝爽,都因为陈晓卿不在,屋里显得太白太亮缺乏对比度,没情绪喝;话题沉闷到人人眉头紧锁,都因为陈晓卿不在,没人引出央视级别的三俗话题,没法儿聊;甚至有时喝到假酒,也是陈晓卿串通了不法商贩,来伤害我们的胃……你也看出来了,我们这其实哪里是批判,我们是多么想念他。
  陈晓卿缺席的假条上,写的都是“工作太忙”四个字。原来我们都以为,主要原因是他当了官,鸿鹄要二次展翅,忙国计民生的大事,不免不以为然。
  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大伙才发现,他还是他,还是个三俗的大吃货,只是比原来更俗了,俗到要给全国人民当“舌尖”,纷纷原谅了他。
其他文献
前不久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前后,伴随着卡梅隆“金”光闪闪的身影和《泰坦尼克号》骄人的票房成绩,中国电影界再次掀起一股好莱坞崇拜风潮,而且这一次是好莱坞技术神话的朝圣。  于是,有一种老的说法再次甚嚣尘上: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主要动机是想看那些有强烈视听享受的大片,这种电影任你家中有再好的家庭影院系统也看不到充分的效果,而那种讲故事的文艺片则可能选择回家在网络上或电视上看。所以那些技术领先、视听效果强烈的美
期刊
地球已不能承受之“热”,保护地球的各项活动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007年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澳大利亚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如今,“地球一小时”足迹遍布全球135个国家,5252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崇尚环保人士的年度性公益活动。今年的活动以保护“水足迹”为主题,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对全球水资源的保护,激发每一个公民的节水环保意识。  享有“全球最佳口感伏特加”盛誉的Grey Goose法
期刊
2012年2月27日,建筑师王澍在洛杉矶和朋友喝了一个晚上的酒,昏昏沉沉倒头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11点。一觉醒来,他发现手机都被一个消息撑爆了,无数人向他求证:“你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这是真的?假的?”当时王澍正准备去加州大学演讲。普利兹克奖的主办方凯悦基金会后来告诉他,本来打算在他登上讲台前当众宣布,给他一个惊喜。没想到这个消息提前在中文网站上泄露了。  连王澍自己刚获知消息时也不太相信。“中国建
期刊
12岁时,当别的阿根廷孩子还在街边疯玩的时候,乌戈·德·安纳看了人生中第一部歌剧。他被那个神奇的世界深深吸引。“就好像一本书一样,里面有艺术、有人性,也有权力。”  让乌戈如痴如醉的是威尔第的《唐·卡洛》。在剧作家席勒和作曲家威尔第的笔下,唐·卡洛的悲剧爱情无比动人。与剧中的“疯狂王子”相比,看剧的乌戈,其疯狂程度丝毫不让:到20岁时,乌戈已经把这部歌剧反复看了7遍。  走上导演道路后,乌戈也是出
期刊
6岁时开始学习钢琴。  8岁时在启蒙老师引领下对爵士乐一见倾心。  1993年在爵士乐大师Chick Corea日本演讲会上自荐,获大师赏识上台合奏。      1999年20岁的她远赴美国波士顿伯克利进修音乐。  2003年发行首张专辑《Another Mind》,其日本版创下日本爵士乐唱片销售纪录。  2004年发行第二张专辑《Brain》并赢得美国音乐奖“最佳新晋艺人奖”。  2005年推出
期刊
今年五月,一种新型的舞蹈走进了北京和上海的剧场里,黑人演员律动的身躯、激动人心的节奏和眩目的技术都让观众叹为观止。有趣的是,这种舞蹈居然来自优雅的法兰西。如果大家对法国还停留在高雅慵懒、每个女人都擅长摆pose的刻板印象上,这种叫电子炫舞的舞蹈则显示了法国当代文化中年轻、随意和活力充沛的一面。舞蹈家Blanca Li把电子炫舞编成了作品《电子吉夫》,在由Longchamp赞助的中国巡演中,这位自称
期刊
今道子的作品,用中国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来解释再合适不过了。她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鱼的元素,所以你看照片,却能闻到新鲜鱼体的腥味,能感受到手指摸过鱼皮的滑腻。丝柔的、细腻的、粗糙的等等,各种质感构成了一场三维画面,所有作品都表现出了极端清晰和丰富绚丽的幻想世界。  从美术学校版画专业毕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摄影作品,1991年,还很年轻的今道子就获得了第16届木村伊兵卫影像奖。今道子始终不
期刊
那些年,属于胡夏自己的回忆  回溯到2009年的《超级星光大道》,在这个打造出林宥嘉、萧敬腾、徐佳莹等实力派新生代小天王、小天后的老牌选秀节目中,胡夏作为第一个非台湾人获得冠军,为内地人撑足了面子,不仅获得了“小张雨生”之类的美誉,更是登上《康熙来了》的嘉宾席。出道后他没有绯闻,甚至连非议都很少,胡夏在当下的娱乐圈称得上一股“清泉”。  现在签约索尼的胡夏,由于在台湾参加选秀,在台湾发片,总是被认
期刊
2012年立夏前夕,法国梦幻剧团团长奥利维·马西斯携手旅法导演宁春艳,将法国天才剧作家贝尔纳·玛丽·科尔泰斯于1986年创作的话剧《孤寂在棉田》搬上了第三届南锣鼓巷戏剧节的舞台,作为开幕戏。这是一出典型的法国戏,所有的戏剧事件都被浓缩在一天之内,角色只有两个,情节异常简单。一个半小时的故事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说不出自己有什么的商贩,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顾客兜售。交易的来龙去脉都是虚景,交易的前因后
期刊
BQ:你觉得现在的人们重视诗意的存在吗?  Y:我觉得中国人找到一个意象就是找到一个载体。《重温最美古诗词》,我们不仅仅是温习了前人的句子,同时也是给了自己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无非是找到一个当下表达自我的途径。大家总在说我们今天的生活远离了诗意。而我觉得,不是诗意走远了,而是我们表达的方式变得贫瘠了。如果我们还能够以古人的诗词之美唤醒今天心灵的感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