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gaoy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小学生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 看图写话 培养 能力
  看图写话能力可以说是作文的基本功。我想这项基本功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也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形成的。它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地积累。完全没有基础,没有方法,没有积累的看图写话课,老师和学生都会吃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途径,帮他们入门,提高他们看图写话的能力。通过平时的摸索和实践,我积累了一些方法。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是不难判断的。
  (3)事情的观察分析。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象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这对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順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二、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有的学生在观察图画后,还是把短文写得很平谈,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像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画面中进入角色,大胆想像;也可以借助课件进行演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像,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如果和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还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让他们在这样的一系列活动中,想像画面内容以外的东西,同时又使静止的画面传递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的同时,应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像,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引导学生把不会说话的想像成为会说话的,尽量让学生进行大胆想像,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
  三、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写话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看图写话过程中,我采用“先说后写”的方法,让学生先把自己想到的话说出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写话的错误。在让学生说出一段经过自己思考的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话说明白,让别人听得懂。教师还要教育学生说话时要注意适当停顿,语速适中,语气自然。
  四、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看图写话最终是要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这是一个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还要写得具体、生动。此外,在写话时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对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具有很大用处。
  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指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为学生以后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身为一名藏区小学教师,本文就如何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建立起开放的、民主的、活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愉悦的学习感受,消除学习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如何調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  积极情感的氛围的创造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该在教学中设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通过提供成就感,合理期望
期刊
本文就目前农牧区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汉语阅读能力来看,还存在着诸多困惑,阅读能力的整体水平较低、形式单一、技巧不足、缺乏专业指导等不足之处。因此,提高学生整体汉语阅读素养,培养农牧区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牧区小学生的汉语阅读困惑加以分析和总结,并根据现状浅谈如何培养农牧区小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
期刊
历史是一个国家文明传承中的精髓,具备一定的史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前提。近年来,随着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和落实,初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促使学生智能双向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谈几点做法。  首先教师应注意培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论述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创新语法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语法教学理念 趣味性 实践性  英语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为今后或者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用能力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就是强调通过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和
期刊
由于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所以非常重视幼儿五大领域的培养,在此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音乐的教育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追求的是最自然、生活化的音乐活动,我们的音乐活动更加深远的意义是提升幼儿的多种能力,真正发挥音乐对人的塑造作用。  一、整合式音乐课程,满足幼儿的对音乐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1、音乐活动与健康活动相整合  幼儿园健康活动中有许多体育游戏,有意识地将音乐活动与体育游戏相整合,形成了体育音乐游戏
期刊
在西藏,初中藏文是一门重要学科,藏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要继承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借鉴外部的教学方法,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藏语文水平不断提高。  1、创新教学方法,继承合理的教学方法  正确处理创新教学方法与继承合理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发展,首先应注意继承,继承是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联结纽带,它客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共识,这就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小孩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总是围着大人嚷嚷:“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无穷无尽的为什么,简直让大人难于应付。然而,學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问问题的人却少了。就连回答老师提问的热情也没有了。为什么
期刊
近年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课改意识明显增强,课堂中交流合作的气氛热烈,学生的探究意识极大提升,课堂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教师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使之成为实施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好坏,只有优秀的教学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达到新的高度。  一、运用问题情境设计;  问题情境设计中主要问题有:只有调动学生课堂气氛,问
期刊
在我们这样一个藏区的农村小学校,优秀的学生是凤毛麟角,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非常吃力,怎样去教育呢?我们每位教师应该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用无限的师爱,去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这些掉队的学生尽快追上队伍,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成长,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能。我校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要做到“六个照顾”,即:座位照顾、发言
期刊
作为一名藏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藏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藏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藏语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藏语教育实践和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