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雕琢而丽者,自然之性情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i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侧有骄傲的霸气,但慕白却是谦逊的。
  我最初认识的是王国侧,他虽来自文成山区,那却是王佐之地,刘伯温的故乡。王国侧的名字,大约就蕴含了这么一层意思——他悠闲地躺在山间的田地之间,内心却如“在王者之侧席,运筹帷幄”。但那是属于诗人的想象,或者竟也是一位农人的想象——我猜想王国侧的父亲在给儿子取名的时候,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就这样想开了。他虽是农人,却有诗人的基因,并让儿子得到了继承,而将他的名挂到了中国的诗坛上。王国侧的第一本诗集,就是以“王国侧”为署名出版的。人们似乎并无惊奇,那是一位农人的后代对诗歌女神最初的奉献。这最初的奉献里,有着他最朴实的倾诉,也有一点自以为是的骄傲。我还记得他将诗集赠我一本时,眼里有狡黠的笑意,意思是,他与刘伯温吹过来的诗风并不遥远,可以说相当接近了。刘伯温在他的《感怀》里说:“槁叶寒槭槭,罗帐秋风生。凄凄侯虫鸣,呖呖宾鸿惊。美人抱瑶瑟,仰视河汉明。丝桐岂殊音,古调非今声。沉思空幽寂,岁月已徂征。”王国侧的“今声”也足以“惊宾鸿”了。我相信正是这一点朴实的自信,使他在诗之国游荡了这么多年而终不悔。
  我不知道王国侧是在什么时候突然“悔悟”的——我说的是他对自己的名字的看法。突然有一天,他以慕白之名,出现在众人面前。自从叫慕白那一天起,他就要追寻李白了。追寻李白和成为李白,是两回事,但都不是容易的事。李白有一首《赠汪伦》,后来慕白也写了一首《兰溪送马叙至乐清》。这首送马叙的诗被很多选本收入,也在他最新出版的诗集《开门见山》(“中国好诗第六季”,百花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中。在这本诗集中,慕白不仅“送马叙”,也还有《赠崔完生》《别张二棍》《阿拉善歌送娜仁琪琪格》等。中国历来不乏友人间的赠别之诗。慕白有意要用新诗来继承古典的诗歌传统。
  慕白与马叙,这两位来自温州地区一南一北的诗人,能说同样的方言,彼此十分熟稔却性格迥异。他们之间的友情并不属于例外,况且同在一个地区生活,那种离愁别绪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多余。但问题就在这里,偏偏慕白在送别马叙时就有了离愁,而这离愁是来自对彼此命运的不确定的一种感慨——“命运如水,谁能准确预测自己未来的流向”。慕白曾说起这诗的缘起:他们一同参加一个诗会,而慕白不慎摔伤了腿,幸有马叙一旁关照。可是不久马叙要先期回温,慕白感到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兄长般关照自己的人,这离愁便如江水滔滔而来。可贵的是,在整首诗作中,慕白很好地控制了情绪和细节的叙述,他将所有的感情寄托在雨中的芭蕉上,寄托在“上午十点一刻的这场雨”中,显得既有江南烟雨般的愁绪,又有“低缓,宽阔”的“内心宁静”。由此而见出慕白的重情重义,其情义如雨滴,点点滴滴地在他的诗行中呈现。这首诗完美地表现了慕白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追求,即“自然之性情”,不事雕琢,天然而美丽。从这一点来说,他是继承了李白的传统,或者说接近了这一类的传统。他善待朋友,与人为善,所以他的这首送别诗也特别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读他的这首诗,觉得那与他话别的朋友不是马叙而是我。这就是共鸣的奇妙之处。否则,这首诗便只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与我们,与读者就毫无关系了。
  诗贵在诚。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但我想,慕白的诚意,要大于此。封号只是一种虚饰,而慕白的诗,却是发自心声。慕白不再以王国侧自居时,他的“骄傲”褪去了,代之以诚意和谦逊。在他出版于2015年的诗集《行者》中,他不仅写了自序,还写了后记,又意犹未尽地写了跋。他想通过这些文本来诠释自己的初衷。他说:“名之行者,只是一种状态。或者说,我还在走,没有抵达。”他还说:“不需要掩饰脚印的浅显,自我见证。我有愛,除了爱,最多算遗憾。没有恨。”收录在这本诗集里的作品,大多是他行走山水之间的“游吟”,如《桐君山上》《湘湖图》等;另一些则是写给友人、母亲、儿子以及他的故乡包山底的抒情诗。他的诗没有什么自命清高的呐喊,也没有什么遣词造句的深刻,他只是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正如这首《与子书》,直率、真实,便是慕白的特色了。这一类的《示儿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里并不鲜见,有些寄托了诗人的壮志未酬,有些则要子孙保持凌云之志,像慕白这样坦率而直白的,大约只有陶渊明和苏东坡了。陶渊明说:“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苏东坡说:“人家生儿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有儿鲁且直,无灾无难到公卿。”慕白也是这样想的。
  有一句话说,人如其诗,诗如其人。慕白的诗与人,正是应验这句话的。
  慕白的为人,可以说是直率、直爽的,他的诗,亦如此。他不故作深奥,不虚情假意。他的坦诚也反映在他的诗里。他有一种朴实的气质,这种气质来自他的故乡包山底。在文成山区,包山底尤其偏僻贫穷。慕白实际上是遭受了这种穷山僻壤所带来的各种困难,甚至还有身份上的某种挫败感,但慕白却用诗不断地赞美故乡,其实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他总是反复强调他生命中的那个山坳。这种自信当然是难能可贵的。他有一首诗《我出生在一个叫“包山底”的地方》,他说:
  我的包山底很小,小如一粒稻谷
  一粒小麦、一颗土豆
  躺卧在我灵魂的版图上
  我用思念的放大镜,把一粒乡愁
  放大成960万平方公里的热爱
  慕白常说自己的诗歌创作是在寻找一种更简便的表达方式,他声称自己“语言水平不高,词汇量太少”(当然这只是他的一种自嘲,而非矫情)。他的这种谦虚实际上也是来自他内心的强大力量。慕白的诗,其鲜明的特点也在于此。我必须反复强调他的直白、直率的诗意特点,正如他之为人。他看到了生命的卑微与尊严。当然,他所有的陈述本身就是对生命与灵魂的隐喻。
  慕白与我,也是几十年的朋友了。多年来,我一直在阅读他的作品。他能够有勇气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坦诚的状态,是令人敬佩的。

附:慕白的诗二首


  兰溪送马叙至乐清
  “从一个晴朗的地方到一个下雨的地方,
  实际上只需要一次短暂的睡眠。”
  兰在雾里,芭蕉在雨中
  兄弟,上午十点一刻的这场雨
  再次令人失望,脚下的流水
  也不会再次让我们回到秧田里
  回到我们失去的彼岸,钱塘江的源头
  你低头坐进车子的身影
  让我想起了古代友人江边送别
  无言探向水面的沉默
  水到兰溪,三江汇流,悄然合一
  有如人的中年,低缓,宽阔,内心宁静
  月夜漫步,中流击水,西门的桃花正好
  今天第一班的汽车,或者最早的轮渡
  也赶不上昨晚江边灯火中的盛宴
  风很轻,一滴水不能和一条鱼
  在同一个地方再次相遇
  江的对岸,有人在流水中弹奏起古琴
  小城故事,一次又一次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孤独的水流过一条兰溪,你又为何行色匆忙
  于是寂寞滚滚流淌……
  兄弟,兰溪,钱塘江的中游水系
  各种各样的人行走在地上,没有人叫得出名字
  命运如水,谁能准确预测自己未来的流向
  这是一条别人的江,有人在上游点灯
  以心为界,明天是谷雨,我也将启程
  回到包山底。只是,我不知道今夜的江水
  会在何时把我的深思喊醒
  与子书
  你只要真实地活着
  有梨子吃就分别人一个
  不够了就留着自己吃
  喜欢大的就大的
  喜欢小的也没有关系
  不管云山雾罩,还是离题万里
  在众多张嘴中说出自己的话
  没有人听也不要保持沉默
  瞿炜,浙江温州人,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诗集《命运的审判者》《地下铁》等多部。
其他文献
心中那把银锄,一刻也没有停下。  因为,你不能承受那一颗颗丰盈的种子,在手心或心头,流失或噬咬。  那些相望不相闻的悠悠苍狗,那些回首暮云平的皑皑白雪。  那些年,策腾过的骏马、放飞的风筝、追过的蝴蝶……  日夜憔悴的河流,渐渐隐退的村庄,淡出眼帘的炊烟,消失的熟悉脸孔。  那些走过的路,不能回首。那些说不离不弃的人,不再遇见。  那些年,膜拜过的人物、临摹的美人、戴过的面具……  他们日夜萦怀,
期刊
1  先去黟县,还是先去歙县,并不要紧。  要紧的是,把一个武者的粗犷交给山的粗犷;把一个诗者的柔情交给水的柔情。  要紧的是,采茶,担水,放牛……  为自己的皱纹或白发,找一个甘愿的借口。   2  竹海总会将山峦叠得更高,寒冬总会对这里心怀恻隐。  宏村,西递,唐模……  多年前,我在这里,向当年对一个日思夜想的女人悄悄种下一份情。  我想,如果山没了云的环绕,爱没了浪漫的刻意,你还会不会如此
期刊
夜的指针,停靠在凌晨的钟摆,挂在顶楼的失眠掺合着叹息,随着雨声摇摇欲坠。那满城的雨声,像是一层层波浪,极有韵味地走来。又下雨了;千年之后,你是否还会记得:那个梳着长辫子的村姑,撑着一把破伞出现在街头,彼时的你在那一瞬间笑得如同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眼角仿佛弯弯的新月。  虚盈有数的岁月,我拒绝把我的忧伤滴落纸上,跌落尘埃,四散飘零。我把它小心地收藏在我憔悴的身躯里,让它随着时光一起衰老。岁月的年轮在
期刊
我迄今走过的66年生命旅途,大部分是在队伍上度过的,扛枪N年,当新闻干事N年,理论宣传兼诗歌研习N年,1985年调到部队总部专门从事文学期刊诗歌编辑NN年。上过战场却毫发无损,遇到过挫折但完好如初。或者说,我这一生基本波澜不兴,没有多么风光,也没有多少失意。与我的同代人,与我的同学、同事、同伴、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好像没有多大区别。回顾自己在风风雨雨中匆匆走来的几十年,最大的感觉,是背着一条满是窟窿
期刊
为幸福而歌  张 枣  在别人的房间,在我们  生活的地下室,时钟沉醉  鸟儿金子一样吟唱  阳光织着,织着  一番锦绣绸面  在别人的房间,我们  深深凝望,哦,深深祝福  那不知属于谁的  哪个青春俊儿的  肖像,它在美妙的年龄  烛泪一样清亮  都同样被锁在这里  锁在我们欲吐的心里  像宁静被闲置在  我们生活的地下室  那遮盖我们上下身的丝绸  正为幸福而忘情歌唱  《为幸福而歌》是张枣
期刊
谈当代汉诗,不得不追溯其起源,就像人类精神的还乡,总是想确认并回到某个出生地。从现象的角度来判断,中国当代汉诗的缘起开始于胡适的《尝试集》,也有说成熟于郭沫若的《女神》,或者如张枣所分析的其真正的有效性发端于鲁迅的《野草》。  但还乡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从与当代汉诗的紧密关联角度而言,几乎不再会有当下的写作者会以民国时期的诗歌文本直接作为自己的写作参照坐标,其实这也就意味着起源的失效。臧
期刊
30多年前,徐丽萍就在《星星》上发表诗歌作品,那时她还是一个中学生,足见她的才气和灵性,说明她有写诗的天赋。早慧的徐丽萍从中学时期开始热爱诗歌至今,这一路走来,诗龄也不短了,写诗成了她一生的精神追求和心灵陪伴。很多时候,她都是活在诗的奇幻多彩世界里,那样的诗歌意境能够使她短暂地忘记现实中的痛苦、悲凉、失落、孤单和无助,心理获得少许的宁静。  只有心灵加手巧的人,才能把荆棘编织成花冠。倾其一生,她用
期刊
如何理解、走近和阐释诗人穆旦,透过其诗歌文本可能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途径。由于种种客观的或主观的条件制约,认真盘点,若与前辈或同时代的诗人相比,穆旦作品的数量并非是最多的,他生前只出版过三本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和《旗》;从他去世之后陆续面世的个人选集和全集来看亦然。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20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期间,应属于穆旦的写作青春期,或称浪漫期。这一时期的穆旦被英国
期刊
柏桦借居陈家湾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他自南京辞教职回渝,到朋友开在主城的公司里挂一个闲职,却在近郊的陈家湾找一间没有厨房、没有厕所的房住下了。那时我正好也在陈家湾,在位于陈家湾的重庆师范学院授课,住在由学生寝室改制而来的青年教师宿舍。宿舍是四层的青砖筒子楼。筒子楼的格局是过道居中,两边对称排列十数间房,两头分别是公厕和水房。本来住八个学生的寝室,现在住一个教师,房间显得宽敞,但有了家室的住户
期刊
“一切事物都以它们被感知的形式存在着,至少对于感知者是这样。”在《诗辩》中,雪莱认为,事物之所以存在于人世间,正因为它们是被我们所感知的那样。感知就意味着,心灵在发挥着作用。诗不是去“模仿”现实;诗有崇高的工作,去创造一个世界以便抵抗现实之混乱。因此,心灵在诗中占据一个核心位置。诗性即人性,拯救混乱而晦暗的人间。这种“诗为万物立法”的誓言似乎与现代性格格不入。作为一种前现代主义的诗学观念,它已被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