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2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约撰稿人:(美)罗杰 W·加里森
  张明莉/译
  
  编者按:作者在对美联储14位主席执政时期的政策与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出身的美联储主席使得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得通俗易懂,但其对制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所依赖的经济理论的选择其实是摇摆不定的。本文是美国特约编辑杰姆斯·巴茨(James Barth)博士的荐稿。罗杰 W·加里森(Roger W. Garrison)为美国奥本大学经济学教授。
  
  一般而言,美联储主席随美国总统的更替来来去去,自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1913年创建以来,共有16位总统和14位联储主席。以任期长短看,格林斯潘(任期为1987年至2006年)仅以几个月之差位居第二,第一是威廉姆斯·马丁(William Martin)(任期为1951年至1970年),曾服务了五位总统。
  前半数的联储主席属于另一个时代,当时政策控制权还集中掌握在纽约联储银行手里。30年代正当经济走出低谷时,美国国会分别于1933和1935年颁布法律,将控制权转给华盛顿。建于1937年、以第七任联储主席命名的埃克尔斯大楼( Eccles Building),成为联储主席的办公地。
  象马里纳·埃克尔斯(Marriner Eccles)一样,早期和中期的联储主席都不是经济学家,分别具有法律、金融背景。但从亚瑟·伯恩斯(Arthur Burns)开始(任期为1970年至1978年) ,经济学家始终占领了这一金字塔的顶端,经济学家出身的主席伯恩斯、沃尔克、格林斯潘,加上现在的伯南克,成为现代联储史的一大特色。 让经济学家领衔并不一定会使政策更好,但确可以让以经济理论为背景的政策体系变得通俗易懂一些。
  以凯恩斯主义为导向的伯恩斯和以货币主义为导向的沃尔克中间留下的短暂空缺,由 G·威廉米勒填补(任期1978年3月至1979年8月)。米勒是由卡特总统任命的,早先是位轮机工程师,后来成为律师,管理过公司,也曾服务于卡特政府的顾问班子。一位十足的外行,却要对美国当期已经是两位数字的通货膨胀率实施管控。在确立了管理整个银行储备和储蓄存款的程序后,米勒和其他美联储成员及部分联储银行的行长们,每年会面八次,以确定短期联邦利率,包括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
  在米勒执政的17个月里,贴现率从62%上升到103%,联邦基金利率从6%上升到11%。尽管有政治压力要保持低利率,但通货膨胀压力又摆在眼前,使联储每一次政策会议都要为不能达到上次会议的目标而头疼。随着70年代末物价和工资呈两位数字的增长,联邦利率名义上增长但实际上已经为零甚至为负。金融界和学术圈都知道,保持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是不能持久的。
  最后,为了平息预算保守派人士的不满,卡特把米勒从联储主席的位置调到了自己的内阁中担任财长。时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保罗·沃尔克被任命为新主席。沃尔克的主席身份被认为是独特的,意义重大。首先,将利率目标作为遏制通货膨胀的手段已经不可信;其次,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重点关注货币供应而不是短期利率,正在被学术圈内外所接受;再次,新任主席获得了华盛顿预算保守派和华尔街的共同支持。
  1979年10月初,联储转变其以联邦基金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惯用做法,将货币供应增长率作为目标。虽然从未严格执行过弗里德曼的货币准则,即,按一个事先公布的个位数水平持续增加货币供应,但在政策会上的确是按照货币供应量而不是联邦基金利率来考虑的。在同期联邦基金利率创新高、1981年达到19%的水平时,货币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却降了下来。此后数年,联邦基金利率再也没有回到米勒前的水平。
  在以货币供应增长为中介目标的时代,所谓的货币主义实验只延续了三年(1979年至1982年)(见图1)。实验初期,考量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指标——M1成为货币政策的坚实基础,但是在后期,实验本身却导致了无基础的货币主义。故事演变成了一幕货币主义者的讽刺剧。
  


  30年代的对华盛顿政策制定进行限制的改革也严格限制了银行业的行为。一项联储法令——Q条款对银行存款账户的利率作了规定,单一的储蓄账户不再允许支付利息,同时对定期存款的利率也做了严格规定。尽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货币供应量目标,Q 条款实际上严格区分了货币(如活期帐户)和储蓄(如生息账户、定期账户)的含义。货币资金和储蓄资金的排他性使得货币供应的定义更为明确。M1是老百姓实际能够支出的钱,因此毫无疑问成为政策制定的基础。 其他货币总量,如M2、 M3等等,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储蓄,因此与通货膨胀的问题并不相关。
  这就产生了与货币主义相悖的情况。根据这一自由市场学派,联储可以忽略利率而将重点放在货币供应上,就可以保持经济在自由放任前提下的最佳状态,但是,自由放任又与 Q条款有冲突,货币主义者实验动摇了Q条款存在的基础。因为,只要是市场利率在个位数的低点徘徊,Q条款设定利率上限(比如支票帐户的利息为零)所导致的扭曲就相对较小,但是米勒联储以及接下来的货币主义者实验使利率到了20%以上,极大地刺激了银行业打Q条款的“擦边球”——可转让提款单(Negotiable Order of Withdrawal Account 简称NOW )就是首例。这种账户不记名,既可开支票,也可作为储蓄账户。不久,货币市场基金兴起,帮助储户利用国债的高利率。这样的金融创新工具直接威胁到商业银行储蓄账户的存在意义。立法当局对此的反映则是放松对银行的管制,放松管制始于卡特执政时期,在里根政府初期极为盛行。 1982 年Q条款废除,接着,支票帐户和定期账户的区分、M1的特殊意义等等,统统都不存在了。
  尽管高利率时代的沃克尔联储一直未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但与米勒时代相比,它至少可以宣称自己对付通货膨胀的常规工作做得还不错。高利率和放松管制削弱了沃克尔联储识别相关货币供应量的能力,1982年,沃克尔联储转而以联邦基金利率为中介目标,不是真想这么做,而是除此之外没别的选择。
  格林斯潘联储:利率还是货币供应量?
  1987年8月11日,格林斯潘成为联储主席,上任伊始继续沿用了其前任的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做法。因其重点关注利率而不是货币总量,开始时受到了不少批评。《华盛顿邮报》的鲍勃·伍德沃(Bob Woodward)在其2000年畅销书《艺术大师:格林斯潘联储和美国繁荣》 (Maestro: Greenspan’s Fed and the American Boom )中指出,1989年以货币供应为目标的观念,在像布什总统的预算官员理查德·达曼( Richard Darman)那里还是挺有市场的。达曼抱怨说格林斯潘对货币供应处置不当,特别是货币供应增长率过低。格林斯潘回应说,达曼的观点有些陈旧,挺可悲。伍德沃书中实际上也没有向读者解释为什么格林斯潘说这些货币主义者的观点过时,只是强调:“联储不能准确地计算货币供应量,更别提控制了。”
  的确,在将货币供应作为政策中介目标之前的短期内,联储惟一能够掌控的利率就是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之所以被高调推荐,惟一的评判标准就是,当人们问起“联储真能找准目标吗?”时回答是肯定的。联储能通过买卖短期国库券增加或者减少银行储备。当纽约联储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国库券时,银行收益性资产等量减少,储备等量增加。由于联邦基金利率调控的是银行间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增加储备很快又会对联邦基金利率产生影响。联储交易柜台及时反应,调整国债买卖量,从而达到既定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联储从没有偏离过这一目标,以周平均水平来看,更加准确,以月均看,则分毫不会差。
  达到既定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不是问题,但选择既定目标则是另一回事了。米勒联储的经验表明,有些选择很明显是不现实的。目标定得过低则要求大量注入储备,从而使货币供应量激增,通胀潜在上升,所有利率又得反映通胀升水,从而排除了联储低目标利率的可能性;目标利率定得过高则减少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从而导致货币紧缩,引起经济衰退,削弱各经济体对贷款的需求,使市场利率走低。此外,过高的目标利率也会与现实经济情况不相符。
  在选择利率为中介目标时,至少在其担任联储主席的早期,格林斯潘承认准确制定利率水平的意义重大。谈到1989年这个时间段,伍德沃准确地捕捉到了格林斯潘的意思:“联储的利率政策必须可信。特定的联邦基金利率必须向市场显示,这对经济来说是最佳利率,而不是所谓的迫于政治压力而人为定下的低利率。”我们看到这种说法不仅是在向市场经济屈服,而且还有一个有趣的理论隐含,该理论即为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人为保持低利率会使经济偏离增长轨道。 政策引致的繁荣最终只会半途而废。为避免这种繁荣与半途而废,资源必须在“自然利率”(natural rate of interest)的基础上进行配置。 “自然利率”的概念由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提出,米塞斯和哈耶克将其作为 了市场基点。
  但是,中央银行的绝对地位妨碍了其对自然利率的理解。该利率是“自然地”形成,比如,是在没有什么中央银行的前提下各方市场势力妥协的结果。不管理论上的理解如何,格林斯潘信奉其早期学来的奥地利学派,其管理货币体系的实践方式也是很常规的,即,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来对付通货膨胀,降低利率对付失业。
  
  政客眼中的“高利率”
  
  


  常规水平的利率对于1992年竞选期间的布什来说仍然偏高,这也是业界广为流传的他和格林斯潘不睦的原因。但后者也不总是对政治性目的视而不见。早在克林顿时代,格林斯潘就是竞选成员之一,在1996年克林顿当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竞选初期降低利率很明显是为了反击共和党,而不是为了对付失业。
  在偏离中央银行原则给与克林顿竞选以支持的同时,格林斯潘也开始偏离他原先信奉的能够解释90年代中后期繁荣的奥地利学派。 他制造了一种理论,或者说至少是有了自己的一种信念,与奥地利学派完全相反。 正像伍德沃所写的那样,格林斯潘长久以来持有这种信念,即生产率全面提高,创造出了所谓的“新经济”。尽管同期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由于生产率提高,造成产出的增加,从而抑制了价格和工资的上涨。
  在计算生产率可能的提高值时,格林斯潘假定非人工成本不变。非人工成本包括借贷成本即利息,利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联储政策影响的。低利率,或称人为的低利率,造成大量企业、商业机构的利润增长。假如非人工成本是不变的,那么这些利润增长将被错误地当成是生产力普遍上升的证据。所以我们说,生产率并没有全面地提高,格林斯潘所观察的很有可能不是什么“新经济”,不过是由信用扩张引致的“旧经济“的重新加速罢了。
  无论怎样,2000年末开始的经济全面下滑结束了克林顿—格林斯潘扩张,也结束了所谓的新经济。也许这一阶段惟一还能称其为“新“的,就是货币总量的越来越大的非相关性。如前所述,80年代放松货币管制时期,特别是在 Q条款实施之后,M1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部分意义,在90年代逐渐兴起的全球化进程中,曾经重要一时的这一关键货币指标实际上已经毫无意义了。
  自9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本世纪结束, M1构成中现金大幅增加,现金与M1之比率从格林斯潘上台时的低于30%增加到离任时的 50%多,特别是在90年代后半期内。这种变化反映出美国境内外,特别是在境外,美元现钞使用的大幅增加。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特别是其货币公式:货币供应量=价格x产量(MV=PQ),要求各项指标 M、P和Q 都取自同一个地区,比如,不能是P和Q分别用美国消费者指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而代表 M的M1却用美国之外的。联储无法计算出美国之外的M1。因此,试图直接管理货币供应,比如采用货币供应量为政策中介目标,正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
  
  “中性”和“自然”的利率
  
  在格林斯潘任职的后几年,关注联储的人会发现,联储在讨论其联邦基金利率中介目标时经常使用“中性利率”这个字眼。这表明,格老又回到了奥地利学派的根上,意在将所定利率与所谓的“自然利率”保持一致。自然利率必须是市场认可、不受中央银行干预的,因此,所谓的“格林斯潘中性利率”与“奥地利学派自然利率”却不是一回事。联储知道,假如利率定得过低,会有通胀的担忧;定得过高,则又担心失业。目标是找到两者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才是联储中性利率的意思。
  但是,有没有一个已知的市场机制,能使中性利率与自然利率保持一致呢?也就是说,有没有理由相信,经过平衡通胀与失业担忧而产生的利率能够符合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或者格林斯潘的中性利率就是极有可能低于奥地利学派的自然利率? 我们从伍德沃对格林斯潘的总结中可以找到答案:“当你身在泡沫中的时候你就无法理性地判断了,只有当泡沫破裂时才可感知……”。 很明显,所谓平衡的利率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担忧的事情。
  在格林斯潘执政的最后一天,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题为“他已经定下了标准”的评论文章。一些读者可能相信,格林斯潘在某种程度上是遵循了弗里德曼的货币原则。事到如今我们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原则、也没有什么标准可言,事实上格林斯潘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只是他非常幸运,能善始善终。目前,伯南克看似在延续格林斯潘的政策,我们惟一担心的,是他也能够幸运多久。
  
  责任编辑:王 玮
其他文献
农村金融改革问题错综复杂,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有本质的问题,也有表象层面的问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有当下新生的问题;有市场的问题,也有制度的问题。必须在若干重点问题上做出准确的判断,才有可能使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作者为了把握好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长期深入细致的调研,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最大问题: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缺失    国际上,几乎所有取得农村金融改革成功的案例,都是在改革
期刊
今年年初以来,农发行的业务拓展正按照国务院“增加功能”等原则稳步推进。本文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政策性—合作—商业性”农村金融体系的选择和定位问题为切入点,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挑战和农产品交易条件不断恶化两个约束条件,探讨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特别是对培育不同地区间农业比较优势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凸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定位不足    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的成立,我国“政
期刊
编者按: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业务综合化趋势越发明显。不必说最早的中信控投这样的金融控股公司在增多,也不必说银行系基金、银行系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也不说保险公司参股商业银行,就是一些实业公司也纷纷参股或控投金融机构,构建金融控投公司的平台。  不久前,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的一个演讲中提到,在我国商业银行通过组建金融集团、设立基金公司以及探索设立保险公司,尝试着银行资金的跨业流动。20
期刊
中国农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在中国银行业位居第二,是中国目前惟一一家尚未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已经改制的中、工、建而言,中国农业银行由于起点较低、基础相对薄弱,改革的方案迟迟没有明确。但,农行这块国有商业银行之最后的“堡垒”已经走上股份制改造的“百米跑道”,该行所作的只有加快准备的步伐,提高准备的质量,以求后来跟上。    执行“一行一策”的政策,尽快明确股份制改革方案。实行“一行一策”的
期刊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重要措施。作为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辐射带动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从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农发行责无旁贷    随着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龙头企业在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之后,不再局限于农副产品购销和简单的初级加工业务,而是不断延
期刊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必须突破传统融资渠道,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贸易融资模式相对于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而言,无论风险度、银行准入门槛还是审批流程、速度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着力发展贸易融资,对于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然而
期刊
深夜翻阅朱学勤先生的《风声雨声读书声》,有一段话颇为震撼:   “中国文化的至上境界,本身就不是一个学术境界,而是一个道德境界。儒家曰成圣成贤,道家曰成真人成至性,佛家曰成佛成菩萨”。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道德上的义务属于“天命所系,天职所在”。   他把知识分子分为两种——学问中人和问题中人。在这里,知识分子的“问题意识”被诠释为忧国忧民的使命意识,朱学勤先生将这种意识作为衡量学者人生价值的惟一标准。
期刊
读蒋庆先生近日在凤凰卫视的讲稿《儒学在当今中国有什么用?》后,既深深叹服于其睿智的思想,又对其某些观点私心未安难以苟同。我虽对儒学知之甚少,但深感儒学之前途应是全体国民关注之重要议题,故不揣浅陋,写下此文,并谈谈对“儒学复兴”问题的浅见。      也谈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用”      在数千年历史中,儒学如遗传基因般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性格和精神世界。儒学乃中华文明之最重要遗产,而要真正理解中
期刊
最近,在银行业三大银行、四大机构的高层人事变动引起了广泛关注,让今年的七月热上加热。在建行、交行、民生三家均是上市银行高层人事变动的信息中,既体现了不同股权架构和治理安排的不同,也体现了以业绩论英雄的共同特征,同时各自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体现公司治理差异   先是7月16日,民生银行第四届董事会产生,董文标以100%的高票当选为中国民生银行的董事长,其后长期在汇丰任职的王世被选为中国民生
期刊
公司基本情况   中国银行(以下简称“中行”)拥有11300个境内机构,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600个境外机构,员工总数超过176000人。目前该行业务范围已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零售业务、公司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年中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