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探究性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前者是具体的内容指向,后者是方法指导,有效地将两者融合符合现代教育深化改革目标的需要。本文旨在探讨在良好的“导学案”设计下,促进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以助解决教师“苦教”、学生“怕学”的问题。
关键词:导学案;探究性教学;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54-01
0
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苦教”表现在:教师倾尽精力备课、教学,却仍然只是独自唱戏一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氛围冷淡;学生而“怕学”则集中表现为:学生被动地学习,他们的学习缺乏规划性和方法指导,不知方向,因而产生语文难学之感;对山区高中学生而言,信息相对闭塞,享有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进而渐渐发展为“怕学”语文。以“导学案”的编写作为教学契机,教师变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以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法,学习有方向,以期有效地解决“苦教”与“怕学”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科学灵活地设计“导学案”,为探究性教学提供内容基础;合理巧妙地运用“导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遵循原则,巧编“导学案”
巧编“导学案”是激活探究性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编制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使其科学化,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导学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设计,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这就要求设计的导学案内容要有层次性,体现循序渐进性,使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都能用于指导学习。
2.具體性原则
“导学案”切忌太宽泛的内容,避免导致学生摸不清方向,因此其内容要具体,重点与难点都要具体明确到词、到句、到段落,有的放矢,提高针对性。如,将宽泛空洞的“积累生字词”,落实到明确而具体的“熟记某某词写法与意义”,学生便可径直探究。
3.启发性原则
在“导学案”下的探究性教学中,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导学案”要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触类旁通,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如,有的优秀“导学案”,在最后部分有引导学生即时反思的环节,即针对同样类别知识学习的一般方法,开启学生总结规律、掌握方法的思维。
二、善用“导学案”,激活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突出的特点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呢?这就需要一个内容载体,构建内容与方法结合的体系,使之具体实践成为可能。“导学案”正是这样的一个内容载体,善用“导学案”可让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活”起来!
1.以“导学案”促进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化
在“导学案”设计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具体明确,要落实到具体学习的语文知识中,如某一篇课文的“导学案”,某一语文写作主题的“导学案”,某一语文实践活动的“导学案”等。而探究性教学法核心是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泛泛的概念,只有落实到学生具体的学习活动指导中才能凸现其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可在对应的内容学习中,列举具体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以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方法。
2.以“导学案”实现探究性教学的优化
教学讲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导学案”具体到每一语文课文,而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实践的结果有良好的,也有不良好的,具有动态生成性。这就使教师捕捉学生闪光点成为可能,启发教师取优去劣,实现探究性教学的优化。如前文所述,以“导学案”促进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化,那么在具体化时取得动态生成的良好效果,可为探究性教学法增添新的方法指导,丰富其内涵,在再次实践中得到更多可靠的依据,使两者相互促进。而后在成功的实际案例中,将之与探究性教学法列在一起,为后续教学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参考。
3.以“导学案”达成探究性教学的核心目标化
探究性教学法核心目标为:让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与技能,实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自我意识下进行语文知识探究,实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角色的课堂。该核心目标需基于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多次实践实现。对于学生而言,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得到真切的学习感悟,获得知识,获得自信心,学有所得,学有方向,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是师生互动的纽带,增进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巧编善用“导学案”,激活语文探究性教学。我们需巧在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具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去编制“导学案”;善于在具体化、优化“导学案”的同时,实现核心目标,使语文探究性教学最终“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彦.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导学案”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7):39-40.
[2]李安仁.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5):18-19.
关键词:导学案;探究性教学;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6-054-01
0
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苦教”表现在:教师倾尽精力备课、教学,却仍然只是独自唱戏一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学习氛围冷淡;学生而“怕学”则集中表现为:学生被动地学习,他们的学习缺乏规划性和方法指导,不知方向,因而产生语文难学之感;对山区高中学生而言,信息相对闭塞,享有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进而渐渐发展为“怕学”语文。以“导学案”的编写作为教学契机,教师变革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以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法,学习有方向,以期有效地解决“苦教”与“怕学”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科学灵活地设计“导学案”,为探究性教学提供内容基础;合理巧妙地运用“导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遵循原则,巧编“导学案”
巧编“导学案”是激活探究性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编制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使其科学化,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导学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设计,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这就要求设计的导学案内容要有层次性,体现循序渐进性,使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都能用于指导学习。
2.具體性原则
“导学案”切忌太宽泛的内容,避免导致学生摸不清方向,因此其内容要具体,重点与难点都要具体明确到词、到句、到段落,有的放矢,提高针对性。如,将宽泛空洞的“积累生字词”,落实到明确而具体的“熟记某某词写法与意义”,学生便可径直探究。
3.启发性原则
在“导学案”下的探究性教学中,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导学案”要具有启发性,使学生触类旁通,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如,有的优秀“导学案”,在最后部分有引导学生即时反思的环节,即针对同样类别知识学习的一般方法,开启学生总结规律、掌握方法的思维。
二、善用“导学案”,激活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突出的特点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呢?这就需要一个内容载体,构建内容与方法结合的体系,使之具体实践成为可能。“导学案”正是这样的一个内容载体,善用“导学案”可让高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活”起来!
1.以“导学案”促进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化
在“导学案”设计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具体明确,要落实到具体学习的语文知识中,如某一篇课文的“导学案”,某一语文写作主题的“导学案”,某一语文实践活动的“导学案”等。而探究性教学法核心是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泛泛的概念,只有落实到学生具体的学习活动指导中才能凸现其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可在对应的内容学习中,列举具体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以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方法。
2.以“导学案”实现探究性教学的优化
教学讲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导学案”具体到每一语文课文,而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实践的结果有良好的,也有不良好的,具有动态生成性。这就使教师捕捉学生闪光点成为可能,启发教师取优去劣,实现探究性教学的优化。如前文所述,以“导学案”促进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化,那么在具体化时取得动态生成的良好效果,可为探究性教学法增添新的方法指导,丰富其内涵,在再次实践中得到更多可靠的依据,使两者相互促进。而后在成功的实际案例中,将之与探究性教学法列在一起,为后续教学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参考。
3.以“导学案”达成探究性教学的核心目标化
探究性教学法核心目标为:让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与技能,实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自我意识下进行语文知识探究,实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角色的课堂。该核心目标需基于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多次实践实现。对于学生而言,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得到真切的学习感悟,获得知识,获得自信心,学有所得,学有方向,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形成良性循环;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是师生互动的纽带,增进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巧编善用“导学案”,激活语文探究性教学。我们需巧在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具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去编制“导学案”;善于在具体化、优化“导学案”的同时,实现核心目标,使语文探究性教学最终“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彦.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导学案”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7):39-40.
[2]李安仁.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