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于下定决心,我把小屋里仅有的一盆文竹请了出去。
  所谓下定决心,就是忍痛割爱,因为太在意,就有了太多的牵挂,牵挂太多就感到累,这是一种悖论,难以调和,只好做出选择,文竹之于我便是如此。
  所谓仅有,是说我的屋里没有别的花木,只有这么一盆文竹。
  我对奇花异卉兴趣不大,总觉得它们虽奇美、珍贵,却过于娇气。花与人大抵都是如此,太美丽、漂亮就难以伺候,稍有懈怠,它便给你一点颜色看看。诸如这等让人如履薄冰式的娇美,我宁可不生痴心妄念。
  只有文竹似乎是个例外。第一次见到文竹,大约是三十年前,只那么一瞥,就被它的气质与神韵深深吸引住了。那淡淡的绿,柔而不娇,秀而不俗,一团清气似有若无,愈加给文竹平添一种动人心魄的视觉冲击。若将文竹喻做人,文竹该是武士群中的谦谦君子,悍妇堆中的亭亭少女,似这等别具风韵与品格之物,岂有不爱之理。
  从对文竹一见钟情,到拥有一盆文竹,时间整整隔了三十年。去年春天,一位友人将一盆文竹幼苗送到我的面前。三十年得一爱物,我自是欢喜异常,倍加珍爱。最初的日子,我几乎把全部心思都给了这盆文竹,其情状有如离散多年忽又邂逅的青春恋人,惟恐因自己的不慎,再度失去这份姻缘。
  我时而给文竹浇点水,时而为它施点肥,清晨起来,把它端到阳台上,到了中午,就又把它搬回阴凉处的书柜上。我的指尖还会情不自禁地从文竹那纤细柔嫩的枝叶上轻轻抚过,表达心中的爱意。
  然而,文竹似乎并不领我的情,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仿佛有多少委屈与无奈压在心头。
  想是我不了解文竹的生长习性和养植方法?于是我找来一大堆有关文竹的资料,边虚心向人求教,边按照资料中的介绍对它加以照料,用心之良苦,著实令我怀疑我与文竹到底谁是谁的主人,谁是谁的仆从。
  本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博得文竹的欢心了,然而,还是不行。有朋友来家小坐,总是笑我:“看你这文竹养的让人看着直想落泪……”只能说我与文竹无缘。
  既是无缘,纵使费尽心机也枉然!心念及此,我把文竹悄悄移到了室外。
其他文献
数名身材健硕的年轻男子褪去上衣,露出结实有力的肌肉,下身则身着有明显消防员标识的服饰,一组以这些消防员为主题的台历引爆网络,火到了海外,就连国外网友都嚷嚷着要买这本台历。  这组台历是2016年年底,由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官方微博@陕西消防发出来,当时便引发广泛关注,现在,该条微博被各大媒体转发后,再次引爆网络。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相关负责人解释:“7名消防员并非都是参加大赛获得名次的队员。”而消防官
二0一七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重版了陈寅恪先生手书《后代政治史略稿》的典藏本,可谓是“再造”善本的又一范例。该版于书末附载了陈寅恪写给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的十四通书信,并有高克勤先生的细致考证,对我们了解陈寅恪在一九四九年以后著作出版的史事颇有裨益。  最近,笔者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陈寅恪手书《唐代政治史略稿》与民国商务印书馆本《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民国三十
吴昌硕(一八四四至一九二七)是清末民初书画大家,书法以篆书见长。晚年常集秦石鼓文字作联,兴之所至,则题长跋坦露心曲。  六十三岁所书《昌策若木七言联》跋:“此聯句颇有寿意,不知作者为谁,恒轩尚书(吴大瀓,号恒轩,一八三五至一九0二)时一书之。兹抚其法,而用笔仍本《石鼓文》,更觉古劲有致。乙巳除夕(一九0六年初)为养木居士作画,砚有余墨,乘兴涂抹。安吉吴俊卿。”缶翁虽以吴大潋字法写此联,用笔却本猎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巨变,艺术制度、艺术家社 会身份的转变,艺术家自身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变化,与新中国成立之初  倡导的国家叙事方式紧密相连。当我们重新展阅潘天寿的艺术作品,尤 其是对他在新中国伊始的创作实践与艺术特征进行审视时,如果从国家 叙事的意志诉求与艺术风格的选择、艺术家个人经历相结合的角度去分 析,可重显其不为人重视甚至被遮蔽的思想轨迹与创作线索,从而使潘 天寿思想艺术转型的历
《古本戏曲丛刊》第六集于今年终于出版了,这让我心生无限感慨,因为从上大学起,我的每一段经历都和《古本戏曲丛刊》相联系。三十多年来,我从对中国古代戏曲产生兴趣,到一步步走上古代戏曲研究的道路,寻寻觅觅,磕磕绊绊,《古本戏曲丛刊》一直陪伴左右,让我不时品尝到曲径探胜的欣喜。  早在一九五三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文学研究所所长的郑振铎先生筹划、设计了《古本戏曲丛刊》这一大型古代戏曲作品总集项目。随后的几
二○一七年五月十六日是著名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去世十周年忌辰。 在她去世十年后的今天,学术界大概没 有人会否认,她的主要贡献在于力图打破传统人类学“我们”(现代) 与“他们”(“原始”或者“过去”)的认知区隔;在一般意义上将“我们” 与“他们”之间的差异归咎于制度、组织,而非其他本质性的因素, 并且尝试就所有社会都可以观察到的一些自相矛盾和模棱两可的分 类实践来说明,
冷战结束以降,国际和国内社会都出现了各种超越传统安全的新威胁。国家受到民族主义分离运动、族群冲突以及随之相伴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普通民众也日益暴露出安全的脆弱性,成为这种非传统安全的受害者。其中,恐怖主义极端势力越来越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民众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从极端的宗教对峙,到国内的分离势力,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国际和国内社会的重要非国家行为体。早在二十年前,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就推出了《文
图像史料同文本史料和口述证词一样,都是见证历史的重要证据。因此早在十八世纪,历史学家就开始运用图像史料,作为历史研究的证据。例如弗朗西斯·哈斯克尔在《历史及其图像》里,便提到当时的英国史研究采用了贝叶挂毯作为史料。在十八世纪以后,图像史料更被广泛使用。只是尽管如此,史学界对如何在图像史料中发现历史,认识历史,将图像史料作为历史的关键证据,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一些保守的历史学家甚至完全否定图像史料的
“我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人生有三种自由:时间自由、财务自由、角色自由。这里面我最珍视的是角色自由,人生只活一次,尽量去多体会一些角色,可能会增强心中的幸福感。”这位在各种角色间游刃有余的“大叔”,叫做马东。  相声世家走出IT男  用今天的标准衡量,马东怎么说也是一个“星二代”,出身相声文艺世家,父亲马季的光环一直都笼罩在他的头顶上。少年时期的马东是个内心细腻敏感的人,他回忆起为什么会在大学选择和说
与基督教文化有关联,是曹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实践给人留下的鲜明印象。少年时期,他就随着继母出入教堂,宗教音乐成为曹禺精神的一份营养。后因执教一所大学,他又熟读《圣经》。而在思考中国的出路时,他也曾经想到要在基督教中找寻中国的希望。这一问题,显然被过去的研究者们有意或无意忽略了。在这方面,宋剑华著《困惑与求索》,意在跨越一个个研究“障碍”,欲使曹禺的创作深受基督教影响这一论题得以成立。宋剑华把曹禺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