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筠筠的《辉煌与彷徨——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史》全面介绍了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造型艺术,比如在绘画、雕塑和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介绍中对艺术发展历程、典型流派和著名的人物等都进行了评价性的美学分析。我拿起这本书就可以对工业革命以来,在科技影响下西方艺术的发展情况形成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艺术的发展特点等形成在美学方面的思考。对西方百年以来在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实践,以及美学范畴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形成参考和分析。
一、我对辉煌与彷徨的认识
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后,认为罗筠筠作品运用文字对自己的艺术体验和美学思想等进行了论证,尤其是对西方的现代艺术,以及后现代艺术都进行了分析。西方艺术在百年发展中形成了起承转合的衔接,作品在对整个发展过程进行描述中,引入了自己的严谨分析和睿智的思考,尤其是通过西方的一些艺术现象等,表达了自己在美学研究方面的思考,形成了在现实主义精神下,对欲望充斥的世界形成一种全新的感受和解读。西方的艺术发展经历了辉煌,但是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明显存在对发展路径的彷徨阶段。罗筠筠运用文字对艺术的变迁等进行分析和概括,形成了一种文本式的艺术展示过程。
读过这本书后,我更为清晰的认识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立体主义等等,这些是浩瀚和繁杂的,并且是鲜活的艺术历史,在进行梳理基础上可以表现的更为清晰,明确,并且容易理解。从整个社会认可水平的变化,以及人们在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变化等,带动了艺术思维的发展,形成了在创作观念,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在文化更替的过程中形成了全新的艺术形式,以及观念等,从变化的形式角度,形成了文化方面对艺术转型和重新定位等,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断更新和不断反叛的历史,并且艺术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历史责任的塑造和展示等。
二、书中的西方现代艺术
在书中,我体会到,罗筠筠认为西方的现代艺术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而产生,在艺术的每次革命中都融合于哲学、科学、政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等。在工业文明方面艺术对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及全新的生活方式等形成了积极的构建过程,并且给艺术家形成了全新的感觉、理想和冲动等,形成了艺术家更加自由独立,以及创新和个性的艺术等。从艺术家的内容方面改变了艺术的形象。比如印象派等体现了光学和色彩的规律,立体派则是应用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未来主义是从分子图解的方式,波普艺术是采用产品批量生产的程序等,艺术主要是从现代空间技术的实验中获得证据,以及进行永恒的追求。
在现代思潮中是对技术未来的畅想,以及从人类进步和客观真理的角度,形成在西方艺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和超跃等。在绘画和立体雕塑等方面是从多层次,多元化的实验等方面进行全新的观念和技术塑造,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和普遍的追求。每个艺术家都在探讨和尝试各种绘画的语言和进行造型符号的运用,并在20世纪形成了艺术的主流。从印象派开始,艺术的目标也已经形成了专业,尤其是向艺术的内部进行组合,到21世纪形成了极少主义为止,西方的造型艺术就是在视觉、直觉和语言等方面的转变。从每种语言的变革方面都暗示着艺术家的潜在艺术本质的追求和表现等。
在进入20世纪的70年代,西方在现代艺术方面进入了衰退期,陷入了空虛和彷徨的阶段,在旧时代摸索的艺术家面临着痛苦和困惑。在艺术的前途方面成为了艺术家思考的焦点。艺术家开始欢迎一些全新判断的标准,以及对自己的艺术立场等也形成了怀疑。欧洲现代艺术的种种弊端等,不断的从形式语言的探索等方面进行艺术的追求,在纯艺術的领域已经丧失了社会的认同等,艺术在高雅艺术,以及大众艺术等形成了脱节,在现代逻辑,以及秩序背景下,塑造着全新的标准,并且引发了艺术家的思考,人们开始确信,艺术的出路在于勇敢的承担社会责任,以及从内容的方面进行追求,形成在艺术形式方面的表达,形成在意义等方面的探究,形成了西方在后现代艺术方面的思想革命等。
三、书中的西方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厌恶了当前的生活环境,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发生的一场变革。它不是西方社会特殊的一种现象,而是波及全球,席卷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给世界各国的艺术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西方的艺术中,各种艺术流派盛行,出现了许多怪诞、奇异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它不仅被认为在思想上有别与传统艺术的思想潮流,也昭示这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开启了艺术领域的新方向。
我认为书中,对后现代主义具有独特的认知。罗筠筠认为后现代艺术是在工业社会矛盾冲突涌现的新思潮,是信息时代的文化衍生,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同步,以及后工业文明相互适应中,逐步的形成了世界性的文化主流。在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发展中主要兼容性的美学,在横向包容中是本土,国外,庸俗和前卫的结合,形成了在意象方面的升华和超越的过程等。在纵向上是从拼接,古典,现代和前卫等形成综合,在没有固定模式和风格下,可以任意的进行混搭。后现代艺术展示了极度的宽容态度,赋予了艺术家的权利,在艺术角度形成了可能性,不可预知性,从现代艺术超越和升华的角度,可以发掘潜能,解放人类的艺术思维。比如波普艺术走向生活,在观念方面具有艺术的反理性,在过程中是艺术反风格的,在涂鸦等方面是面向大众的。
罗筠筠认为后现代是一个宽泛的文化概念,在书中论证其成为主流的文化,并且在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众中扩展,形成了多元调查,融合成为文化的领域,形成了全新的艺术观念。在科学社会和文化的融合中,形成了全新的艺术观念。从西方的艺术发展角度来说,后现代艺术处于一种转变中,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在艺术盛宴中进行出路的寻求。在对社会关注的焦点再发现和展示中可以发现变化和问题,比如从战争、人权、女权和生态等方面可以形成对艺术的追求,促进艺术家可以运用艺术的方式作出对时代变化的感应。
最新的二十年中艺术家对于社会的态度形成和视觉语言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凸显了明确和坚定的个人信仰。在面对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进行思考中,可以提炼出较为有效的看法,并且运用艺术的作品进行创作表达。科技媒体使用等成为了当代艺术的理想传达工具。在影视和自媒体等大众媒体的扩张中,艺术已经不仅仅是风格的变换,更倾向于从生活角度进行风格展示。在以科技为导航的艺术呈现中拓展了人文的动向,扩展了艺术的领域,形成了综合性的主流语言方式等。 艺术的创造性是人类激进步的源泉,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宝贵财富。在西方艺术的发展中,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并且在国际的艺术范围中,西方艺术形成了广泛的接纳和吸收,通过各国艺术家的创新,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他在书中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单一和呆板的一种突破,可以形成在人情味的形式方面决裂和挑战,在现代艺术创作中是一种突破的晋级,追求的是自由精神。在當时的创作中不仅仅是人们精神的写照,更是对现代艺术的批判。后现代艺术是一种颠覆精神,是一种文化所表现的不可抗力。后现代艺术否定了艺术的目的,形成了在新艺术和大自由方面的追求,在结构和建构过程中,形成了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和大发展等。
四、书中给出了中国面对西方艺术思考
中国艺术在今天越来越受到国际艺术的关注。中国艺术树立起国际影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西方在后现代思潮中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反省。
在这本书中,罗筠筠将西方百年的艺术介绍给中国,其实是从新判断的角度,形成在追求文化和风格方面的多样化,以及追求在设计观念上的宽容等。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从人性,装饰,变化和负责等形成在设计风格方面的塑造。其實从设计的本身来说就是多风格追求。在进行艺术的设计中需要从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形成艺术的设计。因为在社会动荡,以及思想碰撞下,文化才可以形成大的发展。比如春秋时期,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设计进行转化,形成了思想方面的交融,塑造了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境况。从清代末期到民国时间,我国在思想上又迎来了一个文化的发展高峰。比如在世界上越南战争,古巴危机,中东战争背景下,人们面对压迫,民众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形成了在人性和人情味等方面的追求。
读过这本书,我认为中国具有独特的美学概念和机制体系,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可以从西方美学理论和标准等方面吸收营养,以及进行积极的评判,应该关注艺术。它的许多新奇的思想必将在21世纪作为一种特别的思想,特别的题材,启发中国人去思考,去发明、创造,西方艺术对创造性的推崇,由于暗含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对创新的呼唤,在21世纪的中国必将会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中国艺术的追求需要具有中国独特的内在价值,寻求独特的魅力性因素。中国现代美学艺术的追求中需要形成符合中国文化特点,以及形成更好的领域追求从而推动中国艺术形成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一、我对辉煌与彷徨的认识
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后,认为罗筠筠作品运用文字对自己的艺术体验和美学思想等进行了论证,尤其是对西方的现代艺术,以及后现代艺术都进行了分析。西方艺术在百年发展中形成了起承转合的衔接,作品在对整个发展过程进行描述中,引入了自己的严谨分析和睿智的思考,尤其是通过西方的一些艺术现象等,表达了自己在美学研究方面的思考,形成了在现实主义精神下,对欲望充斥的世界形成一种全新的感受和解读。西方的艺术发展经历了辉煌,但是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明显存在对发展路径的彷徨阶段。罗筠筠运用文字对艺术的变迁等进行分析和概括,形成了一种文本式的艺术展示过程。
读过这本书后,我更为清晰的认识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立体主义等等,这些是浩瀚和繁杂的,并且是鲜活的艺术历史,在进行梳理基础上可以表现的更为清晰,明确,并且容易理解。从整个社会认可水平的变化,以及人们在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变化等,带动了艺术思维的发展,形成了在创作观念,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在文化更替的过程中形成了全新的艺术形式,以及观念等,从变化的形式角度,形成了文化方面对艺术转型和重新定位等,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断更新和不断反叛的历史,并且艺术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历史责任的塑造和展示等。
二、书中的西方现代艺术
在书中,我体会到,罗筠筠认为西方的现代艺术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而产生,在艺术的每次革命中都融合于哲学、科学、政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等。在工业文明方面艺术对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及全新的生活方式等形成了积极的构建过程,并且给艺术家形成了全新的感觉、理想和冲动等,形成了艺术家更加自由独立,以及创新和个性的艺术等。从艺术家的内容方面改变了艺术的形象。比如印象派等体现了光学和色彩的规律,立体派则是应用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未来主义是从分子图解的方式,波普艺术是采用产品批量生产的程序等,艺术主要是从现代空间技术的实验中获得证据,以及进行永恒的追求。
在现代思潮中是对技术未来的畅想,以及从人类进步和客观真理的角度,形成在西方艺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和超跃等。在绘画和立体雕塑等方面是从多层次,多元化的实验等方面进行全新的观念和技术塑造,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和普遍的追求。每个艺术家都在探讨和尝试各种绘画的语言和进行造型符号的运用,并在20世纪形成了艺术的主流。从印象派开始,艺术的目标也已经形成了专业,尤其是向艺术的内部进行组合,到21世纪形成了极少主义为止,西方的造型艺术就是在视觉、直觉和语言等方面的转变。从每种语言的变革方面都暗示着艺术家的潜在艺术本质的追求和表现等。
在进入20世纪的70年代,西方在现代艺术方面进入了衰退期,陷入了空虛和彷徨的阶段,在旧时代摸索的艺术家面临着痛苦和困惑。在艺术的前途方面成为了艺术家思考的焦点。艺术家开始欢迎一些全新判断的标准,以及对自己的艺术立场等也形成了怀疑。欧洲现代艺术的种种弊端等,不断的从形式语言的探索等方面进行艺术的追求,在纯艺術的领域已经丧失了社会的认同等,艺术在高雅艺术,以及大众艺术等形成了脱节,在现代逻辑,以及秩序背景下,塑造着全新的标准,并且引发了艺术家的思考,人们开始确信,艺术的出路在于勇敢的承担社会责任,以及从内容的方面进行追求,形成在艺术形式方面的表达,形成在意义等方面的探究,形成了西方在后现代艺术方面的思想革命等。
三、书中的西方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厌恶了当前的生活环境,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发生的一场变革。它不是西方社会特殊的一种现象,而是波及全球,席卷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给世界各国的艺术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西方的艺术中,各种艺术流派盛行,出现了许多怪诞、奇异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它不仅被认为在思想上有别与传统艺术的思想潮流,也昭示这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开启了艺术领域的新方向。
我认为书中,对后现代主义具有独特的认知。罗筠筠认为后现代艺术是在工业社会矛盾冲突涌现的新思潮,是信息时代的文化衍生,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同步,以及后工业文明相互适应中,逐步的形成了世界性的文化主流。在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发展中主要兼容性的美学,在横向包容中是本土,国外,庸俗和前卫的结合,形成了在意象方面的升华和超越的过程等。在纵向上是从拼接,古典,现代和前卫等形成综合,在没有固定模式和风格下,可以任意的进行混搭。后现代艺术展示了极度的宽容态度,赋予了艺术家的权利,在艺术角度形成了可能性,不可预知性,从现代艺术超越和升华的角度,可以发掘潜能,解放人类的艺术思维。比如波普艺术走向生活,在观念方面具有艺术的反理性,在过程中是艺术反风格的,在涂鸦等方面是面向大众的。
罗筠筠认为后现代是一个宽泛的文化概念,在书中论证其成为主流的文化,并且在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众中扩展,形成了多元调查,融合成为文化的领域,形成了全新的艺术观念。在科学社会和文化的融合中,形成了全新的艺术观念。从西方的艺术发展角度来说,后现代艺术处于一种转变中,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在艺术盛宴中进行出路的寻求。在对社会关注的焦点再发现和展示中可以发现变化和问题,比如从战争、人权、女权和生态等方面可以形成对艺术的追求,促进艺术家可以运用艺术的方式作出对时代变化的感应。
最新的二十年中艺术家对于社会的态度形成和视觉语言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凸显了明确和坚定的个人信仰。在面对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变化进行思考中,可以提炼出较为有效的看法,并且运用艺术的作品进行创作表达。科技媒体使用等成为了当代艺术的理想传达工具。在影视和自媒体等大众媒体的扩张中,艺术已经不仅仅是风格的变换,更倾向于从生活角度进行风格展示。在以科技为导航的艺术呈现中拓展了人文的动向,扩展了艺术的领域,形成了综合性的主流语言方式等。 艺术的创造性是人类激进步的源泉,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宝贵财富。在西方艺术的发展中,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并且在国际的艺术范围中,西方艺术形成了广泛的接纳和吸收,通过各国艺术家的创新,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他在书中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单一和呆板的一种突破,可以形成在人情味的形式方面决裂和挑战,在现代艺术创作中是一种突破的晋级,追求的是自由精神。在當时的创作中不仅仅是人们精神的写照,更是对现代艺术的批判。后现代艺术是一种颠覆精神,是一种文化所表现的不可抗力。后现代艺术否定了艺术的目的,形成了在新艺术和大自由方面的追求,在结构和建构过程中,形成了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和大发展等。
四、书中给出了中国面对西方艺术思考
中国艺术在今天越来越受到国际艺术的关注。中国艺术树立起国际影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西方在后现代思潮中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反省。
在这本书中,罗筠筠将西方百年的艺术介绍给中国,其实是从新判断的角度,形成在追求文化和风格方面的多样化,以及追求在设计观念上的宽容等。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从人性,装饰,变化和负责等形成在设计风格方面的塑造。其實从设计的本身来说就是多风格追求。在进行艺术的设计中需要从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形成艺术的设计。因为在社会动荡,以及思想碰撞下,文化才可以形成大的发展。比如春秋时期,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设计进行转化,形成了思想方面的交融,塑造了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境况。从清代末期到民国时间,我国在思想上又迎来了一个文化的发展高峰。比如在世界上越南战争,古巴危机,中东战争背景下,人们面对压迫,民众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形成了在人性和人情味等方面的追求。
读过这本书,我认为中国具有独特的美学概念和机制体系,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可以从西方美学理论和标准等方面吸收营养,以及进行积极的评判,应该关注艺术。它的许多新奇的思想必将在21世纪作为一种特别的思想,特别的题材,启发中国人去思考,去发明、创造,西方艺术对创造性的推崇,由于暗含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对创新的呼唤,在21世纪的中国必将会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中国艺术的追求需要具有中国独特的内在价值,寻求独特的魅力性因素。中国现代美学艺术的追求中需要形成符合中国文化特点,以及形成更好的领域追求从而推动中国艺术形成现代化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