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教学融入生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angc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德才兼备者为圣人,一种是德胜才者为君子,还有一种就是才胜德者为小人。现在的社会,在重物质而轻道德的形势下,道德教育成为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育学生中,我们不要求把学生教育成圣人或君子,就是把学生教育成一个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的社会公民,因此品德教学成为完成这一神圣职责的重要阵地,而也为我们――品德学科教育工作者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因此,让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新的课程教材随着社会对人们的实际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以往的重理论逐渐倾向于注重问题的探索性,因而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方式变化多样,具有很强的可选择性,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则越来越多元化,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一切都要求学生要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起自己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了求得预期的效果,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是教学的前提,更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各种校外的资源,让学生动手进行调查,或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学习、实践,不仅用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更重要的是满足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如:我教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进行调查当前本地区的交通问题有哪些?给人们带来了那些便利及不便(举例说明)?并思考解决的办法。
  上课讨论这个话题时,先让学生汇报自己调查中了解到哪些情况:比如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二是汽车喇叭声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三是汽车越来越多后产生的交通堵塞和大量的能源消耗;四是公路越修越多造成的耕地减少;五是人为地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哪些影响,并举出具体事例及采取措施。在小组讨论如何减少尾气、噪音带来的危害时,学生能展开想像的翅膀,从能源、绿化、过滤等多个方面思考,从而解决汽车带来污染及噪音的问题。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和我们切身实际有关的信息非常感兴趣。这节课让学生谈交通,并从保护自身做起,让学生做个遵守交通秩序的小学生。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孩子们兴趣很浓,也达到了预期效果。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从外化逐步过渡为内化,从内心深处体会出一些真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二、 民主对话,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中,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教师课堂上要达到的目的。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活动,同时也在进行着与儿童的合作——与儿童一起共同建构课程。例如教学《我爱我的家》这一主题活动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让他们办一个“我的家”作品展,学生把他们家庭成员的照片或自己画的家庭成员等举办了小展览。每个同学都当解说员,介绍自己的家人、物品和自己家里的趣事等,当学生讲述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我顺势提问“你们是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平时你都帮爸爸、妈妈做了那些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演一演怎样做才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其中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表演自己为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洗脚,学生在观看表演中受到很大的教育,课后有些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今天给她们洗脚,听说是在品德课上老师教的,对老师表示感谢。通过教学使孩子们学会关心父母,爱亲敬长。
  三、强化体验,通过活动体验生活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实践为基础的,并通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逐步形成发展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光靠品德与生活课是远远不够的。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有明确的情感体验意识,要找准体验点,设置多种体验点,以激起学生多点而有序的情感体验。
  第一,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即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反复多次的模拟演示活动。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思维导向等多种作用。
  第二,在社会中体验。社会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实践基础。人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但是社会又是复杂的,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知识在社会中有时难以行得通,从而对学校教育产生一些疑惑,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难度。教学中创设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能结合所学“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养成性的模仿练习。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的兴趣和正确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才能真正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有强化重视体验,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新课程观要求教师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我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发展能力,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其他文献
我校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开始在各班尝试“餐桌式”教学模式,能否将这种新的课堂模式带进数学课堂呢?能否使我们的数学课上也有“小餐桌”呢?作为一名年轻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师的我也蠢蠢欲动了。  所谓“餐桌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平等、互动、和谐、高效的新型课堂模式,它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切实做到了减负增效。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围成一圈,像在家里的餐桌上围成一圈一
期刊
作业阅批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了解教学效果的基本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何抓好作业批改,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二十多年的低段教学中,我注重发挥情感的功能。在批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我以“情”入“景”,努力使作业的批阅成为师生情感联系的桥梁,努力使作业的批阅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一是精批细改,注重示范,二是析错纠
期刊
从我二十多年从事教师培训的情况来看,近些年来很多老师反映,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增多,辍学率居高不下,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就辍学走入社会,产生了新的“现代文盲”,这样的趋势必将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高辍学率将会制约我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方针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根本宗旨,如果我们的农村孩子连初中教育都不能完成,他们的各方面的素质就不能得到提高。所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现在农村初级中学辍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深思虑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令很多名人志士费尽心机、耗尽心血。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百谈而不厌的话题。尤其在当前“减负增效”的教育大环境下,课堂如果不能高效,甚至低效,就起不到减负的效果,有可能增加负担了,结合自己十几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低起点、散难点、小步走、精练习、快反馈”的模式
期刊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开展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在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革故鼎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等。这些都摆在了我们英语教师的面前。  首先,我认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实行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语
期刊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部分老师由于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不深刻、透彻,对新课改的要求把握不准确,又缺乏经验,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偏差。有的老师依旧老一套、老做法;有的老师片面地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和效果;有的老师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的老师不敢讲知识体系及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有的老师不敢给学生布置作业,不敢组织学生考试。如此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行和实施。要想顺利推行新课改,使
期刊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在对低年级的习作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内容清楚,语句通顺,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运用四种标点符号”的目标。考虑到我班学生写作水平普遍无明显变化,而且有的学生学业成绩优秀但写话很差影响其学习的信心,还有些学生会写作可是学业成绩不理想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总是备受打击等情况,我想如果我能根据孩子们在写话中的优缺点对学生进行分层习作教学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分层教学越来越显示它的教育魅力。唯物主义论中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那么也就没有适合多个人发展的相同的教育方法。在课堂中进行分层教学,是现代教育创新,也是对教学的挑战,对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意义重大。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差异的了解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不同,在完成同一任务时
期刊
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名人对话。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提出问题既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需要。关于“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现状”我们曾在部分学校进行了测试,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学生提问题的数量方面,大部分学生均能提出问题,仅有个别学生没有提出来,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基本属于同一层次的,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基本上只是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