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两大误区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对此,有众多的专家学者论述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叶圣陶先生论及作文教学时也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由此可见生活与语文之间密切的关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的活力来自于生活。那么语文教学应该贴近生活。正如顾黄初先生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语文生活化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一理论的需要。
  语文生活化教学,旨在强调老师在传授语文知识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鲜活的生活内容。主张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生活,染上生活的鲜亮色彩,注入时代的活水。因此,“语文生活化教学”希望直接将生活的态度引进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当代生活内容所充实,课程资源、课程设置、教材文本选择、组织实施教学等各方面能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能更真实地触摸到鲜活的生活材料,感受鲜活的生活世界,从而将生活经验反馈到语文学习当中来。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我们感受到语文生活化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践的成果。这样,学生学习语文不会觉得不可捉摸,远不可及,学习过程中会自然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在体验社会生活之时也自然学会语文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在作文当中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语文学习是高效的、灵活的、综合性的。
  当然,要实现语文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对文本和课堂驾驭的能力是较高的。近些年来,由于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偏差,加之学生本身的生活与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发生冲突之时,学生用固有的知识与体验去理解,导致语文生活化教学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误区。
  一、语文生活化教学产生误区的原因:文学作品的特性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作品来了解作者的精神境界、当时的人生百态和社会生活,丰富学生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正如谢有顺所说,通过文学作品的了解来理解作家,我们探究他们的情感空间和内心世界,就可实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人生与人生的叠加。
  这些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是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但对于生活在有限条件与环境中的现代中学生来说,这些作品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隔”的本质。所谓“隔”,是与“不隔”相对的,意即在欣赏文学作品中读者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有一定的距离,人们在审美上所产生的共鸣不很流畅与自然。因为经典文学作品代表了某个时代,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它们都不同程度打上了特定时代的历史烙印,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当时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环境,没有仔细分析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特定心情,仅仅凭借现今人们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文学作品,必定会导致“隔”的结果。
  实际上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由于作品所产生的“隔”,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加之搜集资料方面的局限,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探究作品主题、人物性格等方面就会趋向浅层化。
  阅读文学作品一旦浅层化,学生分析作品就会停留在自己所了解的世界去看待外界,用已形成的感性认识去判断文学作品,并为经典作品中会出现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感到快慰。这种认识不仅在学生身上表现明显,甚至在老师的教学观点中也存在着。一方面,在教学文学作品时老师停留在引导学生寻找与主人公一致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在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质疑文学作品时,未得到老师的及时导引。
  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两个误区
  1.停留于引导学生寻找与主人公一致的生活经验
  欣赏文学作品,学生没有从作品的角度去分析,而是一味沉浸在对作品主人公的经历在自己身上再现的寻找之中,并为找到“共通”感不断去回味。这种现象我们可能并不陌生,就像浙江师范大学杨仕威在评价《陈奂生上城》教学时所说:
  学生由陈奂生看到了怎样的自我呢?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们的发言:“我对他那份憨厚的可爱既有共鸣,也油然而生一种为之高兴的情绪。他交完钱后,对待沙发和床态度的转变就可见一斑。其实每个人都会有那种愤愤不平的心理和‘报复’的心理,我也不例外。就像有时候在外面食堂里吃饭,当觉得老板要价不公道的时候,就会去多扯点餐巾纸来‘补偿’损失。”阅读文学作品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言语作品上,过多地用浅显的例子来印证作品主人公的生活经历,阅读只是在作品的外围打转转。如果说这是阅读产生的一种生活共鸣或者是获得一种阅读认识的话,那么这只是反映了作品借助人物来暴露人性中的弱点的高明之处。如果阅读认识只限于兹,从情感态度上看,学生只会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来佐证自己卑微行为的合理性。
  一方面,在阅读文学作品之时,由于时代或者作品深度的原因,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常常处于挠不到痒处的痛楚中,反而流于自我经验得到验证的兴奋之中。
  另一方面,当教师的引导不成功或者出现课堂冷场之时,我们因受习惯性思维影响就想用现有的生活图景唤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期待,以期引起学生对作品进行重新体验。如教学《陈奂生上城》,“教师也竭力启发暗示学生跟陈奂生的生活进行对照,努力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因为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极易在他们的心田泛起波澜,如此似乎暂时会引发一次小小的讨论,甚至引发整个课堂热烈的气氛,掀起讨论的暂时高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往往会被这种表面的热闹蒙蔽了双眼,课堂出现的伪高潮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心理满足感。而忽略了这带着个人情感、个人体验来赏析作品所形成的审美感受已不是作家写作作品时所要传达的原初感受,也不是通过赏析文学作品所应该获得的审美感受,它只是停留在个人感觉之上的审美重复与审美检验,这种审美不仅没有理解文学作品的原生内容与原生形式,也没有理解作品借助原生内容与形式所真正要传达给读者的内涵与本质,更无从谈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文学作品的教学关注的应是唤起学生内心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体会特定时代背景下特定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理会作品借助人物来写时代的悲喜,从而挖掘出作品所寄寓的人性价值与意义,而不是去寻求与自己生活经验一致的文学片断,从而来佐证自己经历的正确性,正如杨仕威先生所说:“阅读文学作品,重点不是获得与作品主人公相一致的生活体验,况且有些体验是一般人未曾体验过或永远也不会体验的。阅读的过程准确些说是与作者一起尝试未曾体验的生活,在阅读中获得不同于原作品的独特的生活体验。”
  2.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质疑文学作品时,未得到老师的及时导引
  一方面,学生喜欢去寻找与作品主人公一致的生活体验,并为自己曾有过的生活体验、经验能找到原型寻求到心理的安慰。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于用当下的个人生活实际、生活逻辑去质疑文学作品,教师一时难以对此种质疑作出应有的评价,甚至可能作出了与之相反的鼓励性评价,以致后来的课堂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的思维明显陷入习惯性的定势,一遇上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相同之时,就视之为怪癖,将文中主人公贬抑。
  如教学《湖心亭看雪》,学生通过初读之后,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工具书,大致能了解文本的内容。但随后学生就提出一个问题,他问:“老师,这张岱是不是很无聊呢?这么冷的天看雪?”应该说这是学生的第一层感受,认为张岱不同于一般人,是学生对作品中主人公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有出入之时很自然的反应。应该说这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契机,当然肯定学生的思考是必须的,如果以此作为一个切入口,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再体验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也正是因为主人公这种不一样的表现与情怀,才更加突出主人公那遗世独立、超然脱俗的高雅情趣。学生因为自己不会这样去做,所以发出了张岱无聊的感叹,完全是以自己的经验来否定文学作品中人物。追根溯源是因为教师的审美教育能力有限以及学生的精神境界高度不够,必然对张岱的认识过于浅显,对张岱内心深处的情怀不可能了解。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像《湖心亭看雪》此类古典散文的教学对于纠正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学生此举如果未能及时得到老师的纠正与引导,也许课后学生对主人公的性格仍然是不理解的,甚至是挑剔的、鄙夷的。
  又如教学《桃花源记》,学生会疑惑为什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经历了汉、魏、晋朝代之后,生活在与世隔绝之地的村人衣着怎么与外人一样呢?这样的发问有时也能震唬住一批老师,因而也产生一样的质疑。首先应该肯定这样的质疑,有质疑然后去寻找答案,深入去分析。到底是此句的翻译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仅仅是一个幻想的桃源故事,因而不能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与现实生活一致。这样的思考才会是有效的针对性思考。
  教学文学作品,肯定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质疑也应该得到正确的导引。如果所有的思考只是用现有的经验去鉴赏文学作品,并且排斥掉与自己经验不一致的内容,这样的审美很难与中学课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要求达成一致,因为这种质疑是无效的质疑,实打实地去质疑文学作品是不可取的,它会掩盖掉你阅读文学作品时形成的美感,并牵引学生欣赏文学作品逐渐趋向功利化、实用化。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正如鲁迅先生谈创作时曾说,小说是根据一段事实,加以改选和取舍。正是有了改选和取舍,文学作品也就有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内容。如果还继续用日常生活的眼光去欣赏文学作品,将会降低作品的格调。
  总之,就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来看,联系生活来教学,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领悟,本身的初衷并没有问题。只是在课堂的引导中如果我们未能及时把住“充分解读文本”这条命脉,那语文生活化教学的路子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上只会越走越偏。无来由地探究个人生活对文学的意义,质疑文本与个人经验的不符并否定文学作品,都将是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顾黄初.语文教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3] 杨仕威.紧紧抓住作品中言语这根绳——阅读教学中“情意目标”生成方式质疑.语文学习,2006(1).
  【责任编辑 关燕云】
其他文献
随着教师在学校变革中主体性地位的不断增强,自上而下的、“他律”的规范管理显然已不适应教师发展的需求,作为对教师规范管理的补充和超越,追求教师自我管理的理念也逐渐被学界认同。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味着什么?教师的自我管理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如何?通过哪些途径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自我管理?也许,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更有助于我们拓展对教师管理的认识,有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自主提升。    一、对教师自我管理的解
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载体是课文。从形式上来看,每一本语文教材都由若干模块或单元构成,每一模块或单元又由若干篇体裁或主旨相近的文章构成;从内容上来看,组成语文教材的模块或单元的那几篇课文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也无明显的知识加深、能力渐高的迹象。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或许只有语文教材才有的现象:同一模块或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内容比较艰深,理解的难度较大;而有的课文则相对浅显,易于把握。  站在语文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其《历史的观念》一书中称:“历史的过去并不像是自然的过去,它是一种活着的过去,是历史思维活动的本身使之活着的过去。从一种思想方式到另一种的历史变化,并不是前一种的死亡,而是它的存活被结合到一种新的、包括它自己的观念的发展和批评在内的脉络之中。”[1]柯氏的这段话中包含着一种洞见:历史之所以是“存活着的过去”,是因为有“历史思维活动”,有当下的“思想方式”。“一切历史都是思
城区教师驻校模式应芝加哥城区薄弱学校的困顿状态而孕生。在城区学校领导学院、芝加哥公立学校系统和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领导下,城区教师驻校模式通过专门的教师培训和系统的学校改革来引导薄弱学校转型。经过十余年的运行,该模式已经帮助25所薄弱学校实现转型。该模式启示我们应该将重建作为薄弱学校转型的核心,要以校长作为薄弱学校转型的灵魂,把社会支持当做薄弱学校转型的基础。  芝加哥 薄弱学校 城区教师驻校模式
植物對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和细菌非常敏感,科学家计划利用基因改良植物在室内建造一堵“植物墙”。  当基因改良植物探测到有害气体和病毒时就会自动变色。具体实现过程中,科学家人为地增加植物气孔,允许气体进入植物细胞,再从细胞中释放,能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  科学家的目的是将植物作为生物传感器,对家庭空气状况起到早期预警作用。  小编趣谈:有了这堵“植物墙”,居住者的幸福指数就会噌噌地往上升。
摘 要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偶然,而是国家已经深刻意识到当前的育人活动存在若干弊垢。然而,“立德树人”在教育过程中仍不尽如人意。基于此,笔者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深入地剖析了学生“为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以案例分析引发中学德育工作者的思考,也能够为教育管理者进一步全面管理教育教学提供
2011年各高校自主招生面试已经过去,但面试引发的争论与反思方兴未艾。实事求是地讲,2011年面试试题,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突出特点。研究2011年面试试题,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自主招生面试的命题规律与发展趋势,有利于引导中学教育改革向纵深挺进,有利于推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体现时代性,更加突出对社会现实原态的考量  关注时代发展,突出考试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隨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走红,隐藏在幕后的文物修复师等职业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人称他们为“一群戴着历史‘镣铐’跳舞的工匠”。  在这些“不起眼”的工作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普通民众看到的大多是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如何巧夺天工,却并不知晓它从出土时的残损到最终完美的亮相经历过怎样的艰辛。”在大多数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眼中,修复文物的过程更像是一项“妙手回春”的精细“手术”。首先要对它
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学生伤害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处理、损害赔偿等,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作出了规定。但因其教育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较低,使得其作用发挥有限,部分规定因没有上位法的支持,也受到一些学者质疑。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学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