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确立,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下一个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指导。因此,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成效,效果实现最优化的前提条件。解构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的重要原则,它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创新的思维模式,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内在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预测 解构原则 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根本目的,采用一系列的程序、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而其中一系列程序、方式的确定,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信息的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信息,指的是一切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的因素,包括思想信息,人力信息,技术信息等,其中,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存在的变数也是最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难把握的对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对客体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前,必须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保证着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成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前提条件。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坚持解构原则的理论依据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种社会关系又被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制约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正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思维观念总会被现实打上各种各样的模式,反映着某一个时代,某一个群体的思想模式。更重要的是,我们总是被这种既定的思想框架所禁锢,习惯于在这种禁锢里乐此不疲,并忠诚地坚守着这个禁锢,这也是我们之所以不能张开思维的翅膀高翔的一个重要的障碍。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领域来讲,在传统认识中,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地位一向被看作是处于被动、次要地位,只注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理论的灌输和灌输的手段和方式,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发展;并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所要灌输的内容和方式却又容易受到自己原有思维方式的影响,加以主观色彩,不能够根据受教育者客观情况的发展来灵活运用。因此,带着这种预测判断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抵触情绪的滋长,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坚持解构原则,就是要打破这种禁锢,突破这种局限,跳出思维的怪圈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全面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有效性,有针对性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万事万物不会总是以自己的本来面目来表现的,总是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呈现出来的各种表象提出质疑,对前人提出的某些观念提出否定。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环节,其一是发展,通过否定,使事物质变,转化为新事物;其二是联系,通过否定,去掉旧事物中腐朽的、消极的东西,同时保存和改造旧事物积极的成果,把新旧联系起来,体现发展的连续性。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扬弃”,所谓“扬弃”,“有双重意义,它既意谓保存,保持,又意谓终止,终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的解构原则,就是要对先前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敢于提出怀疑,吸收、保存积极的因素,抛弃落后于时代的因素,带着这种全新的观念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展状况,对现存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就能够科学地历史地把这些信息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坚持解构原则的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解构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使解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融入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过程存在的现实问题也需要解构原则作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识上的局限性要求树立解构观念。通过对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失败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案例出现的问题主要归咎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识上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能既全面地又有针对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带着自身认识上的局限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最终必定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失败。这种认识上的局限表现在两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把握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是由于:其一,自身知识理论结构的不足,不能科学地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缺乏深入透彻分析的科研能力;其二,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不会从实践的需要出发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实践活动带有盲目性;其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历史的、社会的实践,是随着现实要求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信息的认识往往具有滞后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变成了“消防车”,“医疗队”,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受群体文化的制约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群体或具有能动性的个人,总是会受到所在群体的群体文化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往往倾向于所在群体的文化取向。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群体文化始终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价值判断,有些时候甚至束缚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维发展,无法解构某一种观念,这就是触及到了这种群体文化的局限所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具有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来讲,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其所生活的某种特定的文化,而在于是否具有一种对所接受的文化进行独立反思的能力,要意识到不能将在群体文化影响下而产生的认识,
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
三、坚持解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有效性
1.坚持解构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洞察力
坚持解构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高超的洞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一种已有的观念,能够结合现在的实际,历史地分析判断,并能预见它未来的发展走向。
2.坚持解构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确认和打破局限的胆量与勇气
在认识领域里,科学认识问题的思维模式有两个:一是不断扩张我们的认识领域,二是始终显现我们的无知和认识的局限。认识领域的扩大和我们无知的确认,是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
3.坚持解构原则,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智慧和创造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坚持解构原则,除了具有高超的洞察力,确认和打破局限的胆量和勇气,最关键的是要拥有惊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进行预测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不满足于按照自己或他人先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认识来进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摸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新方式、新方法、新载体,并且善于发现和总结各种资源,始终抱着一种理念,“这不是最好的”,而是创造新颖、独特的活动方式,实现对已有观念模式的超越,形成属于自己的新思维,新观念。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预测 解构原则 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根本目的,采用一系列的程序、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而其中一系列程序、方式的确定,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信息的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信息,指的是一切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的因素,包括思想信息,人力信息,技术信息等,其中,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存在的变数也是最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难把握的对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对客体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前,必须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保证着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成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前提条件。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坚持解构原则的理论依据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种社会关系又被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制约着,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正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思维观念总会被现实打上各种各样的模式,反映着某一个时代,某一个群体的思想模式。更重要的是,我们总是被这种既定的思想框架所禁锢,习惯于在这种禁锢里乐此不疲,并忠诚地坚守着这个禁锢,这也是我们之所以不能张开思维的翅膀高翔的一个重要的障碍。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领域来讲,在传统认识中,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地位一向被看作是处于被动、次要地位,只注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理论的灌输和灌输的手段和方式,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发展;并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所要灌输的内容和方式却又容易受到自己原有思维方式的影响,加以主观色彩,不能够根据受教育者客观情况的发展来灵活运用。因此,带着这种预测判断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反感和抵触情绪的滋长,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坚持解构原则,就是要打破这种禁锢,突破这种局限,跳出思维的怪圈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全面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有效性,有针对性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万事万物不会总是以自己的本来面目来表现的,总是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呈现出来的各种表象提出质疑,对前人提出的某些观念提出否定。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环节,其一是发展,通过否定,使事物质变,转化为新事物;其二是联系,通过否定,去掉旧事物中腐朽的、消极的东西,同时保存和改造旧事物积极的成果,把新旧联系起来,体现发展的连续性。辩证的否定,就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扬弃”,所谓“扬弃”,“有双重意义,它既意谓保存,保持,又意谓终止,终结。”坚持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的解构原则,就是要对先前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敢于提出怀疑,吸收、保存积极的因素,抛弃落后于时代的因素,带着这种全新的观念再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展状况,对现存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就能够科学地历史地把这些信息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坚持解构原则的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解构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使解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融入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过程存在的现实问题也需要解构原则作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识上的局限性要求树立解构观念。通过对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失败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案例出现的问题主要归咎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识上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能既全面地又有针对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带着自身认识上的局限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最终必定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失败。这种认识上的局限表现在两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把握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是由于:其一,自身知识理论结构的不足,不能科学地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缺乏深入透彻分析的科研能力;其二,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不会从实践的需要出发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实践活动带有盲目性;其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历史的、社会的实践,是随着现实要求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信息的认识往往具有滞后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变成了“消防车”,“医疗队”,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受群体文化的制约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群体或具有能动性的个人,总是会受到所在群体的群体文化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往往倾向于所在群体的文化取向。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群体文化始终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价值判断,有些时候甚至束缚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维发展,无法解构某一种观念,这就是触及到了这种群体文化的局限所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具有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来讲,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其所生活的某种特定的文化,而在于是否具有一种对所接受的文化进行独立反思的能力,要意识到不能将在群体文化影响下而产生的认识,
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
三、坚持解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有效性
1.坚持解构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洞察力
坚持解构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高超的洞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一种已有的观念,能够结合现在的实际,历史地分析判断,并能预见它未来的发展走向。
2.坚持解构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确认和打破局限的胆量与勇气
在认识领域里,科学认识问题的思维模式有两个:一是不断扩张我们的认识领域,二是始终显现我们的无知和认识的局限。认识领域的扩大和我们无知的确认,是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
3.坚持解构原则,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智慧和创造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坚持解构原则,除了具有高超的洞察力,确认和打破局限的胆量和勇气,最关键的是要拥有惊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进行预测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不满足于按照自己或他人先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认识来进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摸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新方式、新方法、新载体,并且善于发现和总结各种资源,始终抱着一种理念,“这不是最好的”,而是创造新颖、独特的活动方式,实现对已有观念模式的超越,形成属于自己的新思维,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