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优势。因为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抽象难懂,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數学教学中能促进教学模式的升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针对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路径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探究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一支粉笔和课本上,并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将理论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不能真正理解其中含义,反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了一大发展趋势,它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文本、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能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还在潜移默化中引发探究兴趣,提升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创新是让学生钻研新观念,新理论,将单一的方式变成生动具体的教学活动。而教师也要改变将教学仅仅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陈旧观念,真正把教学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改变过于僵化的教育教学制度,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生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激活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成长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调整好教师的角色。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课的方式都是参照书本上的知识点为学生讲解知识,学生的思想不能得到渗透,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例如:在对“人民币”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创建购买文具的情境,小红要买3个本子和4只铅笔,一个本子1元,一只铅笔5角,小红一共要花多少钱?在具体的情境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掌握,还能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在学习其他内容的时候也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形式进行拓展训练,一定能够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多媒体技术整合,培养探究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运用到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让教学活动更富于活性,更让教学内容简便化、快捷化,即使是上课期间学生有对知识存疑的地方,课后也可以根据多媒体的课件进行自学和巩固。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助于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媒体教学技术,无疑是全面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的展示,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有助于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升华。让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生活中以及身边找出一些图形,这也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关键。
四、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实践与生活。学生可以结合生活解决数学知识,这样就不会感到数学的枯燥乏味,相反会对数学教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就更加自然、亲切和真实。比如在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情景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们分组折纸的方式让学生们将自己所折的图形中的角找出来并向其他同学分享,哪个组的学生折的角最多且最有新意,即可获得奖品。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讨论多边形的组成,然后引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观察它们都具有那些特点,将数学学习带进生活,在同学们积极的交流过程中为重点知识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它弥补了一些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漏洞。这种教学方式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加了教学课堂的多样性。信息技术丰富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这有效加强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彩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电脑迷,2016(08):172-173.
[2]杨尊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上),2017(02):151-152.
[3]张国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7(03):114-115.
[4]徐火荣.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分析[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20):136-137.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探究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一支粉笔和课本上,并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将理论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不能真正理解其中含义,反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了一大发展趋势,它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文本、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能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还在潜移默化中引发探究兴趣,提升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创新是让学生钻研新观念,新理论,将单一的方式变成生动具体的教学活动。而教师也要改变将教学仅仅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陈旧观念,真正把教学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改变过于僵化的教育教学制度,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生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激活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成长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调整好教师的角色。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课的方式都是参照书本上的知识点为学生讲解知识,学生的思想不能得到渗透,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例如:在对“人民币”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创建购买文具的情境,小红要买3个本子和4只铅笔,一个本子1元,一只铅笔5角,小红一共要花多少钱?在具体的情境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掌握,还能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在学习其他内容的时候也通过借助信息技术的形式进行拓展训练,一定能够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多媒体技术整合,培养探究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运用到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让教学活动更富于活性,更让教学内容简便化、快捷化,即使是上课期间学生有对知识存疑的地方,课后也可以根据多媒体的课件进行自学和巩固。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助于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媒体教学技术,无疑是全面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的展示,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有助于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升华。让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生活中以及身边找出一些图形,这也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关键。
四、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实践与生活。学生可以结合生活解决数学知识,这样就不会感到数学的枯燥乏味,相反会对数学教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就更加自然、亲切和真实。比如在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情景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们分组折纸的方式让学生们将自己所折的图形中的角找出来并向其他同学分享,哪个组的学生折的角最多且最有新意,即可获得奖品。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讨论多边形的组成,然后引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观察它们都具有那些特点,将数学学习带进生活,在同学们积极的交流过程中为重点知识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它弥补了一些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漏洞。这种教学方式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加了教学课堂的多样性。信息技术丰富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这有效加强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彩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电脑迷,2016(08):172-173.
[2]杨尊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上),2017(02):151-152.
[3]张国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7(03):114-115.
[4]徐火荣.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分析[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2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