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婚姻都有一张完善的“爱情地图”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fl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底是什么讓某些婚姻像城墙一样坚固,能够支撑两人度过人生的重大危机?又是什么让某些婚姻如纸片一般脆弱,坏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消极效应积累:造成婚姻分崩离析


  一件小事的消极效应积累都会造成婚姻的分崩离析,而婚姻中的重大危机更可能使一段婚姻立刻阵亡。
  一对夫妻携手几十年,结婚前谁都无法完全预料婚后会发生什么,他们可能会突然面对各类预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失业、疾病;面对各种从没处理过的关系,比如婆媳关系、孩子的诞生、彼此的兄弟姐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和各种各样的关系,会让婚姻突然迷失方向。
  但有些婚姻面对重大危机事件从没偏离过轨道。朋友推荐一篇文章给我看,叫《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的创业者》。
  作者是一个创业者的妻子,丈夫正在创业,工资不高,也没有什么积蓄。两人从相识到结婚时间并不长,4个月。刚结婚时,两人工作都忙,老公更是工作狂,连蜜月都带着电脑,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没精力顾及,妻子怀孕几个月时还独自搬家。
  女儿出生后,妻子开始全职照顾孩子,这时两人才决定买房。家人帮忙凑钱付了房子首付,他们还房贷。直到这时,妻子才发现丈夫所在的公司股权分配有问题,丈夫去和公司的CEO谈判,CEO说:“如果你想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只能拿死工资,或者就净身出户,根本没股权。”丈夫创业7年,就这个结果。
  如果说之前撑着两人度过各类小事危机的是梦想,现在梦想破裂了,他们的婚姻危机出现了吗?没有。妻子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全是对丈夫的赞美、心疼和信任,没有一点责怪。

牢固婚姻的特点:夫妻拥有共识,相互支持


  有心理学家发现,最牢固的婚姻往往有一个特点,丈夫和妻子有着很强的共识,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目标,而且相互支持对方的希望和抱负。
  又是什么让一对夫妻可以拥有共识、相互支持呢?其实并没有任何玄妙,那些越了解对方的夫妻,越容易相互支持,他们也越容易拥有共同的生活目标。你可能觉得奇怪,一对夫妻朝夕相处,怎么会不了解对方?可事实却是,和你同床共枕的那个人,往往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可能让你震惊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教授发现,在每一对夫妻的头脑中,都存着对彼此的信息,这种信息被称为“爱情地图”。
  “爱情地图”就像是对伴侣信息的储存库,每一对夫妻的大脑中都保存着关于伴侣的很多信息,他(她)的童年、过往经历、追求、爱好、理想,他(她)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他(她)的挚友,他(她)对亲人的看法,他(她)的恐惧、兴趣……不仅保存着过去的信息,还在不断更新,比如最近伴侣在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对一个社会事件的看法是什么,目前的压力、烦恼是什么,最近身体状况如何,开始对什么感兴趣了……越了解伴侣,这个“地图”就越完善。而这个“地图”越完善,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可能越好,关于生活琐事的纷争也会减少。
  我有一个朋友有“欧洲杯”和“世界杯”恐惧症。她说,一旦这两个比赛开始,她老公就会性情大变,完全沉迷于足球。奇怪的是,刚结婚时她老公对足球知之甚少,近几年却着了魔。然而她不知道,这是因为丈夫工作后发现公司的男同事们都有一种足球文化,如果在这两大赛事开始时,不能和其他男同事深入讨论赛事,就会被他们从心理上排除。丈夫的成长过程中有被同伴排斥的经历,所以特别害怕这种事情发生。如果妻子的地图中缺少对丈夫这些信息的了解,每一次“欧洲杯”或者“世界杯”就都会伤害一次他们的婚姻。

对彼此了解越深,相互支持越及时


  对彼此越了解,越容易使一对夫妻避开生活中的小雷区。而越深的了解,也能使得一对夫妻更容易觉察对方的情绪状态,能够及时给对方需要的支持。
  我记得一个咨询师朋友曾提到过一个案例。有一对夫妻到她诊所咨询,差不多半小时里妻子都在述说丈夫伤害她的行为,比如冷暴力、生病不关心、玩游戏玩到半夜、很少和她沟通……到第二次咨询时,咨询师觉察到丈夫的消极情绪,建议丈夫做了情绪量表测试,这才发现丈夫已经处于中度抑郁状态;再深入进行咨询,丈夫说自己有过几次想要自杀的念头,他一直在努力克制对妻子的怒气。然而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中,妻子没有发现丈夫的情绪问题,丈夫也没向妻子求助。
  而前面提到的支持自己创业老公的那位妻子,对自己的丈夫就有着一张完善的“爱情地图”。她能清楚地说出丈夫的创业历史,她清楚丈夫的梦想,也就更能容忍丈夫将很多时间花在工作上,而自己去承担更多的生活责任;她了解丈夫的性格和为人,就更容易在丈夫创业受挫时仍然信任他,也更容易选择不去责怪,而是在情绪上支持丈夫。
  如果夫妻对彼此不够了解,生活中大的变动、小的消极事件积累、甚至时间流逝都会让婚姻迷失方向。如果他们的“爱情地图”不更新,直到遇到某些突发情况,才会惊觉对方变了。而这时再修复婚姻,将要花费更多的力量。
  (摘自《中国妇女报》)(责编悬塔塔)
其他文献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共有11套试卷、12道试题涉及文学类文本的探究题,比去年的7道题有所增加。纵观这些探究题,无论外在考查形式,还是内在本质特点,都渐趋稳定、成熟,概括地说,表现为以下特点:    1、鼓励个性化解读,关注“你”的看法    近一两年来,探究题不再只是要求考生简单地分析文章在某一方面的特点,而是更加强了考查“你”(考生)的思考。考查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类题目考查“对作品
一、题型分类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共18套题,呈现多元格局,就作文题而言,可谓花样迭出、异彩纷呈。现在对18道作文题作一番回顾,分其类,撮其要,指其优劣,评其得失,并以此为基础展望未来作文题的发展趋向。下面给18道作文题进行大体分类。  人生话题类。这类作文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对社会、人生、心灵的体验和思考,在2007年作文题中占了多数。主题有关爱(全国卷II有感于丛飞帮助他人
一、老师的怀疑与感叹    儿子刚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在习作课上出了一道“第一次  ”的半命题作文让学生做。短短的两节课。除去老师的作文指导时间,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儿子一气呵成写了三页多纸。下课交作文时,老师左看右瞧产生疑问:“别的孩子写的都是‘豆腐干’,他怎么出现三个多页?是不是抄的?仿的?”   课后,老师把他叫到讲台前,让他说说作文内容,儿子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老师让他说说作文是怎么写的,他向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之魂、立校之本,是一张不着一字又分量十足的“名片”。从一所学校成立的那天起,文化建设就拉开了序幕,它的教育理念、办学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整个理想与追求等,都融汇于学校的文化中。学校的文化品格与文化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清晰。  2007年7月,遵照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原合肥第四十六中学与合肥师范附属学校初中部合并,成立新的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整建迁入滨湖新区,成为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创新管理,成就卓越”,能够跟大家分享这个话题我非常自豪。1991年,浦南幼儿园是一所在一个小区里面的只有6个班的幼儿园;今天,浦南幼儿园成为一所上海市示范幼儿园、上海市二期课改基地、上海市师训基地、上海市家教基地、上海市科研先进集体以及上海市文明单位。我们是一所幼儿园,同时我们与陆家嘴、潍坊、东城、云莲小区开展共建文明活动,并在浦东新区托管了五所幼儿园,其中有未来之星幼儿园
【摘 要】教育的多元治理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并在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自主权的前提下,既关注学科知识逻辑、实施“循序渐进”的教与学,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重视学生的“点式学习”。英美国家的车库文化理念及做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个性化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等,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点式学习 教师观念转变 车库文化 教育治理  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
【摘 要】基于来自J省各级各类中学1880份针对高中生的问卷调研数据,从高中生的生涯意识、对生涯的了解度、对生涯教育的内容及形式的期望等角度,分析了高中生涯教育的现状,得出了高中生对生涯教育认可度高、了解度低,高中生希望开展的教育方式与现行的教育方式有差距等结论。从理念重构、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涯教育 新高考 实证研究  2019年,《国务院办
其一  蒋增裕    [设计理念]  《杨氏之子》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的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能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在引领孩子们走进这个故事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去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这样的故事必能激发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结合注
问题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点。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同一内容,由于提问的方式不同,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常常反思自己的提问方式,反复比较问题的不同呈现方式,发现在不同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不同。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第4-7小节时,我设计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对话的主体,教师是对话的主导,文本是对话的凭借。本案设计,旨在通过创设有效对话的情境,引领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对话的过程中完成与自身的对话,实现学生、文本、教师的情感共鸣,达成语感训练与情感熏陶的双重目标。    教学流程    一、课前欣赏,带入情境  1、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母亲》。学生一边听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