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也是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语言实践活动,倡导综合性学习,落实这一基本理念。因为综合性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策略,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活动,体现的是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协调发展与整体推进。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
少年儿童由于自身认知基础的限制,对未知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一认知规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例如,学习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时,教师课前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并从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一下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想一想故事的内涵,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使学生保持思维活跃,带着问题学习,从小培养探究问题、周密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方面,让他们在观察中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例如,在学习《凡卡》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互相采访,了解各自的童年生活和家庭情况,了解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中国少年儿童美满幸福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带着这些感性认识走进课文,走进凡卡的童年生活世界,可以唤起学生的同情心,激起他们对祖国、家庭和父母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教学《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之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到微机室参观,实地了解一下多媒体的功能,让学生带着感性认识走进课文,就更容易理解这类科普性文章的内容。
三、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策划,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活动,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质疑,用不同的方法扫清词句障碍,体会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设置绘画、生态资源调查、数字神探、佳句评价、环保宣传等五个活动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给每一个小组出示活动要求。
如生态资源调查组,我要求他们:(1)充分感悟课文内容,从客观叙述中获取有关自然资源与生态情况的信息;(2)能采用实物与文字结合的方法具体说明课文内容;(3)实地考察学校周围地质环境、矿产资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现状,获得第一手资料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环保宣传组要与前四组紧密配合,并集中他们的探索成果,结合水土流失给人民造成灾难的实际,办一期环保小报,并在遭受环境破坏的地方设计警示标语牌。
这下,学生可就热火朝天地忙开了,精读课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参观访问、准备资料,一个个干劲十足,有条不紊。在接下来的成果展示课上,绘画组展示的一幅幅体现人们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的生动画面,体现了小画家们纯真的童心。生态资源调查组慷慨激昂的讲演描述了人们对环境的污染,对矿产资源无节制地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灾害,植被破坏所导致的水土流失,非法猎捕导致生态失衡等,给学生幼小的心灵敲响了警钟。数学组以准确的数据计算告诉大家,人类除了地球,再也不可能奢望有第二个生存环境。佳句评析组列举了课文中精辟的句段,告诉大家要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环保宣传组更是战果辉煌,用“你扔下的是垃圾,我拾起来的是美德”等标语唤起学生从小树立保护家园的环保意识。
这样的教学不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而且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并将之应用于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大胆地创设语文实践活动,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责编 张亚欣)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
少年儿童由于自身认知基础的限制,对未知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一认知规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例如,学习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时,教师课前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并从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一下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想一想故事的内涵,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使学生保持思维活跃,带着问题学习,从小培养探究问题、周密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方面,让他们在观察中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例如,在学习《凡卡》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互相采访,了解各自的童年生活和家庭情况,了解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中国少年儿童美满幸福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带着这些感性认识走进课文,走进凡卡的童年生活世界,可以唤起学生的同情心,激起他们对祖国、家庭和父母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教学《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之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到微机室参观,实地了解一下多媒体的功能,让学生带着感性认识走进课文,就更容易理解这类科普性文章的内容。
三、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策划,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活动,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质疑,用不同的方法扫清词句障碍,体会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设置绘画、生态资源调查、数字神探、佳句评价、环保宣传等五个活动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给每一个小组出示活动要求。
如生态资源调查组,我要求他们:(1)充分感悟课文内容,从客观叙述中获取有关自然资源与生态情况的信息;(2)能采用实物与文字结合的方法具体说明课文内容;(3)实地考察学校周围地质环境、矿产资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现状,获得第一手资料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环保宣传组要与前四组紧密配合,并集中他们的探索成果,结合水土流失给人民造成灾难的实际,办一期环保小报,并在遭受环境破坏的地方设计警示标语牌。
这下,学生可就热火朝天地忙开了,精读课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参观访问、准备资料,一个个干劲十足,有条不紊。在接下来的成果展示课上,绘画组展示的一幅幅体现人们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的生动画面,体现了小画家们纯真的童心。生态资源调查组慷慨激昂的讲演描述了人们对环境的污染,对矿产资源无节制地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灾害,植被破坏所导致的水土流失,非法猎捕导致生态失衡等,给学生幼小的心灵敲响了警钟。数学组以准确的数据计算告诉大家,人类除了地球,再也不可能奢望有第二个生存环境。佳句评析组列举了课文中精辟的句段,告诉大家要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环保宣传组更是战果辉煌,用“你扔下的是垃圾,我拾起来的是美德”等标语唤起学生从小树立保护家园的环保意识。
这样的教学不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而且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并将之应用于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大胆地创设语文实践活动,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