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然而,过去我们在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却忽略了学生学法的指导,忽略了从学生这一角度来设计课堂阅读教学,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这种教学方法因为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不是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是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所以,教师的主动性不是主要放在设计课程上,而是注重在课堂上如何控制学生,忽视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尽量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问题。
  
  一、朗读是学习方法的基础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二、质疑是学习方法的深入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对此,古人有许多精到的论述:“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也有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宋濂就强调自己除了“遍观群书”,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古人的这些理论和实践都给我们以启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是突出了学法的指导。
  质疑的方法有求异质疑法,即从相反的角度提出种种问题的方法;发散质疑法,即从某事物的不同角度提出各种问题的方法;添加质疑法,即对某人某事引申、补充的提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或经验,运用以上质疑的方法,摆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以此为例子,指出善于质疑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关键。这就是教师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法。
  总之,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在阅读基础上质疑,辅以教师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的境界,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创新是学习方法的目的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质疑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善于创新的学习方法,是指导学习方法的目的。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新世纪里,语文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出创新型、素质型人才。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到“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又提到“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语文新教材的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如何培养呢?
  新大纲在阅读教学要求中提到:“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所以在阅读课上,要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时,教师不要按教参或自己个人的理解定死说法,不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要鼓励学生不要迷信于权威和书本,人云亦云。更要广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展开创造性思维的羽翼,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要“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对教师的见解、同学的看法,也要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怀疑,勇于辩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常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了。例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阐明了什么道理呢?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求异思考,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可以说是告诫人们不能讳疾忌医,有病要及时看医生;可以说是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帮助纠正;可以说是告诫人们做人不能刚愎自用,否则会自食其果等等。只要学生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即使是学生说得不是很合理,但这是他们求异思维的结果,是创新的表现,教师也应给予一定的表扬。
  再有,任何创造发明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如科学家从鸟借助翅膀而能凌空飞翔中产生联想和想像,终于发明了飞机。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感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和想像,以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像力及创新精神。例如,教自学辅导教材第一册中的散文诗《升旗》时,诗中作者由看到国旗在岛上升起,联想到一百年来强权掠夺我国的屈辱历史。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在每天早晨的升国旗仪式上,听到唱国歌、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时,你会想到什么?教《春》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文中对春天的描绘,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去再现、扩充大自然的无限春色。常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要重视课内阅读的课外延伸——运用
  
  众所周知,课内阅读教学必须与课外阅读联成一个整体,才是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若把阅读教学只囿于课文,只囿于课堂上,无疑是一种应试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又曾说:“教课之本旨并非教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自己观其他类似文章。”这里所说的“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使学生自己观其他类似文章”,实际上是强调重视沟通课堂内外阅读教学的桥梁,强调课内阅读的课外延伸——运用。
  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提到:“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对语文新教材的阅读教学务必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不但要重视课内学习环境的创设,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学好课文,学好阅读方法和规律,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而且要重视课外学习环境的创设,让学生将课堂之所学运用于课外、运用于学习、运用于生活。这样学生经过课堂内外大量的阅读实践、大量的训练,才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由此,新大纲规定学生的“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并在“附录二”中推荐了有关课外阅读的书目。我们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在课外、校外广泛开拓学生的阅读空间,时常带领他们到校内外图书馆指导他们阅读报刊、名著等,同时要他们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书笔记。也可以通过展览读书卡片、交流读书心得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创造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让他们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作为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强调学生不必囿于唯一的答案,可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呢?为什么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就不能自成一说、各抒己见呢?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总是对教参给予的只有唯一答案的内容不讲或少讲,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对于提问,也总是运用“你喜欢哪句话”、“你欣赏哪一段”、“你对哪个人物感兴趣”等方式来提问,暗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不必拘泥于是否符合答案,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回答。同时,对学生反复强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必顾忌别人的看法。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地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注意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
期刊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因此必须实施差异教学,挖掘学生潜能。实施差异教学,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有效分层施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 分层 历史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从小鼓励孩子大胆怀疑、标新立异,而不是墨守成规、模仿别人,要鼓励孩子乐于运用自己的方法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保持自己的个性。幼儿想象力的触发点是幼儿的好奇心,要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本能。教者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关键词:想象
期刊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设置适当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好奇、好动、好问,提高学习自主性和探究的能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
期刊
高考作文在全卷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决定高考作文成绩的因素尽管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制约作文成绩最主要的因素是“语言表达”。因为,在审题、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出现“硬伤”的前提下,语言成为感动“特殊读者”(评卷人)的主要因素。试想,赤日炎炎、挥汗如雨之时,评卷教师每天要评阅大量的试卷,难免身心疲倦,读着语言无味的文章,更加重了疲惫感。那些语言平淡、索然寡味的文章,理所当然地被打入了低档,看那些考场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写作文呢?联系我的教学经历,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不要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要充分准备,精心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写的欲望    能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进入“引笔行墨、快意累累”的作文境界的学生毕竟太少,所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显得非常重要。激发学生写作欲
期刊
一、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    课堂提问的原则: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数学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层次性、兴趣性、具体性、针对性原则,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强化学生的认知。    二、课堂提问的作用    第一,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调整课堂教学节奏。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可以检验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学生通过回答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掌
期刊
读书是个人的事情,但小孩子的自控能力都比较差,他们需要我们的引领,需要我们做出好榜样。伽利略说:“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展一些东西。”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我非常愿意帮助孩子们养成与书为伴的好习惯,让阅读烛照童心。那么怎样才能让振兴阅读走向振兴之路呢?我校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已探索出一条捷径——扎实有效地开展图书角建设。  一、阵地建设  1、将阅读时间化整为零。  不论是早读
期刊
摘 要: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语文教学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这个“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长期以来,作文课堂的沉闷枯燥、索然无味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怎样才能使作文教学也像异彩纷呈的阅读教学一样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呢?  关键词:案例分析 激趣动情 先说后写    众所周知,在基础教育工作中,语文教学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这个“老大难”中的“老大难”
期刊
芦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百合科(liliaceae),原产非洲南部,被世人认识和利用有四千年的历史。芦荟有300多个品种,至少有14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药用成分80多种,主要是蒽醌类物质和多糖。近年来研究发现,其物质具有杀菌,分解毒素、促进创口愈合、抗衰老、抑制肿瘤细胞和艾滋病毒生长等功能。芦荟产业的开发和进一步的研究,对拓展绿色产品市场、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