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008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南省内乡县城中心,有一座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级官署衙门,县衙中数十副楹联、匾额,语言朴实地倡示了古人的“从政为官”理念,其中东账房悬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短短十六个字,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官德思想和执政理念:人若为官,既要清正廉洁,从不言贫,做个“廉吏”;又要勤勉为民,从不言苦,当个“勤官”。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廉不言贫、勤不言苦的清官廉吏层出不穷。近读《国语·晋语》,其中有个“叔向贺贫”的故事就很令人深思。
  春秋时期,晋国有位名叫叔向的官员,他以正直和才识见称于世。有一天,叔向去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自己的贫困而忧愁,叔向反而向他表示祝贺。韩宣子说:“我韩起(韩宣子名韩起)只有正卿的虚名,却没有正卿的财产,无法和卿大夫们交际往来,我正因此事而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叔向便向韩宣子列举了栾武子和邰昭子的例子,说道:“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的田产,家里置备不齐祭祀的礼器,可是他能弘扬美德,遵循法制,使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亲近他,戎狄也归附他,他依靠这些治理好了晋国,执行法令没有弊病,所以避免了灾难。而那位邰昭子,他的财富抵得上晋国王室的一半,他的家族在三军将帅中占了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富和国君的宠信,在晋国骄横跋扈。结果,他自己被杀,他的宗族也在绛城被灭,没有谁来同情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德行啊!如今你像栾武子那样清贫,我认为你就能建立栾武子那样的德业,所以向你道贺。如果你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为财物不足而发愁,我吊唁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
  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下拜叩头说:“感谢您的教导。”
  叔向的“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患货之不足”,反映了一位贤者的智慧。他的“可贺”与“可忧”,确如孔子所说,具有古人耿直的遗风。其实,人生在世,应该持守一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平常心,思想上的安贫乐道,德行上的清正如水,操守上的知止有定,任何时候都不能更易。特别是从政之人,“廉者,仕之本”,既然头戴官帽,就应该懂得自己的担当,岂能总想着钱鼓腰包呢?只有清白为官,认真做事,在贪和廉之间做出正确选择,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
  诚然,要真正做到心平如水,廉不言贫,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求自己志存高远,立德力行,又与家庭、社会环境有关系。唐代的崔玄啼能够做到为官清正,就与母亲卢氏的谆谆教导密切相关。据《旧唐书·崔玄啼传》记载,崔玄啼年轻时颇有学问操行,初人仕途时,母亲卢氏曾告诫他:“我听姨兄屯田郎中辛玄驭说:‘儿子做官,有人说他贫困不能生存,这是好消息。如果听说他财物充足,穿轻裘、骑肥马,这便是坏消息。’我重视这话,认为是正确的议论。我常看见表亲中做官的人,把许多钱物交给父母,父母只知道喜悦,始终不问这些钱物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如果确实是俸禄的节余,倒也是件好事。如果是用不合理的手段得到的,这与盗贼有什么区别呢?自己能没有愧疚感吗?孟母不接受像鱼鲊这样小的馈赠,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你今天享有俸禄,得到的荣誉已经很多了,如果不能忠诚清廉,怎能在世上立足?孔子说即使每天宰杀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顺的;又说父母只为儿女的过失担忧。你要特别注意修身洁己,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心意。”母亲卢氏这番“宁公而贫,不私而富”的教诲,使崔玄玮在为官之初就懂得了“富于钱财不如富于节操,官位之高不如品德之高”的道理。
  千百年来,古代先贤常用“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作为官箴,谆谆告诫为政者。《呻吟语》中说得好:“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一个人任官,不仅应该清正廉洁,还应勤于政事,甘于劳苦,常怀无为而愧的操守良心,把心思用在干事上,把精力放在落实上,切切实实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好事,“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
  宋代的范仲淹一生有志于天下,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体现出强烈的家国意识和担当精神。无论何时何地,他当官任职,不计难易,而志在必为。范仲淹在泰州为官时,征调民众四万多人,重修捍海堤。经过五年的苦干,终于修成新堤,不仅使百姓的生活、耕作和盐业有了保障,还在“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百姓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时,适逢苏州发生严重水灾,他夙夜营救,“惟日夜谨事,与众协力”,带领民众疏导河渠,引水人海,与此同时,他还努力赈济灾民。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后,在苏州吴县捐田设立义庄,义庄收入用于救济生活困难的百姓,此项善举传承长达八百多年。《宋史》评价范仲淹说:“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王安石也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为官一任”,就给了官员施展才华的舞台。身处这个“舞台”,就要履行责任,就要“造福一方”,要真心实意地勤政爱民,“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不辞劳苦地为百姓操心、担责、排忧、解难,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更多的福祉。如此,则是为官之幸,事业之益,百姓之利。历史上大凡为政有道的官员,都能“君子任职,则思利人”,在“勤不言苦”上知责履责,责尽心安。
  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引导百姓“凿井百口”,改变了当地长期饮用“不洁之水”的问题;又释放奴婢,终结了“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落后风俗;重修孔庙,创办学院,带头破除迷信;组织劳力在城郊开荒垦田,植树种菜,鼓励发展生产。他的“称职在勤”,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
  元代的张养浩在陕西大旱时,受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他不顾年事已高,星夜赶赴任所,遇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看到饿死的災民就埋葬。“凡所以力民者,无所不用其至。”张养浩在陕西做官四个月,一天到晚忙于救济灾民,没有丝毫懈怠,终因劳累过度卒于任上。消息传开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中国古代仁人志士向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不言贫、勤不言苦,既表明了为政者的担当和操守,也是人民对为政者的要求和期望。曾国藩有句名言:“做人之道,以勤、廉、信、慎四字为要。”人世间,做人也好,做官也罢,最宝贵的资源,无关金钱与地位,而是冰壶玉尺的人格与浩然一身的正气。
其他文献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齐己的《早梅》,以清丽的语言,诗意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质朴的风韵,以此寄托诗人的远大志向。这首诗清润素雅,含蓄隽永,鲜明地突出了腊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意境深远。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无比向往,以及高远的人生抱负。他说,假以时日,我定能成大器,如同早发的腊梅那样,
期刊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轶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力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而况涉乎蓬蒿,驰乎丘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
期刊
重读完《傅雷家书》,依然慨叹不已,看看人家是怎么当父母的,感觉自己的学识、格局和境界远远达不到,但是,为人父母的人,心却是相通的。  傅雷先生同儿子谈音乐,谈艺术,谈成长,谈情绪起落,谈为人处世,谈状态低沉,談选择老师,谈生活细节,谈相亲择偶,谈夫妻相处之道……什么都谈。那时,电话没有普及,只能写信,辗转很久才能收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漫长,却有手书的温度,留存下来,惠及很多人。  即使那些谈
期刊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白居易诗集校注》卷二0)【赏析】  仲夏时,读到白居易的招饮诗“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心里还奇怪,他焉能如此别出心裁,自己不耐热,欲夜饮消暑,为“勾引”友人来陪,尽将林中风声拟雨,将月下沙色拟霜。想来,此般妙拟再加上
期刊
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章。即章矣,近之人习用之,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也,远之人逖闻之,以为逾汶之貉、逾淮之橘也,坐是两者弗获相通焉。  余不佞独持迂论,以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人人务相通,即世可无虑不足,民可无道殣。或嗤笑之,固陋之心,终不能移。每闻他方之产可以利济人者,往往欲得而艺之,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耕获菑畲,时时利赖其用,以此持论颇益坚。  岁戊申
期刊
说到近几年学界关注的丝绸之路史研究,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蚕”。新近考古发现告诉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创造者已经开始利用“蚕”这种生物的生存特性来织造丝绸。考古学者发现了蚕茧的遗存,以“蚕”为表现对象的工艺制品也有了实物发现。比较精美的鎏金铜蚕,出土于汉代遗址。汉代是丝绸业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时期。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正是中原文化向域外传播的标志性事件。到了西汉中晚期,丝织品在这一东西
期刊
《秦记》是秦国的史书。太史公撰《史记》,采用了许多《秦记》提供的历史记录。其中有很多详密的社会信息、新鲜的文化逸闻、生动的人物肖像、精彩的历史片段。分析《史记》和《秦记》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史记》的史学背景和资料渊源,更加真切地认识这部伟大史学名著的文化品质。一、秦始皇不焚《秦记》  秦始皇时代推行政治强权和文化专制政策的最突出表现,就是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对于是否实行封建制
期刊
万青选(1818-1898)是一位清代地方官,初名万启甸,字泉甫,一生仕宦时间长达四十余年,三任淮安府清河县(现淮安市淮阴区)知县,官至淮安知府。万青选是周恩来总理的外祖父。纵观万青选一生,他是位两袖清风、才干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历史世界。两袖清风  万青选为官期间,自奉节儉,自己种植蔬菜、养殖家禽,以供家庭日常吃食,平日步行上堂,外出办事多不坐轿。地方志记载了这样一则故
期刊
《史记》沒有出现过“统一”一语,但是使用了“一统”的概念。《史记》记录了秦实现“一统”的历史。《史记》有关秦政的论述,对许多方面有所否定,但似乎对“一统”的历史趋势是肯定的。这一文化态度,应当与“《春秋》大一统”的政治导向有关。《史记》关于“一统”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秦汉历史的真实走向。太史公肯定“一统”,却对《秦始皇本纪》和《李斯列传》中出现的“别黑白而定一尊”或“别白黑而定一尊”的行政方式
期刊
侄孙子固家小集,见其后园一池甚广。因思唐戴简隐居长沙东池,柳子厚有记。吾子固虽富而不骄,有礼文足以饰身,乡里称其善,马少游之流也。余以东池隐居称之,不为过。况此乃吾家故事,特欠柳柳州作记尔。  今朝当社日,明日是花朝。  佳节唯宣饮,东池适见招。  绿深杨柳重,红秀海棠娇。  自笑鬓边雪,多年不肯消。  (《全宋诗》第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赏析】  戴复古(1167-约1248),字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