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中走来的现代农民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uangjia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对于“农民”这一称谓及其由此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里的形象与地位,尽管在时空界限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依然在不同程度上留有传统的印迹。但在全国上下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民,就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努力解决的几个极其重大的现实问题之一。具有主体地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形象,应是新农村视阈下现代农民的身份标签。
  关键词:传统社会;农民形象;农民地位;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065-02
  社会是一个永远运动着的复杂的人与人的结合体,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它以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使每个人都在这一特定的结合中定位,获得属于个人或群体在这个社会中尊卑有等、贵贱有别、贫富有差的社会位置。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所谓“士农工商”,即“凡民有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论民之奸,以士为尊,农工商卑。论民之业,以农为本,工商为末”,就成为一个长期以来被固化的社会位置模式,由此而形成的农民形象,也就成为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一个基本身份标签。
  一、传统社会中农业地位与农民形象的悖论
  从社会地位来看,毫无疑问,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农业不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最基本手段,而且也是历代统治者赖以统治的社会根基。中国华夏民族的起源,就与农业休戚相关。所谓“神农氏”(意即“农业之神”,传说他是牛的头,人的身子)的传说,就说明了中国农业的悠久历史。除此之外,中国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源于农事,包括最隆重的春节,都是因农业演化而来。这与世界上许多民族迥异。揆诸世界上许多民族,他们的民族节日大多都来源于宗教。因此,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重农思维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农耕是财富的来源就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共识,所谓“不耕获,未富也”就是一个明证。正是由于如此,中国古代的圣贤们一遍又一遍地宣扬农业是国家命脉的这一理念。
  但是如果从社会形象来看,农民的一个最明显的形象特征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可以说这一特征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民的基本形象。由此,土地也就自然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工具,于是以农民与土地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小社会,所谓“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就成为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实际上,与其说是“农民”,还不如更贴切地将其称做“农夫”。
  为什么中国农民对土地会有如此深深的眷恋呢?事实上,耙梳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尚农重农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历代统治者皆把农事与自己的万世基业相联系,把它当做国家命脉而加以强调;但是另一方面,传统社会森严的等级结构,又将从事稼穑之民众置于等级结构的最底层,注重脑力而轻视体力劳动的心理作用,终究還是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基本轨迹。在传统社会中,对农业重要地位的深刻认识与对农民社会形象的轻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社会现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农民形象要说有所改观,可能最明显的是增添了几分激情与澎湃,在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中继续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故事。然而“布满皱纹的皮肤、缠着破布的手指、粗糙的手指甲、皲裂的嘴唇、发黄的粗布以及粗瓷碗里黄褐色的茶水”,依然是我们在画家的作品中经常看到的形象。高晓声笔下的农民——李顺大,尽管已体现出了翻身农民朴素的阶级感情以及永远跟着党走的坚定信念,但是在另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不善思考、不分是非、一味盲从的性格特点,依然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形象。
  二、 新农村视阈下的新农民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
  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并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的,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它不仅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应包括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故此,笔者认为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关键是大力培育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型农民,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下的新农民。
  首先,从社会地位上来看,新农村体制下的农民,是一个处于真正主体地位的农民。可以这么说:拥有真正的主体性,正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分别所在。当前,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全国上下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尽管现代化首先是工业化,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意味着农民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产值也在减少,但是农民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依然处于主体地位。这首先就表现在中国整个人口结构中,农民依然是最大的社会群体和生产群体,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可以说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完整的。这就意味着,在中国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不容改变的。如果再从近代中国革命的角度来看,农民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上所体现出来的火热的激情,亦不容抹杀。特别是农民在经营方式上面所体现出来的首创精神,更是开创了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大大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而且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正是由于如此,我们说现代农民依然是中国现代化的主体。这也就意味着,凡是持有忽视农民的作用,进而产生对农民的歧视与偏见的人,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漠视,更是对中国未来的不负责任。一句话,现代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主体。   其次,新农村体制下的农民,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素养和具备相应技术水平的农民,同时兼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的特点和优点。众所周知,中国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模式,与当前实现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这就要求现代农民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以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物质装备水平,同时要科学的管理农业,从而使农业由自然经济农业转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业。也就是说,现代农民应该是一个懂科学、会经营的管理者。与此同时,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此外,从思维观念来看,现代农民应该摒弃传统农民的那种胆小守旧、固步自封、害怕变革的思维观念及价值取向,取代的应该是一种开拓进取、积极向上、追求效率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应尤为重视与迫切。
  最后,新农村体制下的农民,应该是一个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受到尊重的形象。如果现代农民依然还是一个农夫,那么我们的现代化到底要在什么时候实现?就算实现所谓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不要也罢。基于这一认识,可以说,只有尊重农民的地位与形象,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与首创精神,新农村建设才是完整的,由此体现出来的农民形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
  三、 几点思考
  从传统的“农夫”到现代的“农民”,尽管只是一字之差,但其中所体现出的社会转型,却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即便到现在,从农民身上依然可寻求到传统农民的影子。由此也引发我们对“三农” 问题的几点思考。
  首先,通过前面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农民形象问题,及由此涉及到的当前的“三农”问题,虽然是一个现实的课题,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却是一个历史问题。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从近代以来面对全球现代化趋势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问题。随着现代化浪潮中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工业、城市和工人等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开始逐渐显现,进而才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人为地割断历史的延续不仅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甚至会走向反面。
  其次,我们所谓历史的延续性,不仅仅要注意去除历史发展进程中附带的一些糟粕,同时也要注意历史上关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事实上,从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民国以来,农村问题就成为引人注目的大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機”、“救济农村”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乡村建设”、“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因此,可以说“历史所积累的认识价值却是永恒的。回观历史,并将当代三农问题置于近代历史进程加以审视,才能够厘清其形成、演变的趋向,也才可以认清其时代特征。”
  最后,我们必须要看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能仅仅局限于盖几幢大楼就美其名曰“新农村”,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首要的甚或是最重要的,恐怕应该是培育新农民的形象和素质。从传统社会一路走来的现代农民,要从传统中剔除一些不合时宜的特征,努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下的新农民。这才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该塑造的一个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农民地位与形象的标签。
  参考文献:
  [1] 建设新农村,当好新农民[N].人民日报,2006-03-02(6).
  [2] 先明.历史学视野下的“三农”问题[N].光明日报,2004-06-22(B3).[责任编辑 李 可]
其他文献
摘 要:“主讲制”和校外教师“辅教制”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目的在于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因此,对“双导师”制的意义和途径进行了论述,并认为实施“双导师”制在全面提升素质、培养实践技能、构建科学的体系等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教学;双导师制;国际贸易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137-02  目前,“
期刊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当前,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城乡基础教育服务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标准、指标体系、现状和实现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从
期刊
摘 要:作为航海类高职院的一名大学生思政课教师,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已提到的人才强国战略、文化强国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高度,必须以强化海洋文化人才培养特色和服务人才技术技能培养重点为己任,提高航海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以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市场需要;人才培养;大学生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观光农业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以河南省叶县福旺蔬菜种植采摘基地为样本,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此类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平原地区;城郊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4 F592.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118-02  引言  观光农业,也被称为生态休闲
期刊
摘 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是我国正在建立的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三大支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保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在性质、筹资模式、缴费来源等方面既有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通过两种制度的比较,目前,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应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为主、发展企业年金为辅,两者共同构筑中国现代养老保险体系。  关键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比较  中图分类号:F480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以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基点,实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代理成本的关系,以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利益相关者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优化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成本最小化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股权结构;代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
期刊
摘 要:资产收益率(ROA)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一个良好代表指标,所以,以此为解释变量,以反映商业银行个体情况的代表指标净贷款余额占总资产的比重(NL/TA)、流动比率(LR)以及规模(TA)和反映宏观经济情况的代表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被解释变量,以中国的15家上市银行一共1994—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这几个变量联合起来对商业银行的盈利
期刊
摘 要:为了解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对大学生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调研。选取重庆科技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李克特量表对与大学生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该校大学生在人身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引起关注,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安全意识;大学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乡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一些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等。因此,积极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制定正确的对策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是从兴城市南大山乡新民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因为拥有人才、科研和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城市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地方高校在城市建设中的突出优势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试从地方高校与城市发展的定位、功能及特征入手,全面分析地方高校在城市发展中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地方高校;现实价值;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