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故事化教学”方式,阐述故事化教学的优势、故事化教学的主体、原则及方式,通过生动的事例与观点相结合,反映“故事化教学”在当前课程背景下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故事化教学 生物学教学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相信许多人小时侯最喜欢做的事之一就是听故事,听上下五千年事,品世间悲欢离合,故事中传奇的人物命运、跌荡的故事情节往往让听者欲罢不能。笔者以此为启发,尝试让教学故事化,帮助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营造生动高效的故事化课堂。
1、“讲”故事的原因
1.1 营造愉快氛围,让学生对课堂心生向往
无数的事例证明在对任何知识的学习或者技能的掌握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往往能让结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则像一股清泉潺潺的留过学生们的心田,故事化的课堂恰恰能快速调动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无限向往。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中,当要探究“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吗?原因?”时,笔者就以这样的故事作为实例:“前两天休息,我早起买了个包子,就和朋友到滨江公园去玩儿,当时看到滚滚的长江,心情真叫一个澎湃啊!于是我生平第一次坐了次快艇,谁知道快艇刚一加速,我可怜的包子就落水了,这几天我一直寝食难安,心想长江这个生态系统会不会因为那个包子就崩溃吧。”学生当然笑着摇头否认,而且体会到河流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并没有受到特别影响。笔者又趁势追问:“为什么不会呢?你们猜想这个落水的包子可能有几种下场?”“被鱼吃了,泡没了,可能被细菌分解了……”在五花八门的答案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的方法,课堂氛围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迅速被激活。
1.2 巧析难解知识,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笔者在给必修班上课的过程中,遇到了一道关于豌豆种子中种皮颜色和子叶颜色的遗传题目,由于是必修班且课时有限,没有按常规思路解析,而是用一个小故事轻松化解:“自然界中生命的轨迹总有着惊人的相似,你们看看种子的结构图像不像是正在母体中孕育的胎儿,种皮就相当于是母亲的肚皮,它的颜色取决于母本;而子叶就相当于是胎儿,它的颜色当然就由双亲共同决定啦。”这样原本抽象难解的知识就被迎刃而解了。
1.3 体会百味人生,铸造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是科学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包含兴趣、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故事化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播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在探寻科学真谛的长河中所展现的宝贵的科学品质,为人们树立了一块块历史的丰碑。教师不妨在课堂中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展现他们的百味人生,比如“孟德尔8年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盼故事反映了孟德尔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意志力;“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故事反映了达尔文坚持实践、寻求真理的精神;“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说明了科学无界、机遇偏爱思考者的科学哲理;“童第周”的故事反映了他甘于奉献、热爱祖国的优秀品格……学生在这一篇篇故事中分享着科学研究的喜怒哀乐,熏染着科学家们高尚的科学品质。相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成就动机的引导、健康情感的培养、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故事讲述者的选择
2.1 教师预设
作为教学的引领者,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各个环节运用故事化教学手段。故事用于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犹如电影的序幕,开始就燃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用于过渡,机智转换。轻松的语言和形式可以紧扣学生的心弦,将孩子们带人知识的新天地;用于结课,完美谢幕。这样不仅对教学内容能梳理概括,提炼升华,还能延伸教学内容,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学生主创
或许有人提出在当前提倡“生本课堂”的理念下,这种“你来讲,我来听”的模式是否已经落伍了,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来讨论谁来“讲”的问题了,在一次复习课上谈到鉴定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问题,由于距离新授课有一段时间了,问了好几位学生都没能答出,这时又请了一位男生却回答得十分顺利,笔者问他有没有什么记忆的窍门,这位学生憨憨地笑了笑说:“我就把细胞想成一个桃儿,桃肉是细胞质,桃核就是细胞核。现在这个桃肉已经红透了,RNA主要在细胞质,也就在红色的桃肉里,所以鉴定RNA用吡罗红,而且RNA和红色的英文Red第一个字母相同。”说到这儿很多学生都开始频频点头,接着他又说“桃核是稀有的绿色,DNA主要在细胞核,也就是在绿核中,鉴定DNA可以用甲基绿。”说完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位学生回答后,笔者及时肯定了他勤于思考的优点,并且鼓励学生以后把有关每节课的“奇思妙想”写进导学案的学后小结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学生这个力量,教育就失去了根本。”此案例中学生想他们所想,用独特的视角’参与课堂,在这个动态生成的故事课堂中,着实做了一回“主讲人”。
2.3 师生共建
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节中,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准备这节内容时,先运用导学案请学生自习并完成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图解,接着便运用故事化教学方法。
师:同学们知道在叶绿体中谁能捕获并且吸收大量的光能?
生(异口同声):叶绿体中的色素。
师:打个比方,色素就是一个人,色素吸收了大量光能,就像一个人有了钱,而有钱人最怕的是什么?
生(众说纷纭):没命了,钱没了……
师:对了,这有了钱最怕就是被贼惦记了,可就有那么一个自不量力的小偷来了,而且下场非常可悲,你们猜是谁?
生(狐疑地说):H2O。
师:水在强大的光能下被光解了,产生了[H]和O2,你看看多惨,直接就升天了(哄堂大笑)。看来还是要诚实做人,不过有人见一个不行那就两个一起来,团结力量大嘛。 生:是ADP和Pi(还没等笔者发问,学生就抢着回答)。
师:嗯……没错他们俩运气好点,偷了些钱——能量,立马就变形了,变成有钱人啦。
生:ATP(气氛高涨)。
师:光反应的故事就讲完了,下面暗反应的主角要登场了,他可是个既懒惰又爱生气的家伙,我们请化学课代表来侦察侦察。
化学课代表:应该是CO2。
师:相信大家都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吧,里面也有一只懒惰的羊。
生(坚定地回答中又带着一丝不解):懒羊羊。
师:懒羊羊就是我们这的CO2,那懒羊羊偷懒的时候,一般都是谁能治的了它呢?
生:喜羊羊——C5。
师:CO2被C5说服后就手牵着手高高兴兴去反应了,产生了两份……
生:C3。
师:那C8这只羊太小了,只有3个月大,在外面不小心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生:找个指路人,打电话,坐出租车……(各有高招)。
师:先要找个指路人,能还原它回家之路。
生:[H](群情激昂)。
师:接下来不管打电话还是坐车是不是都要钱啊,那你找找这里谁比较有钱,而且这钱还来路不正。
生:ATP。
师:哎,没错,这不义之财最后还是要回归社会的,所以C3的还原之路需要[H]供氢,还需要ATP供能,最后生成……
生:(CH2O)。
在这则案例中,师生间看似随意实则环环相扣的对答中,精彩演绎了故事课堂的师生共建,达成了教学目标的水道渠成,不露声色地渗透情感价值取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故事的设计中,在这场思想火花的崩撞中,师生的心灵彼此交汇。
3、“讲”故事的方式
3.1 故事化教学的原则
虽然许多教师都曾在课堂中运用过故事化教学手段,但是在教学组织和处理上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故事内容是否具有教学性。有些课堂中故事的叙述纯粹只是为了让教学达到表面上的一种“欣欣向荣”,在学生的心中如“燕过无痕”般没有留下任何思的痕迹。只有具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引发思索、探询其理。
(2)关注选择的故事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历,有些故事情节与教学内容衔接不自然,或者故事相关的背景、事物等与学生的生活完全脱节,好比对现在的学生提起“功夫熊猫”可谓无人不知,可提到“铁臂阿童木”基本就一无所知。故事情境也就失去真实性,学生对于故事一知半解,故事化教学也失去其意义。
3.2 故事化教学的形式
笔者多次提到“讲”这个词,给人感觉教师在这种教学形式中就只能充当刻板的“播报员”的角色,形式非常的单一,其实这简单的“讲”中却也蕴涵着大学问。比如语速,一段叙述中突然的抑扬顿挫甚至是留白,都可能让人思绪飞扬,让学生们从自己的心境出发,了解故事、想象故事,结合已有的旧知去探索,不经意问,获得隐藏在故事背后更多的东西。比如体态,学习“DNA的复制”中解旋所需条件时,教师用自己的双手模拟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解旋时用尽全力才解开一段,有学生马上就想到需要能量。又如一段故事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甚至是师生的相声、小品、歌舞表演等的形式出现,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只要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以故事为载体,以兴趣支点、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内容和目标无形的浸润其中,让学生自然而习得,学与教浑然一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努力用心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的教育,故事化教学方式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为学生所欢迎和接受,使学生充满灵气,让课堂充满活力,用形象生动的故事叩开学生心灵的大门,让知识如和煦的春风吹进学生心田。
关键词:故事化教学 生物学教学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相信许多人小时侯最喜欢做的事之一就是听故事,听上下五千年事,品世间悲欢离合,故事中传奇的人物命运、跌荡的故事情节往往让听者欲罢不能。笔者以此为启发,尝试让教学故事化,帮助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营造生动高效的故事化课堂。
1、“讲”故事的原因
1.1 营造愉快氛围,让学生对课堂心生向往
无数的事例证明在对任何知识的学习或者技能的掌握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往往能让结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则像一股清泉潺潺的留过学生们的心田,故事化的课堂恰恰能快速调动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无限向往。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中,当要探究“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吗?原因?”时,笔者就以这样的故事作为实例:“前两天休息,我早起买了个包子,就和朋友到滨江公园去玩儿,当时看到滚滚的长江,心情真叫一个澎湃啊!于是我生平第一次坐了次快艇,谁知道快艇刚一加速,我可怜的包子就落水了,这几天我一直寝食难安,心想长江这个生态系统会不会因为那个包子就崩溃吧。”学生当然笑着摇头否认,而且体会到河流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并没有受到特别影响。笔者又趁势追问:“为什么不会呢?你们猜想这个落水的包子可能有几种下场?”“被鱼吃了,泡没了,可能被细菌分解了……”在五花八门的答案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的方法,课堂氛围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迅速被激活。
1.2 巧析难解知识,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笔者在给必修班上课的过程中,遇到了一道关于豌豆种子中种皮颜色和子叶颜色的遗传题目,由于是必修班且课时有限,没有按常规思路解析,而是用一个小故事轻松化解:“自然界中生命的轨迹总有着惊人的相似,你们看看种子的结构图像不像是正在母体中孕育的胎儿,种皮就相当于是母亲的肚皮,它的颜色取决于母本;而子叶就相当于是胎儿,它的颜色当然就由双亲共同决定啦。”这样原本抽象难解的知识就被迎刃而解了。
1.3 体会百味人生,铸造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是科学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包含兴趣、情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故事化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播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在探寻科学真谛的长河中所展现的宝贵的科学品质,为人们树立了一块块历史的丰碑。教师不妨在课堂中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展现他们的百味人生,比如“孟德尔8年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盼故事反映了孟德尔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意志力;“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故事反映了达尔文坚持实践、寻求真理的精神;“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说明了科学无界、机遇偏爱思考者的科学哲理;“童第周”的故事反映了他甘于奉献、热爱祖国的优秀品格……学生在这一篇篇故事中分享着科学研究的喜怒哀乐,熏染着科学家们高尚的科学品质。相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成就动机的引导、健康情感的培养、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故事讲述者的选择
2.1 教师预设
作为教学的引领者,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各个环节运用故事化教学手段。故事用于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犹如电影的序幕,开始就燃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用于过渡,机智转换。轻松的语言和形式可以紧扣学生的心弦,将孩子们带人知识的新天地;用于结课,完美谢幕。这样不仅对教学内容能梳理概括,提炼升华,还能延伸教学内容,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学生主创
或许有人提出在当前提倡“生本课堂”的理念下,这种“你来讲,我来听”的模式是否已经落伍了,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来讨论谁来“讲”的问题了,在一次复习课上谈到鉴定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问题,由于距离新授课有一段时间了,问了好几位学生都没能答出,这时又请了一位男生却回答得十分顺利,笔者问他有没有什么记忆的窍门,这位学生憨憨地笑了笑说:“我就把细胞想成一个桃儿,桃肉是细胞质,桃核就是细胞核。现在这个桃肉已经红透了,RNA主要在细胞质,也就在红色的桃肉里,所以鉴定RNA用吡罗红,而且RNA和红色的英文Red第一个字母相同。”说到这儿很多学生都开始频频点头,接着他又说“桃核是稀有的绿色,DNA主要在细胞核,也就是在绿核中,鉴定DNA可以用甲基绿。”说完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位学生回答后,笔者及时肯定了他勤于思考的优点,并且鼓励学生以后把有关每节课的“奇思妙想”写进导学案的学后小结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学生这个力量,教育就失去了根本。”此案例中学生想他们所想,用独特的视角’参与课堂,在这个动态生成的故事课堂中,着实做了一回“主讲人”。
2.3 师生共建
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节中,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准备这节内容时,先运用导学案请学生自习并完成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图解,接着便运用故事化教学方法。
师:同学们知道在叶绿体中谁能捕获并且吸收大量的光能?
生(异口同声):叶绿体中的色素。
师:打个比方,色素就是一个人,色素吸收了大量光能,就像一个人有了钱,而有钱人最怕的是什么?
生(众说纷纭):没命了,钱没了……
师:对了,这有了钱最怕就是被贼惦记了,可就有那么一个自不量力的小偷来了,而且下场非常可悲,你们猜是谁?
生(狐疑地说):H2O。
师:水在强大的光能下被光解了,产生了[H]和O2,你看看多惨,直接就升天了(哄堂大笑)。看来还是要诚实做人,不过有人见一个不行那就两个一起来,团结力量大嘛。 生:是ADP和Pi(还没等笔者发问,学生就抢着回答)。
师:嗯……没错他们俩运气好点,偷了些钱——能量,立马就变形了,变成有钱人啦。
生:ATP(气氛高涨)。
师:光反应的故事就讲完了,下面暗反应的主角要登场了,他可是个既懒惰又爱生气的家伙,我们请化学课代表来侦察侦察。
化学课代表:应该是CO2。
师:相信大家都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吧,里面也有一只懒惰的羊。
生(坚定地回答中又带着一丝不解):懒羊羊。
师:懒羊羊就是我们这的CO2,那懒羊羊偷懒的时候,一般都是谁能治的了它呢?
生:喜羊羊——C5。
师:CO2被C5说服后就手牵着手高高兴兴去反应了,产生了两份……
生:C3。
师:那C8这只羊太小了,只有3个月大,在外面不小心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生:找个指路人,打电话,坐出租车……(各有高招)。
师:先要找个指路人,能还原它回家之路。
生:[H](群情激昂)。
师:接下来不管打电话还是坐车是不是都要钱啊,那你找找这里谁比较有钱,而且这钱还来路不正。
生:ATP。
师:哎,没错,这不义之财最后还是要回归社会的,所以C3的还原之路需要[H]供氢,还需要ATP供能,最后生成……
生:(CH2O)。
在这则案例中,师生间看似随意实则环环相扣的对答中,精彩演绎了故事课堂的师生共建,达成了教学目标的水道渠成,不露声色地渗透情感价值取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故事的设计中,在这场思想火花的崩撞中,师生的心灵彼此交汇。
3、“讲”故事的方式
3.1 故事化教学的原则
虽然许多教师都曾在课堂中运用过故事化教学手段,但是在教学组织和处理上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故事内容是否具有教学性。有些课堂中故事的叙述纯粹只是为了让教学达到表面上的一种“欣欣向荣”,在学生的心中如“燕过无痕”般没有留下任何思的痕迹。只有具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引发思索、探询其理。
(2)关注选择的故事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历,有些故事情节与教学内容衔接不自然,或者故事相关的背景、事物等与学生的生活完全脱节,好比对现在的学生提起“功夫熊猫”可谓无人不知,可提到“铁臂阿童木”基本就一无所知。故事情境也就失去真实性,学生对于故事一知半解,故事化教学也失去其意义。
3.2 故事化教学的形式
笔者多次提到“讲”这个词,给人感觉教师在这种教学形式中就只能充当刻板的“播报员”的角色,形式非常的单一,其实这简单的“讲”中却也蕴涵着大学问。比如语速,一段叙述中突然的抑扬顿挫甚至是留白,都可能让人思绪飞扬,让学生们从自己的心境出发,了解故事、想象故事,结合已有的旧知去探索,不经意问,获得隐藏在故事背后更多的东西。比如体态,学习“DNA的复制”中解旋所需条件时,教师用自己的双手模拟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解旋时用尽全力才解开一段,有学生马上就想到需要能量。又如一段故事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甚至是师生的相声、小品、歌舞表演等的形式出现,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只要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以故事为载体,以兴趣支点、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内容和目标无形的浸润其中,让学生自然而习得,学与教浑然一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努力用心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的教育,故事化教学方式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为学生所欢迎和接受,使学生充满灵气,让课堂充满活力,用形象生动的故事叩开学生心灵的大门,让知识如和煦的春风吹进学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