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侧(组诗)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山记
  你容易弄混山的辈分 而山
  绝不会记错人与神交替的所有悲喜
  一座山 是一种提醒
  你的骨头让山学会了疼痛
  你的疼痛 让山习惯了遗忘
  有人在蓝色山峦上种植结晶的怨愤
  山将多余的石头掀上天空
  它让星星多了三种身影
  瘦弱的山 从祖母木瓢中
  啜饮河一般沸腾的安慰 山有些焦渴
  它把旧事藏在泥塑的波澜间
  它有羞愧的爱和天色
  苍老的山有十一种儿子 它们散养在
  风云中 嘈杂的儿子 是石头的
  未来 也是树根与月亮的往昔
  死去多次的山为何能一再复活?
  你是举着篝火疾行的人 山被一列列
  移上肩头 你负载着命定的沉重远去
  某日 一座最新的山
  从猎猎茅草的须蔓间长出
  这青涩的歌谣 在风的喉间
  卡了一下 就被裹进了岩石的爱憎深处
  山在祖先的凝望里找到了
  那粒鲜艳的米
  在黎明另一侧
  黎明是一道描红的缝隙 你看见风
  缓缓卷过枝条上悬坠的鸟声
  城市随鸟事盘旋 而晨光
  已接近了 街衢最初的悸动
  天地保留着既定的爱与期盼
  苦痛仍透出黯淡的光斑 但天地在
  一丛绿草间 活着 这泥与泪水合成的
  器皿 已经受过多重锤击
  谁是谎言的护卫者?这须髯斑白的人
  依旧那么羸弱 他将把谎言
  镂刻成时代的哪一种形状?
  入时的苦难在晨光中摇荡 这
  是不是时代的另一种预示?风向
  随爱憎变换 但已不可能
  再次指向你和我们嶙峋的祝福
  站在淤泥中的孩子 举着
  一张枯焦的纸 举着
  历史预定已久的墓地
  太阳已早拟定了下落的路线
  但此刻 它必须艰难地
  升起 必须在腐烂的骨骼上
  刻下属于未来的第一声呼喊
  黎明:一种早期的遗忘
  关于雨
  雨。石头饥饿时你说出什么。
  雨。墓碑指向唯一的天空。
  雨。土是死去过千百遍的传说。
  雨。水的另一种梦境正在缓缓浮动。
  雨:火与火的往事势不两立:
  雨:蝴蝶飞翔,它有鹰无法复制的方向:
  雨:风,开始风化:
  雨:一种谜语,属于雨的骨节:
  雨;去年坍塌的墙遍布紫花;
  雨;雨滴的斑纹可以安置谁多余的机构;
  雨;脊梁是斜的,未来的脊梁该如何倾斜;
  雨;誓言,即将消失;
  雨……
  雨,在找那滴让信仰弯曲的雨……
  青草起了
  “青草起了——”
  祖母几十年前说过的话
  还挂在空中 这也是丛总在生长的草啊
  青草从泥缝里爬上来 像泥土的某种梦境
  青草有弯弯曲曲的喜悦 有一滴露
  越顶越高的光芒
  祖母看着草慢慢爬向黄昏高处
  这些绿色星光 是蝴蝶的最初习惯
  是乡土的问候以及感激
  青草还感激过谁?鸟的春天
  也是风与雨滴的春天 祖母不断老去
  她从风里拾起过多少凌乱的草?
  “青草起了——”这些死去过无数次的草
  又活在了我们坚硬的遗忘深处
  青草起了——祖母古老的身影
  依旧在草根侧面微微颤动
  我
  盛夏适合熬蒲公英水饮以度日
  而石榴树 在燃烧着
  田埂上站满了多余的神
  他们有些羸弱 像一堆零乱的骨头
  他们因消失而持久地活着
  土粒呼啸 谁放弃了铜制的杯盏?
  蒲公英仍是苍绿而古老的
  石榴树 燃烧着
  一个遗忘者拥有更多的未来
  锡箔包裹的未来 让雨声
  虬曲 神听见了自己骨节中
  灿烂的苦难 神让雨声
  梦境般活着——
  只有我和你
  可以背对神静立
  你是飞翔得有些倦怠的石头
  我是石头的影子 我
  让神的爱憎变得漫长 具体
  而石榴树 只能
  赤裸地燃烧着
  苞谷小记
  “苞谷有二十四种效用呢……”
  黧黑的堂兄喘着气,对那边来的人说。
  堂兄双手粘满了黑泥,
  他刚将山土上的苞谷苗栽完。
  “有哪二十四种效用呢?你说说看。”
  那边来的人说。他的身影
  仿佛是鋪在泥土上的某种尿素。
  “第一、饿了填肚子;第二、煮酒;
  第三、喂猪;第四、喂牛;第五、
  喂狗;第六、喂喂不饱的狗……”
  堂兄冲太阳笑了笑,说:
  “不好意思,这第五和第六
  不算重复,各是各的狗呢——”
  那边来的人
  从地里拔起一株苞谷苗,
  凑近鼻孔闻了闻,说:“嫩。好香!”
  “苞谷粑才叫香呢!香得像一大堆祖宗!   这些苞谷苗,小孙子一样。等它们
  ‘轰’一声长大,我们就可算是见到祖宗了……”
  堂兄说。说得脚边的石头,
  也很想流着口水去见列祖列宗。
  “啥祖宗?这些苞谷苗,
  赶紧铲了!”那边来的人说着,
  又从地里拔起,
  一株嫩苗。土粒吱吱作响。
  已无法细说土粒和土粒是如何争吵的了
  如今已是大暑,满坡苞谷
  终于长成了不负黑土的又一茬丰硕。
  “都来叩拜一下这些
  焦黄色祖宗吧——”堂兄
  将掰下的第一个苞谷,扔给了
  山脊上哇哇直叫的黑鴉。
  野 瀑
  我认识一些省级瀑布 一些
  地市级瀑布 一些县乡级
  瀑布 一些村级瀑布
  它们一般都挂牌营业 收费
  使用普通话解说自己的跌落缘由
  用中英等文字标注自己的
  得失以及苦乐
  它们哗啦啦的述说淌过众多倾斜的张望
  它们让一部分山
  陡然悬垂
  它们是飞舞的水试图挽留的往昔
  而这处野瀑只是一道裸露的灵魂
  没有固定的形状 风一起
  就将不为人所知的粗粝之美
  扬上 黑鸟狭窄的脸
  它不需要额外的命名 它
  是自己的见证者 也是最有理由
  遗忘自己的人
  它挟带季节的期许与沉默 恨及
  疼痛 它是大地的另一种活法
  是将大地掀向未来的勇气
  它让周围的石头一如既往地活着
  星辰之路
  灰黑的未来 依旧板结着
  这片天空 该如何
  找到自己生存的勇气?
  路?你是说真的有一种
  让道路存在的可能性?
  死去多年的石头 在风中
  重新咳出苍绿之声 它是否仍将
  再度艰难地死去?
  道路是某种方向。凌乱的方向
  被风慢慢捋顺 但仍是三种以上的
  方向 它将通往几种目的?
  有人拾起灯的誓词
  而未来依旧灰黑 是一种
  暗到极点的期待 还是启迪?
  我不想和风探讨更多的远
  我不想让粘满汗渍的天空
  滑向 一朵花
  破碎的追忆
  星辰上路 它们细数自己的足迹
  在转过史册的一刹
  照耀 大地的痛处……
其他文献
1  老家对于牲口一类统称为“牲灵”,我一度怀疑到底是“牲灵”还是“生灵”,没有人告诉我这个答案。  父亲一天书都没有读过,严格来说,应该是读过一天书的。听已经躺在村后那片土堆里的奶奶说过,父亲上学的第一天就跟着邻居李大军藏在了大军爷爷瘸老三为自己准备的那口油黑乌亮的棺材里。母亲生逢“赶英超美”的时代,却连村里的校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后来草草上过几天夜校,也算是沾了国家扫盲教育的光,勉强能够“画”
期刊
我的耳机正在播放G调的木吉他卡农,下一首是电吉他版的,这两种版本之间有细微的差别,就像风吹在杨树尖与船帆布上的不同,一种原始、干净而另一种冲动浓烈。在嚼完嘴里的澳洲薯片前,我无法将听到的旋律随口哼出来,它是种非常坚硬的薯片,简朴的包装袋上面用英文印着“红石头”一词。我用上下两排臼齿在薯片的表面来回厮磨,尽量不夸大嘴里的动静,同时关注着经过的人们。  他们看上去相当平静,三五成群地从行政楼前的小广场
期刊
我渴望有一个安静的书桌。  但是,我没能如愿。我们刚来北京安家一个月,租住在中航广场内一间四十平米的小屋里,房价昂贵,我们在阳台上铺了一张小床,拉上窗帘,将其隔为二居室。孩子在北京一家高考培训班借读,放学后就在阳台的小桌上复习功课。只要他回来,我们做什么事都轻手轻脚,唯恐打扰这个高考的学子。  我常常走到屋子外面,那里有将近一亩的荒地,也许因为建筑审批时卡了壳,又或者其它原因,那块地用一个围栏围住
期刊
1.跟着风,来到桐庐  把自己扮成一朵浪花的后裔,把小小的耳朵和眼睛打开,循着风声的漩涡。自河姆古渡出发,向西北——  去富春江,去桐君山。进入到桐庐最美最茂盛的身体里面。  一路寂静,沿着水流,沿着季节。  现在,我已抵达秋天的桐庐。彩虹如桥,江水如练。我忘却生之维艰的忧伤。在钟灵毓秀的桐庐,我是她新来的居民。我效仿范仲淹,赞叹这片土地的奇山异水,把传世名篇《潇洒桐庐郡十咏》一一吟哦。我效仿严子
期刊
很久没有这么过瘾地读一本小说了,小说的名字叫《女船王》。  《女船王》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出身商人世家的主人公郑李氏,原本家境殷实,生活安稳。因丈夫郑文章突然被日本间谍机构离奇“绑架”,公公惊吓猝死。家族的航运公司失去掌舵人,软弱的寡嫂又提出分家,大厦将倾。看似柔弱的郑李氏为告慰公公和丈夫的在天之灵,毅然挑起家庭和公司两副重担。当她第一次在银行贷款合约上签上自己的新名字“郑李文续”时,是一种历尽大
期刊
十六岁那年,我跟着村里的三个中年人去登封大冶镇,想在那里好好挖煤挣钱。抵达的第十天,附近一家煤矿出了透水事故,闷住三十几个人,于是全镇所有的私人煤矿都被关停。矿务局的工作人员每天骑着摩托车来回巡察。没有哪个矿老板敢撕掉贴在井架上的封条。重新开矿的日子遥遥无期。我们等了几天,不想再等下去。我们决定去王村。那是隶属登封县的另一个乡村,离大冶镇有近百里远。  去王村那天竟然下起了雪。我们四个人好不容易挤
期刊
我的祖母去世已整整三十一年了,可我还是经常想起她,想起她历经磨难的人生和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在深感哀伤的同时,心中充满了对她老人家的敬意。下面记述的事情,是祖母在世时陆陆续续叙说的……  (一)  我的祖母十六岁从柴桥胡家嫁到北仑白峰百丈塘村,共生育了五个子女,三子二女。当时祖父在轮船上工作,家里有几分薄田。祖父念过书,是村里稀有的文化人,在家时经常有人找他写些分书、地契等文书,完事后会送点老酒鱼
期刊
山村络石  春末,午后,被山村里的络石感动。络石非石,一种爬藤植物。  一条盘山公路悬在山壁上晃晃荡荡,车子盘旋了半个多小时后,拐入裤带般勒在山腰上的水泥小路,绕了两个“W”形的大转弯后,到达村口。村庄叫王家山,偏远,无名气,没有卷入开发的潮流,城市的虚华和喧嚣还没有复制到这里。这样的地方,我才能找到自在。  村外有两叠弧形的梯田,间隔种着几层麦子和洋芋,麦子毛茸茸的穗子已开始透黄,洋芋的茎叶绿沉
期刊
沉 默  先源于恐惧,后源于算计  还有一种沉默  源于对沉默的失望和不原谅  从梦想跌落到底  逆着狂沙独自往前走  人生的转折,不一定都在繁华处  也在失去时。或许  会在某个时段某个拐弯处觉醒  入 心  触动我灵魂的不是风  是它带来的气息  平静我内心的不是月  是它带来的明亮亮  眼前的一情一景  呈现的是实像,也有虚幻  这世间的万物万象  唯有入心,才是真实不虚的  天台宗  追寻
期刊
童年懵懂无知,少年多愁善感,都在故乡度过。年轻时离开,把世事看得简单,总以为你可以四处游荡,什么时候荡累了,想回来,就回来。故乡固若磐石,必定一直在那里等你,无需条件和理由。  直到有一天,故乡人事已非,连空壳也将消失殆尽,才知道故乡并非磐石,而只是心底里的怀念。闭上眼,满耳是故乡河流哗哗的水声,在这水声里我走近故乡,走近生命的源头。  一  我的故乡——奉化市江口街道蒋葭浦村,是鄞奉平原上一个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