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往事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和县的土楼挺多,据县志记载,解放前就拥有476座。我出生于平和坂仔一个叫黄坡楼的土楼里。黄坡楼不大也不高,总面积大约在1000平方米,上下两层,土木结构,坐北朝南。小时候听奶奶说,这座土楼修建了年代挺久远,有几百年的历史。
  师范毕业后,我分配回坂仔镇乡下教书。有一次,在查阅铜壶林氏族谱中,无意发现了关于黄坡楼的一些文字记载。才得知黄坡楼是漳州古代大富翁林六公的孙子所建,建楼的时间大约是在元末明初,住在这座土楼里的林姓人家多为林六公的后裔。看到这段记载,再听土楼里老人讲授修建黄坡楼一些艰辛创业史,让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对家乡这座土楼生出了深深的敬意。
  黄坡楼共有16单元,居住了100多个村民。每天早上,公鸡一打鸣,整个土楼就热闹起来。井里打水的声音,洗菜哗啦啦的声音,洗衣服的棒槌声,小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大人的谈笑声,汇成一曲动人的土楼晨曲。
  黄坡楼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楼门。这个大楼门是由三块巨大的条石围拱成一个“同”字形而成。大楼门上厚厚的土墙里镶着一块一尺多宽,一米多长的青石板。青石板上面用楷书豁然刻印着“黄坡楼”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配上一丈多高的楼门,端庄气派。据村里老人说,因为土楼的井水来自离土楼西边一公里处的黄坡暗泉,饮水思源,便起名为黄坡楼。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远处升起红霞。土楼边上的百年龙眼树下,便是孩子们的天堂。大的小的,男的女的,一大群孩子都聚集在一起玩游戏:有跳绳、踢毽子、打寸棒的,当然,最有趣的是玩翘翘板。以前农村土楼最多的是长板凳,从土楼里搬出两条长板凳,先把一条长板凳置于地上,另一条横跨上面。板凳两端轮流坐上一个小孩子,像翘翘板的玩法一样一高一低地晃着。其他的小朋友拍手唱起童谣:“天黑黑,要下雨,阿公拿锄头去掘芋,掘也掘,掘着一尾旋溜鼓,咿呀嘿的趣味……”当年的农村玩具相当匮乏,这样简陋的游戏便引领着一种时尚,欢乐的记忆一直荡漾在我的心头。
  到了晚上,土楼门两边的青石板凳便聚集了一大群的村民。有老人,有青年,有妇女,有姑娘,有小孩子,大家迎着南面徐徐吹来的微风,谈论播种或者秋收的趣事。其中有年纪最大的林狗公,他最喜欢讲土楼的故事。我听他讲过土楼先祖大富翁林六公到漳州烧掉11家布店的故事;也听他讲过顺天皇帝林爽文去台湾前“客鸟含书”的故事;还有听他讲福仙埔山“三龟斗一虾”的故事等等。狗公讲的故事很多很多,讲起故事,白白的眉毛和胡子一抖一抖,认真又风趣,土楼的故事时刻散发出悠远的气息,撩拨着我天真无邪的心灵,让年少的我在一个个故事里度过了有趣的时光。
  那时候,土楼里谁家要是杀猪了,我们就会感到很开心。当年的猪是用自家剩饭剩菜,或者是蔬菜梗叶喂养,养大一头猪不容易,要将近一年光景。那年谁家杀猪,土楼里有空闲的青壮人都会来帮忙。从赶猪出圈到摁猪放血,到烧开水去猪毛,最后剖腹清内脏,大家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小孩子的心一早起来也是揪得紧紧的,因为卖猪的村民在卖掉猪肉之后,就会把大脸盆里的猪血、猪大肠、还有部分猪头猪尾的猪杂肉混合大菠菜炒成一大锅,然后用大瓷碗装起,一家一大碗,一户挨一户地送过去,让村民们也分享一下卖猪的快乐。在那物质十分贫乏的年代,这种略带荤味的猪血菜,便是难得一尝的美味佳肴。多少年过去了,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猪血菜芳香,依然吸引着我的味蕾,成为一种乡愁的记忆。
  那时候逢年过节,土楼里的家家户户都要做米粿。做米粿工序复杂,提前一天,土楼里的妇女就会把或多或少的新米放在木桶里浸泡。土楼里只有一个大石磨。据说在破四旧时,土楼里的一些老石磨石质优良,被村里征用,一砸成两半成为石材,修建公社会场去。一座土楼只能留一两个石磨磨米浆,将近九十岁的黄婆是土楼里年纪最大的妇女,所以,这个象征妇女最高地位的石磨自然放在她家的门口。天刚蒙蒙亮,村里的婦女们就把大石磨擦得镫亮。大家按先后先来后到的顺序,提着大大小小的木桶和浸泡一夜的新米,来到石磨边等待磨米浆。磨米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先要把“七”字型木把沟在石磨上,逆时针把石磨前推左勾再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整个磨米过程讲究力道的连贯和木勺放入米的默契。放米入磨要求手疾眼快,在石磨左勾回来的四五秒的时间里,就要把一小勺米,准确无误地放入石磨上方洞里,然后洁白的米浆就会从石磨沟槽里缓缓地流出来,落到木桶里。
  山水易人性,谆风漫土楼。我深爱着家乡土楼,但厚实硕大的土楼在城市的规划中已经烟消云散,仅剩刻着“黄坡楼”三个字的石板,后来被安放在原地规划兴建的华兴街的土地庙的门上。土楼里曾经的岁月,恍如一个迤逦的梦,伴随着我渐行渐远。
其他文献
君自故乡来,应喝故乡茶  我追慕茶,茶是春风大雅,茶是秋水文章,茶如弘一大师所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来,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同。”我喜欢喝茶时那一刻的放下放开放怀,但不敢自称茶者;茶者,应知茶,善茶。我只懂茶之一二,却有一次因辨认出白芽奇兰的芳香而获得众人的赞许。那次笔会,众人皆从各自家乡带了茶来。来自安溪的带了铁观音,来自武夷山的带了大红袍,来自福鼎的带了白茶
期刊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县城这座图书馆就伫立在小城最繁华的中心路段很多年,不曾改变。它不大,至今仍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四层老建筑,有两层楼在借阅。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每到小学放暑假时在这借阅图书的情景。走过一级级刷成深绿色的台阶和眼前满是深绿色的墙壁,在炎热的夏日里顿觉一丝清凉,像是走进一片绿色的茂密知识大森林,觉得这里充满奇异、博大和深邃的芬芳气息。图书馆是我童年里唯一能见到
期刊
20世纪70年代,石码小镇相对落后,医疗条件也不够完善。当温饱还成问题的时候,我们最怕的是生病。没有别的解释,就是没钱。偏偏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的母亲被检查出晚期肝癌。几番治疗还是不见好转。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依然求医无果后,家徒四壁的我们只好把危重的母亲接回家中。母亲那时候才42岁啊,膝下六个子女均未成年,这个家岂能没有她……  就在这四处求药的关键节点,突然有一天,小镇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疯传
期刊
雨,落地汇成流水,深深浅浅,勾勒大地的纹理。  天空有自己的性子,雨是它的情绪。小雨敲打着浪漫,是诗人笔下的相思愁绪,连残荷都要留着听雨,烟雨迷蒙,丁香姑娘的跫跫足音永远回荡在悠长的雨巷。大雨的意境就不同了,武侠剧里一场大规模厮杀之后,漫天的乌云黑雨,像倒不尽的墨,把气氛洇得更加阴郁,亦或男主角抱着死去的人儿,往天上一吼,雨就像得到召唤,箭似的千万支落下,惹得旁人也有万箭穿心之痛。大雨小雨对情绪的
期刊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作家都有一个江湖梦。时间的更迭,换来的不是我们屈从现实,而是在现实不断打击下,依旧相信,梦还在。依然相信,笔下的江湖没有尽头。  我与书的三生三世是从小学开始的,比较早,很庆幸自己那时候遇见了。  小学,记忆中的我喜欢跟着父亲,踩着他那辆凤凰牌的老式自行车,把我从海澄载到港尾,途经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我坐了将近两个小时,虽然当时坐得屁股很痛,但是我一想到又可以看到小人
期刊
听说紫云岩樱花谷的山樱花开了,便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戴上口罩奔向紫云岩。  今年的樱花开得不多,虽然很少有遭雨打,但花儿们好像都蔫蔫、无精打采的样子,莫不是它们也知道了庚子年以来人类所遭受过的劫难?往年的樱花谷多热闹啊,人头攒动,欢呼雀跃,樱花们娇颜灿烂,喜形于色。如今倒是一片的竹林相当养眼,竟然有喧宾夺主之嫌。  放眼山坡望去,满屏的翠绿高耸入云。竹牢牢地扎根在土壤里,身形却影影绰绰,一柱柱相
期刊
1983年的一个周末,读初一的我,应同学之邀到他们村里玩。村里过节,有吃有玩还有戏看,晚上有祭祀活动。听说最大的糯米龟可以占满整张八仙桌。很遗憾没能参加当晚的热闹,我下午就被送回家了,因为我醉了,是茶醉。  第二次茶醉是在我参加完全省艺术生五校联考成绩合格之后,全国高考前的一个月。当时被大哥带去他所在的东山一中恶补文化课,白天上课,课余时间就在紧挨教室的一间四五平方米左右的楼梯间吃住。除了上厕所,
期刊
1986年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其中一个成果是开启中英科技合作的新途径,那就是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合作,每年从中科院遴选10名青年学者赴英开展一年的学术访问,费用有皇家学会资助。我有幸于1993年获得这个项目的资助,并顺利地通过雅思(英国为非英语国家人设置的英文考试系统)的裸考。  1994年3月31日下午从北京飛往英国伦敦,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25年过去了,那次坐飞机的感受仍历历在目。那时北
期刊
2007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廿九,我在不属于我的小屋里,在海尔手提电脑前,敲打键盘写下这第一句“看一个人回故乡,喜气洋洋,他说他的故乡在鲁国”,当这首15行诗作完成时,我泪流满面,这已经是我到异乡的第四个春节了,这四个春节,我都没敢回乡过年,当初毅然决然辞去工作、抛家别女北上的我,自感活得并不如意,便也如项羽一样不敢见家乡父老,独自苟活于京城一隅,视每个节日为惩罚。  我至今回忆不起何以会将这首
期刊
“啪”的一声,一枚红花从天而降,稳稳落在地上。定睛一看,是五瓣的木棉花,火红而饱满。  阳春三月,龙海一中校园围墙边上的木棉树格外惹人注目,枝干壮硕却不显摆,顶天立地;花开红艳却不媚俗,热烈壮观。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很英雄地道别。如此,世人便尊称木棉花为“英雄花”。  清明时节雨纷飞,在英雄花遍开的锦城小镇,临窗独坐,想起了我的乡亲李林、庄少萍、张水锦等革命英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