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组织和教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姓‘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当然也包括诸如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等,但这些都是从语言教学中派生出来的,也必须通过语言教学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本体就只能是语言。语文教学只有牢牢抓住语言这一根本,才能回归本体,突破探究的瓶颈。
实践证明,语言品味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力法宝。那么,怎样进行语言品味?下面以孙犁的《荷花淀》和鲁迅的《祝福》为例,从六个方面谈点拙见。
一、了解品味目的,明确探究方向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语言品味的目的,简言之,就是要学生学会“品味”语言;深言之,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语言探究实践,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语言学习体系,最终明确探究方法,养成探究习惯,提高探究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境界。”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完全具备语言探究的能力。
记得十八年前,笔者开展“四分三度教学法”试点(全市四个试点班之一),执教的仅是一个贫困山区普通乡镇的二流初中班级。教改的其中两项内容是“听记答问”和“快速作文”。“听记答问”要求学生能连续听记并回答多个问题。实验之初,学生连三个问题也感吃力,但经过短短两年,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正确地回答二十多个连续提问。而“快速作文”则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能基本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限制作文。这个而今即便是一流学校的实验班学生也瞠目结舌的实验,同样达到了“让学生都跳起来摘到果子”的如期目标:短短两年,有超过2/3的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00字以上像模像样的作文。实验启示了我: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先生。
二、确定品味重点,引发探究欲望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高尔基语),其中值得品味的内容很多,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包罗万象,“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就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必须突出八字原则:
拈精摘要,因文施教。
所谓“拈精摘要”,即在教学中,抓住“要点、难点、特点”下手,力求引导学生把文章的“精要、精华、精粹”部分“品”出“味”来。
所谓“因文施教”,即根据范文的体裁特点,确定不同的品味重点。如:诗歌作品,品其语言的含蓄及精炼;散文作品,品其语言的优美及典雅;小说作品,品其语言的意境及个性;戏剧作品,品其语言的情味及雅趣等。还可品政治言论的主导性及情感性,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及批判性,说明文字的通俗性及准确性,纪实文学的真实性及文学性等。一句话,“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举《荷花淀》为例。这部作品是孙犁“诗化小说”的典范之作,而这种“诗化”特点主要就体现在小说“诗化般的景物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上。由此,领会并掌握小说语言质朴、清新、个性化和富有感情色彩等特点,就成了品味本文的重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因为功利等原因,其中的“人文性”常被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而这恰恰就是语言品味的重点。而且较“工具性”,“人文性”更能筛选探究信息,具备探究趣味,因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祝福》中四叔书房里的三本书:《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四书衬》,常人只注意其“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换个角度,一本工具书,两本入门书——这不就是大师对这个所谓“老监生”入骨三分的嘲弄?
诗人何其芳曾热情歌颂:“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真正秘诀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按心理学的观点,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何谓语言大师?就是貌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教学鲁迅作品,注意亮点固然重要,但挖掘语言的弦外之音更是语言探究的重中之重。
鲁迅不经意间写下的“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包含什么潜台词?如果联系文中的另外三个数字:祥林嫂的工钱——每月五百文、祥林嫂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婆婆卖祥林嫂的聘礼钱——八十千,则不难剖析封建制度下政权、神权、族权对下层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无情压迫。
三、掌握品味方法,激活探究思维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提高。”我们作教师的应始终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过程中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育过程和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提高探究能力,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关键。教师要走出“银幕”,跳下“舞台”,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品味语言。为此,就必须摆正学生的“主演”地位,突出实效。笔者在此推介一种“比较品味法”。
《荷花淀》“夫妻话别”,水生嫂看到丈夫吞吞吐吐,闪烁其辞,就追问了一句:“怎么了,你?”如何品出这平常话语的个中韵味?笔者通过采用比较法,只适当调整了一下语序,变换了两个标点,学生当即心领神会。详见下表:
再如,当水生嫂听到水生终于吐露真话,不自觉地被苇眉子划破了手指,但她只是“吮”了一下,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处语言所包含的感情成分,学生很难把握。笔者采用了“删字比较”的方法,同样收到了效果:
当然,主客不同,内容有别,品味方法也必须因材施教。诸如“朗读品味”、“听说品味”、“观摩品味”、“评论品味”、“联想品味”、“架构品味”等,都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值得一试。
同理,品味方法可以是事先精心设计的,也可来自瞬间的灵感触动。高明的教师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化腐朽为神奇。
教学《祝福》“祥林嫂的身份”,笔者调侃:“祥林嫂为啥叫祥林嫂?”没想到有几个调皮的男生插科打诨:“贺六嫂”“老六嫂”“六嫂”……笔者因势利导,不仅让学生领悟了“封建礼教的毒害”,还趁热打铁地解决了文本中诸如“婆婆为什么能名正言顺地卖”、“大伯为什么能堂而皇之地赶”、“四叔为什么能深恶痛绝地咒”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四、营造品味氛围,挖掘探究深度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语言品味实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学再创造”,而创造的主体又是学生,所以,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学氛围,“变讲堂为学堂”。
教学《荷花淀》,分析水生嫂的性格,可以模仿水生夫妻的后半段话语,虚拟两段对话,让学生比较三个“水生嫂”的性格特征。
【模拟对话一】
水生话音刚落,女人就接过了话头:“走,走,就知道走!家里咋办?干脆吧!儿子,你带走!爹,你也带走!”
水生急了:“那咋成呢?”
“咋不成?”
“我们是去打鬼子,又不是去游山玩水!”
水生嫂:“哦,你不是去游山玩水?我倒空闲着?我还要干活呢!”
水生:“算我欠你的!千斤重担你先挑着,等打完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这么大个家,上有老,下有小,你抹抹屁股就走了,全扔给我!哎呀!老天爷啊!我的命好苦啊!”
【模拟对话二】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走过来拉住水生的衣袖:“水生,我舍不得你!咱俩一块儿走!”
水生一听,扑哧笑了:“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个娘儿们,凑什么热闹?”
水生嫂:“我不管,我就去。”
水生:“那咋成呢?哪有打鬼子带娘儿们的!”
水生嫂:“咋不成嘛?”
水生:“哎——别扯淡了!说正经的,千斤重担你先挑着,等打完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水生嫂:“不,不嘛,就去,就去——我就要去嘛!”
学生在笑声中很快明白了:
第一个“水生嫂”泼辣无聊,不理解丈夫;第二个“水生嫂”娇气任性,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从而反衬了原文水生嫂的温柔体贴、通情达理。
两段“杜撰”的对话,既活跃了气氛,又饱尝了一顿情味十足的“精神快餐”。
顺便插一句:文无定法,切忌包办。语言品味不能搞“包办婚姻”,不能搞“一刀切”,而要“放手发动群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语言品味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
自然,品味氛围的营造,可大可小可长可短,一切从探究需要出发。
比如《祝福》,笔者就曾异想天开地采用“案例分析法”,效果也很好!老师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了“公安局长”,而学生则扮演了一回“干警”(干练的警察),热热闹闹的“案情分析会”足足开了三堂课。
五、延续品味余韵,拓展探究空间
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萨迪也说:“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一个农人耕而不播种。”一堂品味课下来,学生常“意犹未尽”,此时,不妨延续“品味”余韵——把“品味”延续到课外,延伸到写作,延深到生活、人生乃至社会中去。
品完《荷花淀》,许多学生依然津津乐道于“马庄探夫”和“探夫归来”两处的“众女对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趁火打劫”,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三个女人一台戏》,要求学生写一段“众女对话”,能含蓄地表现各个女性(至少三个)的性格特征。学生乐了,佳作迭出。现翻录一段几年前的“陈年烂谷子”,以爽读者,聊博一笑:
【《三个女人一台戏》】
晚上,就寝的预备铃刚过,某校女生宿舍304室,某甲、某乙、某丙。
甲:“老K,欣赏过《还珠格格》否?”
乙:“哪能不看!”
甲:“足下对小燕子、紫薇意下如何?”
乙:“相貌?”
甲:“YES,愿闻高见!”
乙:“都美!”
甲:“小燕子孰与紫薇美?”
乙:“小燕子!”
甲:“非也,吾投紫薇一票!”
乙:“小燕子!那大眼睛啊,能醉死人!好靓好靓哦!”
甲:“小燕子的眼睛顽皮透顶,不如紫薇的清纯可爱。再说,小燕子不学无术,疯疯癫癫的,美得浮夸,美得肤浅,哪比得上紫薇的蕙心兰质!”
乙:“NO,NO!顽皮才可爱,疯癫才有戏嘛!”
甲:“非也——”
乙:“错也——”
丙:“你俩都休争也!老师来也,要扣分也!”
甲:“遵命!寝室长大人!”
乙:“怕什么?是个男的,还能‘擅闯禁地’?”
丙(轻声急促地):“嘘——来了——”
甲、乙(噤声)
寝室里传出乙大声的呼噜声……
对于《荷花淀》的“品味延续”,笔者还作了如下处理:放映同名电影片段及白洋淀风景片进行旅游式“感官品味”;摘录林志浩、宣钧宏的评论文章作鉴赏式“深化品味”;联系《读本》中茹志娟的《百合花》作比较式“分析品味”;印发孙犁的《芦花荡》、《栗蒲台的苇》作同类型“延伸品味”等。
学完第一专题,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试着让学生比较三个女性(祥林嫂、翠翠、水生嫂):命运与时代的关联 /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 记忆中的形象对照(课内外结合)/ 小论文写作(淡化形式强化实质)……
“语文的外延与社会等同”,“大语文观”决不能纸上谈兵。
六、养成品味习惯,提升探究能力
“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教是为了不教。”——语言品味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形成能力。如果通过若干年的努力,能够做到由“扶翼”到“放手”(即养成自觉品味的习惯,形成深层探究的能力,达成潜意识的探究逻辑),那么,我们也就“功德圆满”了。
加强语言品味,正是为了矢志不渝地贯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能力培养不能架空,空对空的“口若悬河”早已成为历史沉渣,硬碰硬的“书面呈现”正方兴未艾。实用点,语言品味恐怕也是应付“新高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毕竟,“一张嘴、一支笔、一卷纸”永远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基本保障。语言品味至少也能起到调和润泽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语言品味”实践(全国中语会研究中心子课题),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必须立足语言品味这一根本,回归探究语言这一本体。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走出“高投入低收益”的泥淖;也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作者通联:浙江诸暨市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实践证明,语言品味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力法宝。那么,怎样进行语言品味?下面以孙犁的《荷花淀》和鲁迅的《祝福》为例,从六个方面谈点拙见。
一、了解品味目的,明确探究方向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语言品味的目的,简言之,就是要学生学会“品味”语言;深言之,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语言探究实践,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语言学习体系,最终明确探究方法,养成探究习惯,提高探究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境界。”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完全具备语言探究的能力。
记得十八年前,笔者开展“四分三度教学法”试点(全市四个试点班之一),执教的仅是一个贫困山区普通乡镇的二流初中班级。教改的其中两项内容是“听记答问”和“快速作文”。“听记答问”要求学生能连续听记并回答多个问题。实验之初,学生连三个问题也感吃力,但经过短短两年,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正确地回答二十多个连续提问。而“快速作文”则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能基本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限制作文。这个而今即便是一流学校的实验班学生也瞠目结舌的实验,同样达到了“让学生都跳起来摘到果子”的如期目标:短短两年,有超过2/3的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00字以上像模像样的作文。实验启示了我: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先生。
二、确定品味重点,引发探究欲望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高尔基语),其中值得品味的内容很多,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包罗万象,“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就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必须突出八字原则:
拈精摘要,因文施教。
所谓“拈精摘要”,即在教学中,抓住“要点、难点、特点”下手,力求引导学生把文章的“精要、精华、精粹”部分“品”出“味”来。
所谓“因文施教”,即根据范文的体裁特点,确定不同的品味重点。如:诗歌作品,品其语言的含蓄及精炼;散文作品,品其语言的优美及典雅;小说作品,品其语言的意境及个性;戏剧作品,品其语言的情味及雅趣等。还可品政治言论的主导性及情感性,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及批判性,说明文字的通俗性及准确性,纪实文学的真实性及文学性等。一句话,“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举《荷花淀》为例。这部作品是孙犁“诗化小说”的典范之作,而这种“诗化”特点主要就体现在小说“诗化般的景物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上。由此,领会并掌握小说语言质朴、清新、个性化和富有感情色彩等特点,就成了品味本文的重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因为功利等原因,其中的“人文性”常被语文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而这恰恰就是语言品味的重点。而且较“工具性”,“人文性”更能筛选探究信息,具备探究趣味,因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祝福》中四叔书房里的三本书:《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四书衬》,常人只注意其“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换个角度,一本工具书,两本入门书——这不就是大师对这个所谓“老监生”入骨三分的嘲弄?
诗人何其芳曾热情歌颂:“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真正秘诀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按心理学的观点,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何谓语言大师?就是貌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教学鲁迅作品,注意亮点固然重要,但挖掘语言的弦外之音更是语言探究的重中之重。
鲁迅不经意间写下的“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包含什么潜台词?如果联系文中的另外三个数字:祥林嫂的工钱——每月五百文、祥林嫂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婆婆卖祥林嫂的聘礼钱——八十千,则不难剖析封建制度下政权、神权、族权对下层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无情压迫。
三、掌握品味方法,激活探究思维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提高。”我们作教师的应始终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过程中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育过程和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提高探究能力,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关键。教师要走出“银幕”,跳下“舞台”,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品味语言。为此,就必须摆正学生的“主演”地位,突出实效。笔者在此推介一种“比较品味法”。
《荷花淀》“夫妻话别”,水生嫂看到丈夫吞吞吐吐,闪烁其辞,就追问了一句:“怎么了,你?”如何品出这平常话语的个中韵味?笔者通过采用比较法,只适当调整了一下语序,变换了两个标点,学生当即心领神会。详见下表:
再如,当水生嫂听到水生终于吐露真话,不自觉地被苇眉子划破了手指,但她只是“吮”了一下,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处语言所包含的感情成分,学生很难把握。笔者采用了“删字比较”的方法,同样收到了效果:
当然,主客不同,内容有别,品味方法也必须因材施教。诸如“朗读品味”、“听说品味”、“观摩品味”、“评论品味”、“联想品味”、“架构品味”等,都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值得一试。
同理,品味方法可以是事先精心设计的,也可来自瞬间的灵感触动。高明的教师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化腐朽为神奇。
教学《祝福》“祥林嫂的身份”,笔者调侃:“祥林嫂为啥叫祥林嫂?”没想到有几个调皮的男生插科打诨:“贺六嫂”“老六嫂”“六嫂”……笔者因势利导,不仅让学生领悟了“封建礼教的毒害”,还趁热打铁地解决了文本中诸如“婆婆为什么能名正言顺地卖”、“大伯为什么能堂而皇之地赶”、“四叔为什么能深恶痛绝地咒”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四、营造品味氛围,挖掘探究深度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语言品味实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学再创造”,而创造的主体又是学生,所以,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学氛围,“变讲堂为学堂”。
教学《荷花淀》,分析水生嫂的性格,可以模仿水生夫妻的后半段话语,虚拟两段对话,让学生比较三个“水生嫂”的性格特征。
【模拟对话一】
水生话音刚落,女人就接过了话头:“走,走,就知道走!家里咋办?干脆吧!儿子,你带走!爹,你也带走!”
水生急了:“那咋成呢?”
“咋不成?”
“我们是去打鬼子,又不是去游山玩水!”
水生嫂:“哦,你不是去游山玩水?我倒空闲着?我还要干活呢!”
水生:“算我欠你的!千斤重担你先挑着,等打完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这么大个家,上有老,下有小,你抹抹屁股就走了,全扔给我!哎呀!老天爷啊!我的命好苦啊!”
【模拟对话二】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走过来拉住水生的衣袖:“水生,我舍不得你!咱俩一块儿走!”
水生一听,扑哧笑了:“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个娘儿们,凑什么热闹?”
水生嫂:“我不管,我就去。”
水生:“那咋成呢?哪有打鬼子带娘儿们的!”
水生嫂:“咋不成嘛?”
水生:“哎——别扯淡了!说正经的,千斤重担你先挑着,等打完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水生嫂:“不,不嘛,就去,就去——我就要去嘛!”
学生在笑声中很快明白了:
第一个“水生嫂”泼辣无聊,不理解丈夫;第二个“水生嫂”娇气任性,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从而反衬了原文水生嫂的温柔体贴、通情达理。
两段“杜撰”的对话,既活跃了气氛,又饱尝了一顿情味十足的“精神快餐”。
顺便插一句:文无定法,切忌包办。语言品味不能搞“包办婚姻”,不能搞“一刀切”,而要“放手发动群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语言品味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
自然,品味氛围的营造,可大可小可长可短,一切从探究需要出发。
比如《祝福》,笔者就曾异想天开地采用“案例分析法”,效果也很好!老师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了“公安局长”,而学生则扮演了一回“干警”(干练的警察),热热闹闹的“案情分析会”足足开了三堂课。
五、延续品味余韵,拓展探究空间
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萨迪也说:“有了知识不运用,如同一个农人耕而不播种。”一堂品味课下来,学生常“意犹未尽”,此时,不妨延续“品味”余韵——把“品味”延续到课外,延伸到写作,延深到生活、人生乃至社会中去。
品完《荷花淀》,许多学生依然津津乐道于“马庄探夫”和“探夫归来”两处的“众女对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趁火打劫”,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三个女人一台戏》,要求学生写一段“众女对话”,能含蓄地表现各个女性(至少三个)的性格特征。学生乐了,佳作迭出。现翻录一段几年前的“陈年烂谷子”,以爽读者,聊博一笑:
【《三个女人一台戏》】
晚上,就寝的预备铃刚过,某校女生宿舍304室,某甲、某乙、某丙。
甲:“老K,欣赏过《还珠格格》否?”
乙:“哪能不看!”
甲:“足下对小燕子、紫薇意下如何?”
乙:“相貌?”
甲:“YES,愿闻高见!”
乙:“都美!”
甲:“小燕子孰与紫薇美?”
乙:“小燕子!”
甲:“非也,吾投紫薇一票!”
乙:“小燕子!那大眼睛啊,能醉死人!好靓好靓哦!”
甲:“小燕子的眼睛顽皮透顶,不如紫薇的清纯可爱。再说,小燕子不学无术,疯疯癫癫的,美得浮夸,美得肤浅,哪比得上紫薇的蕙心兰质!”
乙:“NO,NO!顽皮才可爱,疯癫才有戏嘛!”
甲:“非也——”
乙:“错也——”
丙:“你俩都休争也!老师来也,要扣分也!”
甲:“遵命!寝室长大人!”
乙:“怕什么?是个男的,还能‘擅闯禁地’?”
丙(轻声急促地):“嘘——来了——”
甲、乙(噤声)
寝室里传出乙大声的呼噜声……
对于《荷花淀》的“品味延续”,笔者还作了如下处理:放映同名电影片段及白洋淀风景片进行旅游式“感官品味”;摘录林志浩、宣钧宏的评论文章作鉴赏式“深化品味”;联系《读本》中茹志娟的《百合花》作比较式“分析品味”;印发孙犁的《芦花荡》、《栗蒲台的苇》作同类型“延伸品味”等。
学完第一专题,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试着让学生比较三个女性(祥林嫂、翠翠、水生嫂):命运与时代的关联 /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 记忆中的形象对照(课内外结合)/ 小论文写作(淡化形式强化实质)……
“语文的外延与社会等同”,“大语文观”决不能纸上谈兵。
六、养成品味习惯,提升探究能力
“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教是为了不教。”——语言品味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形成能力。如果通过若干年的努力,能够做到由“扶翼”到“放手”(即养成自觉品味的习惯,形成深层探究的能力,达成潜意识的探究逻辑),那么,我们也就“功德圆满”了。
加强语言品味,正是为了矢志不渝地贯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能力培养不能架空,空对空的“口若悬河”早已成为历史沉渣,硬碰硬的“书面呈现”正方兴未艾。实用点,语言品味恐怕也是应付“新高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毕竟,“一张嘴、一支笔、一卷纸”永远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基本保障。语言品味至少也能起到调和润泽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语言品味”实践(全国中语会研究中心子课题),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必须立足语言品味这一根本,回归探究语言这一本体。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走出“高投入低收益”的泥淖;也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作者通联:浙江诸暨市私立诸暨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