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角色的成长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_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今天,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者,积极互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可见,师幼互动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新型师幼关系,是幼儿与教师互为教育伙伴式的互动,是一种自动化的融通性互动。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教育者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
  《纲要》中还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是师幼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幼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也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幼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而,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才能充份发挥教学效能,提升教学品质与成效。
  案例:在“我爱小动物” 的主题活动中,因为已入冬,部分动物开始冬眠了,我们自然角里的小金鱼倒还是好好的自由活动时,有几个孩子围着小鱼缸在议论:“你们看,小金鱼它不冷吗?会不会冻死啊?”马上有人回答,“恩,它一定很冷,又没有什么衣服穿,在水里很冰冷的,好可怜啊。”再过了一段时间,有小朋友冲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老师不好了,金鱼死了。”另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是嘟嘟干的,她往鱼缸里倒热水了,所以小金鱼被她弄死了。”大家七嘴八舌,嘟嘟被他们推了进来,她手里还拿着一个接着热水的杯子,她什么也不说,眼泪流下来了。
  我们马上坐下来讨论起来,我没有批评嘟嘟,我对她说:“是不是你怕小金鱼会冻死,你才给她加点热水啊?”嘟嘟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点点头。我对大家说:“嘟嘟刚才是为小金鱼着想,怕它着冷。我们不要埋怨她。平时妈妈给我们洗脸的时候,总给我倒点热水,我们就不冷了,喝水时也一样,掺点热水,我们喝起来也不冷了,那为什么,小金鱼游的水里我们加了热水。反而它会死掉呢?”小朋友都觉得很纳闷,忽然有人站起来说:“一定是嘟嘟热水加的太多了,所以小金鱼被烫死了,热水少点就会好点。”又有小朋友想了想站起来说:“她接的是饮水机里的水,那个水不好用的,小金鱼肯定会死的。”大家纷纷议论开了……后来,我们还做了一些小实验,了解到哪怕鱼缸里上面的水结冰了,但冰下面的水温还是不变的,小鱼仍旧很自由地游着。我们想到了河里的鱼儿他们都不怕冷,也不会冬眠,照样生活地很好。于是,小金鱼不怕冷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孩子们在我的启迪下,他们在思考和寻找新的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冬天里,还有哪些小动物不怕冷?”孩子们在课余和回家的时候为了寻找答案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分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征的幼儿表现都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会有共同的兴趣而引发的讨论话题。只有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十分积极顺利地推动活动的进程,事半功倍地达到效果。再加上老师在互动中因势利导,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幼儿。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这种以平等关系提供的支持最易与幼儿沟通,也最易被幼儿接纳,即达到“共同兴趣点的汇合”。
  教师要多关注孩子那些让成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表现,并去考察一下他们行为的理由,把孩子真正提到“他们是一个人”的基点上来,理解孩子,让他们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沟通、理解,以建构积极的师幼互动关系。小小的金鱼事件,其实是很容易被遗漏的,如果只是简单的批评了这个倒热水的小朋友,然后将金鱼处理掉,那么既扼杀了孩子那种单纯、善良的童心,也失去了一次科学探索和讨论的好契机。作为教师,更要学会随时随地的倾听。让幼儿看老师眼睛时,老师的眼神里要充满鼓励与欣赏的神情,给幼儿、敢看、敢说的积极心理。
  其次,教师要在师幼互动中做为一个引线人,尊重幼儿的需要。在各种幼儿自发的活动中,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的介入,协助幼儿发现问题,帮助幼儿提出问题。正如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始人马拉古奇所说:“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学习的空间,仔细观察幼儿在做什么,假如你能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与从前大不相同。”不要急于给予幼儿、代替幼儿,而是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幼儿在探究中发展。这种“等待”绝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幼儿探究过程的需要,并给予幼儿及时的指导。
  因此,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可望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充分发展。教师以爱心和热忱接纳每一个孩子,与他们建立尊重和平等的师幼互动关系,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教师要懂得如何去与孩子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并引导孩子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使我们的教育更加适合幼儿,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的教育能力、专业素养与幼儿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正>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适值河南大学建校七十三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回忆我校四十年前的抗日救亡运动,感到特别有意义。三十年代的河南大学已有相当规模,它是中原闻名的学府。正当学校向前发展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破坏了学校的宁静生活,迫使师生远走他乡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在八年抗战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迁居鸡公山、镇平、嵩县、潭头、淅川县荆紫关、陕西省的汉中、宝鸡等地,行程数千里,艰苦倍尝。尽管每到之处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和照顾,但亦难得到安静的
<正> 1841年浙江定(海)镇(海)抗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屈指可数的几次主要战役之一。裕谦当时作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主持这次战事。定镇抗战由于种种原因而失利,但裕谦在外敌入侵面前,表现的坚决御敌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是值得尊敬和怀念的。
【正】 太平天国革命前,清政府没有自己的海军。它的所谓“海防水师”,仅作为陆军的附属,“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水师开始成为独立军种,以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天国在湖南创办的
课堂的评价是指在以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对被评价者的言行和行为做出一种即时性评价,是一种信心的反馈形式。教师则利用这些反馈来引导、纠正教学活动和最终目标之间的偏差,并激励学生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这种评价语的力量是任何方式都无法代替的!我们应该以高效的评价促进有效教学。  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的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评价语言、动作显得单薄。这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挑战,要求
一、确立美术、音乐相通的教学理念,是培养适应性学生的基础我认为美术课、音乐课不仅要学生掌握画、唱的一定技巧,而且要通过画、唱来使学生领悟艺术的奥妙,与艺术产生情感
<正>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总是谆谆教导:“我们始终要记住历史上社会划分为阶级这一基本事实。”(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第45页)历史进程表明,作为历史范畴的民族也是这样,它是由不同阶级组成的。所以,早在1848年马克思在论法国《六月革命》这篇文章中,就提出了“法兰西民族分裂为两个民族即有产民族和工人民族”的论断。接着,恩格斯在19世纪50——60年代期间论《匈牙利斗争》,《德国农民战争》和《论英国》等一系列光辉著作中,都精明的论证了不同阶级组成为民族这个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
一、当前背景21世纪,计算机网络、幻灯、投影仪以及电子白板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为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
<正> 斯巴达克是一位古代杰出英雄。他的业绩革命导师评价很高。马克思称赞说,阿庇安笔下的“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一位伟大的统帅(不象加里波第),高尚的品格,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69页)马克思还说,斯巴达克是他“所热爱的英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304页)。列宁在《论国家》中说:“斯巴达克是大约两千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列宁全集》第29卷,第438页) 这里首先介绍一些有关斯巴达克的图像。1927年意大利那
中国的小学生普遍觉得英语难学,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把英语教学固定在课堂上,固定在一定的模式中,减少了随时随地学习英语的机会,减少了学以致用的乐趣,把英语局限于一个枯燥的反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