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缚梅香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man_s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窗子,阳光穿过古朴的屋檐,银鱼样跳跃着,刺入我有些倦懒的眼睛。忽然一股梅香拂过,我拼命呼吸着这氤氲馥郁的芳香。
  窗上,一丝若有若无的线条引起了我的注意,似影子一般摇曳窗前,又宛若一位山中隐者,或隐或现。我轻拈一看,原来是一根蛛丝。我的心情随着这若有若无的蛛丝而起伏。
  从未想过,这毫不起眼的蛛丝,竟与梅联系了起来。几根蛛丝萦绕而上,直至梅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偏偏搭在了梅花上,一根根超尘脱俗。蛛丝越向上越密集,颇有“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芳”之感。
  梅骨铮铮。蜘蛛对梅,也许不仅钟情,还有信赖与陪伴。人生途中,不免有这么一位朋友围绕你身旁,不管是鲜衣怒马,还是枯灯残荷,总能与你相伴一生。在你飞黄腾达时,能与你举杯痛饮;在你失意落魄时,为你雪中送炭。用一缕缕情思紧紧裹挟着你,共经风雨。
  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一直被文人雅士所喜爱,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一。众花摇落时,梅花不畏严寒,凌霜斗雪,待春天百花齐放时,却无意与其争妍斗艳。这种于逆境中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崇高的“君子”气节,历来为人们所尊崇。古人礼赞梅花品质的诗文也不胜枚举:“疏影橫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香,“雪却输梅一段香”的高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高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也正体现出梅花的高风亮节?
  与梅花相比,在人们心目中,蜘蛛很少会流芳百世,名垂青史。但蛛丝依然一丝一缕缠绕着梅,似在浅唱低吟,俯首梅枝,看破纷杂红尘,在平平淡淡的一生中,只愿与梅厮守;暮霭尘寰,对花微笑,几度花开花落,只愿今生一缕幽香。
  人海茫茫,过客匆匆,自古至今又留下多少蜘蛛与梅共度风花雪月的只言片语?
  蜘蛛与梅花相伴,也许是蜘蛛向往梅花的高洁,钟情于梅花的幽香。曾听过飞蛾扑火的悲壮,顿觉此生有幸,又遇到了蛛丝缚梅的余韵,生发出一种别样的风味:蛛丝盘盘,梅影幢幢,缕缕幽香,勾勒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思绪久久,关上窗户,慵懒的身体不再疲惫,眼前一片明丽清新。蛛丝默默缠绕梅花,隐匿于这片淡雅幽香之地,仿佛深谙盈缩天地、吐纳岁月的道理。
  老师点评
  作者视角独特,通过发现蜘蛛缠绕梅花的现象,将生活中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通过“幽香”等编织起来,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作者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视觉、触觉、嗅觉等)进行多方面描摹,描写、叙述、抒情相结合,生发对蜘蛛与梅花的独特思考,这种感慨也让读者掩卷沉思——生活中的确不缺少美,而是缺少思考。文章属于议论性散文,前后照应,语言清新飘逸,文思曲折回环。
  (指导老师:何 伟)
其他文献
爸爸说,他最喜欢的一个称谓是“同志”。作为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着实在意这声称呼背后的亲切和真诚。  妈妈说,她喜欢被人喚作“大姐”,在农村生活了五十年,这一声称呼是乡亲们最朴实的搭腔。  我告诉爸爸,同志已经不是那个意思了,现在这个称呼是社会对某个群体的正式称呼啦!  我告诉妈妈,大姐这个称呼已经落伍了,现在被叫“大姐”,有时候表示抱怨,有时候表示嫌弃,还是少用为妙。  爸爸妈妈都很不
期刊
TFboys(加油男孩)三个少年偶像在如今的娱乐圈里是已称霸多年的顶级流量。在粉丝经济时代,他们的粉丝数量庞大,粉丝团体也各种各样,所造成的明星效应也更显著。  在饭圈里,三家粉丝被统称为帝国粉。组合的粉丝即团粉,团粉的名字叫“四叶草”,源于TFboys首张EP《Heart梦·出发》中的一句歌词,“四叶草在未来唯美盛开”,后来也有叫“啵”。除了團粉,每个人还有自己的唯粉。其中,王俊凯的粉丝称为“小
期刊
提问:高考作文可以“真实写作”吗?为什么有的文章有真情实感,却得分不高?  解答:从广义上说,任何写作都要处理“艺术之真”与“生活之真”的关系。艺术之真,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学生作文,要达到这一步,尚有很大距离。在突出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时,难免狭窄化。现在高考评卷时将“编写故事”“合理想象”等感性表述也给予肯定。  在平时为避免学生讲大话、讲空话、讲套话,老师总是或明确要求或适当暗示学生
期刊
编辑日  “现在的学子,距离校园太远了。”  在与老师,与编辑同行的交流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明明校园生活无限精彩,怎么就像隐形了一样,很少在学子笔下出现呢?  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视若无睹?  还是觉得校园生活太过枯燥,完全没有亮点和诗意?  抑或有其他原因?  不过,我想,即使有再多的理由,书写校园都一定是有乐趣的,也是必须的选择。在上大学之前,短短十二年的校园时光里,无数的时光堆叠,无限多
期刊
上学期间,同学们总会互相起各种外号,我却极少有,一个原因是有时候即便他们会起,我也不会答应,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再叫了。對我的称呼,有两个印象很深的。  第一是大一的时候,第一次上法制史的课,老师问哪位同学会背《朝代歌》站起来背一下,结果没有人回应。老师不由得失望地说,不会吧,一个都没有吗?对我来说,本身比较喜欢历史,《朝代歌》更是小学社会课本上就有,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这一次,我本来想先看看情况,
期刊
校园的花开得有点多。  先是蜡梅,在一片春意中,吐露着清香。循香探去,有三四棵。花很不起眼,只是小小的黄色朵儿,凑近闻,便满面芳香。小小的花生得也精巧,花瓣不过半个指尖大小,几十个拼接成一朵。有些眼熟,才想起当年十—二岁喜欢用橡皮泥捏花玩儿,正与她相像。巧!真巧!当初我还未曾见过蜡梅,却已意外地捏出了她。  我是画过蜡梅的,竟差点认不出来!在我的画中,她的花大了些,艳了些,亮眼了些,全然不像真花了
期刊
其实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雪”都是武侠主题中极具表现性的一种意象。但很奇怪,直到学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才想到动笔探讨雪与中国传统武学的关系。  对这一主题感兴趣源于半年前看的《一代宗师》。其中有个片段是宫二在大雪中练拳,让我一直念念不忘。我几乎是屏住呼吸看完了这一段。王家卫的镜头太漂亮了,雪在掌风下的每一处翻飞,枝头积压的细小冰晶簌簌飘落,轻易就能感受到风雪中裹挟的清冷气息。  雪为武学
期刊
这几天,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我放学回家,总是经过一棵杨树,没有风,却莫名被一片叶子“砸”到。一次两次没什么,但次次如此,就有些可怕了。但没办法呀,谁让那棵杨树守在我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呢,总不能不回家吧?  是谁在恶作剧?每次我经过那棵树之前总会看看四周,没人。  其实最恐怖的是梦。每每沉沉睡下,总有一个苍老的声音拗口地说着什么。是什么呢?九?揪?听不清的。  球球说,我这几天总是心神恍惚,叫了好几
期刊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布赖特也提出“语言与社会结构共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称谓的确在社会变迁的同时也不断产生变化。小编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哪些称谓的变化,又有哪些感悟呢?  年龄对女生来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谁都希望自己青春永驻,永远光彩照人,无论她年龄多大,在她自己看来都没长大,沉醉在自己的美颜相机中做美美哒小姐姐。  于是“姐”这个词便成为称呼女生最流行的词,凡是能叫姐姐的一
期刊
红灯绿酒、水马车龙,不相干事一锅乱炖——“不亦快哉”!竟自成一篇文章,且面面俱到、文脉畅通,笔下时时生风。但仅记“快哉”有肤浅之嫌,不妨紧接“痛哉”,加点剧情反转,来点直面人生。来吧,以下几组“痛快”,供君一笑。  4月份猛刷黑格尔《小逻辑》至180页,极感恶心:语言玄妙,意义繁杂,翻译还稀烂。想起某某高人指点过我读《小逻辑》一类唯心哲学高招:得饶人处且饶人,该放手时就放手。把心一横,打入冷宫。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