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嘉音女士风度优雅、端庄,生活与教育背景中西参半。上个世纪80年代,她在加拿大读工商管理,最早创业是在加拿大和香港,并且与医药无关。以香港的环境和李嘉音的才华,可以选择的实业或贸易项目众多,可她为什么对中药情有独钟呢?
李嘉音拿出了一份资料,这份资料她曾在多个场合、向无数的媒体记者展示过。她介绍说,中医药在日本一直被称为“汉方医药”,日本有270个汉方制品,处方全部来自中国。但近些年有些日本人想把“汉方医药”改称为“东洋医药”,将中医药偷换历史,改成日本的东西。日本人这样做主要是想取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让日本中药在世界市场上超越中国中药的地位。动机固然不良,但必须承认,日本的中药现代化工作做得快,也做得很好,在世界中药市场的占有率相当高,构成了对中国中药市场的巨大威胁。
那边厢是日本人偷天换日,这边厢却是中国中医药界的故步自封、敷衍了事。西药一概仿制且不说,如今连中药的优势也不乐观。世界中药市场年销售额为160亿美元,作为中药的发源国,中国只占有其中的5.8亿美元,额度为5%左右。同时,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洋中药”却超过1亿美元。
在各种场合李嘉音都提醒大家: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这是一个值得政府和业界甚至全民族深思的问题。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独特性在全球一体化的今日不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有巨大的价值。复兴中医药,并使中医药走向世界,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并且时不我待。
彩虹桥:台北同仁堂
作为职业或企业,中医和中药一般有家族和传承的特点,但李嘉音的家族并没有涉及药业,她本人以前也未接触过中药业。李嘉音女士1956年出生于上海,20世纪80年代移民加拿大。在加拿大塞门菲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创立了加拿大中俊贸易有限公司,同时兼任香港中俊公司董事总经理;为扩展香港业务,1989年创办香港俊海运输有限公司和中俊国际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
一些偶然的机遇使李嘉音发现中药是个宝库,并因此产生了让中药走向世界的愿望。这些机遇其实还包括障碍——比如那道窄窄的海峡,那是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
当时由于商务等原因,李嘉音频繁往返于海峡两岸,其间一些台湾朋友多次托她购买北京同仁堂的中成药。有一天,一位朋友突然来电求援, 说是父亲病危,急需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救命。中午接到朋友的电话,李嘉音立刻拿上药赶往机场,不料却没有乘客肯帮忙带药去台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一架架飞机离港,李嘉音手捧救命药,急得直掉眼泪,最后终于有一位热心的台北导游答应将药带去。那位老人当晚服用后,真的被救活了。“同是中国人,作为医药精髓的老牌中药产品不能造福台湾人民,实在是一种遗憾。从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同仁堂办到台湾去。”
但架起这座虹桥并不容易。1990年前后,李嘉音直接找到北京同仁堂洽谈,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工作,才取得了北京同仁堂在台湾的总代理权。同时,李嘉音与北京同仁堂合作,在北京投资成立同仁堂太丰制药有限公司,出任董事副总经理。但这边拿到了总代理权,到那边注册落地仍然很不容易。“北京同仁堂”是海峡两岸的第一个商标认证,花费了她大量心血与汗水。实际上直到2004年1月3日,同仁堂台湾分店才正式开业,这已经是李嘉音与同仁堂签订合作协议十几年后了。这座桥架得够艰辛了,但李嘉音格外骄傲与欣慰。作为大陆品牌首家登陆宝岛的旗舰店, 同仁堂台湾分店所具有的意义也远远超越了商业价值,是海峡两岸政治、经济领域里可以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
支持李嘉音架起海峡虹桥并进入中药界的动力,与其说是商机,不如说是一种情感。李嘉音的舅父是一位国民党老将军,她曾陪同舅父一起赴台湾看望病重的蒋纬国将军,蒋纬国的反对“台独”的嘱托令她经久难忘。因此,十几年来,李嘉音一直将祖国统一的大业与个人的事业结合起来。她以香港台湾社团负责人的身份穿梭于海峡两岸,主办经贸洽谈活动,还经常作为香港代表出席台湾立法院港澳政策公听会。
1994年,香港回归在望,一些港澳台同胞对祖国尚缺乏认同感。鉴于此,李嘉音组织港澳台女青年企业家访问团,率团访问北京,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从而增进了港澳台年轻一代对祖国的归属感。1999年,李嘉音与300多位台商一起参加了昆明“世博会”,并以香港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主持了与云南省合办的“滇台经贸洽谈会”,为滇台经贸发展做了有益的工作。
2000年8月,香港特区女企业家首次组团赴台参加“两岸四地经贸合作研讨会”,副团长李嘉音发表演讲。一位自称“官夫人”的女士对大陆的投资环境表示怀疑,李嘉音立刻以自己在内地投资的经历和在全国各地考察的阅历为基础做了解释,并诚恳地表示,如果哪位台湾同胞想到内地投资,自己愿意给予帮助。此后李嘉音真的成了台湾同胞投资内地的好参谋。
中药连着中国,经济联系着血脉。李嘉音说:“人生旅途崎岖漫长,我孜孜以求的不是物质的奢华和个人的名利,而是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
创品牌:香港汉生堂
从商业的角度看,国际上对中药缺乏认识,而香港人又在忙着做房地产,中药行业是见效缓慢、回报率不高的传统行业,而且当时还没有生物科技的支持,所以难见巨大商机,因此很多朋友不理解李嘉音的选择。但李嘉音有自己的远见和胸怀,“中药业可以造福人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行业。”她不但要架起两岸三地的虹桥,而且要把中华民族的瑰宝推向世界。这需要自己的制药厂,研制一些优质的药品。为此,她看好了香港所具有的特殊国际地位和环境,决定在港建立中药工厂,于是“汉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2000年在港成立。这是李嘉音开发制作自己中药产品的基地。
李嘉音本来是中药的外行,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她专门进修了中药的课程。更可贵的是她有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见地,日本中药制药业的发展也给了她启示。中国的中药业必须利用现代制药工艺和科学的临床实验, 才能与国际惯例接轨,并因此获得世界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中药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纯粹性,而不是搞拼盘式的、低劣的所谓“中西结合”。“很多企业把中药产品加入西药,而依然打着传统中药的旗号欺世盗名,这种恶劣的行径已成为他们‘中西结合’的借口,实在不能容忍。” 在李嘉音看来,这是对中药传统价值的侮辱,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不尊重和缺乏信心,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李嘉音在多个场合提出批评与呼吁。她认为,在我国现代医学上提倡中西医结合的观点,主要是医术及诊断上互补,各取所长,在制药工艺中互用,是利用先进的西药制药工艺和机器以及卫生标准制造中成药,并不是指在中成药中加入西药成分。
要弘扬国粹,必须首先做到纯粹和精萃!为了打出中药的威信,树立汉生堂的品牌,李嘉音的汉生堂药业有限公司首先推出了已经研制十多年的高科技、纯中药的“资癸女贞丸”和“资癸元阳丹”两款成药,主攻世界性的医学难题——男女更年期综合症。
众所周知,女性更年期治疗药物一直以雌激素为主要成分。但在2000年,美国对这种已经使用80年的荷尔蒙类药予以否定,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之列入致癌药物名单,认为更年期妇女采用荷尔蒙类药补充治疗法,可能会导致生癌。于是,在国际药业,女性更年期治疗药物重新成为一个空白。男性更年期治疗以及延缓衰老药物, 过去更一直是药界空白。而汉生堂研制的“资癸女贞丸”和“资癸元阳丹”,可以明显减轻男女更年期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并对老年人因前列腺疾病引致的尿频和排尿不畅及骨质疏松也有明显的疗效。由于没有副作用,完全可以替代激素疗法。这两个药品可以说是填补了世界药业的两项空白,是中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李嘉音为这两个药品打广告也是不同寻常的手笔。与商家普遍喜用明星、名人做药品、保健品代言人的惯例不同,2002年底,贵为汉生堂董事长的李嘉音亲自出马,分别穿套装和旗袍,交替在香港各大报刊上做广告。“别以为我喜欢抛头露面!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很漂亮。我们当初也曾想找代言人,但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解释说,当前市场上中药和保健品的宣传过分炒作,一个名人或明星同时代言多个产品,许多代言人根本没有服用或试用过代言的产品,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她身边也有要好的爱国商人朋友,服了汉生堂的药品后,更年期症状获得明显改善,并愿意为产品做宣传大使,但她都一一婉拒。在幕后军师也就是夫婿的指导下,她亲自披挂上阵,以老板身份做产品的代言人。这是要把自己的人格和信誉押注在企业和产品上,建立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信心。李嘉音坦言,自己是企业的老板,一直是公司产品的服用者,又处于产品销售对象的年龄层,因此更具说服力。“中药产品关乎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倘若每个商家均能站出来,与旗下的商品捆绑在一起,担起负责人的态度,这有助增强消费者对中药产品的信心。”
“当前,我们的目标是如何建立汉生堂这个品牌,回报反而是其次。”为杜绝假冒产品出现,汉生堂的产品仅在屈臣氏、万凝和华润堂等三家连锁店出售。另外,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赠送等营销手段, 汉生堂药业的“资癸女贞丸”和“资癸元阳丹”在内地、香港和台湾各地有了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口碑,并终于为汉生堂药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03年和2004年, 这两项产品连续荣获“屈臣氏”最受欢迎新产品奖。汉生堂的中药产品凭借显著的疗效赢得了一个形象的名字:会说话的药丸。
为了进一步发扬汉生堂的中药品牌,李嘉音成立了“汉生堂中药研究中心”,针对民生和市场需要,研究新药品,向尚未攻破的现代医药难题挺进,使汉生堂药业在短时间内取得快速的发展。2003年,汉生堂成功研发出两个针对年轻人亚健康状态的“养精壮本丹”和“滋阴荣颜丸”。毫无疑问,这两个药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李嘉音并没有急切推出这两个产品,“建立一个中药品牌,不能操之过急”,“我是以服侍百年老店的心态来服侍汉生堂的。” 她的目标是创建中药的国际品牌。
向远方:进驻科技园
在家族企业林立、知名品牌众多的香港,李嘉音很快打出了自己的天下。十余年的奔波与辛劳,搭建了两岸三地的虹桥;本来是中药的外行,却很快跨越了行业的鸿沟,比一般行内人士更能体会中华医药宝库的精华与精神;她有精益求精的品格,却不拘泥于常规的销售步骤,迅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但李嘉音的目标不限于此。在2005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李嘉音呼吁“光大民族文化遗产,重振中医药大国声威”。她说,中医中药发展空间广阔,商机无限。她建议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中医药的继承、科研与创新工作,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造福民众,占领国际市场。她本人则选择了香港科技园作为中药国际化的起飞基地。
自从香港与内地签订紧密经贸关系协议(CEPA)后,位于大埔的工业园进行了重建,针对厂房、通讯、环境等设施进行了改建,以配合本地及跨国企业发展。继电子、精密工程、资讯科技及电讯等项目之后,生物技术发展将是园内第四个重点科技领域。“我们要为香港做点事。”李嘉音看好了这块地方,于2003年斥巨资5 000万元在香港科技园建立了占地3 189平方米的GMP厂房,以扩充制药生产业务,年期签到2047年。汉生堂成为香港首家建立GMP制药厂的中药企业。工厂建成后,将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形成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体系。
李嘉音表示,公司选择在港设厂,成本虽较内地提高两成,但由于香港作为亚洲商业中心,拥有完善基建、专业人才、重视知识产权、金融法制健全等多方利好因素,再加上大埔工业园规划完善,拥有较高楼层及较佳的工作环境,配套设施及服务也属齐全,故有助公司及其他投资者缔造一个理想的营商环境及进一步提升产品质素。她又指出,香港汇聚中西文化,拥有国际都会的地位及形象,相信能有效地把公司的中成药产品推向世界。
汉生堂该项目的实施, 将推动香港高增值行业的发展, 有助于振兴香港经济,并能为本港提供数百个乃至上千个职位。李嘉音的惊人之举在香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成为诸多媒体和业界广泛关注的对象。香港实业界开始探讨香港“中药港”前景和CEPA商机。在“汉生堂”的带动以及李嘉音的穿针引线之下, 北京同仁堂也随之投入1.5亿港元在大埔工业区设中药厂, 与汉生堂为邻。“我们两家合作伙伴终于再走到一起,同时,这也显示了香港发展中药港、中药中心的地位有望。”很多药商也纷纷回流香港,选择大埔工业区落户, 使香港“中药港”水到渠成。
走向世界,香港是一个优质的平台,但要创建真正的国际品牌,科技研发和现代化的销售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国人对中药的疗效极为熟悉,然而,对一切以科学为依据的外国人,如何向其展示中药的有效和无害,必须经过现代化的过程。”与在品牌上的小心经营相比,李嘉音在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扩充生产线和建设厂房等方面的投入,却是向来大胆前瞻的。至于产品质量,她一直牢记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同仁堂老店的传统:“品味虽贵,并不敢省物力;炮制虽繁,并不敢省人工。”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汉生堂在内地的东北和四川等地均种植绿色药材及收购天然药物。
李嘉音称,香港在推动中药现代化上将担当重要的角色,倘若政府能在政策上加以扶持,香港在推动中药现代化以及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一个完全的开花结果的结局还没有到来,但良好的开局和发展,使得大家已经在开始向着这个方向去想象了。”
内地行:责任与爱心
2003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北京的天气乍暖还寒,几位来自香港的女政协委员朝气蓬勃,接受记者采访。李嘉音提出,中国妇女要做到“四最”:最有自尊,最可自立,最能自强,最应自爱。表面看来,她提倡的是女性的自身品质和修养,但隐含的一面则是女性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成功的女企业家,从创业之始,她就把个人的追求与民族的富强和荣誉、人民的幸福和安康融为一体。医药联系着民生,中医药寄托着中国心。
李嘉音现任汉生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太丰制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社会职务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常委、国际华南协进会(商业团体)会长、香港妇女基金会 (社会服务团体)副会长、中华医药国际促进会 (专业团体)监事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中药产业扩展委员会(工业团体)副主席等。 2003年9月8日,李嘉音女士受聘为吉林大学顾问教授。在社会经贸、妇女发展、中华医药、企业发展等方面,她为社会积极作贡献,并取得了突出成就。
1996年以来,李嘉音女士在英国世界华裔大会、香港各界庆祝回归筹备活动、台北两岸四地女企业家研讨会、北京第三届海峡两岸妇女发展研讨会、世界华裔经贸会等重大活动中发表专题演讲。作为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她热爱祖国,乐善好施,对社会公益事业热情关注。当广东西部发生风灾时,她与先生将拍卖艺术品所得的300万港元全部捐给了灾区。
作为企业家,她关心的是民生的健康,作为社会活动家,她则特别关心内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2004年2月,作为吉林省政协常委,在吉林省两会期间,她围绕振兴吉林这一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并表示一定会利用自己身处香港的有利条件,让更多人了解吉林省,为吉林省引来更多的资金。对不良的现象,她也认真批评。有一次,李嘉音随香港的一个商界旅游团来到吉林省,一位同伴看中了当地的土特产品和中草药材,想大量购买。由于现金不足,便通知一位在上海的朋友向长春汇款,并委托李嘉音在长春某银行开了临时账户。可汇款却久等不到。到银行一查才知道,由于汇款人在单据上写了一个繁体字,银行工作人员认为“不符合规范”,汇款已经被退回上海了。在参加吉林省政协会议时,李嘉音女士谈起这件事,认为这种服务明显僵化,远远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服务最终伤害的是人,试想在这样的服务中,还有哪个港商、外商愿意把资金投来呢?” 她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就如她在受聘为吉林大学顾问教授时的演讲中所说的:“吉林大学就是我的家,今天我就成为吉林大学的一员了,我必须承担起责任。”
香港一家媒体在报道李嘉音时有这样一段话:“她帮助过的人越多,服务的地域和领域越广,她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这正是李嘉音成功的格局,也正是成功的真正意义。”所谓授人玫瑰之手,必有余香。个人的成功和幸福只有以祖国和人民的福祉为归宿,才会踏实和恒久。李嘉音,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希望能以个人的事业为民众带来嘉惠和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