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祥发爹再次见到眼前衣服褴褛的中年妇女和脸色蜡黄的小女孩,已是三天以后。
  其时,他在村后山峦自家长势不怎么齐整的蔗地里巡查。心里估摸着年前节后砍甘蔗的收成。寒冬腊月,天气死冷,他抽着烟叶御寒。
  母女俩是被小舅子推扯吵嚷着上来的,小舅子的身上穿着他这辈子再熟悉不过的军用棉大衣。
  祥发爹头一次见到这母女俩,是在自家庭院的瓜棚架下。那会儿,老伴儿菊英把她俩当远门亲戚待着,嘘寒问暖,端水递茶。
  菊英对他说,母女俩是从她娘家四英岭对面人家来的。走亲戚迷了路,人生地不熟,她是凭着她们打听人家的乡音辩出来的;还说,出门在外,客从乡来,饭桌上,不过是多一副碗筷而已,菜肴丰盛倒在其次。
  当夜,母女俩就在庭院东屋住下。东屋是儿子当兵前睡的地方,除了儿子读中学时的书籍,还有一件儿子前年探亲捎带回来的军用棉大衣,好厚的棉绒,热身暖心。棉大衣平時也很少用,只有每年砍伐了甘蔗,跟车赴县城守夜过磅,才穿上挡挡风寒。如今,多了一对母女,家里又没有备用棉被,只好取出当铺盖。
  次日,祥发爹起身时,日头已一树高了。菊英做好了早饭,却不去喊醒那母女俩,说人家一路投亲,太疲倦就多睡一会儿。等到祥发爹洗漱妥当,又抽了一锅烟叶,终于憋不住去敲东房,屋里却不见动静,推开虚掩的门,哪里还有人影?那件军用棉大衣也不见了踪影。
  祥发爹踅身回到伙房,闷头无语,半晌才说:“吃饭吧,人家早走了!”
  菊英不信,奔向东屋去,出来后只叹了一声:“唉,就当是儿子带走了那件棉大衣。”
  祥发爹“扑哧”一笑:“你当是我心疼那军棉大衣吗?眼下,甘蔗要砍了,我是想,到县城去守夜过磅,穿什么来熬冬。”
  晌午时分,小舅子来了,说是家里砍了甘蔗,就缠着祥发爹拿那件棉军大衣。菊英不好明说,就借口搪塞:“你姐夫……也要砍蔗守夜过磅用。”不想小舅子倔劲来了,说:“我只用一夜就送回。”祥发爹一时气不过,说:“是你姐留了个外乡母女贼,连铺带衣卷走了。”
  小舅子是个死赖难缠的角色,硬是冲到东屋去,一无所获,才骂咧咧走了。
  一连两天,祥发爹心里空落落的。
  夜里,他总是很晚才躺下,半夜又总是憋尿醒过来,方便后回到床边,却又睡意全无,摸出烟叶,烟火在夜里明灭着。
  白天,他跑到山峦上这片甘蔗地,估摸着年前节后砍了甘蔗跑县城守夜等着过秤的事儿。就在这个时候,小舅子将中年妇女和小女孩推扯到他的面前。
  中年妇女满脸窘迫,压低着头,前额的刘海儿乱了,也顾不得收拢一下,小女孩紧贴在她身后,睁大着惊惑的眼睛。
  小舅子嚷道:“姐夫,盗贼我给你逮着了。我赶去墟场上游逛,就在菜市口,一眼就看到醒目的棉军大衣,哪个不知道,方圆几十里人家,就姐夫你……我外甥在部队当兵,这大衣怎能躲过我的眼!”
  中年妇女低声哀求道:“大哥,怪我鬼迷心窍,我母女投亲迷路,多亏大嫂收留照应……我千不该万不该……大哥,你如何惩罚,我都认了,只是、只是不要为难我女儿……”她几乎跪下去了,小女孩哭出声来。
  小舅子左手撸着腰跺着右脚,嗤笑道:“拿贼捉赃,按乡规,可不那么便宜,什么都可以让,就是就是……干脆,你留下闺女给我当媳妇,你走吧!”
  祥发爹狠狠地瞪了小舅子一眼,却挤不出一句话来。这时,他看见老伴儿菊英风风火火地奔上山来了。
  菊英小跑过来,搀扶着中年妇女:“妹子,妹子,你这是怎么啦?”中年妇女一脸的茫然与无措,小女孩抱紧母亲的裤腿。
  小舅子仍凶势不减,指着穿在身上的军棉大衣,嚷:“姐,这是她们母女俩偷盗的罪证,你说该如何发落?”
  菊英陡地站直身子,冲着弟弟骂道:“你胡说什么?这棉军大衣,是我送给她们的,大冷天的,我来不及跟你姐夫说……谁让你去截着追回来的,为难人家了……”说时示意弟弟脱下军棉大衣。
  小舅子一时愣怔了,脱下军棉大衣递给姐,目光投向姐夫。祥发爹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呼出浓浓的烟雾。
  菊英接过棉军大衣披在中年妇女的身上:“妹子,是我当姐的不好,让你受屈了……”
  中年妇女倏地拉过小女孩,双双跪下,泣不成声……
  远山的落日,给小村披上了一层玫红色的晚霞。
  选自《海南日报》
其他文献
亮子八岁时,爹在矿难中走了。  亮子十岁的时候,家里多了一个比娘小六岁的男人,娘让亮子叫他叔。小男人塞到亮子手里一把糖,让他叫爹。亮子把糖狠狠摔到地上,扭头跑了出去。  此后,小男人就没离开过亮子家。每天早晨劈柴生火,白天下井干活,晚上回来,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看亮子学习。亮子溜号的时候,他就照亮子后背拍一扇子。那时,亮子特怕他手里那把蒲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砸过来了。一次,趁他没回来,亮子把该死的蒲
期刊
秦朝颜与罗西夏相遇的时候,已是秋初。  他们一起去吃饭,啤酒园,高高的椅子,两人之间是热气腾腾的火锅。  朝颜说:我喜欢吃绿色的蔬菜。  西夏不说什么,仔细地将菠菜一根根放进锅里,菠菜在热汤里翻个身,绿得更加生动。  朝颜夹起一根,低下头,在小盘中摆弄。  天地小,不经意又见,无法轻描淡写,只说:你,还好吧?  问得重,答得却轻:都好,你也好吧?  有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朝颜认真地低着头。  西夏
期刊
那年间在乡下,会手工活儿的人被尊称为“艺人”。那时的艺人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艺界的人,而是专指手艺人,比如做木工的,剪窗纸的,只要手艺精,便是艺人了。艺人手中的活儿大都祖传,外人很难入他们的行。即便入了,没个三五年也学不到精髓。  篾匠就是拥有非凡绝技的艺人。一把竹刀,左劈右劈上下翻飞,毛发一样细的竹丝、纸张一样薄的竹片也出得来。只要篾匠想得到,竹床竹桌,竹篓竹席……粗的细的,大的小的,从容不迫的
期刊
过了十三岁生日,杨柳就该上初中了。  初中在山那边,要翻好几道山梁,只有周末才能回来,不像小学,站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操场。那几天爹总是唉声叹气地说,柳儿你还是进城上学吧,我们老把你霸在身边,不是个事,也对不起你秀姑。  说秀姑,秀姑就来了。也是为着杨柳上学的事。秀姑说,大哥大嫂,你们辛辛苦苦养大了柳儿,她对你们感情也深,这些我们都知道。但这次她再不随我走,那我以后再也不介入她的生活,今后一切全凭你
期刊
梅城北山云峰寺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僧人了同。中午用餐的时候,了同对着一钵清淡的斋饭感到难以下咽,勉强吃了几口就回寮房睡觉去了。了同生在一个富裕之家,父亲是一位商人,因与生意伙伴反目成仇遭到算计,被告到官府,万贯家财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父母遭受如此打击一病不起。成了孤儿的了同走投无路,不得不皈依佛门,但是富家子弟的习性一时无法改变。  当天用晚膳的时候,了同见到装进他僧钵里的竟是中午只吃了几口的剩饭,心里
期刊
钱秀丽喊我时,我没有认出她是谁。我们中间隔着二十年的光阴。这也不是理由。柜台上有一面铜镜。我自己都难认出镜中人是谁,更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疲惫的影像与高中相册上那个小姑娘联系在一起──他們看上去是两个陌生人。  她又喊了一声,没看我,垂着头,手上飞针走线。我慌乱应了,还是没有认出这个奇怪的妇人。她在刺绣衬衫的花纹。绣一件能拿十块钱。手巧眼快的人从早到晚最多能绣五件。这在老家算一笔不菲的收入。  她不
期刊
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墨然都会记得,她与白衬衣先生的话题是从书开始的。  那是一群朋友的聚会,满桌红男绿女笑语喧哗,墨然和那位身穿白衬衣的先生恰好坐在一起,他无意中看到了墨然包包里露出的书页一角。  两人从《平凡的世界》聊到《早晨从中午开始》,从《血色浪漫》聊到《呼啸山庄》,似乎要将对方聊得欢畅而透明,也极力把话题聊到那个能预见的尽头。  聚会结束后,朋友们兴致不减,要去KTV狂欢。墨然与白衬衣先生借
期刊
这天早饭后,我正要送女儿苗苗上学,苗苗忽然说:“妈,我以后不要您接送了。”我一听,惊讶地问道:“为什么?”  苗苗倔强地一扭身子,说:“就是不要嘛,我都这么大了,再让妈妈接送,同学们会笑话我的──我也不要爸爸送。”  望着她挺着小小的身子大步离开,一阵悲凉从我心底直涌上来:苗苗终于嫌弃我了,我让她在同学面前难堪了,因为我的腿有点瘸。至于怕同学们笑话和也不要她爸爸接送,只是为了维护我的面子说的托词而
期刊
逛街时,遇到从前的同事小轩,一向喜欢追求时尚的她,头发凌乱,脸色憔悴,我关切地问道:“你怎么了?”她叹了一口气说:“我跟他分手了。”三年前,小轩出差时,偶然结识了一位男子,两人很快就陷入了热恋,后来干脆搬到一起同居,每天下了班,他们就牵着手一起去买菜,俨然是一对甜蜜的小夫妻。  不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爱的激情渐渐消失,小轩慢慢发现男友不仅喜欢赌博,还向自己隐藏了曾经离异的经历,当她为此质问对方时
期刊
夏草在板子街经营着一家小饭店。饭店门前插着一面花布旗帜,上面写着三个字:花染饭。花染饭既是饭店的名字,又是饭的名字。进他店的人,一般不是来喝酒的,而是来吃饭的。花染饭是夏草一家的特色饭。  某日,一个满脸横肉的过客走进店里,对夏草说,要一碗花染饭。  夏草说,好的,吃什么菜。  过客说,主要是吃饭,菜随便炒两个就行。  夏草飞快地炒了一个蕨菜,还有一个辣椒炒野猪肉,又捧出一盆花染饭。  过客捧着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