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领悟教材 活用教学材料 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课堂教学片断案例,探讨教师如何合理、灵活、创新使用教学材料,使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去建立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评析教材活用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57-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进行教学活动。怎样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教活、让学生学活,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亟待研究、探讨的问题,也是进行愉快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在此,试谈对课堂教学中几处细节处理的粗浅体会。
   一、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经过自主探究有感而发生成的。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思维遇到阻碍,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学生思维遇阻,有强烈的探究、表达愿望而不能完成时,教师再实时点拨效果会更佳。当学生认识到2人平均分一张饼,每人得半张饼时,教师不要急于引出“1/2”,而是继续引导:那么3人平均分一张饼,每人得多少呢?学生自然就能想到肯定要比半张饼小,是“一小块”;那么4人、5人……平均分一张饼,每人又得多少呢?学生能认识到:分的人越多,每人分得的“一小块”越小。教师追问:那这“一小块”到底有多少呢,能准确表达吗?显然学生的表达遇到障碍,学生心中明白但表达不出来。这时教师因势利导,适时引出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即把一张饼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1份,这一份用“1/3”表示;平均分给4个人,每份用“1/4”表示……。这“一小块”到底有多大,用分数能准确表达它们的大小,这样的表示方法方便简单、易于理解,数学知识就是用来解决现实中这样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表示日常生活现象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二、数学要体现知识的核心理念,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引入数学,以数学知识系统解释生活现象。
   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刻在应用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如2.5×99、2.5×101,教师的设计也会脱离生活实际,光从数学知识层面引导学生理解算理:2.5×99,99接近100,先算2.5×100,再减去1个2.5;2.5×101,先算2.5×100,再加上1个2.5。这样的教学往往过于表面化,无法与学生的思维达成一致,甚至个别学生认为用竖式直接计算不就行了,教学效果较差。其实这样的实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我们平时买东西时小贩为什么没有笔和纸而能较快的计算出价格。再出示生活实例,如“妈妈去菜市场买青菜,每千克青菜2.5元,买了99斤(或101斤)需要多少钱?”让学生讨论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先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假设成“整十、整百、整千”数进行计算,再把不足(或超出)部分给它添加或减掉,这样计算起来非常简便,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数学知识只有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有助于学生理解算例、合理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三、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训,合理、准确表述教材情境图所体现的数学信息,体现数学性。
   现行数学教材在编排中非常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情境图为师生的教与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合理、准确使用教材,而不应照搬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看到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训,学生语言表述缺乏逻辑性、条理性、完整性,教师板书照搬情境图原文、或体现学生“自主发言”,学生怎么说教师怎么板书,缺乏必要的语言组织过程。同时,在利用情境图时要注意强化数学性。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的提问:“通过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就是触及不到教师的知识预设,教师显得焦急、无奈。究其原因,问题在于教师的提问艺术上。在设计问题时要让学生充分表达情境图中所体现的数学元素、数学信息,切忌将数学课上成语文课或美术欣赏课,抛弃数学本质谈发现,即脱离了主题,转移了学生兴趣、影响了学生情绪,又浪费了时间。
   四、正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以“错例”为教学材料,让学生经历“发现错误—分析错因—纠正错误”学习过程。
   “错例分析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和素材,只要教师敢于正视、引导得当,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有这样的题目:“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买苹果用去3.5元,买梨用去14.25元,买铅笔用去0.8元。妈妈应付收银员多少钱?”教师首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教师注意收集典型错例。然后以错例为教学材料,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以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计算结果与估算有差距)、分析问题(找出错误原因,教师适时以“元、角、分”加以引导)、解决问题(小数加减时小数点要对齐)、抽象规律(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形成技能(强化训练、再现生活情景、形成活动经验、树立数学思想)。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评价方式的变革,以及教材的重新把握等等。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可行性和合理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去年12月的一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新闻爱好者》的征订单,言辞比较诚恳,我就订了一份。今年元月底,我收到第一期,一看封面并不怎么样,当翻阅了几页
超声电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新型电机,之所以称之为超声电机,是因为其工作时的谐振频率在超声频域。超声电机的工作原理区别于传统的电磁电机,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振动,然后通过定、转子间的摩擦作用将能量传递给转子,使转子运动,驱动负载;具有结构紧凑、低速大转矩、无电磁干扰、响应快、控制特点好、噪声低等优点,因此,它在精密仪器仪表、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办公自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在竞争中获胜。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56-02当今世界充满竞争与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
复合材料中最常见的缺陷类型是脱粘和分层,由于光激励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速度快、检测面积大、容易操作等优势,是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的缺陷无损检测技术,在航天、军事等领域具有
【摘要】WPS自主阅读模式是指导高中生课外外语阅读的方法和策略。WPS指的是Words,Passage ,Speech,即单词、篇章、表述。这一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型阅读时要先从词汇入手进行篇章理解,再从文字交流上升到口头表达,做到词汇篇章结合、输入输出结合,从而实现课外有效学习,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该模式主张支撑性学案在自主学习中的使用,其中词汇沟渠(Words Cannels) 和理解脚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这四个基本元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学生这个主要元素。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吃透二头”,就是要吃透教材,更要吃透学生,充分发挥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功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应抓四个环节:教师备课、学生自学、课堂讲解、作业练习,他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关整体,特
低合金CrMo耐热钢是一种含碳量低,合金成分以CrMo为主,并加入一些其他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耐热结构钢,广泛应用于核电、火电、石油化工等领域压力容器中。由于低合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广泛运用,对于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视觉化、多样化。本文结合本人的实践,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和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优势出现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
贝氏体相变时所伴随的表面浮凸现象历来是相变理论工作者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该文针对钢中下贝氏体和Cu基合金中的马氏体、平衡相、贝氏体所产生的浮凸现象,以及贝氏体的精
【摘要】和谐数学课堂;要素间互相协调;优化过程。  【关键词】和谐课堂转换角色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062)。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59-02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