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支节,干支历的岁首,建寅月之始日。立春伊始,春回大地,万物生长。一切带着的灰埃和尘积会被融化的积雪消融,一切带着的绝望和呐喊会被春风吹散……
——题记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里还没有任何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
看别人的故事总觉得是别人的,而在电影《立春》里,你却能发现曾经的自己。有人说好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因为故事的主角是自己。顾长卫的电影永远是心灵的归宿,一帧一格的画面,一点一滴的影像,小故事中道尽了生命的真谛。就像电影里的王彩玲,一直期待着立春,一直期待着希望。
顾长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作为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之一,电影的画面感和叙事感相互交融,让人一边欣赏着美,一边感叹着情。在顾长卫的摄影师生涯里,曾经在华语电影里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1988年凭借电影《孩子王》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凭借《红高粱》获得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1993年,凭借《霸王别姬》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等等。此后,顾长卫开始了导演的生涯。2005年,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孔雀》,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第二部电影《立春》入围罗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1年凭借《最爱》获得上海影评人最佳导演奖。
有人说电影《立春》说的是人生,也有人说电影《立春》说的是命运。生活所能给予的暗示都是轻巧细碎的。王彩玲——一个师范学校的音乐老师,天籁歌喉,让追求她的周瑜沉迷痴醉。梦想着站在中央歌剧院唱着托斯卡的《为艺术为爱情》,可惜却没有一副美丽的外表,屡屡碰壁。站在灰暗的大桥下等待着希望的来临。她热爱歌唱,那是她的生命。从遥远的小山村出来,为了梦想漂流,一根傲骨、清高地要命,摆出不屑于任何的态度,这是艺术。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少数”意味着叛逆、疯狂、变态、扭曲。无论是任何时代,任何艺术形态,都是游离于主流之外。就像胡金泉的芭蕾和王彩玲的歌剧,尽管浓妆艳抹,姿态万千,却依旧不受到市井人民的爱戴。相反地、跳着粗糙的百姓秧歌却扭的风生水起,让人群涌动,乐此不疲。所以,“艺术”被放逐到偏僻的小城市,潜伏在庸俗的人流中。他们孤独而又傲慢,他们固执而又敏感,他们渴望爱却得不到爱,他们碌碌无为却又不甘平庸。他们是这样一个被迫沉默的群体,一生的繁华或者潦倒,却无人问津。
王彩玲的梦想是走入中国歌剧院。就算她成为了大龄剩女,也要保持着艺术的清高与尊荣。想方设法地弄北京户口,每年去一次歌剧院,拿着最便宜的廉价门票。拖着行李来到中央音乐学院。灰白的灯芯绒大衣,肥大的健美裤,一口明黄的龅牙,胸口却又系着一根黄色的纱巾,看起来格格不入。但一开口的歌喉却惊诧了所有人,可现实是,没有北京户口连打扫卫生的工作都无从选择。苟延残喘地求着被怜悯,似乎求着被梦想收留。有一天,她爱上了同样追求艺术的黄四宝——一个美术造诣颇深的人,却因为同样的命运被扼住喉咙。考不上中国美术学院,整日窝在那几尺平方的房间。在朋友眼里,他是画着“野兽派”人体艺术的奇葩;在母亲的眼中,他是没有出息如此荒诞的啃老族。而王彩玲却爱得他无怨无悔,甚至做他的人体模特,可是黄四宝却从不爱她。好不容易的爱情萌芽就这样在黄四宝的推诿下变成泡影。她要爬上高塔,选择死亡。而就在此时,一个神圣的芭蕾舞者让王彩玲的生活重新找到了希望。因为淹没在人群洪流,能找到共同的语言实在甚少;因为“不正常”的人在“正常”的生活里能找到懂自己的人弥足珍贵。镜头一转,来到了胡金泉的芭蕾舞教室,一席白衣翩翩,跳着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眉目婉转。世风日下,偏偏喜爱男风,却遭受世人的唾弃。他是一个同性恋,却又生活在那样一个世俗流言桎梏的年代,一生得不到爱。他悲伤他孤傲他寂寞,却只有天鹅湖能带给他心灵的慰藉,因为能找到懂他的东西实在不多。就像当年的柴可夫斯基一样,身为同性恋却无法得到爱情,退而却步娶了一个女人。背离着灵魂的依托,承受着流言蜚语,最终草草终结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只留下了音乐史里舞动的记忆。而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还不是上演着爱你就像爱生命的爱情故事,阿申巴赫就是这么爱着波兰男孩塔其奥的。在旅馆的餐厅里一相遇,阿申巴赫便立刻为他神魂颠倒,从此不得解脱。他变态狂般的观察他、赞美他、跟踪他、对他热情赞美,曲意逢迎。却又像个怀春少女般躲避他,只在暗处小心翼翼的相思,如痴如醉的爱慕。他甚至甘冒不韪、身败名裂的危险,对这段同性之爱不加遮掩。爱情来了,夏天来了,瘟疫也来了,游客们纷纷逃离这座死亡之城。可是他留下了,留在大海身边,留在塔其奥身边,同时也留在死亡身边。
顾长卫在影片中穿插了两个隐喻。一个是追梦的夜店服务员、一个是追求王彩玲的周瑜。一个是年轻时候的自己,一个是未来的自己。当大巴车呼啸着而过,那奔跑的身影在向未来追逐着:大姐,你能带我去北京吗?几年以后,却因为现世的杂乱,沦落为工厂的工人,娶妻生子,白头到老。在王彩玲眼中,这是普通人的一生,不是艺术。它平凡它低吟,而艺术应该是歇斯底里地咆哮和呐喊。作为摄影师出身的顾长卫,影片里的画面感、层次感、构图都美的朴素自然,像一幅被旧时光雕刻的沙画。一点一滴的镜头画面,由近到远,火车呼啸而过,带走了这个季节里的最后一点温存。影片的色调一直是沉郁的,好像没有光明,就像寒冷的冬天。而立春一过,影片结尾那温润的日光却照的人心里暖洋洋的。
不知不觉中,王彩玲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谎言中,她被欺骗丢失了自己全部。为了满足垂危的男友的愿望,冒充癌症患者的高贝贝希冀王彩玲帮助自己成名。王彩玲放弃了北京的户口、放弃了中央歌剧院、放弃了自己的艺术理想,却没有想到自己被命运捉弄,开了这样的一个玩笑。生活所能给予的折难让这个女人丧失了全部的灵魂。而故事的结尾总是令人垂泪的,王彩玲回到那个山村的家,看着年迈的母亲,瘫痪的父亲。天空下着鹅毛的雪花,掩盖这个冬天凋零的一切。她从睡梦中醒来,看着年迈的母亲举着鞭炮踩着脚下的雪花。是的,新的一年又要来了,春天就要来了。王彩玲领养了一个女儿,取名王小凡。小凡——是啊,伟大的生命总是迸发在平凡的生活里,她终于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春天真的要来了。
生活所能给予的暗示都是轻巧细碎的,如同柳底飞花。也许要等到很久以后的不经意才发现当时的不经意有多深意。所以,黄四宝醉卧在火车站,拖着那琳琅满目的画架、颜料被理想折磨的体无完肤。所以,胡金泉为了掩饰同性恋的身份,强暴女学生小宋,换来监狱生活的现世安稳。所以,王彩玲带着小凡,在街头卖起羊肉,给女儿讲童话,等春天。依稀记得,王彩玲昏沉地躺在火车箱里,唱着托斯卡,又在半夜爬上塔顶纵身一跃摔断手臂。依稀记得,胡金泉乞求王彩玲假结婚被拒绝,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在雪夜留下孤寂的泪水。依稀记得,黄四宝在婚介所里招摇撞骗被人满街喊打时的落魄。然而这些,都是平淡生活里面最真实的你我。然而这些,却又一遍遍地被你我重新上演。酒吧年轻人不还是追着美好的北京梦努力奋斗吗?被感情欺骗的小张老师在寻求安慰后还不是会重新选择新的感情吗?被关入牢笼的胡金泉还不是跳着芭蕾给王彩玲看并且告诉她他很好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少人还在重复着王彩玲的生活却又不甘平庸;多少人像胡金泉一样身为同性恋寂寞而孤傲的活着;多少人像黄四宝一样放弃理想,沦为了市井小民。这些人,是你是我是他。是烧不尽的野草,等不完的立春。
[责编/尘沙]
——题记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里还没有任何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
看别人的故事总觉得是别人的,而在电影《立春》里,你却能发现曾经的自己。有人说好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因为故事的主角是自己。顾长卫的电影永远是心灵的归宿,一帧一格的画面,一点一滴的影像,小故事中道尽了生命的真谛。就像电影里的王彩玲,一直期待着立春,一直期待着希望。
顾长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作为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之一,电影的画面感和叙事感相互交融,让人一边欣赏着美,一边感叹着情。在顾长卫的摄影师生涯里,曾经在华语电影里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1988年凭借电影《孩子王》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凭借《红高粱》获得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1993年,凭借《霸王别姬》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等等。此后,顾长卫开始了导演的生涯。2005年,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孔雀》,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第二部电影《立春》入围罗马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1年凭借《最爱》获得上海影评人最佳导演奖。
有人说电影《立春》说的是人生,也有人说电影《立春》说的是命运。生活所能给予的暗示都是轻巧细碎的。王彩玲——一个师范学校的音乐老师,天籁歌喉,让追求她的周瑜沉迷痴醉。梦想着站在中央歌剧院唱着托斯卡的《为艺术为爱情》,可惜却没有一副美丽的外表,屡屡碰壁。站在灰暗的大桥下等待着希望的来临。她热爱歌唱,那是她的生命。从遥远的小山村出来,为了梦想漂流,一根傲骨、清高地要命,摆出不屑于任何的态度,这是艺术。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少数”意味着叛逆、疯狂、变态、扭曲。无论是任何时代,任何艺术形态,都是游离于主流之外。就像胡金泉的芭蕾和王彩玲的歌剧,尽管浓妆艳抹,姿态万千,却依旧不受到市井人民的爱戴。相反地、跳着粗糙的百姓秧歌却扭的风生水起,让人群涌动,乐此不疲。所以,“艺术”被放逐到偏僻的小城市,潜伏在庸俗的人流中。他们孤独而又傲慢,他们固执而又敏感,他们渴望爱却得不到爱,他们碌碌无为却又不甘平庸。他们是这样一个被迫沉默的群体,一生的繁华或者潦倒,却无人问津。
王彩玲的梦想是走入中国歌剧院。就算她成为了大龄剩女,也要保持着艺术的清高与尊荣。想方设法地弄北京户口,每年去一次歌剧院,拿着最便宜的廉价门票。拖着行李来到中央音乐学院。灰白的灯芯绒大衣,肥大的健美裤,一口明黄的龅牙,胸口却又系着一根黄色的纱巾,看起来格格不入。但一开口的歌喉却惊诧了所有人,可现实是,没有北京户口连打扫卫生的工作都无从选择。苟延残喘地求着被怜悯,似乎求着被梦想收留。有一天,她爱上了同样追求艺术的黄四宝——一个美术造诣颇深的人,却因为同样的命运被扼住喉咙。考不上中国美术学院,整日窝在那几尺平方的房间。在朋友眼里,他是画着“野兽派”人体艺术的奇葩;在母亲的眼中,他是没有出息如此荒诞的啃老族。而王彩玲却爱得他无怨无悔,甚至做他的人体模特,可是黄四宝却从不爱她。好不容易的爱情萌芽就这样在黄四宝的推诿下变成泡影。她要爬上高塔,选择死亡。而就在此时,一个神圣的芭蕾舞者让王彩玲的生活重新找到了希望。因为淹没在人群洪流,能找到共同的语言实在甚少;因为“不正常”的人在“正常”的生活里能找到懂自己的人弥足珍贵。镜头一转,来到了胡金泉的芭蕾舞教室,一席白衣翩翩,跳着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眉目婉转。世风日下,偏偏喜爱男风,却遭受世人的唾弃。他是一个同性恋,却又生活在那样一个世俗流言桎梏的年代,一生得不到爱。他悲伤他孤傲他寂寞,却只有天鹅湖能带给他心灵的慰藉,因为能找到懂他的东西实在不多。就像当年的柴可夫斯基一样,身为同性恋却无法得到爱情,退而却步娶了一个女人。背离着灵魂的依托,承受着流言蜚语,最终草草终结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只留下了音乐史里舞动的记忆。而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还不是上演着爱你就像爱生命的爱情故事,阿申巴赫就是这么爱着波兰男孩塔其奥的。在旅馆的餐厅里一相遇,阿申巴赫便立刻为他神魂颠倒,从此不得解脱。他变态狂般的观察他、赞美他、跟踪他、对他热情赞美,曲意逢迎。却又像个怀春少女般躲避他,只在暗处小心翼翼的相思,如痴如醉的爱慕。他甚至甘冒不韪、身败名裂的危险,对这段同性之爱不加遮掩。爱情来了,夏天来了,瘟疫也来了,游客们纷纷逃离这座死亡之城。可是他留下了,留在大海身边,留在塔其奥身边,同时也留在死亡身边。
顾长卫在影片中穿插了两个隐喻。一个是追梦的夜店服务员、一个是追求王彩玲的周瑜。一个是年轻时候的自己,一个是未来的自己。当大巴车呼啸着而过,那奔跑的身影在向未来追逐着:大姐,你能带我去北京吗?几年以后,却因为现世的杂乱,沦落为工厂的工人,娶妻生子,白头到老。在王彩玲眼中,这是普通人的一生,不是艺术。它平凡它低吟,而艺术应该是歇斯底里地咆哮和呐喊。作为摄影师出身的顾长卫,影片里的画面感、层次感、构图都美的朴素自然,像一幅被旧时光雕刻的沙画。一点一滴的镜头画面,由近到远,火车呼啸而过,带走了这个季节里的最后一点温存。影片的色调一直是沉郁的,好像没有光明,就像寒冷的冬天。而立春一过,影片结尾那温润的日光却照的人心里暖洋洋的。
不知不觉中,王彩玲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谎言中,她被欺骗丢失了自己全部。为了满足垂危的男友的愿望,冒充癌症患者的高贝贝希冀王彩玲帮助自己成名。王彩玲放弃了北京的户口、放弃了中央歌剧院、放弃了自己的艺术理想,却没有想到自己被命运捉弄,开了这样的一个玩笑。生活所能给予的折难让这个女人丧失了全部的灵魂。而故事的结尾总是令人垂泪的,王彩玲回到那个山村的家,看着年迈的母亲,瘫痪的父亲。天空下着鹅毛的雪花,掩盖这个冬天凋零的一切。她从睡梦中醒来,看着年迈的母亲举着鞭炮踩着脚下的雪花。是的,新的一年又要来了,春天就要来了。王彩玲领养了一个女儿,取名王小凡。小凡——是啊,伟大的生命总是迸发在平凡的生活里,她终于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春天真的要来了。
生活所能给予的暗示都是轻巧细碎的,如同柳底飞花。也许要等到很久以后的不经意才发现当时的不经意有多深意。所以,黄四宝醉卧在火车站,拖着那琳琅满目的画架、颜料被理想折磨的体无完肤。所以,胡金泉为了掩饰同性恋的身份,强暴女学生小宋,换来监狱生活的现世安稳。所以,王彩玲带着小凡,在街头卖起羊肉,给女儿讲童话,等春天。依稀记得,王彩玲昏沉地躺在火车箱里,唱着托斯卡,又在半夜爬上塔顶纵身一跃摔断手臂。依稀记得,胡金泉乞求王彩玲假结婚被拒绝,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在雪夜留下孤寂的泪水。依稀记得,黄四宝在婚介所里招摇撞骗被人满街喊打时的落魄。然而这些,都是平淡生活里面最真实的你我。然而这些,却又一遍遍地被你我重新上演。酒吧年轻人不还是追着美好的北京梦努力奋斗吗?被感情欺骗的小张老师在寻求安慰后还不是会重新选择新的感情吗?被关入牢笼的胡金泉还不是跳着芭蕾给王彩玲看并且告诉她他很好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少人还在重复着王彩玲的生活却又不甘平庸;多少人像胡金泉一样身为同性恋寂寞而孤傲的活着;多少人像黄四宝一样放弃理想,沦为了市井小民。这些人,是你是我是他。是烧不尽的野草,等不完的立春。
[责编/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