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重视对于古汉语造词法的研究和思考。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汉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其不仅见证了我国语言发展的种种历史,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的长远发展。同时,古汉语造词法研究属于古汉语研究中的核心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对其所开展的研究并不占多数。基于此,本文将对我国的古代汉语进行研究,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中国语言;古代汉语;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在科学理论中,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简洁性以及合理性。换句话说,就是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论证者需要运用大量的证据以及少量的假设来进行推理,推断出事实真相。科学理论的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内涵以及较深的审美价值。但是语言学呢?在我国的古代汉语中是否也存在一定的理论以及公式?基于此,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一、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孤单汉语的语言学意义
(一)人类起源的单源性以及人类语言的单源性
当前人类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以及丰富性,若想对其进行深入清晰的分析,那么就需要对人类语言的起源进行深入的了解。站在发生学的角度上来说,无论是语言发展还是人类的发展,初始阶段的研究是最为简单的,但是在这种简单的背后,依旧蕴含着较为复杂的因素。人类的起源源于世界的变化,但是人类语言的起源却并不一定源于人类自身。俗话说,语言归根结底只有一种,其是人类语言,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人类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指称—陈述”的分化与人类语言的产生
站在进化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与祖先之间的距离只是时间的间隔。但是在这种间隔下,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大众对于语言的兴趣也逐渐地凸显出来:原始语言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其与现代语言之间的差异到底体现在哪里?等等。
大部分学者认为,人类的语言可能并没有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其可能就是在某一瞬间突然就出现了,是人类祖先智慧的“灵光一现”。甚至,部分学者认为,语言这种智慧在我们这颗星球中,可能只会出现一次。
(三)原始语言与古代汉语
针对原始语言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关系来说,著名的语言学家罗宾斯具有这样的观点:汉语很有可能是西方亚当的语言;讲汉语的西方人可能在世界变化的过程中与其他人分离,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古代汉语”。同时,语言谱系学说的著名学家施莱哈尔也认为,人类语言的发展之初可能与古代汉语的发展之初相同,均具有一定的简单意识形态。
(四)古代汉语中的语言学意义
通过上文,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语言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古代汉语与人类语言的发展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古代汉语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不仅能够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稳定发展,同时也能推动人类语言学的发展,加深对其进行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代化语言学意义。
二、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变化
(一)词的同一性问题
首先,在研究古代汉语词义的变化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认知,那就是汉字并不只是汉语中的词汇,两者之间并不能够画出等号。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字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含义,因此,其自身的同一性问题就显得尤为明显。
比如说“快”与“慢”,在古代汉语中,“快”字只有“愉快”的含义,但是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又引申出“快速”的含义;而“慢”字,本身就具有缓慢以及怠慢两种含义,因此其在同一性中就出现了根本的差异。
(二)词义的性质问题
在对古代汉语的词义范围进行划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就是词义的性质问题。所谓词义的性质,指的就是词语的本身含义以及其所指代的事物。通过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词义的本身意义与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间并不相同。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却又不可分割。因此,在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的研究人员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划分,尽量保证词汇的原本含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以及词义的范围
在我国的古代文章《说文》中,对于“灾”字的解释较为详细。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字单指“火灾”的含义,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引申出“水灾”的含义,最后概括为“灾难”。在《说文》中,关于“灾”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站在文字的角度上来说,这三种形式均属于甲骨文姓氏,但是其含义却又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其词义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其不同的含义进行不同程度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根据其上下文的含义进行选择,不一定要遵循其原本的固定含义。
三、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因素分析
(一)成语中的通假字与古今字现象
在上古时期,字与词之间还没有较为稳定的结构关系,虽然已经存在一些文字,但是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其无法进行传播,甚至会被其他文字所代替。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的不断沿用,一些文字的通假字形式也逐渐受到大众的认可,并具有了“合法”地位。比如在成语“新婚燕尔”中“燕”字就是“宴”字的通假字形式;在成语“唇亡齿寒”中,“亡”字就是“无”字的通假字形式。
一般来说,通假字需要滿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其读音需要与原本的文字相同。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相关的学者们需要加深自身的古音常识。第二,通假字必须要读出其所代替文字的本音。比如在成语“唇亡齿寒”中,“亡”字的读音就应该与“无”字相同。
(二)成语中的连绵词
首先,所谓连绵词指的是复音词,换句话说就是连绵词中的字有且只有一个音节。比如“淋漓尽致”中的“淋漓”,“踟蹰不前”中的踟蹰,以及“踌躇满志”中的踌躇,等等。在研究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对连绵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掌握,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望文生义的情况,促进古代汉语的稳定发展。 (三)成语中词的本意与引申意义
首先,所谓词的本意,指的就是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含义,也就是其在出现之时所带有的含义。在现代的汉语中,大部分词语都还保有自身的本意。比如成语中“飞禽走兽”中的“走”依旧是一个行为动词,“救死扶伤”中的“救”本意就是阻止,等等。
其次,所谓引申意义指的是,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自身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进行引申。比如,众所周知,“兵”字在我国的古代汉语中具有“兵器”的含义,在成语“兵不血刃”中也都保有自身的原本意义。但随着文化的发展,其含义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比如“兵荒马乱”中,其含义就可以引申为“战争”。
(四)成语中的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首先,普通名词可以用作动词,比如“报仇雪耻”中的“雪”、“衣锦还乡”中的“衣”以及“狐死首丘”中的“首”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的最佳例子。其中,“雪”指的是洗刷,“衣”指的是“穿着”,而“首”指的是头朝着。
其次,方位名词也能够用作动词。在古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方位名词也能够视为动词。比如“不甘后人”中的“后”字,就可以翻译成“落后”,整体成语的含义就是“不甘心落后于他人”。
最后,数词名词能够用作动词。比如成语“心手合一”,其中的“一”就是数词,但是在此处的含义为“统一”,具体的含义为“将心里所想与行动进行统一”。
2.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情况下名词是不能用作状语的,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名词是可以作为状语,存在于动词之前的。一般来说,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幾种。
首先,将名词用作状语,表达比喻的状态,具体翻译成“好 像……一样”。比如成语“星罗棋布”中,星与棋都是名词,在此处却翻译成“像星星一样”以及“像棋盘一样”。
其次,将名词用作状语,能够表达工具以及谓语动词的行为依据。当其在表达工具含义时,可以将其翻译成为“用……”,比如成语“车载斗量”中,车便可以翻译成为“用车装载”;当其在表达行为依据的过程中,可以翻译成“依据……”,比如成语“势不两立”,就可以翻译成“依据情势……”。
3.名词动词用作使动动词
首先,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指的是将名词视为动词后,其后面所带有的宾语也将成为使动动词的宾语,具体可以翻译成“使……”。比如成语“祸国殃民”就可以翻译成“使国家发生灾祸、使人民受伤”,其中“祸”与“殃”都是名词转换为使动动词的用法。
其次,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指的是谓语动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具有“让宾语……”的含义。比如,在成语“打草惊蛇”中,“惊”就是使动动词,具体可以翻译成“打击草丛,让蛇受惊”。
最后,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指的是将形容词转化为使动动词后,赋予其与宾语相同的含义以及状态。比如在成语“良药苦口”中,“苦”字就是使动动词,具体可以翻译成“使……苦”,而成语的意思可以翻译成“良好的药品能够让人的嘴巴发苦”。
4.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在古代汉语中,将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作为意动动词出现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所谓意动动词,指的就是主语在主管意识中所做出的行动,该种动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也没有一定的意动用法。换句话说,该种动词的表现形式为“主语认为宾语应该怎么样”或是“主语将宾语视为什么”。
首先,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指的是将名词视为意动动词,然后将宾语的组成部分放在其后,具体可以翻译为“把……当 作……”或者是“将……看作……”。比如成语“草菅人命”,就可以翻译成“将人类的生命看作杂草”;再比如成语“饮风餐露”,指的是“把微风当作饮品,把露水当作食物”。
其次,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指的是可以利用形容词表 示出宾语的整体状态,一般可以翻译成“认为……”,或者是“以为……”。比如成语中的“不远千里”,便是将其中的“远”作为意动动词,具体可以翻译成“不认为千里路远”。与之相似的成语还有“是非古今”“不耻下问”以及“贵远贱近”,等等。
5.形容词用作名词
在古代汉语的使用过程中,将形容词用作名词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能够加深语言的修辞含义。对于作为名词出现的形容词,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简单的定语。在古代汉语结构中,定语的作用就是修饰名词主语。同时,在古代汉语中,会出现上下文结构,此时,形容词的名词作用就被彰显出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可以先找出句子中的中心词,然后在其位置上进行填补解释。比如“扶弱抑强”“吐故纳新”以及“挑肥拣瘦”,等等。其中的形容词都可以视为成语中的定语组成部分,并具有一定的名词性质。在“扶弱抑强”中,“弱”指的是弱者,“强”指的是强大者;在“吐故纳新”中,“故”指的是污浊的空气,而“新”指的是新鲜的空气;在“挑肥拣瘦”中,“肥”指的是肥肉,而“瘦”指的是瘦肉。
四、结语
俗话说,从极度难懂的拉丁语到俄罗斯语言,国人对其的分析理解只能够停留在表面,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景象中,能够看出其中的花草以及山水;对于通俗易懂的英语来说,国人仿佛能够观察出山峰的倾斜状态,并且依稀能够辨别出对面的景色为何物。但是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变了。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类型上,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而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其是人类的初始语言之一。同时,通过调查分析显示,中国古代汉语的历史最为丰富,所以可以判断其发展时间最长。在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古代汉语能够流传至今,是我国的一大文化瑰宝,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我国的重要文化。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考究,以此促进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徐四海.成语中的古代汉语因素浅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2]姚振武.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J].语文研究,2005(3).
[3]张国贤.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功能认知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改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5]张陈宫.先秦汉语受事主语句系统[J].中国语文,1999(1).
[6]陈彬彬.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J].中国语文,1996(1).
[7]姚小平.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J].汉语分析研究,1999(3).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中国语言;古代汉语;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在科学理论中,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简洁性以及合理性。换句话说,就是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论证者需要运用大量的证据以及少量的假设来进行推理,推断出事实真相。科学理论的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内涵以及较深的审美价值。但是语言学呢?在我国的古代汉语中是否也存在一定的理论以及公式?基于此,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一、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孤单汉语的语言学意义
(一)人类起源的单源性以及人类语言的单源性
当前人类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以及丰富性,若想对其进行深入清晰的分析,那么就需要对人类语言的起源进行深入的了解。站在发生学的角度上来说,无论是语言发展还是人类的发展,初始阶段的研究是最为简单的,但是在这种简单的背后,依旧蕴含着较为复杂的因素。人类的起源源于世界的变化,但是人类语言的起源却并不一定源于人类自身。俗话说,语言归根结底只有一种,其是人类语言,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人类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指称—陈述”的分化与人类语言的产生
站在进化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与祖先之间的距离只是时间的间隔。但是在这种间隔下,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大众对于语言的兴趣也逐渐地凸显出来:原始语言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其与现代语言之间的差异到底体现在哪里?等等。
大部分学者认为,人类的语言可能并没有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其可能就是在某一瞬间突然就出现了,是人类祖先智慧的“灵光一现”。甚至,部分学者认为,语言这种智慧在我们这颗星球中,可能只会出现一次。
(三)原始语言与古代汉语
针对原始语言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关系来说,著名的语言学家罗宾斯具有这样的观点:汉语很有可能是西方亚当的语言;讲汉语的西方人可能在世界变化的过程中与其他人分离,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古代汉语”。同时,语言谱系学说的著名学家施莱哈尔也认为,人类语言的发展之初可能与古代汉语的发展之初相同,均具有一定的简单意识形态。
(四)古代汉语中的语言学意义
通过上文,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语言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古代汉语与人类语言的发展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古代汉语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不仅能够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稳定发展,同时也能推动人类语言学的发展,加深对其进行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代化语言学意义。
二、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变化
(一)词的同一性问题
首先,在研究古代汉语词义的变化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认知,那就是汉字并不只是汉语中的词汇,两者之间并不能够画出等号。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字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含义,因此,其自身的同一性问题就显得尤为明显。
比如说“快”与“慢”,在古代汉语中,“快”字只有“愉快”的含义,但是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又引申出“快速”的含义;而“慢”字,本身就具有缓慢以及怠慢两种含义,因此其在同一性中就出现了根本的差异。
(二)词义的性质问题
在对古代汉语的词义范围进行划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就是词义的性质问题。所谓词义的性质,指的就是词语的本身含义以及其所指代的事物。通过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词义的本身意义与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间并不相同。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却又不可分割。因此,在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的研究人员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划分,尽量保证词汇的原本含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以及词义的范围
在我国的古代文章《说文》中,对于“灾”字的解释较为详细。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字单指“火灾”的含义,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引申出“水灾”的含义,最后概括为“灾难”。在《说文》中,关于“灾”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站在文字的角度上来说,这三种形式均属于甲骨文姓氏,但是其含义却又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其词义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其不同的含义进行不同程度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根据其上下文的含义进行选择,不一定要遵循其原本的固定含义。
三、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因素分析
(一)成语中的通假字与古今字现象
在上古时期,字与词之间还没有较为稳定的结构关系,虽然已经存在一些文字,但是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其无法进行传播,甚至会被其他文字所代替。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的不断沿用,一些文字的通假字形式也逐渐受到大众的认可,并具有了“合法”地位。比如在成语“新婚燕尔”中“燕”字就是“宴”字的通假字形式;在成语“唇亡齿寒”中,“亡”字就是“无”字的通假字形式。
一般来说,通假字需要滿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其读音需要与原本的文字相同。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相关的学者们需要加深自身的古音常识。第二,通假字必须要读出其所代替文字的本音。比如在成语“唇亡齿寒”中,“亡”字的读音就应该与“无”字相同。
(二)成语中的连绵词
首先,所谓连绵词指的是复音词,换句话说就是连绵词中的字有且只有一个音节。比如“淋漓尽致”中的“淋漓”,“踟蹰不前”中的踟蹰,以及“踌躇满志”中的踌躇,等等。在研究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对连绵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掌握,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望文生义的情况,促进古代汉语的稳定发展。 (三)成语中词的本意与引申意义
首先,所谓词的本意,指的就是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含义,也就是其在出现之时所带有的含义。在现代的汉语中,大部分词语都还保有自身的本意。比如成语中“飞禽走兽”中的“走”依旧是一个行为动词,“救死扶伤”中的“救”本意就是阻止,等等。
其次,所谓引申意义指的是,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自身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进行引申。比如,众所周知,“兵”字在我国的古代汉语中具有“兵器”的含义,在成语“兵不血刃”中也都保有自身的原本意义。但随着文化的发展,其含义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比如“兵荒马乱”中,其含义就可以引申为“战争”。
(四)成语中的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首先,普通名词可以用作动词,比如“报仇雪耻”中的“雪”、“衣锦还乡”中的“衣”以及“狐死首丘”中的“首”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的最佳例子。其中,“雪”指的是洗刷,“衣”指的是“穿着”,而“首”指的是头朝着。
其次,方位名词也能够用作动词。在古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方位名词也能够视为动词。比如“不甘后人”中的“后”字,就可以翻译成“落后”,整体成语的含义就是“不甘心落后于他人”。
最后,数词名词能够用作动词。比如成语“心手合一”,其中的“一”就是数词,但是在此处的含义为“统一”,具体的含义为“将心里所想与行动进行统一”。
2.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情况下名词是不能用作状语的,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名词是可以作为状语,存在于动词之前的。一般来说,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幾种。
首先,将名词用作状语,表达比喻的状态,具体翻译成“好 像……一样”。比如成语“星罗棋布”中,星与棋都是名词,在此处却翻译成“像星星一样”以及“像棋盘一样”。
其次,将名词用作状语,能够表达工具以及谓语动词的行为依据。当其在表达工具含义时,可以将其翻译成为“用……”,比如成语“车载斗量”中,车便可以翻译成为“用车装载”;当其在表达行为依据的过程中,可以翻译成“依据……”,比如成语“势不两立”,就可以翻译成“依据情势……”。
3.名词动词用作使动动词
首先,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指的是将名词视为动词后,其后面所带有的宾语也将成为使动动词的宾语,具体可以翻译成“使……”。比如成语“祸国殃民”就可以翻译成“使国家发生灾祸、使人民受伤”,其中“祸”与“殃”都是名词转换为使动动词的用法。
其次,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指的是谓语动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具有“让宾语……”的含义。比如,在成语“打草惊蛇”中,“惊”就是使动动词,具体可以翻译成“打击草丛,让蛇受惊”。
最后,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指的是将形容词转化为使动动词后,赋予其与宾语相同的含义以及状态。比如在成语“良药苦口”中,“苦”字就是使动动词,具体可以翻译成“使……苦”,而成语的意思可以翻译成“良好的药品能够让人的嘴巴发苦”。
4.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在古代汉语中,将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作为意动动词出现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所谓意动动词,指的就是主语在主管意识中所做出的行动,该种动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也没有一定的意动用法。换句话说,该种动词的表现形式为“主语认为宾语应该怎么样”或是“主语将宾语视为什么”。
首先,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指的是将名词视为意动动词,然后将宾语的组成部分放在其后,具体可以翻译为“把……当 作……”或者是“将……看作……”。比如成语“草菅人命”,就可以翻译成“将人类的生命看作杂草”;再比如成语“饮风餐露”,指的是“把微风当作饮品,把露水当作食物”。
其次,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指的是可以利用形容词表 示出宾语的整体状态,一般可以翻译成“认为……”,或者是“以为……”。比如成语中的“不远千里”,便是将其中的“远”作为意动动词,具体可以翻译成“不认为千里路远”。与之相似的成语还有“是非古今”“不耻下问”以及“贵远贱近”,等等。
5.形容词用作名词
在古代汉语的使用过程中,将形容词用作名词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能够加深语言的修辞含义。对于作为名词出现的形容词,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简单的定语。在古代汉语结构中,定语的作用就是修饰名词主语。同时,在古代汉语中,会出现上下文结构,此时,形容词的名词作用就被彰显出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可以先找出句子中的中心词,然后在其位置上进行填补解释。比如“扶弱抑强”“吐故纳新”以及“挑肥拣瘦”,等等。其中的形容词都可以视为成语中的定语组成部分,并具有一定的名词性质。在“扶弱抑强”中,“弱”指的是弱者,“强”指的是强大者;在“吐故纳新”中,“故”指的是污浊的空气,而“新”指的是新鲜的空气;在“挑肥拣瘦”中,“肥”指的是肥肉,而“瘦”指的是瘦肉。
四、结语
俗话说,从极度难懂的拉丁语到俄罗斯语言,国人对其的分析理解只能够停留在表面,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景象中,能够看出其中的花草以及山水;对于通俗易懂的英语来说,国人仿佛能够观察出山峰的倾斜状态,并且依稀能够辨别出对面的景色为何物。但是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变了。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类型上,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而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其是人类的初始语言之一。同时,通过调查分析显示,中国古代汉语的历史最为丰富,所以可以判断其发展时间最长。在我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古代汉语能够流传至今,是我国的一大文化瑰宝,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我国的重要文化。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考究,以此促进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徐四海.成语中的古代汉语因素浅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2]姚振武.人类语言的起源与古代汉语的语言学意义[J].语文研究,2005(3).
[3]张国贤.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功能认知与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改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5]张陈宫.先秦汉语受事主语句系统[J].中国语文,1999(1).
[6]陈彬彬.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J].中国语文,1996(1).
[7]姚小平.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J].汉语分析研究,1999(3).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