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培养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有效地推动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本文提出了设置具有人文精神的通识教育课程、增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吸引力等提升通识教育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希望以此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精神;对策
  将通识教育作为手段来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教育目标的设立、教育理念的明确、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等方面加速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的转变。在通识教育课程的科目设置、教学手段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等各个方面,高校应加强对人文精神理念的贯彻,尊重人文精神养成的客观特点和规律,架设起有效而全面的、具有特色的通识教育培养体系,以达到在意识形态、逻辑思维、道德品质等方面人文精神的全面提升。
  (一)确立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的通识教育理念
  1. 确立"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目标
  我国在建国后历经了院系调整、初步发展、分散肢解、恢复调整、步入正轨、迅猛发展等重大历史阶段。如今,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和个人对高质量的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大幅增加,"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怎样培养学生"成为高校要面对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经过对专业教育的弊端进行反思后,我国高校应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以通识教育为重要教育手段的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从学生自身条件和潜力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环境支持。为达成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科学地运转以通识教育为教育手段的培养模式。就性质而言,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所有专业院校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2. 提升"以人为本"的高校通识教育理念
  高校是文化继承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其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就是"人",人在对过去积累的文化知识进行归纳、分类的过程中,需将这些知识通过通识教育传给后代。通识教育的提出是对过去功利性趋向明显的专业教育进行的有效纠正,是对工具性、非教养化及功利取向的"专业教育"的完善与补充。
  教育以育人为己任,教学活动就是培养人的过程。通识教育以人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为使命,为达成这一使命需要将过去受教育者由边缘转换到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即由教育学生转换成学生受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尊重个性、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成为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
  3.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部分专业院校已开始有意识地将通识教育理念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用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无论是在加强学生的知识素养和道德品质等工作中,还是唤醒和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主体地位,通识教育都能帮助大学生在更高的文化和道德层次上认识自我、发掘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有充分的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发掘自我的过程中有充分的主体意识。再次,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有充分的主体意识。最后,教师应培养大学生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有充分的主体意识。
  4. 实现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相对应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与物质现实共同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文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部支撑,科学精神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要正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现实中的对立,这种对立关系在通识教育的发展中是辩证统一的。在高校通识教育中,应树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高度统一的哲学观念,其目标就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人类社会高度的主体性提供必要的支撑。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要通过课程教学、创新活动、校园文化等方式,应防止出现二者对立的情况。对通识教育要进行正确的理解,偏向人文精神教育或重视科学精神发展的教育理念都是不合理的。
  在实现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的过程中,应探索使二者有效统一的融通方式和共建渠道。人类从简单劳动到复杂技术操作历经了无尽的探索,这种探索既包含人文上的也包含科学上的。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后会采取各种形式的实践方式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要求学校应给予学生人文和科学两方面的知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与人文情怀以纵横古今、融汇中外、品读经典、实践创新、综合发展的方式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协同发展。
  (二)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
  1. 增加具有人文精神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在构建起学生人文精神架构的过程中,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的承担主体、设置课程的基本方式、实施课程教授方式及对课程教授的管理与监督是重要环节。构建起这套课程设置体系并不是单一撇清价值的命题,这个体系不仅应秉承一个时代和社会进步的明显特征,还应体现某一时代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课程学习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活动。人文精神课程的设置应具备历史继承性和现实开拓性。如何在二者间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平衡点是形成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关键点。这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表象是人文精神的历史性与社会运动发展相互作用的必然趋势。所以,增加具备人文精神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呈现出以人文精神倾向和科学精神崇拜为两个摆点的"钟摆效应"。
  大学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增加具有人文精神的课程设置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途径。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要通过大量具备人文精神特征的课程介入来完成,丰富的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对人们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价值取向的发展方向,尊重事物本身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体现出培养学生发展能力、激励教师成长潜能和为社会合理发展贡献力量的价值精神。   2. 增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吸引力
  高等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要完成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培养作用,就必须以充足的吸引力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十分必要,通识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首先,打破绝对文科与绝对理科的独立性,加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其次,加大对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教授的课程设置。最后,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强社会实践课程与学科知识的衔接。
  3. 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通识课程的教育效果
  教学手段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工具。通识教育要求教师教授给学生创造知识的能力,而非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通识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育相比,其教授方法的灵活性更强,知识与技能传授范围更广。
  以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式教学法为通识教育课程技能传授的主体。在通识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兼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应积极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多样化的问题。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向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教师在对教学手段的掌控中应创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关系。
  4. 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提升学生认知世界和明晓历史的能力上,它要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将一定的思想理念、政治观点、道德准则融入到有目的的实践中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艺术院校的必修课之一,有着与通识教育课程相似的功能,二者在对学生的影响上有着相通的作用。
  将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机地结合,发掘一种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提高通识教育的有效性,也使学生接收到更多通识教育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地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客观地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科学地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自主地了解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更全面的视角判断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有效地将通识教育课程的时效性与自身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 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艺术类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在完成高校人文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教师是人文教育活动的重要落实者。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与教师对他们的影响程度有着正相关的关系,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
  教师在学生中的榜样作用十分明显,教师整体队伍人文素养对学生优良的人文素养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这种人文涵养会在学校中形成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这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形成有效的互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和科学精神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即便有高超的技能却缺乏人文精神,这势必将影响学生的成长。
  通识教育在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人的关注,这就要求完成通识教育活动的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特征与社会心理属性,这是开展具有实效性教学的必要前提。对学生展开通识教育的前提就是教师队伍本身应具有通识教育功底,以人文精神的精髓来感召学生。培养一个有较高人文精神素养的教师队伍,首先就要求教师"真知、真信、真行、真情",这是以高层次人文精神来感染学生的必备条件之一。
  2. 提高高校教师的敬业精神
  高校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和培养学生活动中具备的工作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教书育人、关心学生、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的一种执着精神。教师的敬业精神对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往往会给学生今后从事学习和工作时所持的态度打下较深的烙印。教师在教学中对待知识一丝不苟的态度会让学生对知识充满敬畏之情,教师在生活中对学生热情周到和细致入微的关心会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充满感激之情。
  教师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出色地完成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是被迫完成任务还是内心的自觉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由被迫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主动完成教学任务,将工作责任与使命转变成自觉的行为,这是充分调动起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教师队伍整体的责任感与使命的提升也会帮助教师个体树立起优良的敬业精神。
  将"事业吸引人"提升为"理想引导人",以高层次理念塑造教师队伍的敬业意识。教师是塑造人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一职业是知识素养和人文素质较高的群体追求的目标之一,教育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强。通过陶冶教师的情操,让教师站在继承和传递人类文明的高度定位自己的历史坐标,将教育理想作为自己从事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以高层次的思维理念引导教师展开高水平的育人活动,这将使得教师队伍的敬业精神呈现一个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作者简介:沈婷,1983年11月6日出生,女,安徽合肥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生辅导员,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在中职教育中,提倡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中职数学更着重于体现数学的工具功能,本文将函数奇偶性中的偶函数性质与金融事务中股票V形反转知识相结合,体现函数奇偶性教学在金融
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教学质量,必须处理五个关系:“基础与拓展、整体与差异、普遍与个别、规范与灵活、训练与兴趣”.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
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对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迎接中日韩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在青岛召开,由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青岛国际机场杯”摄影比赛,得到了广大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和积极响应,短短十
期刊
一、案例背景  开学初,我拿到三年级的英语新教材,发现变化还是蛮大的。拿出旧教材仔细对比了下,发现除了单元顺序和内容有变化调整外,最主要的还是增加了两个项目:Letters and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