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漂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塑造的主人公哈克的人物内在特质着手,试图厘清哈克的精神深处的反资本主义文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这种对本真性情的诉求以及对自由的热爱,成就了哈克漂移的生命美学。
  关键词:自由 生命美学 哈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马克·吐温是美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家。他生活在美国内战时期,站在民主与人道主义的高度,以当时美国热门话题——奴隶制创作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小说中心情节是讲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如何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马克·吐温通过哈克对自身独立的向往和吉姆对自由的追求表现了他对民主与自由的期待。
  哈克是一个天性喜欢自由的孩子,他从小无家可归,没有机会接受家庭、学校和教会的教育,他喜欢独立的生活,讨厌周围呆滞的生活和虚伪的客套。他不到教堂去祈祷,也不穿体面的衣服学那些故作姿态的“文明人”的文雅举止。逃脱了文明社会的桎梏,马克·吐温将哈克带到了密西西比河那澎湃奔腾的大河之上,让这个天真淳朴、敏锐机智的孩子顺河漂流。密西西比河自然迷人的风光,一幅幅安详静谧的画面使哈克从身体上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海明威曾这样评价:“所有美国现代文学都植根于马克·吐温的一部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海明威的此番评价足以表明这部小说在美国现代小说史上特殊的地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迅猛,许多外国人将美国视为一个自由、民主新世界,并移民到美国。而马克·吐温则通过哈克这个人物,以讽刺的手法揭露了美国日渐衰败文明的丑恶嘴脸,同时展开了一幅自由平等的景象。
  小说从哈克对旧的一套文化的厌恶、反感写起,在开头第二节,哈克就讲,“道格拉斯寡妇要领养我做她的干儿子”,“并且说她要教我学那一套文明的规矩”,“我再也受不了了”。这个描写就暗示哈克对旧文化是唾弃的,并暗示他将会为自由而反抗。这一种对“自由的追求”,对一种“新的文化”的追求,正是从下层人民出身的哈克朦胧而执着的追求,也是马克·吐温从19世纪美国两股历史大潮——“西进”开发边疆和“南下”废止南部各州黑奴制中,从伐木者、淘金者、水手的生活与憧憬中捕捉并提炼熔铸的。全书末了一句说,“我看我得比一些人先走一步,前往那个‘地域’去,因为萨莉姨妈要认我做她的干儿子,要教我学那一套文明的规矩,这我受不了。我已经受过一回啦。”这个情节和开头相呼应,点明了自由的主题。这实际上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悖论问题,不仅仅是作者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包括卢梭、帕斯卡尔以及海德格尔等文学家和哲学家都在反思人的精神境遇问题,现代社会给人带来了舒适便捷的条件,但是也给人的精神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某种程度上这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二律背反难题。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科技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确实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自由精神和内在灵性成了几代思想家为之忧虑、建构甚至呐喊的主要精神命题。
  自由意味着什么?在这部小说中,作家为我们演绎了“河”这样的文学意象。实际上“河”历来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意象,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把密西西比河视为美好自由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从哈克一踏上密西西比河就开始了,在沿河进行漂流的过程中,马克·吐温将哈克经历的“陆上生活”和“河上生活”做了对称布局,二者交替出现,使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自在”与陆上的“文明生活”的不自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小说中很多地方,作者都通过描述主人公哈克追求“自由自在,不做文明社会的奴隶”和“不分种族肤色,人人平等”的历程,表达了美国人民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但这种自由与平等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马克·吐温只能站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之上,借助于一个善良纯真的孩童形象来幻想这种自由与平等。
  当残酷的社会环境强加给哈克的传统观念最终与他的正直、善良的性格发生冲突,他不得不进行良心上的选择时,他看清了美国白人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思想,而正是由于这种冲突,才使哈克真正成熟起来。他的内心冲突验证了虚伪道德的可怕与荒谬,文明世界的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另一方面哈克作为一个善良、天真孩子的天性,使他最终抛掉了文明社会教给他的一切,宁愿下地狱也要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此时的哈克已经远远超过追求浪漫的冒险生活的要求,他不仅渴望自由,还积极帮助黑奴吉姆获得自由,“健全的心灵与畸形的意识发生了冲突,畸形的意识吃了败仗。”哈克的思想不断成熟,并以自己的智慧和认知方式建构起了对周围世界的道德观,最终选择与现实世界彻底决裂,踏上追求理想精神自我的心理路程。就像哈克一样,马克·吐温痛恨腐败的社会并怀抱着实现自由的理想。在小说中,马克·吐温为哈克和吉姆创造了一个完美境界‘Cairo’,并让他们在雾中遗失了‘Cairo’。马克·吐温在现实中找不到真正的自由,所以他也无法在小说中为哈克和吉姆把这样的地方指出来。
  事实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提到的自由是一种无限制的、理想的自由。自由,不能被任何人滥用,意味着平等地生活在一起,无论这个人是什么种族与肤色。马克·吐温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自由在美国是无法实现的,而哈克与吉姆如果脱离世间的关系的话也无法在木筏上顺流漂浮。
  在小说中,不论是哈克强烈的叛逆性格,还是他无意识的逃避行为,都表现出孩子内心的心声以及无言的反抗。哈克正处于青春期结束这一年龄段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他的心声就是儿童本身面对社会的一个理解态度和对于社会的渴望。哈克向往自然的生活方式,喜欢探险,在路途上遇到黑人吉姆后发现吉姆的善良与友好,还有上流社会的肮脏、虚伪以及罪恶。在这个过程中,哈克逐渐成熟,他的冒险经历是一种在内心声音指引下追求自由、接近自然,摆脱文明的束缚的一种探索过程。
  书中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哈克对于传统道德观和自己真实想法、奴隶制和反奴隶制的内心斗争。他所受到的教育是告诉他奴隶制是正确的,是一种好的制度,对那些逃跑的奴隶要告发他们。哈克明白他的行为在西方社会文化标准下是不对的,他的所作所为是违反法律的。所以一方面在传统道德层面上哈克告诉自己他的行为在使他犯错,他害怕他的罪恶会使他受到惩罚而入地狱。小说开始时,哈克虽然活泼好动,爱好自由生活,但因为长期受到种族主义反动说教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歧视吉姆,常常捉弄他,一度想写信告发吉姆的行踪。经过与吉姆同行的日日夜夜,他终于认同了吉姆,决心帮助他获得自由。小说以颇具戏剧性的笔触描写了哈克内心斗争的结果:他拿起了那封告发信说道:“好吧,那么,下地狱就下地狱吧”,随后就一下子把信扯掉了。哈克逐渐认定他们两个人是平等的,而不是把吉姆作为一个奴隶看待。哈克从吉姆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吉姆对他也是呵护有加。最后的结果是哈克的真心战胜了传统观念。这是好心、同情心、正直、善良、友谊战胜丑陋道德观的成功;是所有优良品质战胜偏见,忽视伪善与残忍的成功。这就是小说的高潮与主题。
  当内心的声音积压到一定程度时,总是想把这个内心的声音发出声来,这就是从探索走向反抗的过程。哈克在历险的过程中看到两岸形形色色的所谓文明人的生活:大河上经常漂浮着尸体,到处是“公爵”、“国王”式的骗子,两大家族因一件小事就大打出手,两家几乎全部死在野蛮的相互厮杀之中……
  著名作家和评论家、马克·吐温的好友豪威尔斯说,“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林肯解放了黑奴,马克·吐温解放了作家。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里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平等的见解。他为人性的伟大而感到自豪并提倡真挚的兄弟情。他痛恨专治与不公平,轻视卑鄙与残暴。他用严肃和负责任的态度塑造了小说人物。马克·吐温追求人权,他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在写哈克对自由的追求,对新的文化的追求时,对当时的现实如何地失望,这令人失望的现实,更加深了作家对真正符合人民意志的自由与民主的期待。如果回眸20世纪,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灾疫、经济危机等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灾难,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西方人困惑、迷惘。一些资产阶级的理论学说,如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利意志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等风行一时,对西方社会影响深远。反映在文学上就是一批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派先后粉墨登场,使西方文坛出现了一个别样的繁荣局面。用伯林的话来说,近二百年来影响西方世界最为深远的文化思潮当属浪漫主义,而浪漫主义张扬情感以及自然。可以说自然的人性在文学以及艺术之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中外历史上有不少人对自然作过了极大的关注或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他们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人以诗文来赞美自然风光,有人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山林田园中体验自然的美好,有人把自然作为反抗社会的手段,今天的人们还提倡环境保护来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尽管形式各异,但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这样努力的目的都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如陶渊明和梭罗虽然在时代、国度和文化背景上均相距甚远,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崇尚自然的思想。而我们可以从这种思想得到启迪,找到一个新的角度、一种新的方法,沿着前人探究人与自然的道路走得更远一些、更深入一点。崇尚自然是率真人性以及回归自我的本质所在,实际上也是存在主义人生哲学的核心。深深受到自然美的吸引,在回归自然以及自由的过程当中,作家们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人生哲学,并将这种以自然为本的哲学贯穿到人生的各个层面。所以,这些作家包括马克·吐温笔下的自然并非简单地指“自然界”,而是指内心的一种自在的状态,含有自由的意味,并指人的本性,还是一种他们信奉的人生法则。因此,他们的写作是自然的写作,他们的人生是自然的人生。回归自然也是一个找回人的本真的过程。
  反思哈克,笔者不由得想到了瓦尔登湖畔的那位老人,实际上作为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的梭罗,他对自然的理解,在美国文学中是史无前例的。他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观察和认识自然,写下了大量歌颂自然、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思想超越了他的时代而未受到同时代人的认可。随着20世纪下半叶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和环境运动的兴起,梭罗被重新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寻找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家园。梭罗的思想已经成为激进环境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来源。他主张个人利益高于机构利益。任何机构化了的组织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使人人有机会按自己的良心行事,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梭罗的《论公民不服从》和《瓦尔登湖》这两部作品集中表达了他的个人主义的观点,梭罗正是从个人道德良心的角度来阐释其个人主义主张的。他的个人主义理想影响了美国民族文化的建构,并已成为整个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类似于哈克的精神追求,梭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他不为物质所困,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向往。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孩童般纯真的浪漫,一种外在简朴、内心丰富的生活方式。人作为大自然的普通一员,只有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才能拥有真正完整的生命内涵。这显然和哈克有着相同的精神追求,对于自由的吁求以及对本真性情的呵护,使得哈克的生命带给现代心灵永远的艺术震撼力。像河一样涌动着活力,自由的漂移,成了真正向往精神生活的人永恒的诉求,哈克的生命美学也在诠释这个道理。这恐怕也是这部作品成为经典之所在吧!
  
  参考文献:
  [1] 刘世春:《论哈克的精神特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 于宝和:《论哈克的生命美学特征》,《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作者简介:
  黄东萍,女,1964—,江西石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法,工作单位:赣南教育学院。
  黄秋燕,女,1977—,江西赣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赣南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狂欢化文学”是巴赫金命名的一种深受狂欢节民俗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小说体裁。王小波的小说深刻地体现了这种“狂欢化文学”的特征,塑造了大量的狂欢化形象,这些形象可以分为人物形象、广场节庆形象和物质——肉体下部形象三个系列。狂欢化形象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王小波作品意象鲜明奇特而又诙谐滑稽的特点,传达出了追求自由、反抗禁忌的狂欢节世界感受。  关键词:王小波 形象 狂欢化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卢新华前后时期代表作《伤痕》与《紫禁女》为研究对象,考察作者对小说艺术的一贯追求。认为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卢新华坚持了充满“伤痕”气息的悲剧叙事、批判现实的写作立场和“文学即人学”的创作传统。  关键词:《伤痕》 《紫禁女》 悲剧 现实主义 人的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回顾新时期的文学史,卢新华及其《伤痕》对一个时代而言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1978年,他以一
期刊
摘要艺术抽象不同于抽象艺术,后者如抽象绘画是通过对形象的彻底消解,仅以点、线、面和色彩的二维合成完成艺术传达的;而艺术抽象乃是对想象的一种时空超越,打破特定形象在三维空间(现实世界)中的自然存在(具体秩序),然后在二维平面上进行时空切换和形象的再合成。这种艺术合成可以是某种艺术符号的构成,也可以是具象的再陈述。但不管是哪种,从创作用心和欣赏指归上讲都不再是对某一事物的直接感知和简单再现,而是化实为
期刊
摘要张天翼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的重要作家。他擅长通过对话推进情节的发展并展露故事的细节,在对话中形成“话语杂多”的叙事效果,在成功塑造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同时,注意同一阶层的不同人物气质,并采用波德莱尔式的愤懑,写出“恶”社会的的病态人物体征,并绘以精神指向性的惨淡风景,从而构成其独特的语言体式。  关键词:人物话语 叙述话语 病态肉身 惨淡风景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有新生期的欢悦,成长期的艰辛,也有嬗变过程中的兴奋与困惑。在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中,中国女性文学的审美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清丽到深沉,由优雅到冷峻的曲变过程。就当代女性文学整体而言,作品除了对女性美学传统的继承外,其审美视角的嬗变也十分显著。本文试从当代女性情爱性爱小说创作中审美视角的变化来反观女性思想解放的历程。  关键词:当代女性文学 审美视角 嬗变 解放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老舍是非常重视作品艺术价值的作家,从他的《文学概论讲义》及其创作实践中可以看出其作品价值观体现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想象是价值生成的基础;二、感情是价值生成的核心;三、风格是作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键词:老舍 作品价值观 想象 感情 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其理论著作《镜与灯》中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作
期刊
摘要作为都市小说的代表作家,邱华栋的作品多深入描绘都市中的欲望与消费,叙说在都市欲念横流的景观下,所有人做出的种种不同的选择。而在此背景下,邱华栋对都市中的女性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通过对都市女性的描摹,作者表现了都市女性生存处境的深刻无奈,体会到现代女性在独立解放这个古老的话题上非但没有超越,反而成为一个更加遥不可及的梦境,女性的自我抗争陷入一种虚弱无力的境地,并被无情地解构,女性的救赎处于缺席状态
期刊
摘要“现代性”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的关键性词语和主题话语。本文尝试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研究“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红色经典”,将“红色经典”放归到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现代性”语境中,从传统叙事的现代性转换、传统精神的现代转型、现代性和大众化等几个角度对“红色经典”进行研究,重新认识其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价值。  关键词:“红色经典” 现代性 传统叙事 传统精神 大众化  中
期刊
摘要《耶利米书》是《圣经》十七个预言中的一篇。通篇以诗的形式写成,它传递来自上帝的预言,及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惩罚。本文旨在探讨以色列人自由与否,进而分析《圣经》中人的自由与束缚主题。以《耶利米书》的预言和惩罚为基础,对比人的自由与束缚的绝对性,得出人的自由是相对的,束缚是绝对的结论。  关键词:预言 原罪 绝对忠诚  中图分类号:I106.99 文献标识码:A    一《耶利米书》中的责难与惩罚主题
期刊
摘要施玮是一位为诗而生的人,一度以诗歌为生命,但对诗中之梦的沉迷带给她的却只是生命的分裂与迷茫。在经过了诸多传统和现代的思想、意境和意象中的挣扎之后,诗人选择了对基督宗教的某种认同,从而获得了生命的“重生”,唱出了吟咏其天路历程的“歌中雅歌”。  关键词:生命 诗歌 梦想 真理 重生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一    《歌中雅歌》的作者施玮女士是一位为诗而生的人。由于自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