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究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ca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活动,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还要培养他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自主构建数学知识。我们基于上述理念,同时吸取传统经验,认真分析本节教材,并通过近四年不同师生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达到以下目标: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最终能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分数 解决问题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41-02
  近年,我校经常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其重要环节是教材分析。具体办法:新老教师结队,先独自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再书面写出自己的理解;最后团队交流,形成总结。十一册《用分数解决问题》整理如下。
  寻根——知识分析
  一、用分数解决问题是以分数的意义为基础,是分数乘、除法计算的应用
  从分数(分率)的意义中可知两个量——单位“1”的量(分的份数)和与单位“1”比较的量(取的份数)(为方便我们还是说成比较量),以及它们之间必须存在的比较关系。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即已知单位“1”的量,求比较量)就用乘法。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即求单位“1”的量),就用除法。
  二、用分数解决问题的专项思维训练
  主要有:找三量、对应、找等量关系、联想训练等等。
  1.找三量的训练
  找准一道用分数解决问题的三量(单位“1”的量、比较量和分率)是分析的前提,正如小学老师必须熟记本班学生的名字。我们对比实验证明:实验班教学目标完成率达98.6%,而对比班只有81.9%。如何训练?首先抓分率句,然后根据分数意义找。
  2.对应训练
  用分数解决问题中的对应主要是“量”与“率”的对应,每个分率句中有三组对应关系,此训练是分析的关键。训练时,可以从分数的意义和线段图两方面入手。
  3.找等量关系
  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答的保障。
  4.联想训练
  是指从一分率句想到许多有关的分率句。训练好联想,思维会得到升华。
  三、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一是沟通三类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内在联系(现行教参要求弱化分类,但老教师认为至少作为教师应该清楚,不能只糊涂求出结果);二是沟通与整数中倍的應用题的联系;三是沟通与比的应用题的联系。
  分率、倍和比联系紧密,都是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习惯上把不小于1的“倍”说成“几倍”;而小于1的“倍”说成“几分之几”。分数与比也可以互相转换,从而使有的问题变得简单。
  四、用分数解决问题中方程与算术解法并重
  虽然现行课标强调多用方程,但是我们老教师都认为方程与算术要并重。一是根据教学经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习惯,他们喜欢数学的简洁,方程要设未知数、解的过程比较复杂;二是用分数解决问题中有的等量关系很难找,即使找出后列的方程也不会解;有的用假设法更容易;有的还有独特的特点,需找对应关系或进行转化;有的有特殊的思维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方程等其它数学素材不能替代的。
  究底——编排意图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本节教材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和比的意义、分数乘除的意义及简单的解决问题。上节刚学稍复杂的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又接近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尾声,有必要把整、分数和比等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学透。
  本节的例3是在前面三单元第55页例1的基础上教学,相同的是一类事物中部分数与总数的关系,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用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不同的是例1是刚接触、一步计算、量率直接对应,而例3是快结束、两步计算、量率不对应。
  本节的例3与下节的例4都是较复杂的用分数解决问题。都可以列方程或算式。但例3是一类事物中部分数与总数的关系,基本数量关系式是“一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画线段图用一条线段;例4是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是相差关系,基本数量关系式是“小数+相差数=大数”,画线段图用两条线段。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对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研究生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改革,发现改革后的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第一,从社会热点话题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树立学生正确的科研态度和道德伦理;第三,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出身的学生,增加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通过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可以自发认识、分析和思考问题,对思想教育的有效性起到加深和升华的作用
期刊
【摘要】培养或提高阅读能力是当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读可以促听,读可以促说,读可以促写。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我认为方法有三:(一)多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奠基石;(二)会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钥匙;(三)巧读、速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生命。我认为,这是一个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好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 有效教学 多读 会读 巧读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97-01  材料作文是议论文写作训练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针对目前学生基本上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其一般写法但写出来的文章存在思路狭窄、立意一般化的情况,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材料、设计题目,通过口头作文(如辩论会)、书面作文,适时点拨启发,对学生的材料作文写作进行一个严整有序的创新思维训练。
期刊
【摘要】《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个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内心强大、敢于与生活困境和男权主义作斗争、争取尊严和自由的女性形象,描述了简爱历尽坎坷,从自卑到自尊、自强不息、勇于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性格 自卑 自尊 自强 独立 平等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96-02  一、引言  
期刊
【摘要】学习童诗不仅能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也是对祖国诗文化继承的一种积极行为。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恰好为童诗教学提供了天然的舞台。故此,笔者特意开展了一次“寻春赞春”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的童诗教学活动,希望通过欣赏校园美景,激发学生学习童诗的兴趣;走近自然景观,点燃学生诵读童诗的热情;导读经典童诗,激活学生创作童诗的潜力;指导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创作童诗的能力。实践证明,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入童诗教学,
期刊
【摘要】名词性从句是高中英语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必考考点之一。一方面,出现在单选、完形、短文改错等直击性题目中,另一方面,阅读理解篇目中的长、难句往往有很多是名词性从句。考生在解答与该考点有关的题目时,往往只能根据句意做简单的翻译和判断,顾此失彼,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本文拟就名词性从句的结构和考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在单项选择题型中的考查,以资考生备考。  【关键词】名词性从句 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28-02  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可见,加强我国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已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05-02  复习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应用能力差,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而时间少等困惑。语篇作为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载体,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好的语篇可以承接学生的新旧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运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板块,从小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基于这样的理念,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自2008年起施行“小论文”写作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本文是在笔者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小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集合大量教育实践,对该校“小论文”教学实践的过程及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论文”写作教学实践 研究性学习 质性评
期刊
【摘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遵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还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选择英语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把德育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从而达到寓“德”于“教”的目的。本文主要谈论了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初步探讨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