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盎然春之歌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5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白话散文对“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是诗的变体,具有诗的艺术特征。其中,《春》更是诗意盎然,以明快婉转的诗化语言、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春之歌。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春》 诗化艺术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花草争荣、生机勃发的春之图,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它是一幅秀丽的风景连环画,更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抒情诗,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1]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朱自清散文的诗化艺术。
  一、诗化语言明快婉转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具有诗化特征。其散文中的音乐节奏之美,是作者内在情绪的涨落,并与诗化的语言节奏有机统一起来。
  (一)叠词和散句的巧用,使散文富有诗的节奏韵律美。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大量采用了叠词和散句,语言张扬着诗的节奏。亨特认为:“虽是散文,有时也显出节奏之充分存在,因而它岔出了它的名义上的类型,而取得了散文诗的名义,就是在诗的领域里的一种半节奏的作品。”[2]朱自清的《春》就是这样的“半节奏”诗化作品。《春》表现了春的到来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匀称和谐。全篇格调表现出“轻悄”的风格,节奏轻快流利。一份特有的舒美情致充溢于字里行间,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受。
  首先,散句的变化使语言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春》一文中多用散句,在散句中夹以排比、对偶和儿化韵,它们交错运用,使语言显得变化多姿、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比如“春花图”中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以排比、儿化韵的交错构造了一个活泼如流水般的散句,宛如山间溪流,清脆悦耳,富有节奏,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其次,文中还运用了17处叠词,如“绿绿”、“嗡嗡”、“嫩嫩”、“偷偷”、“稀稀疏疏”、“密密”等。这些叠词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而且增添了行文舒美自然的韵味,使音节舒展悠扬,富有节奏感,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产生音韵美﹑音乐美。
  (二)讲究修辞,使散文语言具有清新、优雅之诗美。
  朱自清的散文注重修辞艺术的运用,修辞的运用使语言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在《春》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使文章语言抹上一种光亮的色彩。比如写春花,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各种花的情态色泽,一派生机,花朵之多,花色之艳,争春比美,互不相让。写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如此明艳动人,优雅清新,令人陶醉。朱自清先生运用精妙的修辞艺术为我们勾描出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舒美情致充溢于字里行间,给人以勃发之感。
  二、侧面烘托凸显神韵
  朱自清是一位在诗歌和散文上都很有特色很有成就的作家。因为深受古诗的浸润,他的写景散文将我国古诗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烘托运用得炉火纯青,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是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刘熙载语)朱自清的《春》很好地采用了这种借此写彼的侧面烘托手法。作者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春的神韵,写尽了春之精神。
  (一)借游春踏青者,写春之勃发。
  春天到了,小草最先来装扮大地。面对“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茵茵青草地,人们情不自禁地想全身心地融入其中。他们走出屋子,到田园里去。在那儿,他们笑啊,闹啊,感觉春草软绵绵的,还有一丝儿凉爽的风,多惬意啊。看吧,“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是春送来的这满眼的绿,激发起经历过严冬的人们投身大自然的无限冲动。这里通过写游春踏青者的喜悦之情,从侧面烘托出春草的勃发和它蕴藏着的无限生机。
  (二)借蜜蜂和蝴蝶,写花之竞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春天的景象被朱自清描写得多么精彩呀。读了这段文字,仿佛置身于莺歌燕舞、争奇斗艳的春天之中。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忙碌地“欢唱”;上有蝴蝶的翻飞,下有野花活泼俏皮地眨眼。远、近、上、下,浓、淡、干、湿,看似信笔点染,无事雕琢,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这里借花朵争艳、蜂蝶嬉闹,烘托春天洋溢着的无限生机。
  (三)借鸟儿和牧童,写风之和暖。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写风的和暖。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花香了,鸟叫了,牧童骑着牛儿来到草滩了。花枝上,鸟儿欢叫着;草滩上,牛儿慢慢地走着;牛背上,牧童悠闲自得地吹着嘹亮的曲子。这是一幅多么浪漫温馨的春风图啊。
  这里是借鸟的欢叫、牧童的笛声来表现风的和暖。
  (四)借行人和农民,写雨之细小。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文中借行人的慢走、农民的雨中劳作,写春雨之润。殷勤的雨点迈着轻盈的脚步说:“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郑愁予,《雨说》)俗话说:“一层春雨一层暖。”春雨似乎是大自然发出的邀请函,于是,“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奔向新生活。
  春之精神,春之魂又在勃发的青草、嬉闹的蜂蝶、怒放的花朵、和暖的东风、轻柔的细雨的烘托下,得以凸显。
  三、情景交融诗化意境
  在《春》中,全篇将“情”与“景”两者交融起来,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诗化艺术意境。
  朱自清研究专家吴周文先生说:“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惨淡经营诗的意境,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两者交融起来,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的构思,整个地展现自我人格,以美妙的意象作为人格的外化手段,于是他的笔下,自然美成为自我人格的精神拟态,或象征性的写照;个人特定的情绪、思想,也因自然美的依附,得到了诗意的写照,或者说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征。……生成了风格的隐秀与清逸的色彩。”[3]对朱自清散文的深层意蕴,我以为这些话是切中肯綮的。
  朱自清属于那种感情和感觉特别敏锐、细腻、真挚的人,对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和山水花鸟等,又有着特有的亲和情怀和观赏兴致。他的写景,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调动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反复品味、字斟句酌、“用笔如舌”,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让自然的美与他人生的美浑然为一。“总是如此利用意象结构的审美生成性特征,在纷纭变幻的生活中发现、攫取诗的意象,组成独特的意象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诗境”。[4]
  《春》开头“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通过“山”、“水”、“太阳”三个景物的选择,在空间上涵盖了全方全位:包括最上面的“天”、最下面的“地”以及立于天地之间的“山”,意境寥廓,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动态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体现了春的无处不在,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爱春、颂春之情跃然纸上。
  写到春草,作者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中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
  在《春》的结尾,作家这样写道: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本是无形、无声的“空灵”之物,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写得珠圆玉润、浑然天成。他运用诗化情境,将外物“化”为内心视像,让所选之物皆着“我”之灵魂与血色。用“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的无穷生命力,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表现春的灿烂斑斓,用“健壮的青年”表现春的力和精神,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赋抽象的“春”以灵动的形、色、神,放射出诗意的光辉。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郑文波.缘情造境谐情发声——读《匆匆》.http://zhjyx.hfjy.net.cn/RESOURCE/CZ/CZYW/YWBL/ZZQZPPL/16998_SR.htm,2003-8-25.
  [3]吴周文.诗教理想与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学评论,1993,(3).
  [4]盛子潮.诗歌形态美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12:107,125.
其他文献
摘 要: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涉及了两个音乐本体的概念:音乐感性本体及音乐理性本体。他认为,音乐并不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风尚,音乐本体不是情感,而是与时代政治和人们情感无关的声音的“自然之和”。可将“自然之和”的特性贯穿于《声无哀乐论》的育人功能之中,使音乐成为“人性”的音乐和“我”的音乐,从而秉承“自然之和”,完善个体人格。  关键词: 《声无哀乐论》 自然之和 育人功能  在中国音乐美学史
摘 要: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作者阅读了康德所著的《判断力批判》一书,总结了特点。  关键词: 《判断力批判》 康德 特点    由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的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自问世以来,就在哲学界掀起了一场狂风巨澜。在哲学领域,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可谓是一部哲学史上的奇葩,其抽象的思维,雄辩的语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与见解,犹如春雷在你脑际炸响,让你惊
摘 要: 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此原则下要关注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课堂上,教师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存在差异且不可能消除的前提下,教师必须实施差异教学,从而使学优生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学困生得到及时的补救,达到全员参与。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也需要差异教学,本文旨在引导人们树立差异教学观念,认识初中思想品德课差异教学的意义
摘 要: 二十多余年来,作文教学历经重主题,而重篇章,而重语言表达。作文注重语言表达,以为作文无需反映生活,无视内容,只求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的优美,则只取阴柔一路,而将壮美排除在外。这样,不但出现作文死记硬背、东拼西凑的情况,而且形成纤弱柔美的“缺钙”之风。这不但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茅盾散文的“行文每不忘社会”、“文章和现实生活发生关系”的“实用”,正好能弥补
摘 要: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的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独立思考精神和学习能力。它强调明辨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勇于创新。强调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解决我国传统教育中的某些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通识教育 ISEC 明辨性思维  1.引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独立
编者按: 1940年10月28日,吴奔星先生应湖南省立衡阳乡村师范的邀请,“结初学写诗的朋友”作了一次演讲,讲稿收入《暮霭与春焰——吴奔星新旧诗钞》中;但所据为“剪刊残本”,内容有所缺失,今由吴心海先生的努力(见文后“校勘附记”)得以完璧,现与新发现的奔星先生的两篇诗论一起刊发,供我院研究生学习。  一、引言  我常常感觉得我国似乎是一个以“诗教”立国的国家。自三百篇到今日,诗风之盛,诗人之多,诗
摘 要: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变化相应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变革,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情感欲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反映在戏曲作品中则以表达个人内在情感欲望和情与理的激烈冲突为主线,主张人格的自由与平等,集中表现在剧作家们塑造的女性形象所持有的爱情观上,明代中后期传奇戏中的言情剧形成了以色、才、情三者相融合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婚姻观念。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传奇戏 言情剧
摘 要: 培养學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中职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导语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和问题悬念的提出,从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语文课堂,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乐之者”。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激趣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举足轻重,但学生没有热情  语文课作为中职学校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体
摘 要: 本文以《礼记·内则》为中心探讨周代的男女防嫌之礼的遵守、规定、意义等,认为周代男女防嫌礼严格遵守始于男女七岁;男女防嫌,夫妻亦有防嫌礼仪;男女防嫌,礼意在男女之情,维护道德伦理、社会稳定,等等。  关键词: 周代 男女防嫌 《礼记·内则》    男女有别,不仅仅是指男女在生理、心理的差别,更是男女在日常生活行为中的一种道德伦理。《礼记·郊特牲》曰:“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
摘 要: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作为其南方文学的代表力作,一直吸引着研究者的注意力,其塑造了一个饱受南方传统习俗禁锢和父权制度压迫的典型南方受害女性形象。本文拟从文本结构入手,剖析人物形象,并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探究女主人公爱米丽人性扭曲、心理畸变的悲剧根源,进一步阐明女主人公爱米丽没落的贵族身份和其悲剧性结局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作为一个偶像她必须接受旧南方道德规范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