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琵琶 两个身世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较为完整地描写音乐并能达到一定境界的诗歌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这三首诗歌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难于捕捉的声音(琵琶声、箜篌声、古筝声)这种抽象感觉借助联想和想象转化为具体的容易感受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表现了弹奏者精堪的技艺。艺术感染力很强。但三者又有不同之处。李诗更多地对于乐曲及其效果的摹绘。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情思。韩诗在展示乐曲的声音和节奏所构成的情境的同时也反映“曲外的境界”——诗人“湿衣泪滂滂”。可这种情感的宣泄虽与白诗“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但仍达不到白诗的具体丰富、直接显豁。
  在白居易《琵琶行》这首七言叙事诗中,诗人以对琵琶曲的独特感悟,写下了一曲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千古绝唱。诗中对音乐境界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二段琵琶女弹奏《霓裳》和《六幺》,透过精美的语言,琵琶旋律的抑扬顿挫、出神入化,确实能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灵魂。《琵琶行》叙述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而这种遭遇主要表现在对音乐的精妙摹写上。对琵琶乐声的描绘,又处处紧扣琵琶女的复杂的内心情感和悲惨的身世。一曲琵琶尽展歌女命运,可谓一曲“命运交响乐”。“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与琵琶女又有怎样相似的遭遇和共同的命运?
  下面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去捕捉琵琶女和诗人的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
  现实回声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在秋风瑟缩的浔阳江头,悠长的江水映照着清冷的明月,飘飞的荻花,诗歌一开始便展现出一幅凄美的画面,这为下面备受沦落之苦,饱尝世态炎凉的琵琶女的出场渲染氛围。在千呼万唤中,带着满腔愁苦和自惭身世的那种复杂沉重的心理,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走近读者的视野。伴随着低沉悲伤的曲调,琵琶女似乎就是在诉说着多年来的不幸:独守空船,孤单凄凉。转轴拔弦,每一声都是无奈和叹息。弦弦掩抑,每一声都重重在弹在读者的心坎上。这哀怨的前奏曲,正是时下琵琶女“飘沦憔悴”的人生际遇的映照。
  此时,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的白乐天也正处于人生的低谷,“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望江州》)。初到这个茫荒之地,失落之心难以形容。困居江州三年,历经坎坷、挫折和磨难。诗人既为琵琶女而伤,更为自己而哭,琵琶女凄苦的身世令诗人深深哀怜,而自己无辜遭贬,感时伤怀,又怎能不泪洒青衫?“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44岁的白居易从显赫的京官突然被贬江州,巨大的命运落差,远谪茫荒之地的凄怆情形。与夜弹琵琶、独守空船、凄苦感伤的琵琶女何其相似!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把琵琶女从幽愁暗恨的沉思中唤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深情回忆。这时候的乐调发生了与前奏曲不同的变化。
  芳华追忆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的琵琶声起伏多变,甚至有点应接不暇:有如“急雨”般的粗重沉闷,有如“私语”般幽细圆润,有如“珠落玉盘”般清脆悦耳,有如“莺语泉流”般婉转流利。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可谓艳盖群芳,艺压京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向往,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甜甜的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想当年,诗文盖世的白居易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同样有过辉煌。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绝顶聪明。5岁学写诗,9岁懂乐韵,16岁名闻诗坛,才情横溢,又心怀壮志。一首《赋得古草原送别》尽显其诗才,令当时的长安名士顾况不得不刮目相看。29岁进士及第,曾官至二品,以刑部尚书致仕,御封“太子少傅”,一直到44岁,参政议政,可谓意气风发。他在《与元九书》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两旬可视为白居易的抱负和志向。他为民请命,勇敢战斗,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与元九书》)为从政目标,以诗歌为战斗武器,向权贵劣绅开火。他积极预政,疾恶如仇,直言敢谏。锋芒毕露,试图通过统治阶级的改良来复兴唐朝并实现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
  此时的白居易在文学的创作上也影响巨大。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在诗歌创作上强调重写实。尚通俗。摒弃梁陈以来吟风弄月的文风,创作了大量的贴近民生、鞭挞时政的讽喻诗,特别是作于元和五年左右的《秦中吟》和《新乐府》这些组诗,更令权贵们闻风丧胆,听声失色。
  在元和十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白居易人生中最春风得意的。
  厄运降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秋月春风等闲度”。灯红酒绿的梦幻生活毕竟对于一个卖唱的歌伎而言是短暂的,在中唐那样的社会,命运带给琵琶女的将是“漫漫苦恨”。在经历了人生最风光的若干年后。琵琶女的容颜渐渐憔悴,“颜色故”带给一个卖唱女子的将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况且祸不单行。“弟走从军阿姨死”,兄弟离开了,母亲死了,生活发生了变故,此时的琵琶女生已无法独自谋生,只能委身于商人妇。但重利薄情的商人也抛下了她,只顾自己的茶生意去了。残酷的命运就这样把一个当初艳盖群芳,技压京城的女子抛在月寒风冷的浔阳江头。想到这些,怎能不让琵琶女肝肠寸断,泪湿胭脂?此时,琵琶旋律由先前的急切欢快变成艰涩凝滞:“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命运的骤变使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同样,就在白居易踌躇满志,大展手脚施展自己复兴唐朝实现自己的兼济天下的理想时,命运跟白居易开了个玩笑。元和十年,当朝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刺客杀死。性格的率真耿直,刚正不阿,使白居易愤然上书。他要求宪宗捕贼雪耻。终因“越职谏事”,不解朋党倾轧,不幸陷入当时的牛李党派争斗,从此仕途不顺。此时,又雪上加霜,母亲去世,爱女夭折,自己又贫病交加,生活陷入极端困顿。
  在被贬江州后所作的《垂钓》一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诗人的情感: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
  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这两句义愤填膺,诗人悲怨的情感随着“长啸”进发而出,长歌当哭,震憾力极强。从天子朝庙到僻远之江州,巨大的心理落差,使白居易深感宦海沉 浮的残酷和人间冷暖、世事易变的无情。“以此得罪,可不悲乎?”可见江州之贬确实给白居易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诗的三四句回忆起在君王左右那春风得意的情景,更加深了诗人的心灵创伤。面对现实,白大诗人也不得不悲叹:“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无奈之余,诗人也只好以苦作乐:“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看似潇洒中却隐藏深沉的苦闷。
  命运控诉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当乐曲渐趋于低沉乃至停歇时,突然‘。音乐又激越雄壮起来:“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高亢的旋律一下子又把听者从无声的音乐境界中拉回来。此时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意味琵琶女的命运发生变化,重见天日,而是以急促、震撼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愤懑之情。“年老色衰”已给琵琶女带来心灵伤痕,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又让她时常空船独守,得不到爱情的慰藉。而那些追捧她又抛弃她的“王陵年少”也使她深感现实的可恶。被欺凌、被污辱的感受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我们再看看诗人,尽管身遭贬谪,但穷困江州并未浇灭白居易关注政治、兼济天下的情怀,他仍希望皇帝会“醒悟”过来,会重新起用自己。而事实上。虽然后来白居易又受到“重用”,但多以在外任官为主。再说此时的唐朝时局已到了“大厦将倾”之时,白居易对朝廷越来越失望,“累上疏奏事,天子不能用”(《旧唐书,本传》),于是他不再执著于辅佐君王,尽管自己忠于职守,然世态炎凉,诗人终于看透了现实,在愤激和郁闷之中,在荒凉与孤寂之间,寄情山水,逃避现实,不复直言。在《渭上偶钓》中表现了他这种闲适:“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偶持一竹竿,悬钓在其旁。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谁知对鱼坐,心在无何乡。……”
  纵观全诗,《琵琶行》通过一个被弃的歌女形象,抒发诗人沦落之感。“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漂零憔悴,一个遭谗受贬。一个歌女,一个诗人,地位虽不同,但对黑暗、不平的控诉却有相同的感受。他们的哀怨和激愤组成了一支凄苦的歌,唱出了他们的不幸。从对被压迫、被蹂躏的弱女子的同情。到揭露封建社会对才人、志士的打击和迫害,诗人既为琵琶女而伤,又为自己而哭。一曲琵琶,诉说着两个人相似的遭遇,把两颗早已伤痕累累的心相偎在一起。
其他文献
一般而言,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披情入文”、“神驰心往”。怎样才能实现这种境界呢?需以“神入、领悟、内省”为阶,才能逐步达到最高境界。  一、从“神入”着手,让教学进入心灵世界  神入是“披情入文”的重要阶段,它要求教师用全部精力去阅读文章、解读内容,与文章融为一体,让自己神游文中。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文章的情意,感受文章的魅力,产生探究的愿望。  教师要“神入”,更要指导学生“神入”,因为学生的
期刊
想让作文教学见成效,难度很大。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学生付出很大努力,但作文水平就是难以提升的现象,让我们很苦恼。其实,这种局面的出现,往往是教师没能很好地将新课改的要求具体地落实,没能科学地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一、初中作文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  1.作文教学与课堂教学没能有机结合  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将作文划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其实并不科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
期刊
每天早上,妈妈最大的喜好就是起床后,打开窗子通通风。她说这样可以让屋子里的空气变得清新起来,整个人也会精神大振。可是伴随着窗外清风的吹来,也会带动屋里的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家里住的楼房隔音效果不是很好,每天早上我想多睡会儿的美梦都会被屋门上金属的撞击声无情地打破,弄得我焦虑不安心烦意乱。  因为这个,曾和妈妈发过一次牢骚,抱怨没有睡够就被吵醒,心情郁闷无比。却没有注意到妈妈脸上的黑眼圈越发的浓
期刊
2010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点燃的激情依然存在。2010年高考语文题目相继出炉,无论是自主命题省市卷还是全国统一卷,与往年相比,新材料作文仍然是高考作文的主角。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它只是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新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广大同仁共同面对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次笔者在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一文时试图顺应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形势做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就本堂课的教学做如下反思,以求自己能在不断总结中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同时也希望与广大从事语文教学的朋友进行交流和探讨。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笔者研读教材后,认为内容相对简短好懂,文言知识难点不多,笔者将其定位于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课文通读,
期刊
读过小说《荷花淀》的人,都会感觉到孙犁致力于表现生活中“美的极致”。可以说。《荷花淀》把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注重挖掘中国农村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美好心灵完美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柔与美、情与景的完美统一。    一、柔与刚的完美统一是孙犁小说的人格魅力    《荷花淀》是柔美的,且柔美中不乏刚劲。作者以极尽凝练、俊逸舒展的语言来描绘赞美荷花淀的人们,尤其是那款款深情、轻言曼语中饱含曲折柔肠的女人,每一
期刊
美籍教育理论家黄全愈指出:创造=创(创新精神)+造(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造力的两个方面,创新精神激发推动了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只有鼓励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才能推出有建设意义的新事物。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推动创新能力的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从改革课堂
期刊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溴。溯游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选自《诗经·秦风》)  注释:蒹葭:泛指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所谓伊人:所寻找的这个人。 一方:另一边。溯洄:逆顺而上游走。从:追。
期刊
《亲和力》是歌德在60岁(1809年)思想渐趋稳健深沉时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歌德作品中争议最大的一部。小说问世的次年一位友人在给歌德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听人谈起什么像说您这部小说一样地感情激动,一样地恐惧不安,一样地愚蠢荒谬。书店门前从来也没有过这么热闹拥挤,那情形简直就跟灾荒年间的面包铺一样。”这部小说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可见一斑。它在面世之初可谓毁誉参半,有人认为是“一部含义无穷的艺术杰作”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目前却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大多数学生畏惧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么胡编,要么模仿,千人一面、“八股”风盛行。很多同学在考试时,只是“即兴发挥”,有的学生坦言就是乱扯。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症结所在。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学生的生活底蕴不足。在许多学生眼里,生活永远是单调的,实在没有可人题的东西。既然疏于观察生活,也就无从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