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对学前教育中的启蒙教育价值初探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s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饮食文化引入学前教育中,能够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同时,能够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促进幼儿全面成长。但是学前教育中的饮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发挥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启蒙教育作用,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文章将从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应用存在的问题、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启蒙教育意义两方面展开论述。
  關键词:饮食文化;学前教育;启蒙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9-0008-0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我国的食物疗养艺术,体现着我国的文化民俗,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象征之一。而学前教育阶段是思想的启蒙阶段,需要对幼儿进行文化熏陶。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引入传统饮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幼儿的思想启蒙起到重要作用。
  一、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问题
  (一)家长饮食文化教育素养低
  在学前教育阶段,除了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家里待的时间也较长,因此,家长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加强教育。在幼儿思想启蒙方面,家长是第一启蒙老师,幼儿教师是第二启蒙老师。为了更好地启蒙幼儿思想,家长需要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比如,心理学、卫生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而在饮食文化教育方面,家长要先了解饮食文化,明白渗透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但是,现在许多家长对于饮食文化知识所知甚少,又怎么能教育孩子呢?有些家长文化素养不高,没有关注饮食文化的习惯。再加上有些家长喜欢把闲暇时间用在娱乐活动上,平时也只关注孩子的作业、学习情况,不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这些都导致饮食文化教育在家庭这一重要教育环境中无法被合理引入。家长饮食文化教育素养低,是阻碍幼儿饮食文化教育在家庭中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幼儿教师饮食文化知识少
  除了家长,教师是幼儿的另一个启蒙老师。幼儿每天在幼儿园与教师相伴,教师的教育对幼儿的思想启蒙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饮食文化教育方面,教师也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加强对幼儿的饮食文化教育。可是,在重学习、轻思想的教育背景下,许多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的意识,自身对饮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严重不足。这就导致幼儿教师的饮食文化知识储备少,难以支持对幼儿的饮食文化教育。再加上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多毕业于专科类师范院校或非师范类院校,这些院校主要对学生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教学,文化知识传授少,所以部分幼儿教师缺乏饮食文化知识的储备。幼儿教师饮食文化知识的不足,也是导致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难以顺利开展的原因。
  (三)幼儿园饮食文化教育缺失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加强对幼儿的饮食文化教育,需要幼儿园发挥组织作用。幼儿园可组织一些有趣的文化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但由于许多幼儿园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更缺乏对幼儿进行饮食文化教育,没有给幼儿创造一个很好的饮食文化教育环境。除了幼儿园自身的问题,这一现象还与政策有关。幼儿园没有政策指引,再加上自身忽视,自然就会缺少饮食文化教育。由于教师队伍饮食文化知识的缺失,所以就算幼儿园有加强饮食文化教育的意愿,也难以真正地实施。这三方面共同造成了幼儿园饮食文化教育的缺失。
  二、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启蒙教育意义
  (一)丰富幼儿传统文化知识
  日常饮食牵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的饮食文化跟许多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对幼儿加强饮食文化教育,同时也是在对幼儿进行各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差,以具体的事物为切入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合适的。而中华民族的特色美食,色香味俱全、品种多样,无疑能够勾起幼儿的好奇心。在美食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寓教于乐,非常有效。
  教师可以给幼儿讲“火锅”这一传统美食并进行教育。虽然火锅是现在大家都爱吃的美食,但是他们不知道“火锅”有什么历史渊源。教师给幼儿讲:“火锅”起源于汉代,在宋代流行于民间,元代传至蒙古一带,明清时期进入宫廷。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原来一道菜会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同时,教师要让幼儿明白“火锅”这一美食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因为一群人围在一起吃,所以内含家庭团圆的文化寓意。幼儿在了解饮食文化的同时,也对“团圆”这一传统文化有了认知。
  (二)促使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中华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在美食方面的讲究很多,不亚于任何一门专业性的学科内容。在食材选用上,中华民族的传统是选取纯天然食材,让食材散发出其最本真的味道。这与当下的许多所谓“美食选材”理念截然不同,当下食材人工痕迹太重,严重破坏了食材本身的味道,更不用说在食物中加入添加剂、色素这些看似刺激人们的味蕾、使食物鲜美,但有害人们健康的东西了。让幼儿了解到中华美食选材的严谨,幼儿就会对垃圾食品有清晰的认知,从而爱上天然绿色的食品,养成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
  在食物的制作和呈现上,中华饮食文化讲究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因此,中华食物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往往一道菜要经过多道工序。但是,这样制作出来的美食味道鲜美、香气浓厚、菜色鲜艳,惹得人口水直流。教师可多让幼儿看一些制作美食的视频,让幼儿爱上中华传统美食,明白什么是食物之美。这样,幼儿就不会轻易被快餐那看似色彩鲜艳的外表欺骗。
  同时,我国许多特色美食都与传统故事相关。如“叫花鸡”这道菜背后就有一个故事:以前有个有钱的乡绅可怜乞丐,于是给了他一只鸡,乞丐将鸡用黄泥包裹,烤熟之后味道鲜美,自此流行,名为叫花鸡。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幼儿就会爱上这样的美食。还有东坡肉、佛跳墙、乌云托月等特色美食,都会因其故事性而让幼儿产生尝一尝的兴趣。通过这样的饮食文化教育,幼儿会明白什么样的食物才算真正的美食。   (三)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感,简单来说就是尊重、认同、热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所谓“文化认同感”就是尊重和认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加入饮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近年来,西方饮食文化在中国流传,诸如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受到幼儿的欢迎,而对于传统美食文化,幼儿却了解很少。相比于快餐文化,中华饮食文化无疑源远流长,意味深远。通过加强饮食文化教育,幼儿可感受到中华民族一道道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快餐文化没有所谓“饮食礼仪”,而我国饮食文化则拥有一套传承已久、系统完备的饮食礼仪。如“宴饮之礼”,指的是在一场宴会活动中,待客者和赴会者需要遵守的一套礼仪。主人需出门迎接客人,向客人问候,随后将客人引入家门。在招待过程中,主客所坐位置和上菜品类、时间、顺序等都有一套完备的礼仪模式。尽管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复杂的礼仪被简化,但是可以从中看出中华民族对于饮食礼仪的重视。这样复杂且庄重的饮食礼仪,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此外,“尊老爱幼”的传统在饮食文化里也有明显体现。在餐桌上,所有人要等長辈先动筷,然后其他人再动筷吃饭,其间,大人要关注孩子的饮食情况。这种餐桌上的人文关怀,使吃饭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活动本身,而具有了深刻的文化意义。
  当幼儿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饮食礼仪,认识到饮食文化的优越性,就会从心里产生文化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也会产生。
  (四)形成尊重保护自然意识
  饮食是延续人类生命的重要活动。有了大自然的馈赠,我们才能收获各种各样的食材,才能够利用这些食材制作出各种美食,人类才能生存下来。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感谢自然、尊重自然,并保护自然。在学前教育中加入饮食文化教育,能够让幼儿从饮食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帮助有多大。教师可带领幼儿到菜园,让幼儿观察食物的种植和成长,明白食物的成长有多不易,感受到自然是多么伟大,从而促使幼儿从心里感谢自然。教师还可让幼儿看一些自然遭到破坏后,人们没有粮食可吃、饿得面黄肌瘦的照片,让幼儿对自然产生怜悯和爱惜之情,让幼儿树立站出来保护自然的意识。通过饮食文化教育,幼儿能够形成感谢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这种思想启蒙非常重要。
  (五)帮助幼儿感受饮食文化之美
  幼儿对于“美”的认知还不明确,所以,教师除了对幼儿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也要进行“美”的培养。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包含很多“美”的东西。首先,食物美。中华特色美食品类多样,各具特色:色泽鲜美,让人一看就心情愉悦;香气美,香味浓厚,扑鼻而来,一闻就无法自拔;外观美,造型独特,带给人无法想象的视觉体验;意境美,美食意蕴深远、内容丰富,文化意味浓厚。其次,餐具美。除了现在最为人熟知的筷子,我国饮食文化中的各色餐具也令人赏心悦目。无论白瓷还是青瓷,或是金银器,都做工讲究、纹饰优美、色彩艳丽,一套套餐具都是精美的艺术品。教师要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食和餐具之美,培养他们的美感,让他们对美有正确的认知,培养他们发现美、了解美、鉴别美的能力,这在学前教育阶段也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阶段的饮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家长、教师对于饮食文化知识了解太少,无法满足对幼儿的饮食文化教育要求。幼儿园和政府缺乏对于饮食文化教育的重视,没有给幼儿营造良好的饮食文化学习环境。许多人没有认识到饮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希望引起人们对于学前教育阶段加强饮食文化教育的重视,迅速开展各项工作,让幼儿感受到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 洁.基于中华饮食文化的幼儿启蒙教育路径[J]. 新一代(理论版),2019(9):216.
  [2]周 艳.民族饮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5):13-14.
  [3]胡 蓉.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引导幼儿养成健康饮食行为习惯的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17):120-121.
  [4]蒋 婵.饮食文化下的思想教育教学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23):234.
  作者简介:郭一帆(2000— ),男,陕西榆林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其他文献
为提高妇产科医师的小儿与青春期妇科学的理论知识及有关疾病的诊治水平,《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定于2006年5月在广州召开首届全国小儿与青春期妇科学学习班。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相关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就目前临床小儿与青春期妇科疾病诊治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1)小儿与青春期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其检查方法;(2)青春期性行为、妊娠及避孕;
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的伟大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人民服务》是对延安精神第一次系统的总结,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走向成熟。在新时代新征程,学习研究《为人民服务》,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延安精神,把传承好、弘扬好延安精神进行到底,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期刊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遗迹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高度珍视革命历史,不断加大对红色遗迹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加快完善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随着红色遗迹保护和利用工作不断推进,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全面总结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加快对天津红色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天津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天津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期刊
天津海河综合改造后,横跨海河两岸的解放桥、大光明桥、北安桥等24座桥梁塑造了天津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一桥一景”的众多桥梁中,金汤桥最为与众不同。在1949年解放天津的战役中,金汤桥是人民解放军胜利会师的所在地,并以此成为天津解放、人民获得新生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津门地标 承载厚重   金汤桥始建于1906年,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用于连接海河两岸的建国道和水阁大街,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
期刊
乡村振兴,振兴的不仅仅是乡村   摆脱贫困再出发,中国乡村发展迎来新的历史起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何尝不是城里人的心之所向?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推动各种资源要素流动,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浙江省之江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认为,互联网、现代交通等前所未有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城乡差异在碰撞中释放市场价值、孕育新业态,让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文化底蕴等焕发生机,形成了驱动乡
期刊
期刊
摘 要: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城乡教育公平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内教育亟待实现的教育目标。城乡之间存在教育资源、师资条件、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距,“数字鸿沟”横亘在城乡之间,主要表现为物理接入鸿沟、技能鸿沟和使用鸿沟。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当务之急是完善相应的教育制度,调整地区间的教育投入,力求在政策引导和社会管治上双管齐
期刊
摘 要:以现代写作学、语言学为理论视角的微写作研究,多将微写作看作一种言语实践,以学生的习作范例、高考试题等为研究素材,集中探讨微写作的本体、客体、主体、载体和受体问题,缺乏对“为何这样写”和“写得如何”的研究。文章借鉴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成果,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希望构建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微写作教学框架,并设计、开发和应用微写作教学资源。  关键词:中学语文;微写作;教学框架  中
期刊
摘 要:文章作者通过对个案的观察与记录、访谈了解家长的诉求,确定个案现阶段存在攻击行为、抢玩具、玩水三个行为问题并对此同时进行了干预。首先,对个案的三个行为问题进行功能评估,运用正向行为支持策略从前事控制、行为教导、后果处理三个方面对个案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其次,根据对个案的后续跟踪观察,发现个案的三个行为问题都有了明显改善且保持效果良好。最后,得出的结论为:正向行为支持能够有效地干预自闭症儿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