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应回到语境中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xinqi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一种深度的“理解”,唯有真正理解语言内容之后,才能情由心生、以声传情,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情韵;朗读也是一种特殊的“表达”,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字正腔圆,也不是通常说法上的正确流利,它是通过语气、节奏、重音、停连等,把朗读者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移情体验,借助自己的声音媒质个性化地表达出来,是对文本的一次“二度表达”。因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教学手段,也是把语言文字、内涵思想,由此岸推送到彼岸,架设的一座理解的桥梁;它更是一个教学目标,是一次吸纳之后的倾吐,是一番理解之后的表达,也是一种融合着理解与表达两个关键元素的语感习得过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天然元素,重视朗读,就是顺应学生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虽然备受重视,但停留在教学手段这个层面上居多,成为阅读理解中的一种“锦上添花”。于是,课堂上出现矫揉造作、拿腔拿调、夸张表演等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朗读,应回到文本语境之中,先披文入境读到自己心里,再以声传情从自己心里读出来。这一进一出,才是一个完整实在的朗读过程。这期间,“回到语境”显得尤为重要,缺失文本语境,朗读再声情并茂,再表情丰富,再字正腔圆,那都是一种“炫技”,是一种没有“根系”的驿动音符,打动不了自己,也感染不了别人。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若是没有认真“备读”,任由学生自我理解,自由发挥,就会出现背离文本语境的“误读”。这样的朗读,教给学生的只是望文生义、浮光掠影、自以为是、杂乱喧嚣……
  我记起了前不久听到的一节语文课,教师执教的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明理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汤姆的孩子,钓了一条大鲈鱼,可爸爸却教育他要遵守规定,必须放掉鲈鱼的事。文中父子对话描写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其中爸爸说的两句话——“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和“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是教学中的朗读重点——
  (师课件出示:“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轻声地读读这两句话,想象一下爸爸在说这两句话时,表情和语气可能会是什么样的?说说你的理由。
  (生思考,小组交流。)
  生:我想此时爸爸的表情可能是严肃的,因为他是在教育小汤姆要遵守规定,现在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表情严肃,说得有道理。
  生:爸爸在说这两句话时,语气应该是斩钉截铁的,课文的第11自然段开头就是这么写的——“从爸爸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了。”
  师:语气斩钉截铁,文中是这样写的。
  生:我觉得爸爸在说这两
  句话时,语气应该是坚定的。我是从文章最后一句“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中读出来的。
  师:语气坚定,课文最后就有这个词。
  ……
  师:这几位同学体会得真
  不错!谁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好这两句话呢?读出严肃、斩钉截铁、坚定的语气来。
  (师指名朗读,生读得语气坚定、语调高亢、一脸严肃。)
  师:他们读得真棒!掌声!请向他们学习,一起朗读。
  (全班齐读,学生读得声音响亮、面红耳赤、群情激奋。)
  爸爸说的这两句话,真的应该这样读吗?这样的朗读教学,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正能量”,还是一种“误读”呢?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学生理解这两句话,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可是把这两句话放在课文这个具体的语境之中,其语言文字中所负载的思想感情,就值得引导学生去好好感悟一番了。应该说教者通过“想象一下爸爸在说这两句话时,表情和语气可能会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是一个读进文本语境之中的巧妙设计。课上,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会,比如有人想到爸爸说话时的一脸严肃,有人体会到爸爸说话时的语气斩钉截铁,有人关注到最后爸爸坚定的话语……学生的这些独特的理解感悟是很有道理的,教师给予肯定也是没错的。但,我们在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走进文本语境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不可浅尝辄止。朗读教学绝不能做表面文章,学生泛泛而读稍有所悟,就“鸣金收兵”,这样的结果常常是只能感悟语言文字其表,而不能引导学生真正读进文本中。上述这段朗读教学,在学生自主感悟、自由交流之后,缺少教师引领下的“二次走入”——从语境之表走向语境之核。浅尝辄止的朗读,一定是浮光掠影的。
  二是不可脱离语境。朗读教学绝不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这样感悟到的意思不准,感情失真。须知“情”在“境”中,这个“境”既有小的语境,比如前后词句之间的关联,更有大的语境,比如文本环境背景的联系。朗读,偏于一隅,只有小语境,忽略大语境,一定会“跑偏”的。脱离语境的朗读,一定是自以为是的。
  三是不可泛化多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并不是说学生的一切感悟都是正确合理的,教师也不应该一味地迁就学生的各种感悟,仍需有一个对与错、优与劣、独特与一般的价值判断标准。如果说,从“一元”到“多元”是一种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那么,从“多元”到“一元”应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提升。这种学习提升,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而不是教师的权威归一。泛化多元的朗读,一定是杂乱喧嚣的。
  上述教学案例中,若是在学生“多元”感悟之后,教师及时点拨学生注意到这两句话所处上下文的整体语境:一是爸爸和汤姆之间是父子关系,因而爸爸在说这两句话时表情既有严肃认真的一面,同时也应有和蔼可亲的一面,这样的感悟恐怕最合乎“父与子”之间的情理。二是爸爸说话时已是晚上十点钟,此时夜已深了,加之爸爸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因而爸爸在说这两句话时语气上虽是坚定的、不容置疑的,但语调上则不应是高亢激奋的,低沉而稍缓的语调更合乎“人与夜”之间的氛围。“父与子”的亲情关系,“人与夜”的环境氛围,这是文本之中的大语境,唯有这样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后,才能把特定语境之中特定人物的语言真正读好。
  朗读,应回到语境中,这样的朗读,才会入乎其内得其情,出乎其外表其言。言为心声,方可朗读传情。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的基础就是字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字词教学贯穿始终。“基础过关课二”偏重于“基础过关课一”没有过关字词的二次过关。针对“基础过关课一”的教学情况,根据本班学生在课堂上认读和书写本单元字词时的情况,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及教学的需要,初步实现字、词、句的联系,着重引导学生朗读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为主题读悟课的有感情朗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型采用以学生读为主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是写作的起步阶段,关注学生喜不喜欢习作,对习作有没有兴趣,研究哪些习作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语言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助力学生习作,比关注学生写了多少字、写得怎么样重要得多。让儿童站在习作课堂的中央,始终从儿童的角度思考习作教学,就能变“习作”为“喜作”。这既是策略,更是目标。  一、设置让儿童感兴趣的习作内容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想象题材是中
和师父于永正老师通电话时,他随口问我:“刘杰,你在忙什么呢?”我说:“在写教学随笔呢。”然后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质量还要再提高……”于老师爽朗地笑了,说:“先不管写得怎么样,剜到篮里就是菜!”挂上电话,想到师傅说的“剜到篮里就是菜”这句朴实的大白话,我感到非常亲切,颇有共鸣。  我曾经这样请教于老师:“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哪件事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于老师说:“我上初一时,南开大学刚毕业的李晓旭
阅读本身是与文本对话并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不一样,如读《红楼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每个读者因为所处时代及阅读境遇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大不相同。  这些内容所表达的意思是于泽元教授的《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在探讨“阅读”本质时所阐述的,也正是我读完这本书时的感受。  在读此书之前,我大约看过20余篇有关群文阅读
一、课前展诗气,引“书”  师:同学们,请用一两句话欢迎一下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  (生说,师相机点评。)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很有才华,一定读了不少书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嘛!说起“书”,我想起了一首诗。  二、涵泳诗书国,读“书”  (出示狄金森的诗《神奇的书》。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神奇,带着这种期待,走进“书”的王国,好不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贤中心幼儿园开心农场的葡萄终于成熟了。教师和孩子们一起采摘和品尝葡萄,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或来到美工活动区用纸黏土“制作葡萄”,或用蜡笔画出葡萄园丰收的景象……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明白了“有播種才有收获”。  摄影报道/赵翠红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群新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是一群动物。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黑板上写着“有趣的动物”。  师:你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那你们知道,我们要讨论动物的什么吗?  生:讨论他们的有趣。因为黑板上写的课题是“有趣的动物”。  师:真能干!读书呀,就应像这两位同学一样会倾听,会观察,我们就能享受更多的学习乐趣。希望今天咱们也能收获很多乐趣。现在就
特级教师周益民认为:“谜语等民间文学样式是一种活体记忆,是生命开端状态的存在,儿童因为它们而在语言中获得一种迥异现实的生命体认,它们是个体源初的精神家园、话语故乡。”确实,谜语源自我国古代民间,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文化产物。它极具吸引力,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暗射所言之物,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儿童开动脑筋,激发智慧。身为母语启蒙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带领学生感受谜语中的智慧,领悟谜语的
从写作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倡导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写作。“我是小主编”活动,通过“主编来约稿”“主编来审稿”“主编来定稿”三个学习活动,在课堂中创设一种逼真的环境和氛围,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改进习作课堂教学,解决习作教学“为谁写”“为何写”和“判断写得好不好”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一、“主编”来约稿,激发读者意识  课堂中习作情境可以虚拟
【设计初想】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习作策略单元,主题是续写故事。围绕这一主题,通过编排的课文,体现出“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的渐进发展过程。本单元中的活动设计,如看题目预测内容、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口语交际预测“名字里的故事”均与预测方法的学习紧密相关。单元习作“续写故事”就是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预测方法续写故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合理预测”同学们如何帮助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