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班”主题式德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厉害了,我的班”主题式德育活动是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豪山庄小学的一次德育创新实践。它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的德育核心,通过内容主题系列化,运作机制序列化,搭建“一班一特色”交流平台,促使活动开展与教育引领有机相融,是学校提升德育活动实效性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主题式德育;活动实践;校园文化
  德育活动是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必须把零散的、局部的德育活动组成严密的德育网络,并形成看得见、可操作、有序列的德育运作机制,才能让品德教育落到实处,走向深处。在我校,以班级为依托,以主题升旗仪式为载体的“厉害了,我的班”特色班级展示活动应运而生。
  一、“厉害了,我的班”主题式德育活动的实践
  从2014年开始,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豪山庄小学开启“厉害了,我的班”活动的探索,至今7年,其间经历了“兴奋—迷茫—反思—系统建构—优化发展”五个阶段。
  初期的“厉害了,我的班”活动,是在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每个班级轮流到教学楼三楼的艺术角,让班里的“才子才女”面向全班同学展示才艺。展示的才艺包括语言、书画、器乐、歌舞、科技等方面,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和拓展课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班级里为学生树立发展个性与特长的学习榜样,促进积极向上的班风建设。然而,舞台没有定位,目标没有指向引导,内容没有系统架构,操作没有策略辅助,活动开展散状呈现,德育效果后劲不足。
  后来,学校结合德育工作要求进行反思和系统建构,将升旗台变为德育大舞台,聚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的德育核心,搭建“一班一特色”的交流平台,精心设计,不断优化,“厉害了,我的班”被逐渐打造为主题式德育活动,成为学校德育活动经典课程,成为学校教育靓丽的风景线。
  (一)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为活动依据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总书记多次提到加强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提出思政教育需要创新。因势利导,打开思路,我们把“厉害了,我的班”主题式德育活动作为思政课创新的切入点,从空间、内容、形式上不断突破完善,实现了学校思政课的丰富与创新。
  2014年起,我校提出“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追求“让走进来的人快樂,让走出去的人幸福”的愿景,学校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积极开展培养学生积极优势、积极成长、积极关系、积极情绪的心理品质。“厉害了,我的班”主题式德育活动,正是学校践行“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以活动促发展,为落实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得以幸福成长开辟的一条新路径。
  (二)以增强德育活动实效性和探索特色班级建设新途径为活动指引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德育理念发生转型,“更加重视彰显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突出德育的生活化、人本化和情感化,强调道德主体对道德的理解、体验、构建与实践”。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成为学校亟待突破的问题。开展“厉害了,我的班”主题式德育活动,是我校提升德育活动实效性的有效尝试。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学生个性发展成为当前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标。班级是学生创造机会、开发潜能、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场所。然而固有模式下的班级建设,脱离班级成员个性特点的同时又缺乏特色创新意识,掣肘学生的个性发展。“厉害了,我的班”主题式德育活动是打破固有模式的突破口,是我校建设“特色班级”的积极探索。
  (三)以“国旗下”的仪式载体为活动搭建舞台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每周一,学校集中举行的升旗仪式是德育的重要环节。将展示舞台设置在升旗台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一,国旗下是庄严的。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庄严肃穆的校园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高尚情感,引起学生深度的思考。其二,国旗下的教育主体是群体的。全校师生聚在一起,形成思想的共鸣,感受情绪的共振。第三,国旗下的才艺展示是富有感染力和互动性的,更是学生对德育主题的生动诠释。
  学校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科技创新、行为习惯等方面德育活动融入升旗仪式,用庄重的氛围感染学生,用体验的过程影响学生,用生动的形式教育学生,用展示的舞台锻炼学生。升旗台成为思想道德宣讲台、文明礼仪传播台,也成为锻炼自我的大舞台、榜样表彰台和班级风采展示台。
  (四)总体架构和下位分解为活动提供指向
  围绕目标,我们用课程理念对活动进行整体架构。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健康生活”三个维度,以国家、区域、学校、学生个体四个层面,对每个学期国旗下主题展示内容进行分解,形成“三维四层”模式。三维: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四层则指下面几个层面。
  (1)国家层面——中华骄傲:以每学期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主题内容为导向,结合祖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与节日、重要纪念日呈现。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的“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祖国历史主题展示活动,庆祝中秋的“传承经典诵中秋”传统节日主题展示活动。
  (2)区域层面——广府文化:以区域德育主题为主线,辅以地域文化表达,凸显地方特色,如粤韵悠扬(唱粤剧、粤语童谣),民乐飘香(民乐展演)等主题活动。
  (3)学校层面——持正雅行:结合校园生活,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正向导向,如文明课间、爱护公物、友善相处、垃圾分类等主题活动。
  (4)个体层面——快乐活力:结合学校育人目标,让学生去挖掘自身的天赋,发展自己的兴趣,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多元的展示舞台,如科技节、艺术节等主题活动。   下面,以我校2019学年主题式德育活动主题规划举例。
  2019学年,学校以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少年强中国强”的主题,“担当”“团结”“科学”的三个篇章统领全学期活动,对新学期主题式德育活动进行系统设计。(如表1所示)
  全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以班为单位,每个学期八个班,依活动主题编排节目,轮流参与才艺展示活动。才艺展示的内容涉及祖国风采、民俗风情、校园生活、时事热点等,从诗朗诵、大合唱、情景剧、歌舞到书画、器乐、武术,形式丰富多样,精彩纷呈。主题式德育活动的精彩绽放,成为每个学期周一升旗仪式全校的期待。“厉害了,我的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示了班级团结一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营造了积极向上、百花齐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活跃了学生文化生活,增强了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五)流程建模与原则提炼为活动提供钥匙
  在体系建构思路下,理念必须落地。流程建模和原则提炼则为活动的落地实施提供了钥匙。
  1. 流程建模
  “七步走”实施策略,保证活动推进,保底活动品质:主题解读—内容发布—准备实施—分工落实—活動开展—后续跟进—反思调整。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2. 原则提炼
  时效性原则:限时10分钟,浓缩精华,高效优质。简约性原则:活动的服化道尽量简约,重在内涵表达。教育性原则: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主题突出,言之有物,有教育意义。创新性原则:不拘泥定式,从内容到形式发挥各方参与者所长,鼓励创新。全员性原则: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给人人展示和绽放机会。
  二、“厉害了,我的班”主题式德育活动的思考
  (一)“厉害了,我的班”的实施效果
  1. 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与生成性
  众所周知,个人的成长仅仅依靠外部塑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我锤炼。而“厉害了,我的班”是将主题渗透于活动中,通过活动实现主题教育功效,强调的就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实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主建构。因此,“厉害了,我的班”的德育模式不是教育者把现成的观念和规范直接灌输给受教育者,而是通过构造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各种形式的体验,理解并内化这些观念、规范,进而有所感、有所悟。
  2. 有助于班级软文化的建设和班级特色的发展
  学生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在“厉害了,我的班”中,从节目的组织到排练到演出,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积极、向上、合作的班级软文化就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悄然建设着。而“厉害了,我的班”在一次次以班级为单位的表演中,每一个班级也因为每一个学生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厉害了,我的班”俨然成为“一班一特色”交流的平台,班级特色发展态势初现。
  3. 有助于提升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
  “厉害了,我的班”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机会,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树立,同时满足了家长对孩子在校得到重视的需要,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学校认同度都有所提升。
  (二)“厉害了,我的班”的实施反思
  “厉害了,我的班”记录着学生在展示中成就自我、发展自我,在观看中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厉害了,我的班”也是班集体展现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引领着全校各班向创建特色班级迈进。“厉害了,我的班”创新着思政教育,落实着核心素养,诠释着学校文化,是践行“做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建文明校园”的有效途径,是别具一格的活动课程,是德育创新的一个突破口,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靓丽名片。
  虽然学校致力于“厉害了,我的班”主题式德育活动实践与研究七年不停歇,坚持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但仍有需要调整与补充的地方。如我们还需思考如何进一步创新方法途径,更注重活动的德育评价,特别是注重对活动过程性的评价分析,及时检测活动的教育效果。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如何在这项活动中更好地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我们是否可以融入创新设计由社区、学校、家长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主题架构设计,实现社会、学校、家庭凝聚成一体化的德育教育局面。
  总之,探索这种主题式德育实践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点滴积累的过程。成功的德育总是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融合。学校必须让主题式德育成为教育工作新常态,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刘伟.创新升旗仪式 提升育人实效[J].中国德育,2019(12).
  [2]牛晓童.小学主题式德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9.
  [3]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古代建构了以“公”为核心价值的理想类型的政治伦理模式。由“天之公”到“人之公”,“公”价值系统在中国传统君主政治中得以确立核心地位,并在具体的政治统治中形成以“公心”为执政的伦理动机,“公道”为执政行为的伦理准则,“公制”为政治统治的制度伦理。这个“公”本位的政治伦理模式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建设颇有借鉴之处。  〔关键词〕 天;公心;公道;公制;政治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
翻开余映潮老师的这本《致语文教师》,书中的文字没有阳春白雪似的华丽辞藻,也没有说教式的高谈阔论,有的只有一位长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向你娓娓道来他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作为一
期刊
〔摘要〕 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关键要素是低收入者的发展内生动力。发展内生动力是指在发展责任和发展意识反作用下,低收入者本身产生的驱使其主动采取发展行动,发挥发展潜力,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的力量。发展内生动力的本质在于激活低收入者的发展潜力,使其承担应有责任,积极主动谋求发展,以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内生动力的核心是发展潜力,关键是发展责任,目标是全面发展。发展内生动力的运行机制遵循“需要-动机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未专门就跨文明交往问题撰文讨论,但通过对经典著作梳理,可明确其跨文明交往观。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跨文明交往是人类重要的实践形式,是生产力和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历史必然的判断;对跨文明交往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分析;基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需要,对商贸与战争两种跨文明交往形式进行了探讨;揭示了跨文明交往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跨文明
〔摘要〕 文化共同体作为“共同体”思想的组成部分,旨在实现文化的统一性。“君子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人类学“和”的价值理念,这是李安宅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基本立场,也是其文化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渊源。李安宅在“整个国家福利”的系统下,以“统一中有个别适应,个别中有一致福利”为原则,将边疆定义为“与内地文化有一点不同”的区域,提出了以“文化程度”界定边疆,以“文化种类”区分边疆的主张。基于边疆建设的思
冰心奶奶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语文老师对她的影响,她写道:“下课以后我去找他谈话,他还给我介绍许多课外的书籍.那一年,我看的书最多了,课内的古典文学,像《琵琶行》,我到现在
期刊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不断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为自身能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余映潮老师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将真实高效的教师发展之道集于《
期刊
余映潮老师在《致语文教师》这本书中真挚地分享关于语文教师成长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阅读交流后,现结合“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章节谈谈阅读体会.rn在第
期刊
《致语文教师》一书是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智慧分享,全书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方面,提炼出关于语文教师成长的40项基本修炼.细细读之,一位孜孜不倦、乐此
期刊
子夏为孔门“文学”科高才,孔子卒后不久,子夏居西河设帐授徒,光大孔门,自成“西河学派”。其学颇具实践特色,尤长于《诗》学,特重“诗教”。然传世文献于此语焉不详。20世纪70年代初在河北发现战国时期中山国长篇器铭及相关文献,从多个层面反映了子夏弟子李克在中山国推行礼法并重的治国方略的情况,由此可知子夏之学“西进”“北上”的传播轨迹,及其“诗教”在政治实践层面产生的历史影响。这也使人对新近公布的“安大简”《诗经》与魏国的关系产生许多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