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采飞扬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入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小学针对小学生特点,有计划地逐步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在秋冬季节本校学生跳长绳的热情普遍高涨,跳长绳是冬季最好的运动及游戏之一,可以促进孩子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体力。作者通过多年来对长绳的训练和比赛,形成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长绳;小学体育教学;健身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重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针对小学生特点,有计划地逐步开展跳长绳教学和训练,可以满足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技能掌握、增进健康的需要。
  一﹑跳长绳的方法
  跳绳方法是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最佳形式是单脚起跳,另一个脚落地,切记不可用全脚或脚跟落地,当跃起在空中时,不要极度弯曲身体,而应呈自然弯曲的姿势,同时滞空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要影响后面的伙伴。跳时,呼吸要自然有节奏。同学摇绳时,跳绳的学生可观察绳落地的节奏,等到摇绳的同学熟练后就可以跳绳了。
  摇绳方法是两人为摇绳者,相距3米左右,两人各握绳子的一端相对站立,绳长5米,按同一方向摇绳。
  跳长绳的花样有很多种,本校的训练和比赛主要是绕“8”字跳法,方法为学生成一路纵队,排头在一个摇绳者的左侧,摇绳开始后,排头跑进跳长绳,跳一次后,迅速跑出从另一个摇绳者的左侧绕到其右侧,当排头跑出后第二名同学跟进跳,依次进行。都跳完后,排头再开始从另一个摇绳者右侧往回跳。一个来回算一个完整的“8”字。
  二﹑开展跳长绳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跳长绳是一项简单易行的集体性体育活动,不受人数、场地、时间、季节、性别、年龄的限制,只要有一块空地、一根绳子即可,是一种十分简便的锻炼方法。跳长绳的花式很多,有其特有的魅力,无枯燥无味之感,还可以增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强化心肺功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调节情绪,培养学生意志和集体主义思想。跳长绳的运动量可大可小,运动强度可以自由掌握,能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三﹑开展跳长绳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1.选择适当的场地
  灰尘多或有沙砾的场地及凹凸不平的水泥地应避免,场地要求为标准比赛的场地规格,最好为不滑的硬木地面。摇绳者站位的距离为3米,比赛的绳子是规定的比赛所用的长绳,绳长5米。本校训练在学校的体育馆进行。
  2.穿着适当的服装
  跳绳时,最好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穿软底布鞋或运动鞋,这样活动起来会使学生感到轻松舒适,也比较不会受伤。
  3.训练的过程和方法
  (1) 注重启蒙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好模仿、好竞争的心理特点,我们对一年级学生教学是先让他们观看高年级学生跳长绳的录像或现场观看跳长绳;在锻炼中,指导老师有意识让一年级学生3人一组(2人摇绳,1人绕“8”字在绳中跳一次后出绳)模仿练习跳长绳,逐步过渡为4人一组、5人一组,甚至更多人一组,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手段来进行诱导,激发他们跳长绳的练习兴趣,使之在教学训练中获得欢愉与成功,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形成真正强烈的爱好,为今后艰苦训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此阶段训练时间需要持续到二年级。
  (2) 组织班级长绳队的训练。通过两个学年度的启蒙教学训练,每班已有50%的学生学会了跳长绳,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级组织一支长绳队,训练时间不固定,指导老师只是在早锻炼或锻炼课中指导。班级长绳队的人数一般在16人以上,男女要均等。他们的跳长绳方法是:第一人在绳中跳一次后出,第二人看到第一人出绳后再进绳,依次下去(也就是跳绳队员每人在绳中跳一次)。
  (3) 组织学校长绳队的训练。学校长绳队是从三年级开始组织的,队员是从班级长绳队中挑选出的优秀的队员,摇绳选3男3女,要求手臂较长,上肢力量较好,跳绳队员一般先挑选12男12女,然后在训练中逐渐观察再筛选,确定比赛的2人摇绳、10人跳绳,主要留下矮、瘦、灵活的学生。开始训练时,先按顺序每人在绳中跳两次后出绳,同伴之间不要求连接,但要求注意进出绳的位置。在训练过程中,把动作比较规范、协调性较好的队员逐渐安排在前面。这一阶段主要让队员了解和掌握跳长绳的方法,提高队员跳长绳的适应能力,让队员自己寻找进出的感觉,从中逐步提高各自的跳跃能力。
  (4)逐步提高法。本阶段主要让队员在前阶段跳绳的基础上,能连的尽量跟上前面一位,逐步提高队员与队员之间的衔接能力,指导教师要逐渐发现跳绳队员在跳绳过程中是否能和前面同伴连接,把能与前面同伴连接的队员安排在前面,按序进行,包括排头与排尾的衔接,这段训练大约需要1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待队员们基本上能衔接跟上后,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给学生提示一个标准:争取连续跳3~5圈衔接不失误,然后逐步过渡到5~10圈无失误,多采用游戏性休息,给予鼓励、表扬来诱导、激发他们的信心。
  (5)速度、耐力与灵敏度训练法。经过上面的训练,队员们的技术日趋完善,速度、耐力、灵敏度都有所提高。因此,此阶段应重点抓好摇绳队员的摇绳速度,跳绳队员的耐力、灵敏度、跳的节奏,进一步加强速度、耐力、灵敏度的训练。
  (6)辅助训练法。摇绳速度方面,一般的训练方法有以重量为比赛绳子两倍的粗绳进行摇转练习,单手握哑铃上下屈伸腕练习等,以增强小臂、手腕力量。跳绳队员训练一般采用高抬腿、双脚交接跳短绳、篮球滑步等方法,以增加速度、耐力与灵敏度。
  (7)专项训练。在此训练阶段,要求摇绳节奏稳定,并能有效地调整和控制,这是加速训练主要解决的问题。一般为匀速,根据跳长绳队员跳的能力来加速,在训练中,不要有明显加速训练,应根据队员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在队员各方面较稳定的情况下,给队员制定新目标进行训练。例如:连续跳满一个10圈后不失误,休息10分钟,而后根据跳的实际情况,制定跳满两个10圈或者一个15圈就可以休息10分钟,这样对提高队员练习积极性及兴趣是有明显效果的,等到本队的训练较成熟的基础上,再制定新的目标训练,要求连续跳24圈或30圈无失误甚至可以更多些。待跳到较稳定的情况下开始给队员进行计时训练,计时训练的时间为3分钟,每次训练都要做好评价记录,每次都要有一个次数标准。这样队员们就有一定的目标,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在计时训练中,如中间出现失误,要继续跳下去。为提高失误后的衔接速度,我们采用这样的训练法:跳绳的10位队员中,除排头是头,还选定第7位队员为第二个头,在跳绳过程中,有人失误,前面6位队员迅速离去,由第7位队员接着跳,比赛出现失误同样如此。
  (8)赛前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目的是保持前期的训练效果。运动量不能太大,并要密切注意每位队员的身体状况、心理变化、营养、学习及休息的情况,此阶段一般为2周左右。在赛前训练时,按比赛规定的时间进行强化练习,每次训练成绩一定要达到计划次数,并随时做好记录。观察所有成绩的变化规律,一般早晨训练成绩比下午差,上半周比下半周差,这都是正常的现象。运动员准备活动要充分,兴奋度高时,成绩随之明显上升。有条件的话,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安排一些模拟比赛和校际比赛,要求运动员观察对手,分析双方优缺点,增强比赛信心。
  4.训练的时间
  训练时间一般不受任何限制,但要避免引起身体不适,饭前和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跳绳。可利用课间操或下课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练习。
  
  参考文献:
  [1]季 浏,汪晓赞,等. 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 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这就是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板块式教学。板块结构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它首先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板块是板块确立的主要依据。其次,为了使板块教学不流于形式,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根据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确定“块”的量和序,并明确“块”与“块”之间的逻辑联系。如何推进和连缀教学
摘?要: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为提升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应充分利用好文本,挖掘描写景物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兴趣,积累经验,反复训练,形成写作经验。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学生景物描写能力:一方面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如何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法;另一方面就是要采用多种形式,如仿写、扩写、实写等,反复多练,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关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地理绪论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在这第一堂地理课上下一番功夫,否则,不管你苦口婆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也不会买你的账。上好第一堂课,不仅能够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还让学生轻松下来并一下子记住和喜欢你这位地理老师,并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你的课,也喜欢上你所教授的地理学科,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绪论课的目的主要是:一是让学生认识并且喜欢上老师;二是做好学好初中地理的思
许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开始时成绩不错,过了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却很快落了下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一方面,可能是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增加,内容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小学和中学教学方法存在差异,要求也不相同,学生长期在小学学习适应了小学的教学方法,到了中学有部分人难以适应。如何解决好中小学数学“过渡” 的问题, 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标准的
摘?要:本文叙述了笔者的部分教学实践过程,并归纳得出教学启示: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平等互动,才能彰显课堂教与学互动的灵性。  关键词:因势利导;平等互动;教学启示  正准备上一节关于《说说教室里的物品》的说话训练课。上课铃刚响,教室依然没有安静下来。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用“一、二、三,请坐好”的口令让同学们安静。如果教室里鸦雀无声,那怎能算是说话课呢?有两个同学的交谈吸引了我。生1:“
摘 要:教育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很多家长苦于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苦于自己不懂知识;苦于和孩子无法沟通。正所谓对症方能下药,本文在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一一开出良方。  关键词:心结;教育;沟通;建议    心结一:苦于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  作为一个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每每和家长谈起一些学生的成绩时,便听到有些家长这样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情况,有一种无处使力的感觉。为此,
摘要: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创设出好的小组合作情境并不容易。本文从运用游戏、图片、实物、多媒体、体态语言五方面探究创设多元情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力求达到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目标。  关键词:多元情境;合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改变。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各种资源
《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感悟生活,学会生活。语文含听、说、读、写,生活有喜、怒、哀、乐。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按照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加之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套与生活互融相通的教学方法。  一、语文教学要融入生活元素  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
摘?要: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各地惨痛的事故告诉我们,必须紧抓对学生接送车的管理。把握“五定”原则,保障按时上车;探索管理新路,不断拾遗补缺;强化日常管理,力保学生平安。从接送车安全管理实际出发,采用精细化管理,保障学生生命美丽绽放。  关键词:管理;学生;接送车;平安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而学生接送车的交通安全更是摆在每一位学校安全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各地惨痛的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小学三年级起就要进行有效的训练。现就我在作文起步教学方面的体会抛砖如下,以期引玉。    一、激发作文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因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