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体育科学发展历程的新解读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可视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已成为科学计量学的主流领域。根据美国科学情报所(ISI)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得了美国《研究季刊》1930-2009年期间发表的4 219篇论文和55 728条引文数据,对其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并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对图谱的解读,获得一些有关美国体育科学发展过程的知识发现。
  关键词:科学知识图谱;美国;现代体育科学;体育科学史;文献共被引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18-06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of Sports Science in America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s Cocitation Knowledge Mapping
  WANG Qi,HUANG Hansheng
  (1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2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Fujian 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and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has developed quickly and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scientific metrology field. According to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in U.S.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the researchers access to 4 219 research papers of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during 1930-2009, draw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ping by using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oftware Citespace, and obtained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cience in America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p.
  Key words:knowledge mapping; America; modern sports science; history of sports science;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了解体育科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演变特征,探寻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体育科学的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都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体育科学史研究尚未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充分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同时还存在几点不足:其一,重分支学科史,轻体育科学史;其二,重国内体育科学史,轻国外体育科学史,美国体育科学史作为现代体育科学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是体育科学史和体育科学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三,重定性方法,轻定量方法,尤其忽视了专门研究科学史的科学计量学方法。自科学计量学家加菲尔德1963年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出版以来,引文分析成为现代科学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基于此,本文以研究方法为突破口,主要应用引文分析来重新解读美国体育科学的历史。
  1 研究方法、期刊样本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引文分析中的共被引分析。共被引分析是通过在引文网络中聚合一些高被引用文献得以实现的。共被引分析比一般引文分析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数据有效性。国内外科学计量学家普遍认为其适合研究和揭示科学文献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绘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1]。此外,当前国际科学计量学界开始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并用以辅助分析科学文献网络变化,一种以知识单元为分析基础的知识图谱方法,正在蓬勃兴起。本文还将运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
  1.2 期刊样本及数据来源 选择《研究季刊》(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作为期刊样本,其原因有三:其一,在目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收录的所有体育类学术期刊中,《研究季刊》的引文数据最为完整。ISI收录了该期刊从1930年至今的所有文献数据,而其他体育类学术期刊一般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出现。其二,《研究季刊》是一份综合性的权威体育学术期刊。根据2010年期刊引用报告,《研究季刊》的影响因子为1.191。体育类学术期刊中有多种期刊具有多学科性质以及较高的影响因子,但都以刊载体育自然科学的论文为主,相比较而言,《研究季刊》能较完整地反映体育科学的全貌。其三,自1930-2009年,《研究季刊》刊发的论文有83.51%来自美国,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状况的理想期刊。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下载了《研究季刊》1930-2009年期间发表的4 219篇文章和55 728条引文数据,数据库最后更新时间为2010年11月18日。
  2 《研究季刊》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分析
  将55 728条引文建立数据库,把整个时间段分为8个10年段,选择每个时间段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的文献进行分析,合并这8个时间分区网络最后得到由466个节点、1 885条连线组成的共被引图谱。每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大小反映的是文献在网络中的被引频次大小。软件还自动将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节点文献用紫色的圈来显示。根据陈超美的定义,共引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且相对中心度和被引频次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是发现不同学科和主题的连接点或是进化网络的支点[2]。连线粗细代表文献之间的共被引关系,连线的颜色则代表了首次共被引的年份(如图谱顶部的色带所示)。   图1 《研究季刊》1930-2009年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
  图1是对《研究季刊》55 728条引文的共被引分析可视化结果。根据网络结构和连线的颜色,将图谱大致划分为9个主要聚类,并通过对聚类节点的原文分析来给聚类命名。该图谱共包含26个连接各文献聚类的关键节点,这些关键节点文献是美国体育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里程碑或者转折点。除了关键节点文献,图谱中还存在一些高被引文献(本文将19篇被引频次超过30次以上的文献称为高被引文献)。一个时期的高被引文献代表了该文献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的程度,也能反映学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研究热点领域。
  2.1 聚类1:体育测量研究 图1显示,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形成了稠密的共被引聚类1,这意味着该时期体育科学的研究内容非常集中。聚类1中的关键节点文献是布雷斯的《运动能力测量》,它是美国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演变的起点。布雷斯是美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早期实践者,更是体育测量领域的先驱,他首次利用T量表这种现代科学方法开发出“布雷斯运动能力测量”,该测量方法曾被广泛用来测试身体技能。[3]此外,麦克乐的《运动能力测量》是聚类1中的高被引文献,这两篇文献说明了美国该时期主要以体育测量研究为主。
  在聚类1向聚类2演进的路径上,林奎斯特的《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连接点,它与聚类1中的《运动能力测量》和聚类2中的多篇文献有较强的共被引关系。林奎斯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应用统计学家和教育测量领域的先驱。20世纪40年代,教育统计学由描述统计为主转向推断统计为主,使得教育研究的科学化程度有了较大提升。而林奎斯特的《教育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就是这个新阶段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4]可见,早期的体育学者敏感地认识到统计方法的变革趋势,并将其应用到体育科学研究中,因而体育科研方法出现了从描述统计向推断统计的飞跃。
  2.2 聚类2: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体适能、体育测量研究 聚类2的形成时间主要在20世纪50、60年代。该聚类包含较多影响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节点文献。其中,爱德华得的《系统的重量训练对运动爆发力的影响》、卡彭(的《系统的重量训练对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的影响》以及默斯利的《重量训练与力量、速度及协调性的关系》这三篇共被引关系较强的关键文献是聚类2的核心。从文
  献的标题可知,运动训练及其运动生理学机制探讨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主流研究领域。在聚类2的右侧还有两篇与运动技能学习相关的关键文献,分别是富兰克林·亨利的《侧划臂动作中静力性力量和速度的因素结构》和《复杂运动的反应潜伏期延长与神经运动反应的“记忆鼓”理论》。
  与聚类1相比,聚类2比较离散,表明其研究领域更加丰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季刊》的研究领域形成两条演进路径:聚类2向聚类3演进后,聚类3与聚类4、聚类5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它们形成一条清晰的演进路径。另一条则是聚类2与聚类6、聚类7和聚类8形成的演进路径。
  图谱显示,在聚类2向聚类3演进的过程中又分了两条路径。20世纪体适能专家哈里森的《力量和包含躯干及腿的身体表现测量的关系》与美国公认的体适能运动方面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库里顿的《体适能的评价和指导》和《冠军运动员的体适能》形成了一条路径。哈里森的《力量和包含躯干及腿的身体表现测量的关系》还与谢尔登的《人类体质的种类:体质心理学概论》、琼斯的《运动表现与成长:静力测力的发展研究》以及奥斯特朗的《身体工作能力与性别及年龄关系的实验研究》形成了另一条演进路径。谢尔登与琼斯的两篇文献涉及到肌肉表现、肌肉疲劳曲线等内容的研究,主要关注运动疲劳与肌肉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奥斯特朗更是被誉为“欧洲运动生理学之父”。毋庸置疑,上述两条路径说明,体适能和运动生理学研究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热点研究领域。
  综上所述,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体育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该时期的体育科学研究较之前发生了几个显著变化:其一,从以体育测量研究为主转变为围绕学生的体适能与运动能力、竞技运动训练、运动技能学习等问题展开科学研究,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更为丰富和多样、学科分化明显。其二,运动训练研究成为热点。二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体育运动的普及及其运动形式的丰富,学校校际间运动竞赛的蓬勃开展,再加上电视传媒对比赛的报道,竞技体育比赛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针对竞技运动训练的学术研究。其三,儿童青少年体适能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受到特殊的重视,这主要源于克诺斯和希施兰关于美国儿童体能远远弱于欧洲儿童的研究结果促使美国政治领袖们发起了一项提升国家青年健康与体能的新运动。[5]
  2.3 聚类3:运动生理学、体适能、身体成分研究 聚类3是图谱中最大的聚类,其形成时间为20世纪70、80年代。总体上看,聚类3的文献群更加分散,其研究内容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在聚类3中,除前面提到的《体适能的评价和指导》、《冠军运动员的体适能》、《身体工作能力与性别及年龄关系的实验研究》外,格拉斯的《教育与心理学的统计方法》也是聚类3的关键节点,其中心度高达0.26,表明它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演进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9世纪70年代,在社会科学,尤其在教育研究工作中发展了更成熟的统计学技术,应用统计学得到大发展,格拉斯的《教育与心理学的统计方法》便是权威的应用统计学专著之一。
  另外,聚类3还有几篇高被引文献:布罗热克的《身体成分的密度分析:若干定量假设的修正》是该聚类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布罗热克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身体成分的密度测定法。至今为止,该方法一直是推定身体脂肪率的最正确方法之一,是身体成分测量的黄金标准[6]。可见,身体成分研究也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主流研究领域之一。
  泰勒的《作为心肺功能测量的最大摄氧量》与奥斯特朗的《从次最大工作时工作期间脉搏率计算有氧能力(体适能)的列线图》是聚类3中两篇共被引关系密切的高被引文献,它们都是有关测量最大摄氧量的研究。作为最早对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做出严格评价的运动生理学家,泰勒和奥斯特朗系统而详细地描述了一种建立最大摄氧量的操作性定义的方法[7]。   2.4 聚类4: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研究 聚类4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聚类3和聚类5之间的中间聚类。帕芬柏格的《体力活动与各种原因的死亡率及大学校友的长寿》是聚类3向聚类4演进过程中的连接文献,它是20世纪70、80年代之后体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转折。帕芬柏格的研究强调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为体育锻炼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提供了科学依据[8],也引发了美国学术界对体力活动与健康这一热点问题的关注。
  聚类4中另外1篇关键节点文献是奥哈拉的《儿童体力活动观察的效度》。它与聚类8中克隆巴赫的《心理测量学:系数α和测试的内部结构》相连。聚类4中还有1篇高被引文献是布莱尔等的《体适能和全因死亡率:一项健康男性和女性的前瞻性调查》,他们对10 224位男性和3 120位女性进行跟踪调查,预测出低体能是造成男性和女性死亡的关键的危险因素。综上所述,聚类4侧重探讨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寻找体力活动有益于健康的机制。
  2.5 聚类5:健康与体力活动干预的实践研究 聚类5形成的时间是本世纪初,除了连接文献——萨利斯的《体育教育在公众健康中的作用》外,聚类5中还有1篇关键节点文献和3篇高被引文献。它们分别是罗兰兹的《采用心率和计步器的儿童体力活动测量》,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1996年发布的《体力活动与健康:来自美国卫生总署的报告》、帕特等的《体力活动与公共健康——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的建议书》。上述文献同样与健康与体力活动研究相关,但聚类5更侧重于体力活动的实践指导及研究。
  路径聚类3——聚类4——聚类5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偏向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等基础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更加重视应用性研究,特别是在静态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病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时,运动与健康
  促进成为美国体育科学领域一个热点的研究主题,青少年的体力活动与健康问题更是受到高度关注。此外,从体力活动测量的效度、测量仪器的先进性可见,体育科研方法手段的科学性、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聚类2向聚类6演进的方向上,亨利1960年发表的《复杂运动的反应潜伏期延长与神经运动反应的“记忆鼓”理论》是一个关键转折点。亨利对之前的一般运动能力的理解提出挑战,将运动控制与运动发展结合起来,提出了运动技能学习的“记忆鼓”理论。这篇文献在运动行为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为运动技能学从心理学母学科中分离,形成新的分支学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亨利也被称为“动作行为研究之父”[9]。图谱也直观地展示了亨利的研究对该学科形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2.6 聚类6:运动技能学习研究 聚类6形成的时间表明它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都是一个热点问题。聚类6的关键文献包括亚当斯的《运动学习的闭环理论》和施密特的《运动技能学习的图式理论》和《运动控制与学习:一种行为的强调》,这些文献均发源于亨利提出“记忆鼓理论”的经典文献。运动技能学习的发展历史表明,其早期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行为主义,20世纪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动作学习领域的研究都集中在刺激-反映理论上[10],亨利的研究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后,认知取向的动作学习理论兴起,1971年,亚当斯提出了动作学习的闭环理论,这标志着专门的运动技能学习理论初步形成[11]。施密特则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引用了图式这一概念,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动作学习理论[10]。
  除了上述3篇关键节点文献,聚类6中还有几篇高被引文献,它们分别是萨尔莫尼的《结果获知与运动学习》、谢伊的《情境干扰对运动技能的获得、保持与迁移的效应》。这些文献表明,运动技能学习与了解学习的结果(练习结果反馈)、运动技能学习与情境干扰等内容的研究都受到高度关注。
  2.7 聚类7:运动行为与社会学习理论研究 聚类7是聚类6和聚类8之间的中间聚类。聚类7中包含了三篇关键节点文献,卡罗尔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中行动生产的表征指导:一个因果分析》是连接聚类6与聚类7的关键节点。卡罗尔与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他们通过实验验证了关于被效仿行为中的楷模表现和言语编码的数量通过它们对认知表征的作用而影响再现精度的假说。[12]观察学习是班杜拉早期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它比闭环理论和图式理论能更好的解释运动技能学习的机制。
  第二篇关键节点文献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一种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班杜拉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就成为心理学界的热点问题。有学者指出“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就是近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典范。”[13]
  第三篇关键节点文献是班杜拉的《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的认知理论》。这本专著代表了班杜拉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的学术方向,即对自我现象的全面考察,特别典型地表现为对自我效能现象的关注[14]。该专著还是聚类7向聚类8演进路径中的连接文献,表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聚类8中的研究产生影响。
  2.8 聚类8:运动动机研究、心理测量研究 聚类8中,杜达的《运动情景下的动机:目标取向的方法》与《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的认知理论》是发生共现的两篇关键文献。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认知理论与运动动机研究结合起来。正如罗伯特所言,“社会认知理论对体育运动领域的动机研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克隆巴赫的《心理测量学:系数α和测试的内部结构》是聚类8的另一篇关键节点文献,它与聚类5中奥哈拉的《儿童体力活动观察的效度》相连。这表明信、效度成为人们在使用心理测量方法监测与评价心理状态或心理机能时普遍关注的问题。聚类8也反映了心理测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9 聚类9:定性研究方法 聚类9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它包含的2篇高被引文献,分别是林肯的《自然主义调查》(自然主义调查是质的研究法中之一种类型,根植于自然主义或建构主义)和巴顿的《定性评价和研究方法》。可见,过去20年中,美国体育学者越来越重视对定性的方法进行发掘和充实,以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范式的融合。   3 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视野下的美国体育科学发展历程解读
  1)美国体育科学的研究重心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向,即从以体育教育测量研究为中心向以运动训练为中心再到以运动行为研究以及体力活动与健康为中心的三次转向;而就所关注的主流学科而言,它则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人体测量学——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80年代的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训练学——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运动心理学、流行病学和运动技能学习的演变历程。
  2)从不同时期文献共被引聚类所包含的研究内容来看,在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体育科学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人体测量学,这一时期的体育科学开始吸纳和借助其它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逐渐萌发和形成学科;20世纪50、60年代的研究领域呈多样化发展,这是美国体育科学分支学科的孕育期;在20世纪70、80年代,学科的分化趋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不断融合新的学科与研究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分化出新的学科与研究领域。整个美国体育科学表现出从形成到分化再到综合的发展轨迹。
  3)美国体育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文献已经证明,体育科研方法是美国体育科学理论获得进展的突破口,体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每一次提高、研究范围的每一次拓展、研究内容的每一次深化几乎都伴随有研究方法的重要进展。统计学方法是体育科学研究演进的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体育科学比较注重定性研究方法的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范式不断趋于平衡发展。
  4)美国体育科学内部新学科、新理论诞生和理论的深化是其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值得指出的是,体育科学母学科理论的创新发展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5)从美国体育科学不同时期研究热点问题的社会背景中可知,体育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体育学者紧密追踪不同时期社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社会的需求是推动体育科学选择研究问题的重要动力。
  6)作为科学认识主体的体育科学研究者,是体育科学研究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推动科学研究的巨大动力。在体育科学研究前沿百余年的演进历程中,每一个理论的突破,每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提出,每一个研究方向的转折,都凝聚了体育科学家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邱均平,编著.文献计量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12:349
  [2] 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等著.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
  [3] David K. Brace: 1891-1971.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Sport History NASSH Proceedings 1976
  [4] Klar N, Donner A (2002). The impact of E.F. Lindquist’s text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cluster randomizationhttp://www.jameslindlibrary.org/illustrating/articles/klarndonnera-2002theimpactofeflindquiststextst]
  [5] Dalleck, L.C.& Kravitz, L.The history of fitness[J].IDEA Health and Fitness Source, 2002,20(2), 26-33.
  [6] 陆大江,等.身体成分测定方法介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3):332-337.
  [7] HOWLEY, E.T., D.R.BASSETT, JR., and H.G.WELCH.Criteria for maximal oxygen uptake: review and commentary [J].Med.Sei.Sports.Exerc, 1995,27(9):1292-1301.
  [8] Paffenbarger RS Jr,Hyde RT,Wing AL,Hsieh CC.Physical activity,allcause mortality,and longevity of college alumni [J].N Engl J Med.1986,314:605-613.
  [9] Park, Roberta J.A long and productive career: Franklin M.Henry—Scientist, mentor, pioneer[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Washington,1994,65(4):295-307.
  [10]刘德恩.试析动作学习理论模式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63-69.
  [11] 杨锡让,张禹.运动技能学学科现状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865-867.
  [12] Carroll, W.R., & Bandura, A.Representation guidance of action production in observational learning: A causal analysis [J].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1990,22:85-97.
  [13] 谢冬华,王云强.自我效能研究领域的一本鼎力之作——评《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心理研究,2009(2):95.
  [14] A·班杜拉著,林颖译.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1.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舞龙舞狮》课程开设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等院校《舞龙舞狮》课程开设的情况不容乐观,教材匮乏,使用的教材多以自编或者自选教材为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舞龙舞狮》课程教学内容多以技术教学为主,理论知识的涉及较少,教学内容的制定,随意性太大,明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资源丰富,场地设施充足,能满足《舞龙舞狮》课程的开设,但目前高校
期刊
摘 要:锻炼依恋是锻炼者与锻炼之间形成的稳定持久的心理联结强度。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锻炼依恋与锻炼坚持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锻炼依恋存在性别差异;锻炼信任度、自我关联、亲近感、中断不适和行为投入和锻炼依恋有显著正相关;锻炼依恋可以显著预测未来锻炼的坚持性。  关键词:锻炼依恋;信任度;自我关联;亲近感;中断不适;行为投入;坚持性
期刊
摘 要: 高等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天津市高等院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的实地调查,了解当前现状,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对过对问卷的整理也分析,发现其优势与不足,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为天津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社区体育文化;天津
期刊
摘 要:为提高赛艇器材的性能,需要对赛特的阻力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赛艇的阻力性能,模拟时湍流模型采用RNG k-ε模型,自由面处理采用VOF方法,并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证实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赛艇阻力,并能捕捉赛艇周围的自由面,获得赛艇周围的流场信息。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优化赛艇艇型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湍流模型;赛艇;水
期刊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在知识、精神、行为三个层面的道德、法律、文史哲、审美及环保素质。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在注重诚信、善于沟通和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人文素质较突出,哲学道德素质是短板和软肋,表现为哲学知识差、较高的人生观迷茫比例和较低的共产主义理想认同率。究其原因,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所致,加强人文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化解这场科技与人文危机的唯一出路。
期刊
摘 要: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其自身存在的独特的实践特征和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规定和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作为客体,对于主体(社会和学生)具有何种意义,能满足主体什么样的需要,是否同主体一致、为主体服务。关系性、相对性、实践性、动态性、社会性、属人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特征,并对体育
期刊
摘 要:为提高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以第16届亚运会100m跑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54人次的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双波峰与三波峰两种曲线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双波峰结构优势在于双脚后蹬时间短和双脚后蹬力量更大,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结构。在起跑训练中,我们应重点加强双脚后蹬用力协同性的训练。如果劳义在起跑训练中将其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由三
期刊
(接上期)第7集刚动完手术的春来爹趁儿子出去借钱之机離开医院回村。
期刊
摘要:以学校体育与民俗体育的联动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山西省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为背景,对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其发展特征为多涵性、整体性、人本性、创新性和互补性。最后,依据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联动发展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两者联动发展的模型,旨在为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山西省;民俗体育;
期刊
摘 要:利用全国31个省(市、区)2003-2009年体育产业数据,采用信息熵、行业集中度、区位基尼系数、空间分离指数、区位商和Kernel密度估计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程度很高,属于高度集中类型;我国体育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属于相对比较集中类型;从各个指数和Kernel密度估计结果来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整体要高于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