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 5月 7日,一直工作在抗击非典前沿的麻醉师刘子军被勒令休息,他在 28平方米的家里仍不得清闲。麻醉师是与病人距离最近的人,如果麻醉师不幸感染,对医护人员士气的打击极大。医院领导担心他身体受不了,强制他休息。刘子军住在离医院很近的宿舍楼,这次回去,他却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相熟的邻里也躲着他走,有些人甚至不希望他在这个时间回来。刘子军理解邻居的心情,但还是觉得很伤感。
2003年 5月 13日,医护人员将沉重的胸透设备安置到危重病房,准备为病人拍摄 X光胸片。这位患者在香港工作,来京期间感染 SARA病毒入院,于 5月 18日中午不幸去世。因这张照片,贺延光与患者的弟弟相识,并成为朋友。患者去世之后,贺延光与同事一起登门拜访了患者的夫人。
“拍过非典的人很多,深入一线拍摄的人也很多,不只我一个。 ”说起非典期间的工作经历,贺延光语气平和淡然,未见丝毫自豪和骄傲。
2003年 4月,非典疫情出现将近一个月之后,被压制的媒体报道终于得以解禁,各家媒体都派出记者进行报道。作为摄影记者,贺延光希望能到一线去拍摄。同事帮他联系了某病毒研究中心,一切谈妥之后,此行却因该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感染 SARS病毒担心传染他人而搁浅。最终通过多方联系,贺延光终于获准进入地坛医院采访拍摄,但要求十分严格——在医院时间不超过 2天,每次不超过 2个小时。 “地坛医院的一名副院长接待的我,我跟他说,希望医院能把我当成是医护人员,而不是把我当成贵宾接待。哪个病区有情况都通知我。”贺延光说。
贺延光在地坛医院呆了两天。这两天时间,让他赢得了医护人员的信任,“虽然没明说让我留下,但也没人真的把我赶出医院”。就这样,贺延光在地坛医院一共呆了 18天。医院征用了附近一家小宾馆作为部分医护人员临时的住所,贺延光和同事也住在这所小宾馆,写稿、发稿都在这里完成。他们的作息跟医护人员完全相同。每天进出病房,贺延光用镜头记录了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最真实的状态。
“深入一线,克服困难,传递真实情况给读者是媒体工作人员应该做的。作为新闻记者,面对SARS这场灾难,我们本该介入得更早,本该让更多的世人警醒,但是我们没有做到。尽管能够找到许多原因为自己的怯懦开脱,但在不该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虚伪、无力。非典过去之后,我的作品拿了奖。记协开了表彰大会,我看了获奖名单,包括我在内,所有获奖的记者都是在 4月 20日之后才到一线进行报道的。社会上那么多传言,已经引起恐慌了,媒体才开始报道。 ”贺延光语气变得有些严肃,“非典过去十年了。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件,还是一切按规矩、按所谓的纪律来吗?还是对事实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这段历史负责?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2003年5月 11日,地坛医院的 SARS病房。从 3月 26日至 5月 16日,这家著名的传染病医院作为北京市医治非典定点单位,陆续收治非典患者 282人。其中治愈出院 60人,病情平稳转院继续医治 25人,死亡 23人。医院病房外放置着许多氧气瓶,当时地坛医院每天要使用 200多罐氧气。非典病人呼吸困难,对氧气的需求很大。
2003年 5月 8日,贺延光在地坛医院采访时的自拍像。进入病区要进行消毒、穿防护服、戴上口罩。贺延光每天进入病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他身边站着的是帮他做消毒的护士。不但人要层层包裹,连相机也要穿上“防护服”。这样打扮之后,有时医护人员之间也认不出彼此,还有很多医生是从其他医院抽调过来的,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所有人都在尽力去挽救更多的病人。
亲历者档案
职业:厨师(非典前)现无业
2003年4月感染非典
见到方渤,他穿着一件中式褂子,比想象中精神。他说:“今天好多了,昨天夜里,腿还抽筋呢。”
平时方渤会去麻将室打牌,还可以和朋友见面聊天甚至喝酒,可是一到逢年过节的日子,就是他最孤单的时候,多少次想不开去自残,都是在春节,姑娘和女婿回婆家,朋友们也都分别和家人团聚,他一个人冷冷清清,看着亡妻的遗像,面对身体的伤痛,对后续问题处理不满的愤怒情绪,他都发泄到了自己身上。
方渤已经做了股骨头的置换手术,之前处理胳膊的问题,里面有十几块碎骨头渣子,骨科大夫甚至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严重的”,他对记者说,即使在非典后遗症患者里面,也很少有像他这样全身骨坏死的病人,在没有做置换手术的时候,他只能靠轮椅出行,困难可见一斑。
至今他还记得2003年年初的憧憬,两个女儿都结婚了,他和爱人搬了新房子,计划一起开个饭馆,方渤是一级厨师,他爱人是高级面点师,他们有过硬的技术,想租个门脸,把两个姑娘和女婿也照顾起来,在亲爹亲妈倾囊相助下,将他们带成熟后,老两口就到处旅游、安享晚年。没想到突然到来的非典,将这一切全部都毁灭了。
2003年,方渤夫妇,俩女儿、俩女婿,妻姐夫妇和妻妹共9口人感染了非典,当时他们去医院隔离,本想着发烧,输上三天液,就能回家,没想到,这一去生死两相隔,爱人和妻姐都去世了。妻妹经营的饭店,也因为她得的这场病而倒闭了。一年后,因为骨坏死后遗症,方渤又和两个女婿住进了同一间病房。不久之后,二女儿和女婿离婚,大家的心理都脆弱而敏感。而他和姐夫也基本不再联系,一大家人关系紧张。 他也曾想面对新生活,可是严重的后遗症让他基本丧失生活能力。这些年,方渤收集了关于非典的各个文件和报道,还有百余名非典后遗症患者的调查资料,检查结果,他发现后遗症不是个例。而他自己心脏、腰椎颈椎、肝肾功能等都有问题,全身上下20多处病,并且伴着重度抑郁症和中度焦虑症,他说:“试图结束生命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
非典十年,他开了微博,接受了几十次媒体的采访,他希望非典后遗症群体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李俊
职业:时任宣武医院骨科护士
2003年6月奔赴非典一线
李俊是宣武医院的一名骨科护士。2003年非典爆发,宣武医院被指定为非典定点医院,李俊便是第二批奔赴前线的护士之一。
“当时我妈天天看电视里的非典特别报道,一边看,一边想着我要去前线,一边哭,一家人都很纠结。当时我们这批医护人员惟一的消息来源,就是第一批去前线的同事们,但是因为见不到面,得到的信息也只是只言片语。”
李俊说,她有几位同事在去前线之前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甚至花光了所有的存款。在这之前,宣武医院急诊科的主任被查出感染非典,这个消息对于即将奔赴前线的大夫、护士们来说,无疑是震撼的,也让所有人的出征路染上了壮烈的色彩。
抱着必死的决心,李俊和同事们进入了非典前线。据李俊回忆,非典病区被划分成几个区域,有清洁区、缓冲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重症病房。由于需要出入重症病房,李俊和同事们不得不戴上好几层口罩,穿上好几层隔离服。“半隔离区是护士脱隔离服的地方,虽然那个区域挺危险,会沾染上防护服、口罩上的飞沫,但是我们根本没想那么多,就觉得在病房里闷了几个小时,出来以后能脱掉这些东西太舒服了,要知道,那可是北京的6月,天气最热的时候啊!”
因为需要戴着5、6层口罩,每次摘掉口罩时,李俊都认不清镜子里的自己:“满脸都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子,就像老太太脸上的皱纹一样,得好长时间才能缓过来。”
在非典中,护士是比大夫离病人更近的团体,每天为病人们打饭、打针、输液、发药,可以说是“零距离接触”,而大夫,则相对来说安全得多。“大夫可以站在半污染区,每天早晨在那里观察一下病人情况,开一开医嘱,病区他们是很少进去的。但我们不一样,一开始真的很抗拒,给病人发完饭就想赶紧逃出来,但是不行。医院的规定是,必须在病房里面等一段时间,等病人吃完,把餐具收出来,才可以走。当时又热,又紧张,护目镜经常是层层雾气,什么都看不清。因为捂着几层防护服,有的护士甚至在病区晕厥。”
下班后,李俊和同事们住在指定的越秀大饭店。出了医院,她们要换上医院统一发的在路上穿的“路服”,到了驻地,再换上医院发的睡衣。那一个月,李俊就没穿过自己的衣服。
在隔离期间,李俊的男友、家人去看她,却只能隔着几道护栏,在5米远的地方,远远地看着,说说话。
“这件事之后,我们所有人都觉得挺光荣的,因为无论是媒体,还是身边人,都管我们叫‘非典英雄’。但过了一两年,大家就慢慢淡忘了。现在,谁还提这个呢?”
陈德森
导演
代表作:《十月围城》
2003年 参与香港电影人协会1:99电影行动 拍摄抗击非典公益短片《向好看》
2003年,香港也是一个非典重灾区,人心惶惶,经济萧条,每个人心里都充满恐慌与彷徨。“我们这一代人,哪里面对过那么大规模的瘟疫呢?每个人心情都很压抑,大街上也是空空荡荡的,谁都不敢出门。”陈德森导演回忆起十年前的那场灾难,仍然心有感怀。
香港是个典型的快节奏城市,每个人都忙碌地穿梭在城市间,彼此交流甚少。而非典时期,港人之间的距离被拉得更近了。“平时坐计程车,司机都是冷冰冰的,而非典时的司机都彬彬有礼。有一位非典医生坐计程车去医院,司机不但没有拒载,反而免了他的车费。司机说,这是他惟一能做到的事。”
正当非典肆虐之时,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发起了“1:99电影行动”,邀请了15位香港导演拍摄了11条宣传片,鼓励港人逆境自强,陈德森导演便是其中的一位。
为了拍摄这部片子,陈德森前期做了很多采访,也接触到了不少非典患者。“有一个小女孩,是名医生,刚刚考取了医生执照,第三天上班就被患者传染上了非典。”陈德森回忆,女孩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家人与她接触也并不知情,于是父母、舅舅相继感染。后来她出现非典症状,被医院隔离,接受救治。救治期间,没有人敢告诉她,她的父母已经病发,双双离世。就连躲回内地养病的舅舅,不久之后也病发去世。女孩病好后,一直致力于免费为非典患者服务,并把它当作一生的事业。
因为前期看到了太多让人心碎的案例,陈德森导演把这部短片的名字定为《向好看》,目的是想多传播些正能量给港人打气。1分钟的宣传片,从头到尾没有提及半句SARS,画面阳光温馨,积极乐观,小演员薛立贤古灵精怪,短短的1分钟时间,笑脸贯穿始末。“因为SARS不仅仅是香港有,世界各地都有,拍之前我一直在想,什么元素能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懂?笑脸是全世界共通的元素,把它拍进去,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得懂。”
非典已经过去十年,陈德森却未曾想回望那一段经历。问及原因,他说就像他的短片名字《向好看》一样,应该多往前看,往好的地方看。“其实SARS的时候,我的一些医生朋友告诉我,人类已经透支了地球太多的资源,研究了太多细菌,SARS只是其中一种。后来我们也看到,什么伊波拉病毒、阿米巴变形虫、口蹄疫、禽流感……层出不穷。谁能想到以后会怎样呢,还是往前看吧。”
阿龙
主持人
代表栏目:《这里是北京》
2003年,21岁的阿龙刚刚大学毕业。3月份,他第一次参与了北京电视台《四海漫游》栏目的拍摄,刚回到北京,非典就爆发了。栏目组的领导看过阿龙拍的片子,只说了一句:“这个人可以留用”,便让他回家等着非典结束后再来上班了。得知就要开始无限期休假,阿龙心里那叫一个没底:“台里的老员工们都知道非典结束之后肯定能回去上班,我是一个新人,刚做了一个片子。保不齐非典闹上半年,领导把我忘了怎么办?”但是没有任何办法,阿龙除了等,别无他法。
虽然一直忧心工作,那段时间却是阿龙过得最舒坦的。他趁着休假的那几个月,把北京的大街小巷,旅游景点,尤其是平时挤不进去的地方,细细地逛了个遍:“我每天坐公交车出门溜达,去颐和园、圆明园、故宫,逛累了出来,公交车上就有座,路上也不堵,一天去4、5个地方完全不成问题。”
走街串巷之余,阿龙自己坐车去了电视里报道的“重灾区”人民医院,因为门口被拉起长长的警戒线,阿龙便只能站在马路南边,透过医院的窗户远远地看里面的情景:“就像电视里拍的一样,里面的所有人都是全副武装,护士们穿着像登月一样的隔离服,走来走去的忙活着。”医院门口的大树上挂满了祈福的丝带、中国结和写着励志话语的便签,阿龙看了几个,觉得身上多了那么一股劲儿,很感人。
“虽然大部分人都逃回老家了,但北京人没有走,有时候想想,挺悲哀的,因为我们没地儿逃。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北京人在非典的时候,即使有机会能逃出去,也都会选择留下来,因为我们对北京有爱。今年的雾霾天也是这样,北京有难,我们哪儿也不去,我们也哪儿都去不了。”
2003年,北京人艺排了一部话剧《北街南院》,是一部非典题材的话剧,这部戏阿龙也去看了。直到现在,他还都记得话剧的最后,非典解除了,朱旭老爷子投了一个篮,然后抱着篮球说:“还是隔离好哇。”台下一片掌声,阿龙说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北京人的心声。
2003年 5月 13日,医护人员将沉重的胸透设备安置到危重病房,准备为病人拍摄 X光胸片。这位患者在香港工作,来京期间感染 SARA病毒入院,于 5月 18日中午不幸去世。因这张照片,贺延光与患者的弟弟相识,并成为朋友。患者去世之后,贺延光与同事一起登门拜访了患者的夫人。
“拍过非典的人很多,深入一线拍摄的人也很多,不只我一个。 ”说起非典期间的工作经历,贺延光语气平和淡然,未见丝毫自豪和骄傲。
2003年 4月,非典疫情出现将近一个月之后,被压制的媒体报道终于得以解禁,各家媒体都派出记者进行报道。作为摄影记者,贺延光希望能到一线去拍摄。同事帮他联系了某病毒研究中心,一切谈妥之后,此行却因该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感染 SARS病毒担心传染他人而搁浅。最终通过多方联系,贺延光终于获准进入地坛医院采访拍摄,但要求十分严格——在医院时间不超过 2天,每次不超过 2个小时。 “地坛医院的一名副院长接待的我,我跟他说,希望医院能把我当成是医护人员,而不是把我当成贵宾接待。哪个病区有情况都通知我。”贺延光说。
贺延光在地坛医院呆了两天。这两天时间,让他赢得了医护人员的信任,“虽然没明说让我留下,但也没人真的把我赶出医院”。就这样,贺延光在地坛医院一共呆了 18天。医院征用了附近一家小宾馆作为部分医护人员临时的住所,贺延光和同事也住在这所小宾馆,写稿、发稿都在这里完成。他们的作息跟医护人员完全相同。每天进出病房,贺延光用镜头记录了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最真实的状态。
“深入一线,克服困难,传递真实情况给读者是媒体工作人员应该做的。作为新闻记者,面对SARS这场灾难,我们本该介入得更早,本该让更多的世人警醒,但是我们没有做到。尽管能够找到许多原因为自己的怯懦开脱,但在不该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虚伪、无力。非典过去之后,我的作品拿了奖。记协开了表彰大会,我看了获奖名单,包括我在内,所有获奖的记者都是在 4月 20日之后才到一线进行报道的。社会上那么多传言,已经引起恐慌了,媒体才开始报道。 ”贺延光语气变得有些严肃,“非典过去十年了。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件,还是一切按规矩、按所谓的纪律来吗?还是对事实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这段历史负责?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2003年5月 11日,地坛医院的 SARS病房。从 3月 26日至 5月 16日,这家著名的传染病医院作为北京市医治非典定点单位,陆续收治非典患者 282人。其中治愈出院 60人,病情平稳转院继续医治 25人,死亡 23人。医院病房外放置着许多氧气瓶,当时地坛医院每天要使用 200多罐氧气。非典病人呼吸困难,对氧气的需求很大。
2003年 5月 8日,贺延光在地坛医院采访时的自拍像。进入病区要进行消毒、穿防护服、戴上口罩。贺延光每天进入病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他身边站着的是帮他做消毒的护士。不但人要层层包裹,连相机也要穿上“防护服”。这样打扮之后,有时医护人员之间也认不出彼此,还有很多医生是从其他医院抽调过来的,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所有人都在尽力去挽救更多的病人。
亲历者档案
职业:厨师(非典前)现无业
2003年4月感染非典
见到方渤,他穿着一件中式褂子,比想象中精神。他说:“今天好多了,昨天夜里,腿还抽筋呢。”
平时方渤会去麻将室打牌,还可以和朋友见面聊天甚至喝酒,可是一到逢年过节的日子,就是他最孤单的时候,多少次想不开去自残,都是在春节,姑娘和女婿回婆家,朋友们也都分别和家人团聚,他一个人冷冷清清,看着亡妻的遗像,面对身体的伤痛,对后续问题处理不满的愤怒情绪,他都发泄到了自己身上。
方渤已经做了股骨头的置换手术,之前处理胳膊的问题,里面有十几块碎骨头渣子,骨科大夫甚至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严重的”,他对记者说,即使在非典后遗症患者里面,也很少有像他这样全身骨坏死的病人,在没有做置换手术的时候,他只能靠轮椅出行,困难可见一斑。
至今他还记得2003年年初的憧憬,两个女儿都结婚了,他和爱人搬了新房子,计划一起开个饭馆,方渤是一级厨师,他爱人是高级面点师,他们有过硬的技术,想租个门脸,把两个姑娘和女婿也照顾起来,在亲爹亲妈倾囊相助下,将他们带成熟后,老两口就到处旅游、安享晚年。没想到突然到来的非典,将这一切全部都毁灭了。
2003年,方渤夫妇,俩女儿、俩女婿,妻姐夫妇和妻妹共9口人感染了非典,当时他们去医院隔离,本想着发烧,输上三天液,就能回家,没想到,这一去生死两相隔,爱人和妻姐都去世了。妻妹经营的饭店,也因为她得的这场病而倒闭了。一年后,因为骨坏死后遗症,方渤又和两个女婿住进了同一间病房。不久之后,二女儿和女婿离婚,大家的心理都脆弱而敏感。而他和姐夫也基本不再联系,一大家人关系紧张。 他也曾想面对新生活,可是严重的后遗症让他基本丧失生活能力。这些年,方渤收集了关于非典的各个文件和报道,还有百余名非典后遗症患者的调查资料,检查结果,他发现后遗症不是个例。而他自己心脏、腰椎颈椎、肝肾功能等都有问题,全身上下20多处病,并且伴着重度抑郁症和中度焦虑症,他说:“试图结束生命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
非典十年,他开了微博,接受了几十次媒体的采访,他希望非典后遗症群体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李俊
职业:时任宣武医院骨科护士
2003年6月奔赴非典一线
李俊是宣武医院的一名骨科护士。2003年非典爆发,宣武医院被指定为非典定点医院,李俊便是第二批奔赴前线的护士之一。
“当时我妈天天看电视里的非典特别报道,一边看,一边想着我要去前线,一边哭,一家人都很纠结。当时我们这批医护人员惟一的消息来源,就是第一批去前线的同事们,但是因为见不到面,得到的信息也只是只言片语。”
李俊说,她有几位同事在去前线之前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甚至花光了所有的存款。在这之前,宣武医院急诊科的主任被查出感染非典,这个消息对于即将奔赴前线的大夫、护士们来说,无疑是震撼的,也让所有人的出征路染上了壮烈的色彩。
抱着必死的决心,李俊和同事们进入了非典前线。据李俊回忆,非典病区被划分成几个区域,有清洁区、缓冲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重症病房。由于需要出入重症病房,李俊和同事们不得不戴上好几层口罩,穿上好几层隔离服。“半隔离区是护士脱隔离服的地方,虽然那个区域挺危险,会沾染上防护服、口罩上的飞沫,但是我们根本没想那么多,就觉得在病房里闷了几个小时,出来以后能脱掉这些东西太舒服了,要知道,那可是北京的6月,天气最热的时候啊!”
因为需要戴着5、6层口罩,每次摘掉口罩时,李俊都认不清镜子里的自己:“满脸都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子,就像老太太脸上的皱纹一样,得好长时间才能缓过来。”
在非典中,护士是比大夫离病人更近的团体,每天为病人们打饭、打针、输液、发药,可以说是“零距离接触”,而大夫,则相对来说安全得多。“大夫可以站在半污染区,每天早晨在那里观察一下病人情况,开一开医嘱,病区他们是很少进去的。但我们不一样,一开始真的很抗拒,给病人发完饭就想赶紧逃出来,但是不行。医院的规定是,必须在病房里面等一段时间,等病人吃完,把餐具收出来,才可以走。当时又热,又紧张,护目镜经常是层层雾气,什么都看不清。因为捂着几层防护服,有的护士甚至在病区晕厥。”
下班后,李俊和同事们住在指定的越秀大饭店。出了医院,她们要换上医院统一发的在路上穿的“路服”,到了驻地,再换上医院发的睡衣。那一个月,李俊就没穿过自己的衣服。
在隔离期间,李俊的男友、家人去看她,却只能隔着几道护栏,在5米远的地方,远远地看着,说说话。
“这件事之后,我们所有人都觉得挺光荣的,因为无论是媒体,还是身边人,都管我们叫‘非典英雄’。但过了一两年,大家就慢慢淡忘了。现在,谁还提这个呢?”
陈德森
导演
代表作:《十月围城》
2003年 参与香港电影人协会1:99电影行动 拍摄抗击非典公益短片《向好看》
2003年,香港也是一个非典重灾区,人心惶惶,经济萧条,每个人心里都充满恐慌与彷徨。“我们这一代人,哪里面对过那么大规模的瘟疫呢?每个人心情都很压抑,大街上也是空空荡荡的,谁都不敢出门。”陈德森导演回忆起十年前的那场灾难,仍然心有感怀。
香港是个典型的快节奏城市,每个人都忙碌地穿梭在城市间,彼此交流甚少。而非典时期,港人之间的距离被拉得更近了。“平时坐计程车,司机都是冷冰冰的,而非典时的司机都彬彬有礼。有一位非典医生坐计程车去医院,司机不但没有拒载,反而免了他的车费。司机说,这是他惟一能做到的事。”
正当非典肆虐之时,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发起了“1:99电影行动”,邀请了15位香港导演拍摄了11条宣传片,鼓励港人逆境自强,陈德森导演便是其中的一位。
为了拍摄这部片子,陈德森前期做了很多采访,也接触到了不少非典患者。“有一个小女孩,是名医生,刚刚考取了医生执照,第三天上班就被患者传染上了非典。”陈德森回忆,女孩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家人与她接触也并不知情,于是父母、舅舅相继感染。后来她出现非典症状,被医院隔离,接受救治。救治期间,没有人敢告诉她,她的父母已经病发,双双离世。就连躲回内地养病的舅舅,不久之后也病发去世。女孩病好后,一直致力于免费为非典患者服务,并把它当作一生的事业。
因为前期看到了太多让人心碎的案例,陈德森导演把这部短片的名字定为《向好看》,目的是想多传播些正能量给港人打气。1分钟的宣传片,从头到尾没有提及半句SARS,画面阳光温馨,积极乐观,小演员薛立贤古灵精怪,短短的1分钟时间,笑脸贯穿始末。“因为SARS不仅仅是香港有,世界各地都有,拍之前我一直在想,什么元素能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懂?笑脸是全世界共通的元素,把它拍进去,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得懂。”
非典已经过去十年,陈德森却未曾想回望那一段经历。问及原因,他说就像他的短片名字《向好看》一样,应该多往前看,往好的地方看。“其实SARS的时候,我的一些医生朋友告诉我,人类已经透支了地球太多的资源,研究了太多细菌,SARS只是其中一种。后来我们也看到,什么伊波拉病毒、阿米巴变形虫、口蹄疫、禽流感……层出不穷。谁能想到以后会怎样呢,还是往前看吧。”
阿龙
主持人
代表栏目:《这里是北京》
2003年,21岁的阿龙刚刚大学毕业。3月份,他第一次参与了北京电视台《四海漫游》栏目的拍摄,刚回到北京,非典就爆发了。栏目组的领导看过阿龙拍的片子,只说了一句:“这个人可以留用”,便让他回家等着非典结束后再来上班了。得知就要开始无限期休假,阿龙心里那叫一个没底:“台里的老员工们都知道非典结束之后肯定能回去上班,我是一个新人,刚做了一个片子。保不齐非典闹上半年,领导把我忘了怎么办?”但是没有任何办法,阿龙除了等,别无他法。
虽然一直忧心工作,那段时间却是阿龙过得最舒坦的。他趁着休假的那几个月,把北京的大街小巷,旅游景点,尤其是平时挤不进去的地方,细细地逛了个遍:“我每天坐公交车出门溜达,去颐和园、圆明园、故宫,逛累了出来,公交车上就有座,路上也不堵,一天去4、5个地方完全不成问题。”
走街串巷之余,阿龙自己坐车去了电视里报道的“重灾区”人民医院,因为门口被拉起长长的警戒线,阿龙便只能站在马路南边,透过医院的窗户远远地看里面的情景:“就像电视里拍的一样,里面的所有人都是全副武装,护士们穿着像登月一样的隔离服,走来走去的忙活着。”医院门口的大树上挂满了祈福的丝带、中国结和写着励志话语的便签,阿龙看了几个,觉得身上多了那么一股劲儿,很感人。
“虽然大部分人都逃回老家了,但北京人没有走,有时候想想,挺悲哀的,因为我们没地儿逃。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北京人在非典的时候,即使有机会能逃出去,也都会选择留下来,因为我们对北京有爱。今年的雾霾天也是这样,北京有难,我们哪儿也不去,我们也哪儿都去不了。”
2003年,北京人艺排了一部话剧《北街南院》,是一部非典题材的话剧,这部戏阿龙也去看了。直到现在,他还都记得话剧的最后,非典解除了,朱旭老爷子投了一个篮,然后抱着篮球说:“还是隔离好哇。”台下一片掌声,阿龙说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北京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