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拍《南京!南京!》是一种命运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f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艰辛的《南京!南京!》
  
  通过了电影局、中宣部、外交部的重重审查,挺过了资金短缺、数次停工的拍摄难关,2009年4月22日,导演陆川的新作品,放言要重新书写公众记忆的电影——《南京!南京!》终于还是于大家见面。
  在《南京!南京!》之前,陆川曾被邀请去拍摄2008年奥运会的官方动画片《福娃》,聪明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块大蛋糕。而且重要的是,陆川不需要为立项、资金和审查等烦恼纠结。所以一开始陆川去了,但没过多久他又撤了。他说:我总觉得,人活一辈子时间是有限的,我希望在我生命最关键的这一时期,每走一步都不后悔。
  许戈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是送审之后,删剪过了的版本吗?
  陆 川:是送审之后定剪的版本。并没有删掉太多东西。拿掉的部分都是一些残忍的镜头,可是那些东西其实对这部电影来说,我不能说可有可无,但是对于我的表达来说没有影响,所以我心里是偷着乐的。而且我觉得这个片子这样,以这种方式过审,我很有感慨,我觉得是国家自信、宽容的一个标志,我觉得所有看了片子的人都会同意我这个说法。
  我觉得一个导演选择一个题材其实是很宿命的,就像你饿了想吃什么东西,你面前摆了很多吃的东西,你伸手抓的那个东西永远是你命中注定要吃的那个东西,或者说是你血液里边,就推动着你要去选的那个东西,就是你在大街上,你去看一张张的脸,都是陌生的吧,但可能突然就会有一张脸,突然让你想去跟他打招呼。导演选题材的时候,就像是你站在街边看见那一张张陌生的脸,而且你会发现,你永远会被这一张脸、这一类的脸打动。
  
  拍《南京》是一种命运
  
  陆川自己说,南京这个城市就像命运一样,他去那读过书。但是如果再说到命运的话,其实还可以往前倒。陆川小时候生在新疆,因为他奶奶在上海,所以经常新疆、上海两地跑。曾经一天半夜快到上海的时候,陆川差点被一个阿姨抱走,她一路上就跟我妈夸陆川特别可爱,到半夜的时候,陆川的母亲迷糊了,突然发现手空了,看见那个阿姨抱着陆川正要下车,那一站是南京站。然后陆川的母亲疯也似的把陆川抢回来,瞪着她,都不会说话了,然后那个女的匆匆忙忙跑掉。但是早上才发现陆川的小皮鞋没有了,所以他光着脚到了上海。1989年陆川考上军校,去南京上大学的时候,他的母亲在打包行李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话,她说你是回南京去找那双鞋去了,如今想来,陆川觉得这个就是命运。
  许戈辉:如果说南京这座城市有你说的特别宿命式的一种记忆,或者是一种牵盼的话,那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讲,那座城市又是有一种集体的非常非常痛的记忆。你去触碰这个记忆,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冒险吧?
  陆 川:我在做这个事的过程中没有把这个担子挑在肩上过。我觉得如果在过程中,我直接把这国家命运,民族命运,还有为这个整个历史去怎么着的这个事扛在肩上的话,我走不了四年。我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个人,就是我陆川个人(的角度上),我想去面对这个事,我把它简化为人怎么对待死亡,人怎么在死亡面前有尊严,我想去解决这个事。而南京给了我一个舞台,能够去研究很多很多这里面的命题,这个命题能够让我去接触很多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许戈辉:最初的触动来自于哪?比如说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
  陆 川:对,那个触动挺强悍的,我几乎没看完。当时就被那个眼前的事实打蒙了,虽然咱们中学课本都有,但是一进那个屠杀纪念馆。我看了不到一半,我就觉得内心中间塞满了这种痛,阴暗的东西。痛的东西。我几乎想呕吐,就是受不了了,跑出去了。我一跑出去,我记得,我印象好像那边还有竹子,院里好像有竹子。我必须看那个绿色,缓半天才能缓过来,那好多花岗岩砌就的东西。如果我拍一个戏,每一场戏都在处理日本人怎么进屋,然后怎么开始强奸。然后怎么开始杀,然后再进另外一个屋,然后继续强奸,继续杀,然后再把人凑一堆,然后杀,然后凑成一大群,在江边淹死,没法拍。
  许戈辉:你的意思是说,你并不想把你自己,就是参观那个纪念馆得到的那种感受,把它重复传递给别人?你并不是想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果。
  陆 川:对。现在有些记者采访我,我经常跟他们说,我说你们回忆一下,30万这个事你知道,30万之后,中国人,南京城里边这些中国人的脸,你能不能记住一张,给我说出来,名字能不能说出一个来,一个没有。
  
  把日本人说成魔鬼是给他们找借口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所作所为让人不寒而栗,很难想象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能做出那一些惨无人道的事情。曾经有国外学者做过研究,德国纳粹军人之所以能成为希特勒的刽子手,并不是他们被希特勒洗脑了,事实上他们都十分清醒。然而是为什么让他们如此的冷血呢,其中学者指出,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有无“责任”。196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利·米格尔兰姆进行了著名的电击实验。实验的最终结果表明,在没有责任以及事先告知的情况之下,当实验室主导人发出指令时,85%的参试者给潜入参试者中间故意答错题的研究人员施加了450V以上的点击。如今的日本人也是一样,当他们认为自己毫无“责任”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毫无罪恶感,而这时候用恶魔来形容他们,无非是在给他们解脱。
  这些干坏事的日本人,我认为他们是普通人。在我们过去的这种教育中间,在过去的这种很多比较民族主义的这种渲染中间,把他们渲染成魔鬼,坦率地说,我认为这是给他们找了借口了。因为一个人变成了魔鬼,你怎么能责备他呢?魔鬼就是天生该干坏事的呀。可是这些坏事,都是人干的,我有证据,我看了大批的日本人的日记。比如说12月15号有一篇日记,他有一行字,说今天我们小队处理了,处理了可能多少个支那兵,就一句话,下半部分,他主要在写自己发现了一罐红糖,然后呢,他就开始写自己可以跟旁边的战士一起来煮一锅特别好吃的红豆汤,年糕红豆汤,因为发现了这红糖。他们在讲,好久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了。下面的笔墨要比上边处理这几百个支那兵要多出好几倍来。这是魔鬼写的日记吗?这是正常人写的日记,所以你去把在战场上干了这些烧杀淫掠的日本人说成魔鬼,我告诉你,我也告诉所有的中国观众,你们这是给屠杀者在找借口,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事实就是,这些所有在我们南京城做了这些事的人,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依然是正常人,这就是战争最可怕的一点。
  
  反日还是反战?
  熊 捷
  
  《南京!南京!》已上映月余,办公室弥漫的“南京热”仍未散去,闲暇之际总是离不开忘不了电影中一幕幕无声对白。有人愤慨,有人痛心,有人更是不忍提及。1937,南京,这个潜伏在中国人心中半个多世纪的噩梦,如今仍然萦绕在耳边,一刻不曾远离。
  关于疼痛与仇恨,过去已经说得太多,然而很明显的,用仇恨解决仇恨,说起来不应该,但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这么在做的。古人总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说是这么说,但做起来确 实是难之又难。其实,并不是大家没有容人之量,其实可恶的是,竟然有人妄图掩盖历史事实,企图复辟军国主义,实在是罪大恶极啊。所以一定要翻出所有的事实,让鬼子们时时刻刻记得自己的恶行,时时刻刻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忏悔、痛心、抬不起头。再过一百年后,当人们说起日本人的时候,都会说,看那,那个人就是一百多年前屠杀中国人的那些军人的后代啊,他们真该感到羞耻,让我们一起来谴责他们吧……这,就是正义?
  仇恨是一种很强大的精神,而正巧,我们诞生在一个崇尚复仇的国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让自己不忘仇恨,最终激励自己和民众复国成功的例子。已经成为小学作文中最受学生喜爱引用并且熟练的经典事例之一。虽然武侠小说等不了大雅之堂,可其中个个都身负血海深仇的主角们,最终掉落悬崖学成绝世武功复仇成功,虽然情节经常雷同,但还是能把适龄的男性同胞们看得高潮连连。是的,复仇是爽快的,有仇不报非君子。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早已有人将中国古代复仇故事编辑成书,有兴趣者可以自行查阅。其中肯定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典故。
  复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复仇当做一种崇高的精神。为了复仇的复仇,与为了正义的复仇,其两者是有区别的。如果只是为了复仇而复仇,那么其目的无非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日本为例,时过境迁,当年的“肇事者”已经寥寥无几。冤有头债有主,如果要他们的子子孙孙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其实是不公平的。当然,或许有人说,我们痛恨的是有些日本人不尊重事实,企图掩盖他们的罪行。没错,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必须抗争到底。但是,有些人,在抗争的同时,眼神中难道没有一点点复仇的火焰,心中没有一丝兽性的呐喊?孔子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恕之难在于,被仇恨充满了眼睛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把握其中的度。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复仇之中时,与一个被咬伤的野兽是没什么区别的。
  似乎有点说远了,反过来看日本,是否真的应该给日本人踏上千万只脚,将他们打八万劫不复之地,相信心中有良知的人自有评判。有罪的人始终有罪,无辜的人始终无辜。我们并不是野兽,我们的复仇应仅仅限于让人尊重客观事实。复仇的目的也不应该是复仇,而是让人记住这一段黑暗的历史,让我们的后代能生活在和平之中。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另一个人又正言辞的站出来指责这个人错了,这个人言行不当,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并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当想要纠正一个人的时候,与其指责他人自身的毛病,还不如客观的指出事件的错误。这样的效果往往能够更好。日本当年的所作所为的确是罪大恶极,是应该受到指责。然而,指责不等于人身攻击,如果只是一味地丑化日本人,煽动民族主义情节,只会增加更多的仇恨,而对于和平,毫无裨益。
其他文献
本刊曾刊登了新加坡短线游(详请见本刊4月号),没想到新加坡这么快就给予“回应”,来的并不是新加坡友人,而是曾被英国饮食权威杂志《Restaurant》选为“全球100大餐厅”之一的新加坡法国餐厅Le Amis,最近在香港开设其首间海外分店。    新加坡过江法菜 八千藏酒全港最多    餐厅楼高三层,地下是酒吧区和红酒窖,一和二楼是用餐区和贵宾房,天台将会布置成酒廊。全店以落地玻璃为主,没有浮夸的
期刊
看着整衣橱的花样夏装,自问走在潮流尖端的OL们,家中数码产品自然也要同时转新形象,  Samsung及Fujifilm同时推出09全新夏日相机系列,均配备粉红色及其他亮丽颜色机身,令这个夏天生气盎然。    粉红小巧机    全新Samsung入门机ES55,卖点在于外形够小,机身颜色可选黑、灰、银及粉红色4种。小巧机身内藏3倍变焦镜头,1,020万像素,内设独家研制的DIS数码防震,按快门时产生
期刊
赚了钱就得花,不然就等于白赚可不同人有不同方式,买LV用来装菜:法拉利、保时捷买了不开只作收藏:下重金请导演捧自己做明星诸如此类,见怪不怪。  世界上却惟有这个地方的人,同样有钱却目标远大,买私家岛、花费千金将沙漠变成皇宫却让陌生人来做皇帝,还要运来濒临绝种的动物施行拯救、让它们繁衍生恩,这种现代诺亚的精神,出现在中东  上一刻,身处阿联酋的阿布扎比(Abu Dhabi)其中一个小岛SBYIsla
期刊
编者按 近年来,保健食品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药店,超市货架上的保健食品琳琅满目。据调查统计,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职场白领在补充维生素。但也有专家提出,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品过量有损健康。身为消费者,到底该怎么办?哪些保健食品比较安全,怎么吃最安心?    现代人崇尚养生健康,保健食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营养补充剂、中草(补)药及健康食品)几乎已经成为每日必需品,很多人以为保健品来自天然很安全,于
期刊
MISSK:穿着小洋装出席晚宴?    我们已经太熟悉于好莱坞大片和奥斯卡典礼上,美轮美奂的欧美女星,被一款款绚丽奢华的晚礼服,包裹出的曼妙身材而心荡神往。不过,MISSK品牌却打破了这种惯例:各种款式之间随意搭配又独具风格,既能充分展现个人独特的风采,又能同时兼顾无论工作、生活亦或一些正式场合的需要。设计师赋予一些精彩的小洋装更加奢华的面料和完美的剪裁,而轻便的长度和舒适的款式超脱了礼服的烦琐,
期刊
人在旅途,哪怕是再简单寻常的物事,冠以“文化”点睛后,往往变得格外儒雅、韵味无穷尤其在西安这城市,“文化”两个字的重要程度,更是非同小可  关于这种文化深厚度的观察,我们导游的说法可算剔透:“要看五十年历史的到深圳:看五百年历史的去北京:要看五千年文化的来西安!”  字字铿锵、自信满满背后的支撑点,是这个历经了十三个朝代的古都,论历史背景,比任何一个中国城市都要有说服力,由此衍生出来的民间生活文化
期刊
刚刚在北京CHIC展尽风采的深圳服装品牌,将再次联袂登上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的舞台,把彪悍的深圳时尚势力进行到底。  无论是中国国际时装周,还是北京CHIC,深圳品牌的每一次出场,都显得那么的引人瞩目,在金融海啸的灰色调中,深圳服装就如冬日暖阳,温暖着整个服装行业。今年,随着深圳市政府“设计之都”、“深圳女装品牌”战略的实施,随着深圳市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本届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期刊
中年男人体力不济、性欲衰退、愤怒暴躁、忧郁敏感,突然想去流浪,包括外遇、退休或换工作。为什么?身为男人的你,如何面对?身为女人的你,帮得上忙吗?  假如有一天,你在酒吧里看了一个喜欢的漂亮女生,但你已经没有了想搭讪的冲动,你突然惊觉到自己不再年轻,……这种状况,相信会让所有的中年男人都会心有戚戚焉。  在中国台湾,“男性荷尔蒙不足症候群”被称为“男性更年期”。  相较于女性更年期,男性更年期本身就
期刊
潮流生生不息,像是时装化妆潮流总会让人目不暇接,可以是天马行空的一片未来意境,也可以让你重返昔日令人缅怀的时光,犹像40's、50's的向上扬式眼线、玫瑰红调彩妆,总令人回想起优雅而妩媚的绝色佳人,今次就引领各位进入时光隧道,重拾古典而高贵的美态,历久弥新。      Eyeliner With Gradual Green    一道粗而呈向上扬的眼线,总是予人怀旧而典雅的感觉,无论是过去还是用于
期刊
“亮白无瑕”的肤质是美白达人的一致目标,然而各人的皮肤状况及面对的问题大有不同,若想得到最快捷、有效的美白效果,就必须对症下药,先了解肌肤的自身问题,选择合适的美白成分及产品,才能保持持久白滑的完美肤质。本期就针对美白最常面对的3大问题——肤色黝黑、暗黄及斑点,为美白一族找出最有效的美白方案!    对症检测:你属于哪种皮肤问题?    黝黑肤色  容易于短时间内晒黑、晒伤  一旦晒黑就很难白过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