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钓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0432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蝉街上的手艺人不多,有绝活儿的就更少,除了拉面的老梅外,数来数去,还就是钓鱼的老海了。这两人都住蝉街,一在东,一在西,无事时常相互走动。有时是老梅切一斤牛肉,装了盘,上老海那儿去喝两盅;有时是老海弄一条鲫鱼,炖了汤,上老梅这儿咂几口。两人看似互不相欠,但实则都不是小气人,这只不过是他们的处事原则罢了。
  老海身强体壮,每天,一个人,一条船,一钓竿,风雨无阻,出没于海河上。晴天丽日,人在船上,影在水里,像幅画儿。
  老海钓鱼讲规矩,他从来都是钓大不钓小,钓公不钓母,每次都只钓三五条,维持生活而已。他会钓鱼,还会徒手捉鱼。遇到大事儿,需要一笔较大的开销,他就会去那水深流急处抓鱼。清水里只有普通的鱼,也不肥美,只有湍急的浑水里才有能卖得上高价的大鱼。这时候船和钓竿就起不上作用了,他水性极好,迎着那翻腾的浊浪,一个猛子就扎了下去。更令人叫绝的是,他能在浑水里睁眼观物。这就非常不容易了。别人都是浑水摸鱼,他却能在水下瞅着抓鱼,且一抓一个准。蝉街人都称他这一手为绝钓(明明是捉,却称钓,不知什么道理。也许是因为老海平常就是个拿着钓竿钓鱼的吧,还送他一个绰号:鱼老鹰,意即他和鱼鹰有得一拼。蝉街有人眼红老海,问他,你钓鱼可没少挣吧?
  老海说,哪里?我有几个钱?
  可你给两个死去路人送了终。
  两口薄棺,值不了俩钱。只要有口气在,这样的事儿,我还要管。
  害红眼病的那位一听,哑口无言,顺墙根溜了。
  老海就是這样,每天钓鱼,卖鱼,吃鱼,再喝上点小酒,外加管点闲事,挺好的。
  可平地也有起惊雷的时候。这天,几个独山上的土匪,卷了县城里一家商铺的一百块大洋,渡海河回山寨时,恰遇一股陡然而起的风浪,船被打翻了。几个家伙侥幸逃脱,装在布袋里的大洋却被卷下了河。那儿正好是一个深潭,水深浪急,三篙子都探不到底,水面上拧着一个又一个漩涡,看一眼就让人眼花缭乱,心惊胆战。虽然是伙亡命徒,可照样怕死,谁他娘的也没胆下去捞摸。这时,就有个小匪出主意,说离这儿二里地的蝉街上,有个叫老海的渔夫,水上、水下功夫了得,这事也只有他能办。几个土匪一嘀咕,发声喊,就找上门来。
  当时,都知道是独山上的土匪来了,蝉街上一下子没了人影,家家关门闭户,只有嘶嘶的蝉鸣噪个没完没了。几个匪徒使威风,唰啦一脚就踢开了老海家本不结实的院门。老海当时就坐在院子里的一棵白果树下,正就着一条鲫鱼过酒。几个土匪站在老海面前,都瞪着眼看老海不慌不忙喝酒。其中一个土匪语带讥诮,对老海说,哟,小日子过得挺热乎呢。老海视眼前几个匪徒如空气,仍旧吃一口鱼,喝一口酒。土匪没法兒,只好向老海说明来意。老海就一句话,海某人只会钓鱼,没本事捞钱。几个土匪软硬兼施,老海仍无动于衷。眼看天色已晚,几个土匪怕有追兵,情急之下,有个匪徒抽出一把匕首,嗖一下削去了老海端着酒盅儿的三根手指,恶声说,看你还再钓得了鱼不!说罢,一伙儿人扬长而去。老海当即昏死在地。
  三个月后,老海养好了伤。他的右手被匪徒致残,可左手照样荡桨垂钓。蝉街人都佩服老海是条顶呱呱的汉子。
  不久,一支解放军部队奉上级命令执行任务,从蝉街经过,顺便收拾了独山上的几个山匪。
  蝉街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是,老海的眉头却越蹙越紧,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蝉街上传出来一句话,说是独山上的土匪被解放军消灭后,老海趁机捞出了沉在深潭里的那袋银圆,据为己有。这话,有人信,有人不信。开拉面馆的老梅义愤填膺,说,日他姥姥,这是造谣,老海压根就不是那样的人!
  一日,老海钓鱼归来,感觉身体不适,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让人将早已备好的一套没有经过漂染的本白衣裤拿了出来,给他穿上。临走前,他撂下一句话,海某人一辈子没有做过亏心事,当得起这身白衣服。
  后 记
  三十年后,有一位解放军的将军,在一本回忆录里写到了一件尘封已久的往事。三十年前,他带领一支部队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路经蝉街时,顺手捣毁了独山上的一个匪窝,为当地老百姓除了一害。临离开蝉街那天夜里,有一个渔夫送来一百块银圆,说是土匪抢来的不义之财,沉到了深潭,被他捞出,现交给部队,用作革命经费。
  文章的最后,将军不无遗憾地写道,可惜的是,部队当时就要开拔,我们没有来得及问他的姓名,只记得,那位渔民老大哥的右手缺了三根指头。
  选自《百花园》2016.11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金二,古玩行人尊称他金二爷,他的名字早被人忘记了。传说金二爷是位“黄带子”(清制以系黄色腰带为宗室的标志,称“黄带子”)的直系子孙,吃皇粮长大的。  临摹百骏图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宫里收藏的郎世宁《百骏图》曾被太监偷出宫外,金二借来欣赏和临摹。  民国成立后,皇粮也就断了。金二到而立之年,却不能自立,靠“宗族生计维持会”的接济维持生活。维持会请求民国政府,将东陵和避暑山庄的一部分荒地拨
期刊
王安石好读书,为不浪费读书时间,经常不洗澡,衣服也不常换,身上总有一股酸味,曾被苏洵形容为“囚首丧面”。其妻吴夫人生性好洁,劝他勤洗澡换衣,他总以没时间为由不甚理会。  王安石任群牧判官时,结识了一个叫吴充卿的同事和一个叫韩维的秀才,两人也喜欢读书,经常上门向王安石讨教,一来二去,三人成了好友。吴充卿和韩维佩服王安石的才学,却受不了他身上的异味,跟他在一起谈书论史时,总是尽量离他远点。  一次,吴
期刊
北宋初年,宋军占领了南唐国都,并俘虏了南唐后主李煜。李煜被迫下诏书要求南唐全境所有军队停止抵抗,各郡县全部向宋军投降。之后,宋军不费一刀一枪就占领了南唐绝大部分地区,只剩下了唯一一座军事重镇江州。该城的最高军事长官胡则拒绝服从李煜的命令,要求全城军民与宋军抗战到底,直到最后一人。  胡则的做法彻底激怒了宋军,将领曹翰率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江州。尽管宋军兵精粮足,但由于江州城城池极为坚固,易守难攻
期刊
那天黄昏,海角寺的暮鼓沉沉地灌进海半仙的耳朵时,他把《多情剑客无情剑》合拢,把碗里最后一口同山高粱烧喝光,说,翠屏,我想去远一点的地方走走,可能要七七四十九天。  海半仙舀了一葫芦同山烧,酒葫芦是外公的外公传下来的。同山镇有种夸张的说法,清水装进这酒葫芦,隔夜也能出好酒。  翠屏把包袱挂在他手臂上,说,一日不多,一日不少,要刚刚好。    海半仙站在一个桃花泛滥的村子前。人们在锯桃树,花瓣雨纷纷落
期刊
20岁的女孩艾琳是美国弗吉尼亚州人,她对家居装饰情有独钟,时不时地就会到旧货跳蚤市场转悠一圈,淘一些她中意的旧艺术品或小饰品。  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到跳蚤市场闲逛,当她逛到一个出售旧画的摊位时,立刻就被一幅毫不起眼的、标价仅为7美元的风景油画牢牢抓住了眼球。确切地说,是这幅油画镜框上的刻字磁铁般吸引住了她。  这幅帆布油画上,只是简单地画了一些河岸边的花草树木,乍看上去毫无特别之处。不过,艾琳看到
期刊
据《河东记》记载,唐朝元和年间,许州有个叫赵季和的人,打算前往东都洛阳。不料,他路经汴州时进了家黑店—板桥客店。  板桥客店的老板娘名唤三娘子,无人知晓其来历。她孤身守寡,家中倒是很富裕,还养了不少驴子。若往来旅客脚力不够,她总乐意低价出售驴子帮助他们。  当天赵季和进店时天色已晚,三娘子很热情,不仅供应了丰盛的饭菜,入睡前还送了酒,同旅客把酒言欢。赵季和一向不饮酒,只坐在一旁应答附和几声,不至冷
期刊
祁老爷吩咐管家,给四小姐的后窗加道帘子。  管家领着工匠、扛着梯子,爬上后窗加帘子时,四小姐静静地坐在阁楼的茶几旁,眼睁睁地看着那个面无表情的工匠,横一道竖一道地把后窗的风景拧得支离破碎。  四小姐在闹婚。  那一年,四小姐十九岁,正在京师大学堂读书。家人们得知她与苏北盐区来的沈达开相爱,便把她从学校叫了回来。  沈达开,在盐区算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可在旗人遍布的皇城根儿,他除了多喝了点儿墨水,再
期刊
班婕妤刚进宫时,深得汉成帝喜爱。为了能和心爱的女人形影不离,汉成帝命人制作了一辆可以容纳两个人的豪华马车。在当时,领导的座驾有严格要求,皇上的车坐垫是锦褥,帷幕是绫罗,称为辇,皇后嫔妃的档次差一些,级别越低,车子越差。  当皇上邀请班婕妤同乘时,班婕妤断然拒绝,丝毫不顾皇上的面子,更不管是不是会因此失宠,她严肃地说:“那些亡国的君主,都有很坏的妃子坐在身边,我如果和你同车出入,和妲己之流有何区别?
期刊
宋真宗时,宋朝士大夫杜镐出任龙图阁直学士,他年过五十,还每天批阅经史数十卷。他不但阅读量大,而且记忆力惊人,凡皇帝需要取书进行检阅,或者同僚有问题需要查阅资料时,杜镐便对书吏说 “某事见某书某卷第几行。”书吏一查,果然无误,因此士大夫們称其为“杜万卷”。  选自《传奇故事》
期刊
明朝末年,有个书生叫万虢,数次科举未中,最后干脆迷上了赌博。没过多久,他不但输得倾家荡产,连父母亲也被他气死了。  这年冬天,万虢卖掉了仅剩的祖宅,来到了赌场,然而孤注一掷的他还是输了个精光。走投无路的万虢走在一段高大的院墙外,突然动了偷的邪念。他找来几块砖头,摞在脚下,翻进了院墙。  万虢刚跳进院墙里,不知从哪儿蹿出一条大狗,狂吠着将他扑倒在地。很快有几个家丁上来,将他捉住了。其中一个家丁冷笑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