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阐明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国内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从国际看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我们应按照十七大报告作出的战略布署,从以下四个主要方面着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文化创新。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 文化建设; 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此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都围绕着这一战略目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使我们的文化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延续和发展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思想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并且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为全党的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
一、为什么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新愿望新期待,并且着重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这里,胡锦涛同志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指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我们当前的现实需要。
(一)从国内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1.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而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基础和精神特质,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民族凝聚的向心力。文化可以使一个民族的人们在同一的文化模式中受到教化,形成共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习俗和行为习惯,从而产生巨大的民族认同感、凝聚力,使本民族的人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理想的鼓舞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同时,精神文化在为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过程中,还发挥着不断增强民族创造力的作用。创新型科技工程的建设,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的推广,都以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前提。因此,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活力,使我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同样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2.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社会所能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800美元,而且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已经低于0.5,在城市则已经降到0.4左右。这表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在不断地升级换代。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趋势就是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在这方面的消费愿望和消费能力都明显增强,这就导致了精神文化产品“供”与“需”之间的强烈反差。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文化消费量存在着3000亿元至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我们要解决这种矛盾,满足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就必须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从国际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地作出了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论断。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把发展文化提高到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发展对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重大意义。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规律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年度报告。这个报告依据经合组织24个成员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交融的情况(这些国家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值都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指出了当代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两大基本趋势:一种趋势是“经济文化化”,即经济领域的研发过程、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营销服务等环节已经广泛涉及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另一种趋势是“文化经济化”,即原本远离市场的文化创作、精神生产活动已经全面进入市场领域。这两种趋势都表明了当代世界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对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地溶入当代国家的综合国力之中。
由此可见,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是有着深刻的实践背景和理论背景的。正是基于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影响力的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当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自觉地把文化发展纳入基本国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起步较早,在这方面更是处于领先的地位。相比之下,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所占的比重还有待大幅度地提升。因此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增强社会主义祖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而不懈奋斗。
二、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布署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战略决策,而且从四个主要方面,就如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战略布署。
(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的核心层次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总是受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的。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人民群众,就必须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党员和全国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种思潮相继涌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各类社会思潮,我们要不断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积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在思想文化领域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样我们就能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党心、人心。
值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关注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些,不仅是当前全党全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普遍任务,而且尤其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界所面临的特殊任务,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崇高职责。
(二)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文化具有很强的社会教化功能。文化是人创造的,而文化被创造出来之后,就成为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不同于自然环境的人造环境,就是社会文化环境。它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发挥着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这种教化功能不仅体现在对于人的直接教育(例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文化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濡染熏陶之中。文化环境发生变化,会使人们的价值理想、道德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审美情趣随之发生变化,一言以蔽之,使整个社会风尚随之发生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深刻把握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要求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宣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我们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而且需要相应的文化机制。稳定、有序、安宁、文明的社会和谐状态,除了必须依靠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制度保障,还要依靠文化环境的维系和支持。从文化方面来说,当前我们应该积极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让文化建设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三)弘扬民族文化
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文化既是现实的存在,又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且在社会实践中传承。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都是其民族精神的载体。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句话虽然极为简明,却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给予民族文化这样崇高的评价,足以令人欢欣鼓舞。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具有最悠久的精神传统而不曾中断的民族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凝结着中华民族心忧天下、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乐群利群、贵中尚和的和谐精神,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追求真理、尊师重道的好学精神,与人为善、忠恕待人的宽厚精神,……。我们要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目标,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全面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文化不仅有着纵向的传承,而且有着横向的传播。特别是现代世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正日益成为强大的时代潮流。为此十七大报告还要求我们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样是我们对于民族文化应该承当的使命。
(四)激励文化创新
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具有不断创新的品格,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命。文化是人类创造性精神活动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内容和形式,这就是文化创新。先进文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品质,正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结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分注重文化创新,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这些都是党中央为激励文化创新,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活力而提出的重要主张和举措。
从广义上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是文化工作者。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导促进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立足于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纳现代世界不同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不断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本栏责任编辑 顾 锦)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 文化建设; 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目标。此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都围绕着这一战略目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使我们的文化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延续和发展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思想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并且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为全党的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
一、为什么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新愿望新期待,并且着重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这里,胡锦涛同志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指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我们当前的现实需要。
(一)从国内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1.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而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基础和精神特质,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民族凝聚的向心力。文化可以使一个民族的人们在同一的文化模式中受到教化,形成共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习俗和行为习惯,从而产生巨大的民族认同感、凝聚力,使本民族的人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理想的鼓舞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同时,精神文化在为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过程中,还发挥着不断增强民族创造力的作用。创新型科技工程的建设,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的推广,都以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前提。因此,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活力,使我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同样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2.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社会所能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800美元,而且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已经低于0.5,在城市则已经降到0.4左右。这表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在不断地升级换代。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趋势就是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在这方面的消费愿望和消费能力都明显增强,这就导致了精神文化产品“供”与“需”之间的强烈反差。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文化消费量存在着3000亿元至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我们要解决这种矛盾,满足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愿望,就必须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从国际看,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明确地作出了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论断。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把发展文化提高到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发展对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重大意义。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规律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年度报告。这个报告依据经合组织24个成员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交融的情况(这些国家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值都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指出了当代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两大基本趋势:一种趋势是“经济文化化”,即经济领域的研发过程、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营销服务等环节已经广泛涉及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另一种趋势是“文化经济化”,即原本远离市场的文化创作、精神生产活动已经全面进入市场领域。这两种趋势都表明了当代世界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对于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地溶入当代国家的综合国力之中。
由此可见,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是有着深刻的实践背景和理论背景的。正是基于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影响力的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当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自觉地把文化发展纳入基本国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起步较早,在这方面更是处于领先的地位。相比之下,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所占的比重还有待大幅度地提升。因此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增强社会主义祖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而不懈奋斗。
二、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布署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战略决策,而且从四个主要方面,就如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战略布署。
(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的核心层次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总是受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的。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人民群众,就必须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党员和全国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种思潮相继涌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各类社会思潮,我们要不断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积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在思想文化领域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样我们就能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党心、人心。
值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关注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些,不仅是当前全党全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普遍任务,而且尤其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界所面临的特殊任务,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崇高职责。
(二)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文化具有很强的社会教化功能。文化是人创造的,而文化被创造出来之后,就成为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不同于自然环境的人造环境,就是社会文化环境。它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发挥着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这种教化功能不仅体现在对于人的直接教育(例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文化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濡染熏陶之中。文化环境发生变化,会使人们的价值理想、道德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审美情趣随之发生变化,一言以蔽之,使整个社会风尚随之发生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深刻把握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要求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宣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我们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而且需要相应的文化机制。稳定、有序、安宁、文明的社会和谐状态,除了必须依靠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制度保障,还要依靠文化环境的维系和支持。从文化方面来说,当前我们应该积极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让文化建设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三)弘扬民族文化
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文化既是现实的存在,又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且在社会实践中传承。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都是其民族精神的载体。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句话虽然极为简明,却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给予民族文化这样崇高的评价,足以令人欢欣鼓舞。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具有最悠久的精神传统而不曾中断的民族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凝结着中华民族心忧天下、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乐群利群、贵中尚和的和谐精神,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追求真理、尊师重道的好学精神,与人为善、忠恕待人的宽厚精神,……。我们要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目标,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全面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文化不仅有着纵向的传承,而且有着横向的传播。特别是现代世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正日益成为强大的时代潮流。为此十七大报告还要求我们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样是我们对于民族文化应该承当的使命。
(四)激励文化创新
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具有不断创新的品格,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命。文化是人类创造性精神活动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内容和形式,这就是文化创新。先进文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品质,正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结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分注重文化创新,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这些都是党中央为激励文化创新,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活力而提出的重要主张和举措。
从广义上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是文化工作者。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指导促进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立足于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纳现代世界不同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不断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本栏责任编辑 顾 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