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学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中实施科学的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语文教学为情感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平台。该文就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人文思想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精神世界。”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对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在这里,我想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首先,情感教育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形神俱佳,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许多选文闪烁着道德、情操、人伦的光辉,但许多学生读之却索然无味。尽管教师不断提示“这是名家名篇”,但他们看不到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看不到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不懂明月的柔情,不识春风的温馨,仍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能充分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自然也就领略不到文章之美。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让那些富含情感的美文去感染、激荡学生,点燃学生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
其次,情感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而情感教育恰恰是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人文思想的最佳教育渠道。学生的心灵并不是封闭的坚冰,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们的高谈阔论,而是真情的关注与真心的交换。只要我们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生活,给予他们平等的理解、宽容、接纳和关怀,必然会激发他们朴素的人文思想的萌芽,从而变得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将这份情感寓于教学中呢?
1.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储蓄情感。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不但蕴涵在各种语文教材中,也蕴涵在所有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大语文、大阅读的高度上才能有效弥补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流失的丰富情感。开展广泛的大阅读活动,让学生不仅广泛阅读课内外各种书籍,也阅读生活、阅读实践。在大阅读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之外,尽量不要给他们提出苛刻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无形之中积蓄他们丰富的情感。
2.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在本质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再现和再造生活,真切体验文章美质。其方法有多种:
2.1 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引领学生听录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然后跟着录音齐读。同学们读着读着,读出了春天的色彩,读出了春天的气息,读出了春天的声音,也读出了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越读越有劲,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2.2 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总而言之,把艺术引进课堂,使课文冲破书本的界限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到,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3 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表达直观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
3.抓住契机,营造氛围,诱导学生表达情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每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在学校里,同学们时时生活在一起,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会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甚至埋怨父母,这时候教师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老舍和罗曼?加里的同题散文《我的母亲》,老舍先生笔下的母亲具有东方女性的典型品德,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笔下的母亲则独具西方女性特点,无论东方、西方,母亲爱子女的天性是一致的。笔者以“我的母亲”为切入点,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母亲,同学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回忆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爱,有的同学越说越哽咽,想到母亲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自己又怎么回报她呢?这时候,老师引导同学们结合现今学习的情况,指导他们如何将对父母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自卑,不怨天尤人,自强、自立、自信,让他们对父母多一份感恩,对家庭多一份理解,对未来多一份责任。
21世纪的中学生需要的已不是死搬教材的“演说家”,而是善解人意、智慧博学的“辅导员”。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洞察学生的心理,而且要尊重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用我们无尽的爱和丰厚的情感化他们。
可以相信,当我们的语文课上到处都有情感的绿洲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是硕果累累。多年的教学经历让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变化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他们的感情需要,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人文思想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精神世界。”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对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在这里,我想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首先,情感教育架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中学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形神俱佳,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许多选文闪烁着道德、情操、人伦的光辉,但许多学生读之却索然无味。尽管教师不断提示“这是名家名篇”,但他们看不到文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看不到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不懂明月的柔情,不识春风的温馨,仍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其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能充分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自然也就领略不到文章之美。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让那些富含情感的美文去感染、激荡学生,点燃学生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
其次,情感教育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了源头活水。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而情感教育恰恰是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人文思想的最佳教育渠道。学生的心灵并不是封闭的坚冰,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们的高谈阔论,而是真情的关注与真心的交换。只要我们真正地走进他们的生活,给予他们平等的理解、宽容、接纳和关怀,必然会激发他们朴素的人文思想的萌芽,从而变得自尊、自重、自立、自强。
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其作用是毋容置疑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将这份情感寓于教学中呢?
1.开展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储蓄情感。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不但蕴涵在各种语文教材中,也蕴涵在所有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只有真正站在大语文、大阅读的高度上才能有效弥补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流失的丰富情感。开展广泛的大阅读活动,让学生不仅广泛阅读课内外各种书籍,也阅读生活、阅读实践。在大阅读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之外,尽量不要给他们提出苛刻的要求,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无形之中积蓄他们丰富的情感。
2.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在本质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再现和再造生活,真切体验文章美质。其方法有多种:
2.1 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引领学生听录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然后跟着录音齐读。同学们读着读着,读出了春天的色彩,读出了春天的气息,读出了春天的声音,也读出了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越读越有劲,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2.2 用艺术激发学生情感。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用图画再现课文内容,用音乐渲染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总而言之,把艺术引进课堂,使课文冲破书本的界限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到,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3 用体态语言显示学生情感。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表达直观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
3.抓住契机,营造氛围,诱导学生表达情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某些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每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在学校里,同学们时时生活在一起,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会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甚至埋怨父母,这时候教师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老舍和罗曼?加里的同题散文《我的母亲》,老舍先生笔下的母亲具有东方女性的典型品德,法国作家罗曼?加里笔下的母亲则独具西方女性特点,无论东方、西方,母亲爱子女的天性是一致的。笔者以“我的母亲”为切入点,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的母亲,同学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回忆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爱,有的同学越说越哽咽,想到母亲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自己又怎么回报她呢?这时候,老师引导同学们结合现今学习的情况,指导他们如何将对父母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不自卑,不怨天尤人,自强、自立、自信,让他们对父母多一份感恩,对家庭多一份理解,对未来多一份责任。
21世纪的中学生需要的已不是死搬教材的“演说家”,而是善解人意、智慧博学的“辅导员”。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洞察学生的心理,而且要尊重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用我们无尽的爱和丰厚的情感化他们。
可以相信,当我们的语文课上到处都有情感的绿洲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是硕果累累。多年的教学经历让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变化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他们的感情需要,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