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iyo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对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174例患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就诊情况。
  结果:174例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中,发病年龄以1~3岁为主,其中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发热以中热为主,本地和非本地患儿住院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7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51-0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1]。近年来手足口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为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本文将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174例患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所有手足口病患儿,共计174例。
  1.2 方法。采用统一的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在临床诊断后由公共卫生科人员面对面询问调查对象及监护人,根据他们的回答如实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和接触史等,探索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1.3 诊断标准。根据《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指南》(2010版),临床诊断病列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1.4 统计分析。运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由专人进行数据录入和核查.使用SPSS13.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概况。2011—2013年共收治手足口病174例,其中2011年66例,2012年52例,2013年56例。病例中男97例,女77例,男女之比1.26∶1。年龄最小5月龄,最大129月龄,中位数27月龄。发病时间以4—7月最高,占总病例的66.67%。
  2.2 人口学特征。174例手足口病病例中,男婴97例,占55.75%;女婴77例,占44.25%。年龄以1~3岁为主,共126例,占72.4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共103例,占59.20%。
  2.3 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发热127例,占72.99%。发热患者中,低热(37.3~38℃)31例,占24.41%;中热(38.1~39℃)69例,占54.33%;高热(39.1~41℃)27例,占21.26%。出现口腔疱疹144例,占82.76%;有呼吸系统症状31例,占17.82%;有消化系统症状8例,占4.60%。本地发热患者构成大于外地患者(X2=15.72,P<0.05)。出现口腔疱疹、发热、消化系统症状者住院率明显高于不出现上述症状者(P<0.05)。本地患者住院率12.34%与外地患者住院率1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2,P>0.05)。见表1。
  2.4 发病-就诊情况。发病-就诊时间最短0天,最长8天,平均1.78天,中位數2天。
  3 讨论
  近几年来手足口病随着EV71型所占比例增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时有出现,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病例的调查显示,174例手足口病病例中发热127例,占72.99%,发热比例比姜增英等研究报道的82.14%低[2]。比徐丹戈等研究报道的60.34%高[3],发热患者中,以中热为主,占发热病例的54.33%,高于姜增英等研究报告[2]。本地患者发热比例高于外地患者,分析可能为本地患者具有更好的医疗卫生保障及就医意识,对出现发热等症状去医疗机构就诊意愿高于外地患者。出现口腔疱疹144例,占82.76%;有呼吸系统症状31例,占17.82%;有消化系统症状8例,占4.60%,符合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
  本地和非本地患者住院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现口腔疱疹、发热、消化系统症状者住院率明显高于不出现上述症状者,说明出现上述症状往往显示患者病情较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给予住院治疗的必要性增加。32.18%的患者在发病后1天内就诊,就诊及时性较好可能与本地区经济发达、医疗条件较好有关,同时由于近几年卫生部门的广泛宣传,群众对手足口病有了深入的认识,无形中提高了手足口病的就诊率。本地、外地儿童的及时就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监护人对儿童的病情非常关注,均能做到第一时间就诊。而发热患者就诊时间较无发热患者就诊时间及时,分析可能与监护对首先出现发热等症状较为熟悉,第一时间会采取自行退热处理,而对首先出现皮诊等情况较为敏感,会及时去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是本地区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作为本病重要的传染源的隐性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强。在目前尚无疫苗预防和特效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目前手足口病控制目标主要是减少死亡,及时早期诊断和治疗最为关键。同时应开展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家的卫生意识,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提高对手足口病重症先兆症状的识别能力。同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时救治,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2] 姜增英.1864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31-32
  [3] 徐丹戈,倪志敏,李剑,等。江干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11):39-41
其他文献
摘要:细胞外基质、细胞表面、细胞内都有透明质酸的存在,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透明质酸及其受体对细胞运动的作用就各不相同,本文主要论述了透明质酸及其受体对细胞运动的影响,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关键词:透明质酸 受体 细胞运动 作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87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
期刊
摘要:生物碱一类活性较强的化合物,在中药材中广泛存在,其药用功能逐渐被推广。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对生物碱这一高效、低毒的天然产物进行了一下介绍,对药用植物中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希望对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物碱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8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以及健康人各4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对三组的血细胞进行检测,比较三组血液中MCV、MCH、RBC、RDW、RBC/MCV、Hb的指标差异。  结果:观察组b组的MCV/RBC、RBC指标高于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观察组a的RBC、Hb指标低于观察组b组和对照组,而RDW指标高于观察组b
期刊
摘要:目的:中山市古镇镇自1999年出现1例输入型登革热病例后至2013年7月31日14年间未出现过登革热病例,分析中山市古镇镇2013年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综合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有效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和实践经验。  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发病5天以内的疑似患者用PCR进行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对发病5天以上的用ELISA做登革热抗体IgM/IgG
期刊
摘要:目的:对3-7岁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和他们行为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为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方法:随机抽取800名3-7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之间受到的意外伤害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儿童受到的意外伤害类型中,最主要有碰伤、摔伤、烫伤、刀割伤、锐器伤和动物咬伤等6种类型。男童和女童的意外伤害类型一致,但女童受到碰伤、烫伤、
期刊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日趋严重,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血常规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整改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98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妊娠晚期中B超检测子宫下段厚度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160例孕妇,根据其是否有手术史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研究组孕妇至少进行过一次剖宫产,而对照组孕妇则无剖宫产手术史。所有孕妇在剖宫产术前和术中进行B超子宫下段厚度测量,分别观察比较同组之间与不同组别术前B超与术中测量子宫下段厚度的数值。  结果:在术前2周使用B
期刊
摘要:本文結合临床检验方面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有效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重点以及检验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降低检验偏差,对临床检验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 控制重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84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
期刊
摘要:祖国医学有关节气季节等内容论述颇多,从人与自然关系,到生老病死过程,无不涉及,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依据二十四节气将季节气候与中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掌握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诊治,促进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中医学 病因病机 临床诊治 养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64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
期刊
摘要:合成类或者半合成类药物已经成为目前医疗用药的主力军,不论是化学合成还是生物合成药物目前都已经大量的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从开始的简单结构的合成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到与天然成分结构相同的喜树新碱、优奎宁。人类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对人类更加有价值的药物。  关键词:药物 合成后 处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92  【中圖分类号】R9 【文献标识
期刊